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無意中看到HBO播放【Into The Wild】一片,深深地被劇中男主角遺世獨立的精神所吸引,他不拘泥於社會框架而毅然絕然放下一切走向大自然,獨自於荒野中體驗生命最原始的單純感動... 原本熱淚盈眶的我,看到片尾字幕打出的中文片名--【荒野生存】時,差點沒把鼻涕也一起噴出來... 因為覺得似曾相識,果然去翻了書櫃,是真人真事【阿拉斯加之死】改編來的,如果是這樣的片名應該可以增加不少票房吧?就像是【變形金鋼】《Transformers》如果直接翻成【變壓器】或【變形者】應該不會有人想看是一樣的道理...
片商竭盡所能地把片名取得讓人想一睹為快是可以理解的,只是跳脫翻譯的信、雅、達,我發現台灣電影片名的翻譯文化常常不是完全「照本宣科」就是完全「天馬行空」,而且也可從中看出兩岸三地的文化差異,在莞爾之餘也順便整理了以下幾種電影「騙名」類型給各位影迷做為買票進戲院前的參考,呵~
- 殺很大型:如凱文科斯納主演的《The Bodyguard》【終極保鑣】、盧貝松導演的《Taxi》【終極殺陣】 系列如《Leon》【終極追殺令】(可愛的港譯:Leon, 這個殺手不太冷) 以及布魯斯威利主演的《Die Hard》【終極警探】(陸譯:很難死)系列包括《Hostage》【終極人質】、《Hudson Hawk》【終極神鷹】以及《Mercury Rising》【終極密碼戰】等。
- 老王賣瓜型:如麥克邁爾斯主演的《Austin Power》【王牌大賤諜】以及金凱瑞王牌系列如《Bruce Almighty》【王牌天神】、《Ace Venture》【王牌威龍】、《Liar、Liar》【王牌大騙子】等。
- 大家一起來型:如達斯汀霍夫曼主演的《Outbreak》【危機總動員】、金貝辛格的《Bless the Child》【靈異總動員】、威連鮑德溫的《Virus》【異形總動員】(港譯:生於某月某日) 以及皮克斯動畫《Finding Nemo》【海底總動員】(陸譯:海底都是魚) 等。
- 神不知鬼不覺型:如羅素克洛主演的《Gladiator》【神鬼戰士】、布蘭登費雪的《The Mummy》【神鬼傳奇】、強尼戴普的《Pirates of the Caribbean》【神鬼奇航】以及李奧納多的《Catch Me If You Can》【神鬼交鋒】(超可愛的陸譯:來抓我啊,如果你可以) 等。
- 偷天換日型:如《Jerry Maguire》【征服情海】、《Mr. Brooks》【雙面人魔】以及《Erin Brockovich》【永不妥協】等﹝明明就只是個人名,也可以這麼有創意... 或者應該說是英文片名太沒創意呢?呵~﹞。
- 將錯就錯型:很經典的把《Sliver》看成是Silver而變成是【銀色獵物】以及將大寫的Passion﹝專指耶穌受難﹞當成是小寫的passion﹝激情﹞而把《The Passion of the Crist》變成是【受難記:最後的激情】等。
- 入境隨俗型:如《The Lord of the Rings》【魔戒】(陸譯:指環王士農工商友誼之戒)、《A Bug's Life》【蟲蟲危機】(陸譯:無產階級下中農螞蟻革命史)、《Meet the Parents》【門當父不對】(陸譯:拜見岳父大人) 以及《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的任務】(港譯:職業特工隊) 等。
- 有看沒有懂型:如災難片《The Day After Tomorrow》【明天過後】(陸譯:後天) 以及改編自史蒂芬金的《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卻變成是【刺激1995】;另外中文片的外文譯名也是可愛得可以... 如【臥虎藏龍】《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飲食男女】《Eat Drink Men Women》、【黃飛鴻】法譯《Il etait une fois en Chine》(意思是很久很久以前在中國) 以及【倩女幽魂】法譯《Une histoire Chinoise de Fantome》(意思是一個中國的鬼故事) 等﹝這樣老外真的可以了解到中華民族的「博大精深」嗎?...﹞。
當然啦,翻譯本來就是一種藝術的表現,電影片名也可以有各種各樣的「呈現」方式。只是當老闆端出一碗所謂「終極好吃」的牛肉麵時,你要不要買單是一回事,而你也要真的吃了以後才知道有沒有被騙的感覺吧?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