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高雄碳標籤認證機構 台北碳權驗證 推薦讓您快速取得碳足跡驗證標章
2022/03/12 03:22:02瀏覽83|回應0|推薦0

博翔科技為專業機械設備歐規/美規及半導體設備SEMI S2輔導顧問公司

本公司為專業從事設備安全檢測驗證與碳足跡驗證的輔導機構,擁有經驗豐富的機械安全輔導工程師,並與多家國內外知名驗證公司合作。

服務範圍包含各項產業機械、工業電控系統、鞋廠自動化設備、半導體設備及光電廠設備…等產品。

我們擁有在電子電器、家用電器類產品、電池類產品與機械設備類產品等認證經驗,亦熟悉各國法規要求及驗證標誌申請作業流程,與各國官方驗證單位直接配合,幫您快速取得各種驗證標誌。

碳足跡是什麼?

產品的生命週期溫室氣體排放量(或稱產品碳足跡)的計算,需要有一套一致性的方法來引導與規範計算的過程。自2008年英國標準協會公布第一個針對產品碳足跡計算的規範—PAS 2050後,國際間目前已發展與發展中之產品碳足跡相關標準/規範。

一個產品在其生命週期內排放多少溫室氣體?過去幾年間,這個問題變得愈發重要。“產品碳足跡”可以給出答案。

產品碳足跡統計了一個產品在其生命週期各個階段產生的所有溫室氣體排放量。例如從資源開採、前體製造、成品製造,到成品離開公司大門過程產生的碳排放。

產品碳足跡使產品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變得透明。

同時,博翔科技們採用環境、經濟和社會標準對產品進行全面的可持續發展評估。

英國碳足跡計算準則—BSI PAS 2050
BSI PAS 2050「產品與服務溫室氣體排放生命週期評估規範」為英國標準協會(BSI)制定並集合碳信託(Carbon Trust)與英國環境、食品與農村事務部(Defra)之力發展而成,2008年版於2008年10月29日正式公布,為第一份針對產品與服務生命週期溫室氣體排放而制定之規範,亦成為國際標準組織(ISO)發展碳足跡準則之參考文件,同時也是目前我國計算產品碳足跡時,最多也最常被採用的標準。目前已修訂為2011年版。

國際標準組織(ISO)的碳足跡計算標準—ISO 14067系列
ISO 14067標準由國際標準組織負責制定環境管理(environmental management)系列標準的第207技術委員會(ISO/TC 207)下第7子委員會(SC 7)負責制定。ISO 14067的發展目的是為提供產品溫室氣體於量化與溝通方面之要求事項。
ISO產品碳足跡標準歷經多次的委員會議討論,終於定案,於2013年5月21日以 “技術規範” 方式正式公布為 ISO/TS 14067:2013。而近年在2018年8月20日又發佈了ISO 14067:2018國際標準正式取代了技術規範 ISO/TS 4067:2013。
Note: ISO/TS被歸類為ISO的技術性文件,即Technical Specification(技術規範)的縮寫,其與「Specification(國際標準)」在本質上仍有一些差異。

碳足跡盤查認證流程:

博翔科技獲得許多機構認證標章,專業度值得信賴

而博翔科技輔導產品眾多,CNC、包裝機、塑膠機械、壓出機、滾輪機以及PCR檢測儀器,皆可以透過博翔科技的輔導,取得相關認證。

我們的六大服務

全球權威認證機構
可協助取得全球相關認證標章,讓您的產品可以出口全球各地取得當地銷售資格

擬定認證方案與組合
爭取一次測試,取得多個或多國認證;把握認證過程環節,及時反饋進度,縮短認證週期,提高效率

CB轉證服務
協助獲得處理電氣電子產品和元件的安全、電磁相容性和能效的相關認證,並可以獲得國際電工委員會電器產品合格測試

防爆認證專區
針對使用在礦區或潛在爆炸危險環境的電子設備及非電氣設備,舉例:石化業、加油站、印刷廠、塗料廠及麵粉加工業等存有易燃易爆類氣體、蒸氣或粉塵的場所,我們提供產品認證需求。 有此類需求請撥打分機104

