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7/03 22:20:32瀏覽327|回應0|推薦1 | |
政府政績說明:http://www.kmt.org.tw/hc.aspx?id=36 呼~好累!累死老娘了,政績這麼多幹麻,害我要挑選上面新聞,先轉pdf檔,再把它轉成圖片檔!還要上傳~kb數還不能太大!我只選其中的五頁政績整理來轉成圖片上傳,因為其他好評事項真的太多了,政府在國際間頻頻得獎是事實! 我希望大家口水之於,仔仔細細看一下政府的政績,要比連米酒高價都推卸責任給蕭萬長的民進黨還要用功! 而米酒的重點是:馬政府任內解決了這問題,而民進黨八年沒解決!!(陳其邁知道自己中了總統的引蛇出洞、孔明借箭了嗎??在一樣的條件下,民進黨無能解決!!) 以下圖片原文皆出於:http://www.kmt.org.tw/hc.aspx?id=36,本人做的是良心事業,絕對沒有修圖!!希望網友轉貼要尊重原著,感謝~ ps.最後空白頁刪除,減少佔空間。另附下列幻燈片崁入碼: <iframe src="http://album.udn.com/photo/slide.jsp?uid=vgv10g&bid=322379&f_ORDER_BY=odr" frameborder="0"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crolling="no" width="146" height="160" allowtransparency></iframe> 發佈日期:2011/05/19 前(98)年9月10日,敦義承總統之命,接續劉前院長擔任行政院院長,迄今馬總統執政即將屆滿3年。劉前院長任內,提出擴大存款全額保障、發放消費券、推動三挺政策等重要財經措施,並大幅改善兩岸關係,為當時的重建工作及臺灣經濟的永續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回顧本人就任當時,臺灣外有高油價帶動通貨膨脹、全球金融海嘯併發經濟衰退,內有八八水災的創痛與千頭萬緒的重建工作,以及來勢洶洶的H1N1疫情威脅,國家處境相當艱困,總統當時特別囑咐本人,務須將振興經濟、莫拉克風災重建及H1N1防疫等三大任務做好。敦義就任1年8個月以來,在總統正確領導及全民共同努力下,行政團隊兢兢業業、主動積極、苦民所苦、開誠布公,展現高度行動力,以真誠、效率、同理心體察國際局勢、社會脈動及庶民期望,推動各項福國利民政策,不但順利完成前述三大任務,更把各項施政工作做得更好,在國家政經社文各個領域展現多項重要成果。迄今行政院列管的總統政見414項,「已完成」173項,「執行中已具階段性成果」198項,合計371項,已達9成。 在政府改造方面,我們完成中央與地方組織再造的重大歷史工程,新中央政府的組織運作將在101年1月1日分階段啟動,而「新北市」、「臺中市」、「臺南市」及「高雄市」等4個新直轄市,已在99年12月25日如期完成改制,各直轄市將發揮火車頭角色,帶動周邊縣市提升整體競爭力。振興經濟方面,我們加速促進民間投資及擴大公共建設、改善就業、擴大全球招商,以及推動六大新興產業及四大新興智慧型產業等,不僅穩健提出各項救急、築底的方案與工程,更前瞻擘劃國家未來的發展願景。在各項財經政策的推動下,99年國內GDP成長率達到10.82%,創24年新高;進出口總值高達5,260億元,雙創歷史紀錄;失業率也從98年最高的6.13%,降到今年3月的4.48%,是29個月以來最低;99年桃園機場旅客人數2,511萬人次,較98年成長16.18%,創歷史新高;外國觀光客從97年的384萬人,98年的439萬人,99年超過556萬人,臺灣已逐步邁向觀光大國。 財經政策的成功反映在國際評比的成績單,依2010年歐洲商務學院(EBS)公布「創新能力指標」全球排名,我國名列第9,較2009年進步4名;洛桑管理學院(IMD)「2010年世界競爭力」評比,我國排名躍升至第8,大幅進步15名;2011年總排名更前進到第6,較2010年再進步2名,是1994年以來最佳名次。