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陸眼中的台灣文化
2010/07/11 09:56:01瀏覽1307|回應0|推薦1

長久以來兩岸分治,多少產生了差異,如果要說自由帶給台灣什麼,那麼就是文化養分了,許多人汲取了這些養分,但是,卻有人唾棄這個供給他養分的家。老子加兒子,一起批評這塊養他長大,給他言論自由的地方....

我不否認溫家寶先生說的一半 《富春山居圖》有統戰內涵,但是,也有一些真實情感吧?前陣子看見一則新聞,兩岸故宮要攜手重遊抗戰搬遷國寶的艱苦路線!說真的,抗戰時搬遷國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而且,現在每件都完好無缺的躺在台灣故宮。曾聽大陸人說,還好當初國寶般來台灣了,不然一定在文化大革命時,給毀了或是賣了!

我覺得民間情感交流勢不可擋,有些人因個人政治情感無法接受,我還能原諒,畢竟每個人心底都有一個黑盒子,但是,假藉政治情感而行封閉之實,就是我不能接受的!

台灣文化界這幾年努力到對岸傳播這些情感,剛開始是很辛苦的,甚至語言都有差異了,同樣的中文,卻是不一樣的意思,在這方面,我認為中共罪孽不輕!毀壞自己的文化這種事,就算是當年"專制"的國民黨也不敢如此狠絕的!

所以,幫大家轉貼一份大陸人眼中的台灣文化,原文由簡轉繁方便閱讀用!


引用:雲飛揚的blog

臺灣讀本中的中國形象 (2010-07-10 02:32:26)

1949 年,大江大海,風雨倉皇,國民黨撤退到臺灣島之後,從此之後失去全國性政權。當此時,苟延殘喘於國際形勢變化之間。國民政府鑒於日本長達五十年的殖民統治和八年之久的皇民化教育之毒害,全面恢復華夏文化,實行“語同音、書同文、行同倫”,從而啟動了臺灣的中華文化血脈,此後所有的族群都使用白話文作為書面語,口語則是國語,中國作為想像的文化共同體,在語言、文本和影像等各層次都獲得了統一。

1978 年大陸改革開放以來,來自臺灣的讀本鋪天蓋地的湧入。首先是詩歌、政論文和通俗小說獲得巨大的影響力,餘光中、瓊瑤、柏楊、李敖、高陽、古龍、白先勇、席慕容、陳映真等人在八十年代的海峽彼岸成名鵲起。海峽這邊的讀者發現,原來那邊的作者和我們說著一樣的話,做著一樣的事,有著根本相同的感情。莫言、阿城、北島、高行健、沙葉新、余華、流沙河、張煒、餘秋雨等人也飛躍海峽,在一定程度上通過各種讀本,海峽兩岸遠遠提早於政治層面,超前實現了文化上的統一。沒有人覺得那些文化,是異質的,經過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之後,內地迅速的與臺灣在文化上產生了共鳴。最初,兩岸作者的互動要經過複雜的管道。 1988 年開放探親之後,臺灣作者可以回到大陸故園。近年以來,雙方溝通管道徹底打通,作家互訪成為家常便飯,更是消弭了所有的隔膜,白先勇、餘光中、龍應台、梁文道、張大春等各種文本和實踐操作中,海峽只剩下地理學上的意義。

《聆聽父親》 想像的共同體 國族的建立 頑童張大春及其文本試驗

張大春,山東濟南人,出生於 1957 年。職業是說書人,目前打通了任督二脈,從早年的青春頑童寫作、到各種現代派小說的文本試驗,如今則幾乎回到古代,成為一個傳統的士大夫,寫著近體詩和說部上的故事,起承轉合之間,都是野狐禪,反而有著詭譎的魅力。張大春在“有報天天讀”的歲月裏,曾經遊戲文字將新聞點評和政治影射合二為一,寫作《撒謊的信徒》,臺灣政治活躍分子如李登輝、許信良、陳水扁等人的變形紛紛躍然紙上。在北京師範大雪,張大春做的演講《我所繼承的中國小說傳統》中,娓娓道來他的文化承載史。四卷本的《城邦暴力集》和《認得幾個字》是他不同方向的嘗試,都意圖摸高文字表達的可能性,但是讀者群截然不同。