協助準備各式技術文件
總裝圖、爆炸圖、電路原理圖、材料清單、標籤、說明書等;協助客戶準備測試樣品,提供預檢、預測試服務

檢測領域廣
涉及電子電器,無線通訊,醫療設備,汽車類檢測,能最大程度滿足到客戶需求

成為博翔科技的服務客戶,不只是博翔科技永續的客戶,更是擁有博翔科技專業的國內外證書團隊服務。

不論是在海內外入關問題方面、買家對認證問題釋義方面以及相關各國法令的專業知識,博翔科技服務眾多不同產品類型客戶

皆能一一替您解答。博翔科技不只是為客戶解決認證問題,更致力於提供客戶在取得認證之後更多產品行銷全世界的多元服務。

立即與我們聯絡:
網址:https://protect-safe.com
電話:04-23598008#106(國際轉證)
住址:臺中市西屯區臺灣大道四段771號7樓

加入LINE立即諮詢

加入好友

GREEN715ER15E

文 / 李運芳       雨后天晴。大家稍事休息,就陸續出發了。   收拾妥當,我也告別了家人,坐了細毛老哥的車,和燕子、紅影兩位大姐一起從南塘返回縣城。我們的車走在最后,途經村口,轉彎時紅影姐他們無意之中看到了山腳下那座兩層的紅色建筑物。   “那是哪里?好像蠻有氣派的樣子呢!”   我告訴他們,那是一個庵子,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叫個什么名字哦?”燕子姐問。   我想了半天,慈濟?慈善?善……記得前年有一回在路上遇到庵子里的老人家,告訴過我名字,還邀請我去吃齋飯呢。但記性差,終究沒想起來。   不過它的歷史我還是知道一點的,于是隨意說了幾句,又想起了兒時的一件事:“我讀小學的時候,那里面有很漂亮的菊花,有些同學去摘了帶到學堂里來。”小時候我一直想念那里的菊花,從沒見過那么大那么漂亮的花朵啊。   “我們去看看吧。你去那里看過嗎?里面怎么樣?”   “還真沒有呢!”雖生長于斯,我卻從不曾去過那里。不知出于何故,好多次想去,最后都沒去成。   兩位大姐來了興致,一定要去看個究竟。細毛哥樂于助人,于是掉頭折返。   一看門上的橫匾,才找到了記憶中的熟悉感,原來庵子名叫“復善庵”。   第一次走進此地,四處靜謐無聲,不見護院人的身影,時值午后,估計在休息吧。屋后青山環抱,屋前流水潺潺。極目盡是田園,門前有大樹,樹下有水井,濃蔭遮蔽,路旁辟出長條形的花圃,種有蔬菜和花草。幾處鮮花兀自開放,好一個清凈所在。   大家滿懷好奇而來,一下車卻被路旁田埂邊上的花花草草吸引了。紅影姐舉起手機鏡頭就湊到一朵盛開的月季花前,枝頭上的花朵嬌艷無比,花瓣上的水珠晶瑩剔透。旁邊還有一蒲貌似雛菊的草本植物,開了好些金黃色的花朵。   這座建筑算不上宏大,卻也十分莊嚴。佛樂輕悠悠的,從不知哪個角落流出,一遍一遍循環,聽得人心境澄明,忘卻凡俗。   我們站在高大的門墻前抬頭仰望,墻上的荷花、草木、風景等浮雕色彩秾麗,惟妙惟肖。門前左右兩邊的石墩上有兩只涂成明黃色的石瑞獸,乍一看像獅子,仔細一瞧,應該是麒麟。細毛哥用心,竟然看出來右邊的瑞獸是公的,左邊的瑞獸是母的。   我們追問緣由,細毛哥手一指:“你們看嘛,它這里還有一只小的,肯定是母親帶著孩子,這是一家三口呢。”   果然如此,我們恍然大悟,點頭稱是。   大門上有一副黃底黑字的對聯:復本歸元一心清凈,興慈濟物萬行圓修。   從右邊的大門進去,右手邊是生活區,下面的小屋的門敞開著,里面有吃飯用的桌子,桌上有罩籠。我早知道這里有人居住。那個老人家打從我啟蒙進學堂起,就一直在這里守護庵子。她不是本地人,只是在此處出家,具體來歷也不清楚。偶爾在路上會遇到老人,小小的個子,一臉和藹的笑容。她似乎認得我,也或許只是把我當作“施主”,會問一聲“妹幾,打哪里來”或是“到哪里去”。   靠主建筑的墻邊,有一道狹窄的石階,往上通到屋頂,一面五星紅旗飄揚在烈日和藍天下,十分耀眼。   正對面是主體部分,刷成朱紅色的墻上有四組兩兩豎排的黑色行書漢字:看破、放下、自在、隨緣。穿過不大的院子,即是大雄寶殿,寶相莊嚴,地上擺了幾個蒲團,供香客跪拜之用。旁邊相連的是念佛堂,放了一些凳子,沒有多余的東西,室內裝飾十分簡樸。走了一圈,也沒有看到歷史淵源之類的介紹。   出了念佛堂,又回到院子里。墻角下幾棵不大的桂花樹,有一棵樹下長了一叢茂盛的三葉草,開著許多粉紫色的小花。   大家待了好一會兒,意猶未盡。出門來,站在樟樹的濃蔭里,四個人感慨了一番,忍不住又舉起鏡頭拍了些照片。   有個四五十歲的男人騎著摩托車過來,不知道是送東西,還是繞路來看看,停留了一會兒就走了。   四處靜悄悄的,只有悠揚的佛樂像流水一樣低吟,拂過心坎。   揮手作別。車子轉彎時,我回頭去看,想起每次回家一進村子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山腳下的這座建筑,紅墻在青山下很顯眼。此刻,它似乎又多了一些深意。想起紅墻壁上的幾個字,不由微微一笑。   呵!好一個自在隨緣!今日得以一見,也是緣了。 +10我喜歡

