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專訪後記:與齊柏林老師的愉快午後
2013/11/02 03:38:48瀏覽1062|回應0|推薦4

為什麼要寫這篇專訪後記呢?因為很榮幸也很感動。

這篇專訪在《看見台灣》臉書粉絲團引起熱烈迴響,實在由於齊老師這張照片實在太萌了。讓拍攝這張照片的我,亂得意一把的,其實替齊老師拍這張照,還是經過他指導的呢,他指導我「抓角度」時,我們兩人四隻手合捧一台相機,我那台數位相機當場增值。

此外呢,齊老師還示範性的幫我拍了一張照,何其有幸哪!

這篇專訪寫了兩千四百多字,其實我過往寫訪稿,不一定每篇都會寫那麼仔細,但齊柏林老師聲音實在太好聽了,教我忍不住仔細聽打。

另外呢,齊老師真的是性情中人,專訪過程他幾度紅了眼眶,我也差點哭了(但我不能哭啊!我若哭出來未免也太不專業了),他真的很愛台灣!請大家一定要支持這部片喔!

這張是他指導我拍的

▼ 這張是我原先幫他拍的 (差很大)


多給土地一些微笑:專訪看見台灣》導演齊柏林

 

齊老師笑言,製片很緊張,每次他要出發,製片就問:「你拍這個會不會用到?」問題是,拍紀錄片,哪知道定剪會用到哪些畫面……

 

國內首席空拍攝影師齊柏林的嘔心瀝血之作《看見台灣,以空前手筆,捕捉壯闊、瑰麗的台灣空中景致,亦藉由一個個鏡頭,呈現環境汙染問題,對居住於這片土地的我們,既熟悉、親切,又不乏「真相式」的力道,初執導筒的齊柏林老師,一舉入圍本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而氣魄恢宏的配樂,也搶下一席提名。

「我從事空中攝影多年,拍攝國家的工程記錄,爭取各式飛行機會,也幫各種單位空拍。這些經驗,讓我看到很多面向的生存環境問題。」

說到本片拍攝緣起,齊老師自嘲地表示,過往到各大學演講,台下大家睡覺的睡覺、玩手機的玩手機,讓他心裡很挫折,「我想說,可不可以不用講了,乾脆拍個紀錄片,讓大家直接看就好了。」

2008年,他告訴很多人,決心要籌劃一部空拍紀錄片,多數人沒有辦法投以想像或感受,都認為不可能,空拍景致怎麼可能成為一部電影呢?

 

全文詳見開眼電影網http://eweekly.atmovies.com.tw/Data/419/34193283/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yne119&aid=9295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