《聆聽父親》是他為了追溯家族歷史,講給未出生的兒子聽國族形象的建立。《愚公移山》說“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聆聽父親》則是積極往上求索,。這本書的創作緣起,張大春尋根的意義說得很明白,就是“在巨大無常且冰冽如月光一般的命運輾過這孩子之前,這個不存在的孩子將認識他的父親。他的父親的父親,以及他父親的父親的父親。他將認識他們。”

如何從齊魯到臺北,經過的山水可謂波折,但這些與祖輩豐沛的歷史細節相比,又並沒有什麼更特殊的涵義。當張大春年輕的時候,認為年輕人是特別的,有著強烈的思考熱情,舉世皆然。“特別是近代以來,年輕人有很大部分激情都灌注在一些很終極性的問題上,企圖就人生意義、人類命運、社會公平等等找出個答案。” 1997 年的除夕夜,張大春的父親跌倒之後,他開始了重新認識父親的歷程。那個以“大頭春”成名,寫過三本系列小說的電臺說書人,回頭望向過去。

張大春的家族故事,正好像他在《小說稗類》中的理論,並非四平八穩,更不作面面俱到的追求,有意思要高於有意義的態度,使得他對往事的描述,反而有著清風拂面的觸感。從六大爺(父親的六哥,留在大陸)生前寫的長達 70 頁的家史“流水賬”開始,張大春將時代變遷中的血脈流動,完全不講格局,不用慣性的書寫手段,只把精彩處寫下,老家中的人物紛紛出場,就以中國人的方式活著,為家族、為明天,就是在那裏不經意的“鄉愁”中,巨大而繁瑣的人生群落構成了張大春的家族前史。

《我們臺灣這些年》 新生代的成長,與大陸密不可分的現實情境。

廖信忠,出生於 1977 年,現在上海工作。從最初的天涯網貼,到風靡兩岸,說穿了就是在風聚雲譎的政治大勢變幻中,他個人的體驗式感悟,得到了網友和讀者的認可。正如作者坦言:“不管歷史走向何方,生活還將前行,我們依然血濃於水。”

廖信忠的文字樸素執著,這份編年體的家書,懇切的記錄了他這三十年的所見所聞所感,講述臺灣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讓 13 億大陸同胞趕到親切。家書從 1977 年開始,那一年鄧小平和蔣經國兩位在蘇聯的老同學開始執政,分別走上不同方式的改革道路。在蔣經國逝世之前,作為小學生的廖信忠只在懵懂之中覺得經濟上的騰飛、政治上的不開放、電視節目的稀少,一切都在按部就班之中。地方上的選舉很草根,但也起到啟蒙作用。江南案、《庭院深深》、《倩女幽魂》等等,都成為他記憶中童年印象深刻的事件。

後蔣經國時代,是熱烈、鬧騰而無序的,解除黨禁、報禁帶給臺灣的是有如激烈旋轉的萬花筒似的世界。《愛拼才會贏》成為席捲全島的時代曲,《悲情城市》喚起特別記憶,小虎隊風靡萬千青少年,股市沖上一萬點之後,廖信忠也升到了初中。青少年亞文化,在海峽兩岸並不同步,但是逐漸縮小區別。無非是對體育(職業棒球聯賽)、娛樂(四大天王橫掃臺灣)以及政治(陳水扁當選臺北市市長)、重大案件(千島湖事件)的關注。悄然來到高中,地緣政治更上一層樓,李登輝的“兩國論”和“私人訪美”便是兩岸年輕人共同的記憶對接。臺灣的高中也有政治課,不過是“三民主義課”,高考也很折磨人。

大一時,廖信忠看了《泰坦尼克號》(格主:台灣應該叫鐵達尼號),對其中的特效看得目瞪口呆,大陸觀眾當然也是同一種反應。之後,上網、九·二一地震、到大陸旅遊、考研等等,都是家書閱讀者耳熟能詳的近事。薩斯使得兩岸高度共振,而打向陳水扁那一槍更是值得說。至於卡奴、高鐵、環保等等共同話題,兩岸的新聞已經只有地名人名上的區別,到新聞都可以拷貝的時候,廖信忠也就到上海蝸居了。至於愛情,近了,反而分手了。

