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2/13 13:32:13瀏覽696|回應3|推薦43 | |
那是一個下雨天,因為臨時有事無法去公司,便打電話拜託跟我住在同社區的的同事小林幫我帶回一份重要的文件,不料她卻嚴詞拒絕:“去你家不順路,要多花時間,我不會做這種麻煩事!”老實說,被拒絕本就難免,只是她說話的口氣與用辭卻讓人錯愕,一時間我愣怔的拿著話筒居然說不出話來,原本以為這樣的請求應該會得到允諾,沒想到竟重重吃了閉門羹。 這件事讓我重新審視所謂“同事”的定義,心中確實有幾分委屈與失望。中午休息時和張主任聊起這件事,張主任說她家就住在小林上班必經的路上,也從來不敢指望撘小林的便車,因為她了解小林的個性。 張主任長期鑽研佛法,是大家公認修養很好的人,感謝她溫柔的眼神理解我的心情。張主任從兩個角度看待這件事:以常理來說小林有些不近人情;但如果換另一個角度,跳脫常理,卻要先檢討自己。 感覺受傷的是自己竟然要先自我反省,讓我一時無法意會。張姊則繼續說: 要怪小林沒有同理心也對,可是換個立場,我們又何嘗同理過她從小養成強烈的自我中心意識?以她的個性,沒有幫忙的義務,做出這樣的反應並不難理解。之所以難過是因為自己先升起一股期待,有求於她,才會嚐到期待落空被拒絕的苦果,而最重要的是──不論事件大小,當自己的“心”有所波動,這點才是需要檢討的地方。 因為過度重視 “自我”才會在自我保護、追逐私利的情況下有所掙扎。要了解生命的本質就是“苦”、“無常”和“無我”。簡單的說就是要一層層的去掉執著心,一種分別人我的執著,一種有所求的執著。 沒錯,原本一件小事,卻在不平和委屈中讓小事變大事,只因為我們常常把自己的感受和自己的利益看得太重。一個人不能永遠都要壯大自己,有願力時可以將自己無限放大,面對衝突時則要將自己無限縮小。 反覆咀嚼張主任的話,心情慢慢淡定,第一次領受她的諄諄教誨,如雨後的陽光般如此耀眼,感覺既溫暖又有智慧。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