世界銀行(WB)2010年公布「2011年全球經商便利度」,我國在183個經濟體中排名第33;而美國傳統基金會公布的「2011年經濟自由度」,我國排名第25,較2010年進步2名;世界經濟論壇(WEF)公布2010-2011全球資訊科技評估,我國網路整備度躍升為全球第6名,顯見政府持續推動財經法制鬆綁與革新、創新能力提升,以及落實「經濟自由化、國際化」等具體作為,已受國際肯定。 在弱勢照顧方面,國民年金制度與勞保年金的開辦,使臺灣邁入全民保險的新時代;二代健保完成修法,使我國健保制度邁向新的里程碑;「社會救助法」完成修法,自今年7月1日起施行,將法定照顧弱勢人數由27萬人(1.2%)擴大為86萬人(3.7%),有助改善貧富差距;推動課徵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有效打擊短期房地產投機行為,並擴大青年及庶民購宅多元優惠措施,使臺灣成為具有「居住正義」及「分配正義」的社會。此外,保障勞動三權的「團體協約法」、「勞資爭議處理法」、「工會法」已自今(100)年5月1日施行,這在我國勞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其他配合發放育嬰留職停薪津貼、擴大勞工訴訟扶助機制、合理調整基本工資等政策的推行,亦有效保障勞工權益,增進勞工福祉。 在兩岸關係方面,政府積極推動兩岸恢復制度化協商,自97年6月兩岸重啟兩會制度化協商後,迄今已召開6次的江陳會談,簽署大陸居民來臺旅遊等15項協議並達成1項共識,其中99年6月簽署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已於99年9月12日生效實施,是60年來兩岸關係一個新的里程碑,不僅改變臺灣在亞太地區的經濟戰略地位,也激勵國內外企業以臺灣做為營運中心的信心。穩定的兩岸關係為我國帶來可觀的利益,例如開放大陸人民來臺觀光,截至今年4月底止,來臺大陸旅客計224萬6,543人次,累計創造逾1,102億元的外匯收入;開放兩岸海空運直航,大幅提升人貨往返便利性,有助臺灣產業運籌布局;今年1至3月臺灣對大陸出口農漁產品總值3,315萬美元,較99年同期200萬美元成長15.6倍;推動陸生來臺就讀及大陸學歷採認事宜,提升國內大學發展空間及國際競爭力。至於外交方面,在「活路外交」原則下,我們成功重建臺美互信,有效增進與歐盟各國、亞洲各國及其他地區國家的實質關係,並連續3年獲邀以觀察員身分出席世界衛生大會(WHA),重返聯合國體系。目前全球已有114個國家或地區給予我國人落地簽證或免簽證待遇,3年內增加了61個國家或地區,使我國成為國際上受人尊敬的國家。 在永續環境方面,為免影響國家經濟發展及生態保護,同時兼顧人民生活品質,政府特別強調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兼籌並顧的重要性,當經濟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有衝突時,要以維護生態環境保護為優先。因此,過去政府推動的國光石化案,因環評顯示開發行為已超過當地生態及環境能夠承受的程度,為保護國土永續發展,政府已不再支持開發,並重新檢討臺灣整體產業結構與政策走向,推動石化業轉型升級,朝向高值化發展。 此外,面對八八水災、全球暖化、日本東北大地震等氣候異象顯示的警訊,使我們深刻體認強化防救災機制、節能減碳,以及提出長遠性國土規劃方案的重要性。政府已提出「國家節能減碳總計畫」,呼應全球節能減碳行動,並將加速完成莫拉克風災的災後重建工作,以及建構完善的防救災體系,有效因應地震、海嘯、水災及核災形成的複合式災害,為這塊土地的永續發展與國人的生命財產安全,提供更周全的保障。 政府施政經緯萬端,追求卓越與不斷突破、創新,並讓全民共享經濟成長的果實,是行政團隊無可旁貸的責任與使命。過去我們積極掃除積弊、為民興利,目前國內景氣已明顯復甦、經濟穩定發展,兩岸也在和平、穩定的基礎上,邁向互利雙贏的新局面,未來政府將堅定改革、勇於突破,繼續帶領臺灣向前行,致力在廉能政治、公義社會、活力經濟、宏觀建設、永續環境及促進和平等施政領域做出更好的成績。 