《寶島眷村》 臺灣軍隊大院的那些事兒

本書由資深記者張嬙主編、話劇《寶島一村》的主創人員王忠偉等人撰寫。眷村是臺灣社會產生的特別現象,非常獨特且無從複製。 1949 年,國民黨在大陸潰敗,選擇了海峽對岸的臺灣島作為歸宿,約兩百萬人口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撤退到小小的島上,幾乎打亂了所有的秩序,尤其是糧食、住宿、治安、習俗等等。在朝鮮戰爭爆發之後,國際形勢發生了變化,國民黨有了在臺灣長期駐紮的歷史機會,眷村就是在這種喘了一口氣的局勢下的產物,所謂的軍隊大院不過是戲謔的說法。

“勿忘在莒”是蔣介石給軍隊的最高指示,也是保有合法性的基礎。於是在和平的余裕,蓋村子安頓這大批流離失所的新住民,他們從此被成為外省人,身份證件上也都寫著大陸原籍,但是安頓卻又保留了高度臨時性,只是暫時休養一下,不能放棄了“打回大陸”的夢想與承諾。日常生活與政治秩序之間,有著很有趣的重新勾兌。被分配進同一個眷村的人,能夠也必須摸索自己的社群關係。住進眷村裏的人,生活裏沒有那麼多確定的答案,可以去發揮創意找出不同的做法來,他們成為在自己的國家有著不固定居所的政治流民。

本書在創作過程中邀請了在部隊大院這所又被稱為眷村的地方生活的 15 名不同領域、不同世代的人物,講述其生活的經歷。他們就像 15 台照相機,在深淺不一的聚焦中,呈現一幅幅即將消逝的眷村圖景。一晃 60 年過去了,曾在部隊大院感受來自大陸各地區文化交融碰撞的這些人將借助《寶島眷村》重溫當年眷村溫馨生活的情懷。

《最好的時光》 臺灣作家與電影的互動

且不說古龍與邵氏電影的高度商業化合作,作家朱天文、吳念真更多是與藝術導演進行痛徹的共同創作。朱天文、吳念真以作家和編劇的雙重身份,與侯孝賢、楊德昌的搭配,可以說是經歷了臺灣電影新浪潮的起步、高潮到回落的全過程,吳念真甚至參演了《青梅竹馬》、《悲情城市》和《一一》,他們共同和分別編劇了臺灣最著名電影的大部份。吳念真的小說多以描繪社會中下階層人民的生活為主,後期更是作為導演拍攝廣告片,並擔任電視節目主持人,全面進入臺灣娛樂產業的各個工種。李敖、張大春等作家也以各種形式,在各種公共媒介上發言。

一九八六年的春天,阿城看到第一次看到侯孝賢的電影《童年往事》,自稱當時“心裏慘叫一聲:苦也!怪得在北京這幾年總是于心戚戚,大師原來在臺灣。” 《童年往事》的編劇就是朱天文,山東臨沂人, 1956 年出生於臺北眷村,父親是著名作家朱西寧,妹妹是作家朱天心,姐妹受教于胡蘭成。早期作品主要表現正常生活中正常人所發生的正常事件,不求戲劇衝突,但是于瑣碎無華中給出少年人的性情,學習的對象是張愛玲的荒涼氣質。後期的小說《荒人手記》和《巫言》則是世紀末情緒的爆發和田野中的天真無邪兩個極端,而《最好的時光》則收錄了他與侯孝賢電影的全部文本。 1982 年,因《小畢的故事》參加《聯合報》“愛的故事”比賽得到佳作,被陳坤厚、侯孝賢相中,此後合作至今。《最好的時光》值得再三觀摩,多方位完整記錄侯孝賢作品的重要電影史文獻。一方面,這本書包括了侯孝賢的所有電影作品的文字資料,可以作為他電影成就的直接文字記錄。另一方面,朱天文以小說、劇本、評論、談話、隨筆等不同形式來記錄侯孝賢電影的點滴,也是作家朱天文的一本另類文集。

《目送》 臺灣學者深入歷史與現實的細部,同時照應龍應台其他發聲龍應台是在內地非常著名的公共知識份子,本身有著港臺、歐美等複雜的遊學、工作和生活經歷,又關切、推動中華文化及普世價值。龍應台、梁文道等人有許多評論,首發在內地傳媒之上,因此有著積極的對話衝動,是主動傾訴、傾聽的他者,又是自覺的中國人,不以高深理論和高頭大馬的文章來點評,而是《目送》、《孩子你慢慢來》,寫盡人間感情,憂傷、美麗、通透,與當年《野火集》時的憤怒反思、《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時的尖銳質問形成對比,又構成了一個女人的陰陽合一的內蘊。

