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泰順探險之旅(二)
2009/12/05 00:22:03瀏覽444|回應0|推薦4

九月三日  晴午後轉小雨

看書上寫泰順是山區,常常會下雨,心裡其實已有準備,且這裡的公車末班車都到下午4點多就沒了,所以不敢偷懶,起個大早用過早餐後,顧了台三輪摩托,去看雅陽有名的承天氡泉和浙南大峽谷,本想昨晚住在氡泉區,可以泡泡温泉,因到雅陽時天色已黑,又下雨不敢再往山區跑,聽司機大哥說要走一段峽谷,因要收門票,它只能在售票口等我,浙南大峽谷和我想像中差大多了,還是因山路被冲壞了,過了橋,有一個小瀑布就上不去了,也沒幾個人在泡温泉,峽谷又不壯觀,泡湯的風氣和我們台灣差太多了.

回程我們順路去看百福岩古民居,沒有張十一居的氣派,但因連了好幾戶,像個古村落,一旁的大叔看我那著相機猛拍,心想我一定是觀光客,指著另一頭的小山丘告訴我那有一個狀元墓,是一個七層的古墓,司機大哥也很熱心的帶我去找,泰順是個未被觀光污染的山區,民風淳樸,善良,這點對獨自來這旅遊的我,安心不少.

由雅陽轉車至三魁約30分鐘車程,因地處泰分公路旁,交通便利,是泰順最熱鬧的重鎮,一下車就看到美華賓舘,二話不說就進去,因為書上說,老闆娘人很熱心親切,對一個旅者來說,這點是最重要,對經營民宿的我更能體會這點,真地有家的感覺,美華果真很親切,除了嗓門大了些,和她聊得很愉快,還主動給我打折,最棒;的是我可以坐在她家客廳和她聊天,等車子靠過來她再叫我上車,好像車站是她管的一樣.

下午的行程主要是去仕陽看仕陽鼎鼎大名的仕水碇步,因泰順是一個山區,有很多的溪流阻斷交通,於是山里的人建造了很多與橋樑殊途同歸的碇步來渡河,這是最早期橋樑的雛型,在泰順還保有200多個碇步,以仕陽的仕水碇步最有代表性是泰順最長,造型最佳的碇步,(橋樑史話)視為原始橋樑的雛形而倍加贊賞.初時的碇步360,建造的年代己不詳,現在的碇步為清嘉慶(1815)重修,223,100多米長,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泰順縣民生活中的一部份,附近的小學生每天上下學,都會過碇步,河邊也常有孩童嬉戲,垂釣,婦女三二洗衣話家常,全然融入他們的生活中,我當然也要體驗一下,來回走它幾回囉!

回程時在雪溪鄉的橋西村下車,這裡是胡性聚居的村落,村內有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和宗祠.最典型代表的是胡氏大院(胡氏石門樓)建於清同治年間,整個建築呈品字排列,現還住了他們的後代九戶人家,可見當時的大宅院盛況,[氏大院最為人樂道的是排水系統,己有200多年歷史,至今還正常使用,三邊有排水槽承接屋檐的雨水,同時內庭的地面中間高,四周低.雨水可順勢排入水溝,流入溪流.

此時己是黃昏時,看他們正忙著起灶升火,準備晚餐,炊煙繚繞,,雞犬升天,好不熱鬧,活生生一幅古民居的家常生活圖,書上說如果運氣好,可以同主人商量吃一頓道地的浙南農家飯,燉土雞,口水都快流出來了,可惜天色己黑,又開始下起小雨了,還是趕緊打道回府,免得待會沒車就遭了.

在泰順旅遊的幾天,由於連續下雨,加上在這偏僻的小鎮,除了羅陽縣城外,實在沒什好逛的,今晚算是天公做美,三魁市區還算熱鬧,興起了逛街的慾念,也想找家網咖發信給家人朋友怕他們擔心我,想不到網咖還真熱門,一機難求,找第二家才免強有機位,可惜這裡的簡體字派不上用場,發一封英文信花了我不少時間,差點被二手煙燻死,快逃為上策.

三魁的街道很長很整齊,沒有羅陽的亂,但逛街不就要亂逛才有趣?

 

九月四日  

洲岭和筱村因交通比較不便,需轉車,本想放棄的,但這裡有三條橋,和文興橋,看了這裡的名信片,實在漂亮,不就是為了看古廊橋來得嗎?想想還是去好了,即來之,則看之,請美華幫我雇了台面的,一早備齊了果糧出發,面的司機是美華的妹婿,邱先生,還帶了他兒子,這是他的老么,前面兩個是姊姊,所以弟弟還沒報戶口,等明年上學就要被罰錢,美華也生三個,已罰過錢了,美華的大姊生了五個全是女的,被罰怕了,在大陸一胎化和重男輕女觀念下,不知還有多少人受苦?