今天,因為要激活單位發的工資卡,我去了銀行,每次去銀行都是人滿為患,這次也不例外,每個窗口都擁滿了人,我不由嘆口氣,在等候區坐下,懊惱自己應該早些來。過了一會,身邊坐著的女孩忽然問我:“你幾號?”我說:“二十六號。”她把手里的號碼紙遞給我:“給你吧,我不等了,還有事呢。”我看了看,是十八號,連忙道了謝。又經過漫長半小時的等待,總算要輪到我了,我站起來,走向一個剛取到號的中年女子,笑著說:“給你這個二十六號,剛才別人也給了我一個前邊的號。”“哦,謝謝。”她感激地笑了。     懷著對那個女孩的感激走出銀行大門,生活里以往那些點點滴滴的美好不由一一浮上心頭。幾年前,我剛學會上網,對電腦知之甚少,動不動就被難住,不懂怎么操作。還好我加了一位QQ昵稱叫蝶雨的好友,不但文章寫得好,而且為人非常熱心,因為她網齡比較長,我遇到什么難題就向她請教。我的問題不外乎收藏夾在哪里,怎么復制粘貼,或者怎么加QQ群等等。對這些簡單可笑的問題,蝶雨沒有覺得厭煩,都一一耐心解答,讓我很感動。后來,我逐漸熟悉了網絡,也會遇到好友向我咨詢一些問題,我或發郵件或截圖,盡自己所能幫忙,每當她們表示感謝時,我就說:“不客氣,以前有朋友也是這么幫我的。”       記得女兒大約一歲多的時候,有段日子,每到該睡午覺的時候她就哭鬧一陣,怎么哄也沒用。后來發現,只要騎車帶著她去街上轉兩圈,她就會安靜下來,于是,我就天天中午都帶她出去轉。這一天,剛出胡同口,旁邊一位騎三輪的大姐就連聲說:“孩子睡著了,孩子睡著了,可別摔下來!”回頭一看,只見女兒果然困了,坐在小椅子上前仰后合,我連忙向那位好心的大姐道謝,推著自行車回了家。從那天開始,每當在路上看到睡著的小孩,我也會對前面騎車的大人說一聲:“孩子睡著了。”      生活中,大概很多人都因為接受過別人的善意,而有意無意的再把這種善意傳遞下去。雖然大多數時候,這些善意不是可歌可泣的事跡,也不是催人淚下的壯舉,有時也許只是一句提醒的話語,有時也許只是一個熱情的笑容,但這些小小的善意就像一滴滴清涼的水珠,隨著人們的傳遞,逐漸匯成一條清澈的小溪,“汩汩”流淌在每個人的心田。   【作者簡介】張曉燕,茌平人,70后,愛好文學,偶有文字見報。   +10我喜歡