龍應台是湖南衡山人, 1952 年出生於臺北高雄,目前擔任香港大學客座教授。以《野火集》成名,號稱“龍捲風”當年可謂是鐵娘子。作為學者,對於各種公共事務、制度等發言,將矛頭指向國民黨的威權統治,大膽提倡公民意識。也曾經進入政治體制之內,擔任馬英九主政臺北時期的文化局長,龍應台認為“決策者一旦有了人文涵養,他在修路時會為一棵 400 年的老樹轉個彎,會在最新潮的建築裏融進古代的建築元素。”盡可能保護臺灣文化傳統,和每個人的文化權。龍應台曾經表態“所謂的文化,不是停留在裝飾著水晶燈的大歌劇院裏上演的歌劇上,它是城市裏的居民如擺路邊攤糊口的老太婆的文化權,甚至包括坐牢的犯人都有文化權。城市裏的居民有權利追問官員:我有文化權,我和那些穿著華服去聽歌劇的人的文化權的差距在哪兒?”

《目送》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舍和絕然的虛無。在克制情感方面,龍應台最欣賞捷克旅法作家米蘭·昆德拉的說法:你感動時流的第一滴淚是真誠,再一滴眼淚就是媚俗了。在處理最深的感情時,對一個作者最大的挑戰是你的筆是如何能夠表達第一滴眼淚的真誠,但是絕對不能有第二滴眼淚。龍應台寫穿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有著佛家對於生死勘破的從容,也有道家“天下莫柔弱于水”、“柔之勝剛”的傳承,更有儒家的忠恕之道打底,這樣一本生死筆記令讀者動容。

《寫給大家的中國美術史》、《孤獨六講》 美是中國人共同的信仰

在談蔣勳的著作之前,先引述溫家寶在今年不久前國務院總理記者見面會說的一段話:“我講一個故事你可以告訴臺灣同胞。在元朝有一位畫家叫黃公望,他畫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圖》, 79 歲完成,完成之後不久就去世了。幾百年來,這幅畫輾轉流失,但現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館,一半放在臺灣故宮博物院,我希望兩幅畫什麼時候能合成一幅畫。畫是如此,人何以堪。”《富春山居圖》一分為二,故宮文物也是一分為二,但是中國文化沒有一分為二,美是中國人共同的信仰,中國人依舊可以直接閱讀、引用、欣賞、討論古典文化,我們與前年前使用的文字沒有區別,國畫也無需翻譯,而文史哲不分家的五千年傳統,《寫給大家的中國美術史》和《孤獨六講》等等,都是大家可以尋常閱讀和體驗的。

蔣勳,福建長樂人。 1947 年出於古都西安,成長於寶島臺灣,如今在整理些國故。著名的紀錄片《臺北故宮》多有採訪蔣勳,深入淺出的指點收藏之盛大。中國文化向來是入門很容易,登堂入室卻有難度,但即便不是專家,也並不耽誤他們對於詩詞、國畫、瓷器、絲綢、茶葉等等的欣賞和熱愛,曾經的榮光、偉岸和孤獨,從周公、老子、孔子、莊子、孟子、屈原等,再經過曹操、陶淵明、王羲之、李白、杜甫、蘇軾、李清照、辛棄疾,到羅貫中、施耐庵、唐伯虎、吳承恩、金聖歎和曹雪芹、魯迅,那些暗夜中的迷思、白晝的狂放,都襯托出中華文明內斂的光芒、不以擴張為偉大。《天地有大美》,在於衣食住行,在於亭台樓榭,更在於山川風物,有態度、有情懷、有想像力的生活,就足夠了。這也是《孤獨六講》的根本要義所在,蔣勳認為“孤獨和寂寞不一樣,寂寞會發慌,孤獨則是飽滿的。是莊子說的‘獨與天地精神往來’,是確定生命與宇宙間的對話,已經到了最完美的狀態。”