洲岭的三條橋深藏在群山溪澗中,往洲岭的公路途中在老鷹頭叉路口左轉,還開了好幾公里的碎石路,如果沒有雇面的,這段碎石路是要步行的,步行至碎石路結束,這裡只住了一戶人家,前不著村,後不著店,車子也只能停在這裡,開始住下都是石板路,路雖不大條,路跡分明,兩旁層層山巒,谷裡的溪水清澈悅耳,溫潤的空氣,感覺整個人都清飄了起來,不知轉了幾個彎,驀然回首, 驚鴻一瞥,三條橋就矗立在層層山巒溪壑澗,像個羞澀的少婦,我不經放慢了腳步,深怕驚擾到她,還好我來了!還好我來了!為了一睹妳的芳容,跋山涉水是值得的,為了一親妳的芳澤,我不遠千里迢迢,還是慶幸我來了!人生能有幾次這樣的驚喜和感動!大自然的奧妙和古人類的智慧,全然在眼前呈現!此刻為我獨尊!沒有車聲!沒有人聲!連自己的心跳聲都清晰可聞,我閉上雙眼,感受與妳同在的靜謐.如果時光可以停止,我希望就停留在此時此刻.我從不同的角度欣賞妳,妳的樸實自然,不食人間煙火,只有清澈的溪流和層層的山嵐能襯托妳的容顏,此時此地連我在此都覺多餘了.

三條橋位於洲岭鄉與垟溪鄉界鄉之上,矗立於曠野山谷中,人煙罕至,是泰順自然環境最優美的木拱廊橋,清道光年間重修時發現舊瓦有唐貞觀年號,據說該橋最早為三條巨木跨溪為橋,故得名,另一說為該橋有三條山道相通,聽邱先生說那山道一直可以走到垟溪,下次若有機會再造訪,一定要走走這山道.

三條橋橋內留有一首點絳唇

常憶五月,與君依依解笑趣.

山青水碧,人面何處去?

人自多情,吟吟水邊立.

千萬縷,溪水難寄.任是東流去.

毓文橋始建清,為一石拱大廊橋,有橋屋六間,三層樓閣,二樓為文昌閣,青石築砌,呈半月狀,與周圍古松,溪水構成一幅美麗的山水畫,是泰順造型最豐富的古廊橋.

由毓文橋往裡走,有一條小山路是通往瑞岭,甲坑的徒步路線,一直可以走到犀溪,這當然是我此行不可能的路線囉!    

 

遊三魁市區景點

永慶橋----七榴----九榴----薛宅橋----劉宅橋    

結束三魁行程,在美華餐館用完午餐,搭往羅陽的車,在院口下車,轉車至筱村.

筱村車站下車後,信步走走逛逛,覺得很舒暢,書上寫的一年四季都溫潤的空氣,我第一次感受到,終於不再下雨了,真好,我決定不再雇車,就來健行好了,問明了往文興橋的方向,隨著路邊的田間小路,邊走邊逛,邊問,四個小蘿蔔頭像是跟屁蟲一路跟在我後面,順便向我指路,跟我說文興橋很快就到了,這很快我可走三四十分呢?

文興橋座落於村尾村的稻田旁,橫跨玉溪,四周風景秀麗,始建於清咸豐七年(1856),為疊樑式木拱廊橋,是泰順保護得最完好的廊橋,其最具特色為橋身結構歪頭斜肩,橋基西高東低,內屋設有神龕供奉關公,張飛,劉備桃園三結義,供桌上有香爐,油燈,還放了一個籤筒,有求必應,路過的行人可以便道求個籤,旁邊就設有解籤牌,完全自助式,我也不免俗的求了個籤.

原路走回筱村車站左轉往徐岙村古村落,1小時路程.

村為泰順保存最完整的古村落,全村約90幾戶人家,有一間新建築.

古村落最早建造年代始於明朝,清朝,有些房舍已殘破不堪,他們會到新市街蓋新房子,所以整個古村落景觀上是很協調的,村內大都住著老人家,筱竹茂盛以竹製品為生,與世隔絕,過著柴火炊煮,養雞飼鴨的日子,儼然一幅農家樂樂陶陶的景像.

由於徐岙村太精彩了,相機按個不停,回到車站已錯過末班車回羅陽,和另一羅陽女子共搭便車,回羅陽已六點多了,本想換一家賓館,找了半天還是住回泰順宾館

泰順遊網路相片

http://picasaweb.google.com.tw/vicoo10198/dYXEZJ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vicoo&aid=3559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