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前主席蔡英文,以及新北市長民進黨提名人游錫堃等都紛紛提到「柯文哲現象」的概念。蘇貞昌認為應該注意「柯文哲現象」,他的解釋是,希望綠營大團結,只要可以團結合作的人都不要批評攻擊,這樣才有最大力量贏過中國國民黨。期待優秀人才加入民進黨,讓所有綠營可以合作的人團結在一起,以贏過國民黨為目標及原則而戰,以「贏」為最高考慮。
而蔡英文所提到的「柯文哲現象」是說,民進黨應考慮與注意選民期待,適當回應社會需求。她還說,「柯文哲現象」的出現,代表台北市民對下任台北市長可能有不同想法,並希望選出非中國國民黨籍市長;部分選民希望集結最大可能性,讓市長人選代表市民最大公約數。
游錫堃所提到的「柯文哲現象」,也跟蘇、蔡差不多,他是說,「柯文哲現象」代表民進黨內漸有共識,是以「贏」為最高目標。 所以,民進黨內對「柯文哲現象」的解釋,大致能夠接受柯文哲所提過的「在野大團結」。
其實,類似「柯文哲現象」這種難以解釋的氛圍,從馬英九開始參選台北市長時,也出現過「馬英九現象」。「馬英九現象」的出現,最重要的元素是因為他長期擔任蔣經國的秘書,在大家都還在緬懷蔣經國對台灣建設的用心,曾經創造台灣的政治與經濟奇蹟,所以至今連民進黨的政治人物也沒有聽到過批評蔣經國的聲音。「馬英九現象」就是台灣人民希望蔣經國治理台灣的模式可以再現。可惜的是,他目前的施政卻使得台灣經濟每下愈況。
在綠營方面1990年代最期待的政治現象,應該是「李登輝情結」的出現。「李登輝情結」最重要的的意義是族群意識,是民進黨對於台灣人能夠當總統的珍惜,所以在「李登輝情結」的發酵下,不僅「李登輝情結」成了民進黨保護的對象,也是民進黨認為可以像早年孫中山採取「聯俄容共」的作法,藉以壯大自己的力量。
而當前民進黨所認定的「柯文哲現象」,應該是指民眾對於馬英九施政不滿,而對民進黨執政又不放心,希望能在藍綠之外選擇一個非黨籍的人士出線,挽救台灣各項岌岌可危的指標,這才是「柯文哲現象」產生的根本原因。
政治人物需要歷練,才能達到理想的狀態,大陸最高領導人的出線,通常要擔任國家副主席5年,才會有機會登上權力高峰。但是台灣的選舉制度是贏者全拿,政治人物可能獲得風起雲湧的支持,上台後卻因為政治歷練不夠而左支右絀,這也是台灣政治制度設計跟大陸最大的不同處,所以台灣人民選出的總統,通常會有一段「蜜月期」,但「蜜月期」都很短。
雖然一般對中共「一黨專政」的制度設計有所批評,但對大陸最高領導人有5年的養成期,也不得不承認這是比較人性的作法。台灣領導人要靠某種「現象」出現,讓選民投票做選擇,這顯然有些虛無飄渺。因此,不管是陳水扁的「衝」,或馬英九的「溫」,都無法把台灣治理好。
(本文寫給旺報,2014.1.8,c3)
發表於 2014/01/08 10:22 P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