賴聲川·表演工作坊 用話劇勾連兩岸

表演工作坊的主腦是賴聲川,但主創都重度參與即興創作與演員。表演工作坊成立於 1984 年,參與該劇團演出的演員包括李立群、李國修、金士傑、倪敏然、劉亮佐、蕭艾、丁乃箏、馮翊綱、趙自強、蔔學亮等知名演員,其中丁乃箏是賴聲川之妻,李立群、金士傑參與其他影視劇也很頻繁,馮翊綱則又是相聲瓦舍的主力,侯孝賢、楊德昌、蔡明亮也經常探班並討論,表演工作坊於是在臺灣娛樂業中編織出四通八達的釋放管道。

表演工作坊以舞臺劇創作為主軸,但同時創作相聲、電影以及電視單元劇等表演藝術專案,幾乎打透各種藝術形式的限制。,近年來又推出多套劇的內地版本,《寶島一村》、《陪我看電視》更是主打內地市場。《寶島一村》非常有創意的是在散場時,送給每個觀眾兩個天津包子。《陪我看電視》則完全是內地題材,以一台電視機旅行的故事,帶出 30 年來大陸的社會變遷。

更不用說最著名的《暗戀·桃花源》,有著無數版本的話劇和電影, 1986 年的創業作,將兩個彩排糾結在一起,悲與喜、聚與散、真實與虛構、歷史和當下都各種本不應交融的要素,全部被大膽的裝置在一起,上海與臺北的互為影像、古今之間的滄桑與無奈,太亂了的生活和藝術不再區分,一對青年男女“江濱柳”和“雲之凡”的遭際,使得 24 年來的觀眾牽掛至今。《暗戀·桃花源》以奇特的戲劇結構和悲喜交錯、如癡如狂的觀看效果聞名於世,被認為是五十年來最具有原創力的話劇作品。

從《那一夜,我們說相聲》系列開始,都會出現對於中國歷史的回望和對內地的想像,或者憑空架構出一個他們心目中、規劃出來的北京,以相聲這一個正消逝中的傳說表演藝術形式來反映現代社會中許多事物的消逝,有著非常深刻的隱喻。《這一夜,誰來說相聲》在剛剛開放探親之際的 1989 年推出,以似乎獨立的相聲段子的連結,借相聲詼諧、幽默諷刺的手法,來探討兩岸新關係、中國人所面臨之嚴肅問題與情結。而在《我和我和他和他》中,更是以北京、香港和臺北為故事北京,帶出兩岸三地中國人在直面歷史悲劇時的情感選擇,是有選擇性失憶,更是現實與理想之間的兩難迷失。

TIPS :

1 、《臺北人》 現代派的發軔之作,白先勇以最後的貴族之情意結,寫出對大陸的回眸和當下的失落;《孽子》更是華語文學中對同性戀群體最深刻的描寫。

2 、《餘光中詩歌選》 最著名的《鄉愁》從詩歌到歌曲,再到兩岸共同的密碼,餘光中從紙上的旅行到踏上故園,已經回到黃河與長江之間。

3 、《莊子今注今譯》 陳鼓應出版的一系列對於先秦經典的解讀,黃帝內經、周易、老子、莊子等都是臺灣學人對於豐富傳統文化的有益襄助。

4 、《今生今世》 胡蘭成的人生無論是飛揚還是落寞,都是特殊時代的典型人物,他別具韻味的文筆令他獲得傳奇故事之外更多面的形象。

5 、《胡雪岩》 高陽大部頭的長篇歷史小說,將紅頂商人和官場的關係寫得栩栩如生驚心動魄,其個人魅力、品牌營造和時代局限性都得到充分發揮。

6 、《易經真的很容易》曾仕強作為成功學理論專家,從《易經》和《論語》、四大名著、胡雪岩等萃取人生、職場、管理、人際關係等要點,具有參考價值。

7 、《楚留香》古龍是迄今武俠小說最後一個高峰,其妙筆如花的語言、奇峰迭起的結構和風流倜儻的人物,都令他在死後二十多年依然有著龐大的讀者群。

8 、《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 文學史家王德威以其對於晚清以來的各地中文小說研究,發現中國從近代如何步入現代的新路徑。

9 、《三生影像》 聶華苓以其在國內求學、臺灣寫作遭政治迫害,最後在美主持作家工作坊的經歷,寫出了複雜的歷史生態變遷。

10 、《橋跨黃金城》餘光中以左手的繆斯寫散文,成績也非常突出,其華麗的語言有著充分的生活、思辨和抽象的質感,風格獨樹一幟值得品讀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vgv10g&aid=421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