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10/29 01:18:38瀏覽1094|回應1|推薦4 | |
鶴凌之志,豈小人能仰望? 「化獨漸統,全面振興中國」、「協強扶弱,一起邁向大同」 短短兩句,已經到達另外一種境界,阿扁把它拿出來做文章,真是自曝其短。誰要是質疑這兩句話,那真的是應該重修國中國文。 從字面上,是很淺顯的,好像每個人都可以懂,但是它其中的情懷,卻是令人仰止、令人羨慕的。首先,要能這樣做,前提就必須是能左右國家前途的人才作得到,看得出來馬先生認為馬英九是能擔大任的人。 化獨漸統 簡單來說就是化解台獨逐漸統一。這裡並不是要反台獨,而是要化解台獨。反台獨是立場,化解台獨是作為,這是兩碼子事情,偏偏阿扁要把他混為一談,這應該是理解力的問題,不能怪他。逐漸統一,也不是投降、也不是佔領,而是兩岸和平共生,和平統一。光這四個字,阿扁就已經偏離,其他根本不用談。尤其是「全面振興中國」。 振興中國,有兩種意涵,可惜都不是阿扁那種小鼻子小眼睛的意涵。 第一種,當然是振興現有的中華民國,至少,要讓台灣的中華民國和對岸的中國平起平坐,甚至保有領先。 第二種,則是振興大中國。大中國就是包含兩岸三地甚至全球華人。這是已經超越種族和國家的志向,也難怪阿扁不懂,我們也不能怪他。因為他到現在還搞不懂祖先的墓碑上提的到底是什麼,反而先關心起馬先生來著。 由「全面」這兩個字義來看,馬先生應該是教誨馬英九要以第二種意涵作為志向。這對台灣人來說可能很難接受,因為台灣優先台灣優先,跟慈濟去做海外義工被罵到臭頭一樣。臺灣人習慣自掃門前雪,不習慣分享、不喜歡均富,所以...一提到要大家都好的時候都猛搖頭。這也是阿扁的主張:為什麼沒有台灣?因為阿扁眼中只有仇恨,他是沒辦法看見慈悲的。 志向講完了,我們看看其中情懷 協強扶弱,一起邁向大同 這個更加簡單了,所以阿扁不太敢在這裡做文章。免得讓人一聽就知道它是協強打弱的那種人。但是呢,他還是不放過「一起邁向大同」這句話。其實,這句話是出自總理遺訓,對,孫中山,我們的國父說過的。不過呢,因為民進黨早就策畫要顛覆中華民國,所以對這句話也很感冒。 其實這句話是所有領導人最怕的一句話,因為大同之後,國家領導人就沒啦!世界一家、地球村,連國界都沒有了,哪還需要總統?所以阿扁對這句話是嗤之以鼻(請參考電視畫面),那我「宗痛」作假的嗎?哀...有這種子孫,不「宗痛」也難了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