一、廉能政治─更廉潔、有效能的政府 清廉是人民對於政府的基本要求,為加速各項廉政改革,我們成立「中央廉政委員會」,訂頒「國家廉政建設行動方案」,實施「公務員廉政倫理規範」,並修正「貪污治罪條例」及「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等陽光法案,增訂「貪污罪被告不說明財產來源罪」,課以貪污被告說明異常增加財產的義務,並使我國從「國際防制洗錢金融行動工作組織」(FATF)之「反洗錢尚有缺失考量名單」中除名。今年的7月20日,法務部廉政署將正式成立,未來結合檢察機關、調查局形成肅貪鐵三角,將澈底發揮「交叉火網、分進合擊」的功效,讓廉政工作更無死角。 政府應成為引領國家向上提升的火車頭,而非絆腳石。行政院組織改造歷經22年的漫長推動,在行政部門努力及立法院的支持下,已順利通過「行政院組織法」等組織改造五法,未來行政院所屬37個機關,將精簡為14個部、8個委員會、3個獨立機關、1行、1院及2個總處,計29個機關,達成「精實、彈性、效能」的目標。目前各部會已完成新機關組織法及配套法案計133項,並函請立法院審議。未來新政府架構正式運作後,將能有效提升政府資源配置效率,並充分引進民間力量,提高行政部門活力,進而提供更高品質的服務,使我們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高效能政府。 我們相信,在廉政革新、組織改造等工作的推動及陽光法案的完備與落實下,政府的清廉度與施政效能都將大幅提升。 二、公義社會─更安心、公義的社會 政府施政應以國家利益及全民福祉為依歸,為使各項施政符合人民需要與期待,行政團隊自就任以來,即秉持「庶民」精神及「真誠、效率、同理心」的理念,審慎推動各項政策,致力營造一個庶民幸福有尊嚴的生活環境。我們認為,惟有廣大的庶民確實享有並感受到政府的施政成果,我們的努力才有意義。未來行政團隊將落實擴大照顧弱勢、保障民眾健康、建構溫馨社會、創造就業機會、因應少子女化及高齡化、加強維護治安等工作,營造一個更安心、公義的社會。 因應全球金融海嘯,為擴大照顧弱勢,我們推動「馬上關懷專案」及「工作所得補助方案」,前者針對遭逢變故的弱勢家庭提供急難救助1至3萬元,截至今年4月底止,已累計10萬4,814個家庭受益;後者針對全年薪資收入偏低且有工作者,發給6個月補助每月3千至6千元,兩階段累計受益人數55萬4,568人,有效協助低所得工作者度過難關。此外,我們也將過去8年未調整的低收入戶生活扶助現金給付調高,最高每人每月增加2,729元,同時調增兒童生活補助及高中(職)以上就學生活補助,截至99年12月底止,計照顧低收入戶27萬3,361人;並自98年起擴大補助3歲至未滿18歲中低收入兒童及少年健保費,以及補助中低收入老人裝置假牙。今年7月1日,新修正的「社會救助法」正式施行,我們擴大弱勢照顧範圍,重新定義並調增社會救助制度的貧窮線,將最低生活費1.5倍以下未符合低收入戶資格的經濟弱勢家庭保障予以法制化,並提供健保費及子女學雜費等補助,初估可大幅增加照顧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59萬人,總計由照顧27萬餘人,增加為86萬餘人可納入社會救助體系獲得照顧,涵蓋率達全國人口比例從1.2%提升至3.7%,有助提升經濟弱勢家庭的生活水準,縮減貧富差距。 在保障民眾健康方面,我國於98年間面對嚴峻的H1N1新型流感疫情,經政府推動全民接種疫苗等一連串應變機制與措施,使我國防疫成效與「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會員國相比毫不遜色,國內疫苗接種率排名全球第5;我國新型流感死亡率約每百萬人口1.8例,為OECD會員國平均死亡率的3分之1,美國死亡率的5分之1。去年以來新型流感疫情雖已趨緩,但迭有新增病例,仍須全面因應。至於登革熱、腸病毒及NDM-1超級細菌等重大傳染病,也持續保持高度警戒,維護國民健康。 為維持健保永續經營,「全民健康保險法」已修正公布,未來除可擴大健保費費基、穩定健保財務收入外,也將適度調降健保費費率,使健保費負擔更趨公平合理。另為協助弱勢民眾就醫,將持續補助弱勢民眾健保費,提供繳費困難者紓困貸款,行政院指示衛生署自99年10月11日起實施「弱勢民眾就醫方案」,針對過往依法遭暫行拒絕給付(俗稱鎖卡)的弱勢民眾,予以解卡,保障37萬8千弱勢兒少、近貧戶及特殊境遇家庭等欠費戶的就醫權益,確保弱勢民眾健保就醫無障礙。