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1/14 17:25:35瀏覽2201|回應2|推薦14 | |
為人處事該有“度”,“內斂”和“外露”都要得宜,否則只會換來背上全是“箭”! 有些人在工作中,也許是為了表示自己的能力超凡吧,總是在搶工作做,就算不屬於自己範圍的也“全力以赴”的去做。不管是否出自善意,別人也不會感謝他的,反之,在別人眼中,那是搶風頭搶功勞,再多想的就會認為他是要“奪權”,於是就會處處防範,甚至和他疏遠,偏激的就會在他背後插刀放箭。 另一些人不一定去搶工作做,只是在處理、解決問題時,又再表示自己懂。問題發生了,大家在討論,有人說:這個難呢。他開囗就說:“呵,這個很簡單!” 別人說難,你說很簡單,這就是說別人是白癡、傻瓜! 還有些人,總喜歡當“評委”,喜歡批評。批評不打緊,首要卻是批評的方式和說話的態度,其次是,不是自己專長的就別多作批評,別以為自己是“全能”、“通才”,就啥都批評。 許多人會認為自己是個“通才”,是全才的。你跟不懂的人去吹,行;要是和專業的人去吹,只有死人的份兒。有一個同事,初來時就跟我吹,說他什麼都行,從管理到研發他都行,就是行銷也行,說到培訓,他說他也在行…結果,和他聊得多,就知道他說“行”是他自己認為行。 有一次,哈,在我面前高談闊論地講培訓,一聽就知道他是外行,有幾次我差一點忍不住笑了出來。 但是我還是強忍笑意,根據他的要求給他安排講一堂課,怎知在試講時,有一句沒一句斷斷續續的根本就上不了講台,他自知不行,馬上拖說身體不舒服讓我安排別人。 另外一次,需要做一份行銷的初步企畫書,他說他手上有很多資料,自告奮勇的說可以做,好吧,就讓他去寫。出來的企畫書,一看就看得出內容大部份是“複製貼上”自網上的文章,因為各部份的行文風格完全不盡相同,有部份看來是他自家寫的,文筆卻不敢恭維。 還有一次,我們在討論品牌建設,他也意見多多,說話多多,有人提出想法,他就說這不行那沒用,但是卻沒有建設性的反意見。完了之後,另一個同事跟我說:他剛才實在是在亂說,品牌建設他懂個屁!
要讓人看到自己的能力和實力,光吹是沒用的,是要實際做來看看的。
我覺得當加入一個公司,無需急於表現自己,要看清形勢,摸清本來的文化,理好人際關係,站穩了才慢慢在適當時候“發功”。急於外露的,很容易樹敵;好大喜功,很容易招來非議。與其想表現為一個通才、全才,卻帶來那麼多的壞處,倒不如內斂一點,適當時候才出招,讓人感覺“深不見底”才是高明。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