原創: 高原麥客   越來越渴望做個好人,可千萬別理解成“我原來一定是個壞人”。至少,我從來沒有認真掰扯過這事,又或者以前我只想做好自己。我原來的認識是這樣,連自己都過不好,又有什么資格來做好人?拿什么資源來換取好人的名聲?   最早,對好人的認識,就是以一己之力幫助別人、視金錢如糞土的人。這讓我的,自己與好人還有相當長的一段的距離。自己一沒有資源,二沒有金錢,就是想視金錢如糞土做個好人,也沒那個機會。自己賺的錢,基本夠解決自己的溫飽,想當好人,也只是想想而已,過后該干啥干啥,大抵與自己沒有多大關系。   好人的反義詞當然是壞人,但大多數人選擇從做好自己開始。聽起來有點自私,但更多的是一種無奈。誰不想做個好人,誰不想受人尊敬,受人愛戴,受人贊美?但如果選擇在那樣的境況里做了好人,就意味自己要受苦挨餓,用僅有的幸福換取好人的名聲,反而會遭到旁人的恥笑。連自己都拿不到人前,有什么資格做個高尚的人?   一直以來,我對好人的理解,僅僅停留在物質的層面。認為好人就是無私的奉獻,就是忘我的慷慨,或者是不求回報給與。好人總能與慈善,與愛心聯系一起。如果再往深里探求,做好人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自己,所謂的好人一生平安,就是用過剩的資源,以求心理上的安慰。   中國人對因果輪回深信不疑,外國人喜歡懺悔,然后通過救贖,讓靈魂得以解脫,本質是一樣的,都是用現在的資源換取將來的幸福。在《飄》那本書里,主人公對這種交換無比痛恨。原來她以為,自己一面做個好人,真心的懺悔和給與,上帝會在另一個地方,一面給自己好處,后來她發現上帝常常違背這種規則,就不再樂善好施。”   做個好人本質上是為了撈取更大的好處,很長一段時間,我對“好人”這個詞開始質疑。有錢就是好,不但可以實現所謂的自由,還可以通過做好人的方式獲得好報。不但擁有物質上的富足,還可以換取精神上的安慰。所謂幸福面前人人平等,是不是就變得越發的牽強?那窮人怎么辦?普通人又何去何從?   所謂純粹的好人并不存在,它只是人們對精神世界的一種渴望。這個世界充滿了功利,就像學習最終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是為了找一份好的工作,過上幸福的生活。努力做事也不是為了做事本身,而是打磨一種能力,讓自己活在更好的未來。那做個有目的好人,就顯得愈發順理成章。   經過深思熟慮,我對“做個好人”有了重新的定義:所謂的好人,其實是一種公平的交換。只有自己做個好人,才能換取別人的好心或者好報,從而達到一種心理上的滿足和安慰。也只有自己成了好人,才有可能遇見更多的好人。就像是一塊磁鐵,只有自己有了磁場,才會引來更多相同屬性的物質。   壞人的市場越來越小,是因為做個壞人的代價越來越大。現代科技讓壞人無處藏身,公眾信譽就像是一架無形的天平,只要誰敢壞了規矩,它會讓你寸步難行。壞人如果知道,好人憑信譽,憑靠譜,憑一個好人的標簽,就可以混的順風順水,壞人情何以堪?利弊就擺在那里,這個世界是講理的,好人正在被這個世界尊重,進而獲取更多資源。   這樣看來,做好人越來越成為社會的道德標準,甚至是一種商業的前提。幫助別人,是為了成就自己,這無可厚非。生活的節奏越來越快,沒有多少時間琢磨別人,也讓別人明白自己。在交往中直接建立一種信任,痕跡就在那里,你做過所有的事,說過所有的話,都記錄在案。唯有好人與好人,才能建立關系,提高效率,利益最大化。   做個好人,不僅僅局限物質上的援助,還有精神上的和諧。