此外,為杜絕偽劣假藥,保障民眾健康,我們持續加強取締偽劣假藥及非法廣播電臺,截至今年5月12日止,查獲不法藥物案件數已由每月平均190件提高至306件;仍播音的非法廣播電臺,已由97年第3季的190臺遞減為白天沒有任何非法電臺、晚上只有7臺間歇性播出,有效保障民眾用藥及身心健康。 在建構溫馨社會方面,政府除大力提升及鼓勵善行義舉(如日本海嘯募款活動),發揮人心光明面外,為改善國人貧富差距,行政院已成立改善所得分配專案小組,以「促進民間投資,擴大國內需求」、「促進經濟成長,提升就業水準」等七大策略,強化經濟發展動能,創造就業機會並提升薪資水準,今年更將透過推動全球招商、加速發展新興產業及重點服務業等途徑,持續激勵民間投資,促進民眾就業與提升薪資水準,使所得分配更趨公平合理。另為協助廣大庶民安居,已提出「健全房屋市場方案」,將逐步推動適時提供合宜住宅、辦理住宅貸款利息補貼等41項具體措施;同時,也將持續推動「整合住宅補貼資源實施方案」及「青年安心成家方案」,分別對中低收入戶、新婚或育有子女的青年,提供租金或購置住宅貸款利息補貼,以滿足中低所得者及青年的基本居住需求。 在創造就業機會方面,政府辦理多項促進就業措施及方案,行政院勞委會、國科會及經濟部等相關機關也辦理多場次就業博覽會,促進就業媒合;同時,透過推動各項重大公共工程、發展新興產業等途徑,積極鼓勵民間投資,提供民眾長期、優質的就業機會。在經濟景氣逐漸復甦及政府促進就業措施帶動下,國內失業率已逐步下降至今年3月的4.48%,顯示失業情況已有明顯改善。今年將在既有基礎上,持續推動各項促進就業措施及創業貸款專案,創造更多長期、優質的就業機會;此外,我們也通過100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追加預算案,調整軍公教人員待遇3%,紓緩近年來物價上漲的壓力,也激勵軍公教員工士氣,預計對於活絡整體經濟及帶動民間企業加薪,亦有正面效益。 在因應少子女化及高齡化方面,為鼓勵國人生育,政府積極營造「樂婚、願生、能養」的環境,包括調降米酒售價由180元降為25元,便利孕婦產後調養;推動「兒童教育及照顧法」立法,落實幼托整合政策,以解決子女托育問題;擴大推動「5歲幼兒免學費教育計畫」,預計今年8月起,全面實施5歲幼兒免學費就讀公私立幼托園所,以減輕家庭育兒負擔,預估受益對象20萬6千餘名。另因應高齡化社會來臨,將賡續辦理「長期照顧十年計畫」及「友善關懷老人服務方案」,落實老人照護工作,並加速推動「長期照護服務法」立法,以完善建構我國長期照護網絡,俾利未來朝向制定「長期照護保險法」的目標邁進。 另為加強照顧農民,改善農民生活,政府修正公布「國民年金法」,農民不強制納入國民年金,老農津貼每月6千元繼續發放;修正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規定,採取較有彈性作法,並提高救助額度,協助農漁民迅速復耕、復養,累計受益農戶計55.3萬戶;擴大辦理「小地主大佃農」政策,截至今年4月底止,大佃農承租農地面積達5,322公頃,有效提高農業經營效率及競爭力。今年考量肥料、油電等費用陸續上漲,為照顧農民生活,確保糧食安全,政府已提高公糧稻穀收購價格,自第1期作起,提高各項公糧稻穀收購價格每公斤3元,並將國產糯稻穀納入收購範圍,估計可增加農民種稻總體收益45億元。 在加強維護治安方面,為確保人民更能安居樂業,政府執行「治平專案」及「霹靂專案」,持續掃蕩幫派組織及非法槍械,並跨國全力查緝詐騙犯罪,已明顯改善國內治安狀況。截至今年4月底止,全般竊盜案件較前期減少15萬866件,下降24.12%;99年詐騙犯罪發生數較98年減少1萬308件,下降26.57%,財損金額減少約41億餘元,而今年1至4月與去年同期相較,也下降2,284件,財損減少約6億餘元,有效降低民眾財產損失。今年將更積極落實執行「檢肅黑槍行動方案」、「打擊民生犯罪專案實施計畫」與「掃蕩毒品工作計畫」,並全面提升偵察犯罪能力,嚴辦非法槍械、民生犯罪及毒品案件,保障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維護社會弱勢者的基本人權,是國家推動民主政治的進步指標。