比如,用一種真誠的行動宣告,自己值得信賴。比如,用一種聲音唱出心底里的渴望,讓別人感受到你的孤獨。比如,用一段文字說明做人的原則,順便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比如,用一顆感恩的心,撩動脆弱的神經,引起眾人的共鳴。做好個好人最大的好處,可以影響別人。   做個好人,才有機會靠近別人。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好人有時會是一種進場的資格。是不被趕下牌桌的前提,是因為別人覺得可以從你身上學到東西,是大家覺得和“好人”交朋友不會損失,甚至有時心甘情愿幫助你,就因為你是好人。選拔干部先看品德,再看能力。能力差點不要緊,還可以培養,品德不行,往往一票否決。   做個好人,是一種風格,是一種主動的承擔。別人都看著你,你一定要不負眾望,做好做壞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敢于身先士卒。看似你深陷險境,其實你擁有了更大空間和自由。因為你是好人,大家希望你成功,你就必須成功,所謂眾望所歸,常常是一種“得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就是這個道理。   做個好人,其實也并非需要你有多大能耐,有多少資本。給別人鼓舞,讓別人看見希望,堅定的走下去,然后心懷感恩。所謂的改變世界,看似是一句空話,其實也有好人的邏輯。做個好人,影響身邊的人,于是身邊的人也變成了好人,然后再去影響許許多多的人變成好人,這個世界從此不再冷漠,而充滿了溫暖和愛意。   給別人提供一個做好人的空間,滿足別人做好人的心愿,是另外一種形式的好人。所謂的清道夫,所謂的甘做畫布,就是成人之美。那些博學古今的學者,哪個不是想把自己平生所學寫成一本書,留給后人。提醒那些求索的人,少走彎路,引以為鑒。不讀他們的書,是無法理解他們的心情和思想的精髓。   有些人,做了一輩子的壞人,臨死的時候,才想做好人。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也許他們沒想改變什么,只是想留下真相。他們出生的時候,其性本善,也沒想要作惡。活著活著覺得無趣,想要證明自己的存在。好人和惡人有時只是一念之差,差之毫厘,往往失之千里。   做個好人,看似難,實則容易。有時候,只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一句背后的贊美,一個鼓舞的眼神,一個旁觀者是非分明的肯定,一聲發自內心的道歉。不需要自己標榜自己,水過留痕,雁過留聲,好人一定會被別人記在心里。   +10我喜歡


台北碳排放量管理桃園碳排放量服務新竹ISO 14067碳足跡輔導台中企業碳足跡認證
台南碳標籤認證費用 台北碳足跡認證機構 推薦針對ISO 14067碳足跡標章輔導驗證單位台中碳排放量認證費用 新竹減碳標章盤查 推薦碳足跡快速檢驗的公司桃園ISO 14067碳足跡認證費用 台中碳足跡環境資訊管理 推薦碳足跡認證顧問公司
( 創作愛戀物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86f7me46716&aid=171984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