為使臺灣的人權法制與國際接軌,政府積極推動「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及「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以下合稱兩公約)批准案及其施行法的立法工作。兩公約施行法已於98年12月10日施行,各部會將於今年12月10日前完成修正不符兩公約的法令及行政措施,全力落實兩公約人權理念,並持續做好原住民、客家族群及漢生病患之權益保障、移民輔導與照顧、推動社會勞動制度等促進人權措施,增進族群和諧。 三、活力經濟─更創新、繁榮的經濟 鬆綁財經政策與法規是提升國家競爭力的重要關鍵,截至目前為止,政府已完成617項的財經法規鬆綁,除大幅簡化行政流程、提升政府效能外,亦有效促進相關服務業及新興產業發展。例如兩岸經貿方面,放寬赴大陸投資限制,赴大陸投資金額上限提高至60%等;金融租稅方面,全面調降企業及個人租稅負擔,並放寬金融業資金運用及投資限制;企業經營方面,制定「產業創新條例」,所有產業一體適用創新研發之租稅優惠等;人員移動方面,簡化外人來臺程序,放寬停留、居留及永久居留條件限制,吸引外籍優秀人才來臺。另在稅制改革方面,調降綜所稅、遺贈稅、貨物稅、菸酒稅及期貨交易稅,並將營所稅率調降至17%,使全體企業同享減稅利益。新制的實施,除普遍減輕民眾負擔外,也提供相關租稅誘因,吸引資金回流,提升資本運用效率,促進經濟發展。此外,我們也刪除現役軍人及國民中小學以下教職員薪資(餉)所得免稅規定,將自101年1月1日施行,進一步實踐租稅公平。 為因應全球經濟發展趨勢及社會需求,掌握下一波產業成長契機,再創經濟榮景,行政院已提出生物科技、觀光旅遊、綠色能源、醫療照護、精緻農業及文化創意等六大新興產業,形成完整的新興產業架構。另為有效運用我國資通訊產業利基、發明優勢及落實節能減碳政策,在六大新興產業之外,我們更進一步提出智慧電動車、雲端運算、智慧綠建築及發明專利產業化等四大新興智慧型產業,以期帶動新一波的產業發展契機。此外,為加速國內服務業發展,我們已選定美食國際化、國際醫療、國際物流、流行音樂及數位內容、會展產業、都市更新、華文電子商務、Wimax、高科技及創新產業籌資平臺、擴大招收境外學生等十大重點服務業,作為推動服務業發展的主軸。 臺灣的產業發展已逐漸從代工走向品牌與創新,每年獲得專利件數在全世界名列前茅;我們青年人參加國際發明展,屢屢拿下世界冠軍。我們深信只要加強研發,鼓勵創新,培養自製能力,大幅提升發明專利審查效率,保護智慧財產權,臺灣有優越的條件成為全球的創新中心,世界頂級品牌的搖籃。未來政府將全力推動各項新興產業及服務業的發展,將臺灣的人力資本及創新智慧等軟實力發揮到極致,使經濟更繁榮、興盛。 臺灣經濟要永續成長,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縮減貧富差距,「投資」與「出口」必須扮演「雙引擎」的角色。為擴大全球招商,行政院已成立「全球招商專案小組」、「全球招商規劃推動委員會」及「全球招商聯合服務中心」,另各部會亦成立「招商專案辦公室」,負責研提招商計畫及協助排除投資障礙。目前已於國內舉辦5場次招商大會,並分赴香港、新加坡及印度等地招商,引起熱烈迴響。此外,為使經濟成長果實能為全民所共享,我們也積極推動「產業有家,家有產業」計畫,經由「產業有家」與「招商計畫」同時推動,帶動民間投資,增加地區就業機會,期建構出未來10年產業發展空間分布藍圖,以達加強區域發展平衡、促進區域就業的目標。 四、宏觀建設─更全面、更優質! 擴大投資公共建設,不但有助於厚植國家競爭力,更能加速經濟發展,提升就業機會。98年12月2日行政院核定「愛臺12建設」總體計畫,總經費3.99兆元,預計自98年至105年,優先推動便捷交通網、高雄港市再造、桃園國際航空城等12項基礎建設;該計畫預估逐年推動執行,可使每年實質GDP較未推動時提高2.95%,增加24.7萬個工作機會。「愛臺12建設」今年度預算為4,112.68億元,截至第1季止,累計分配數762.5億元,執行數718.2億元,執行率達94.2%。另在推動重大投資專案方面,「中部科學工業園區第四期(二林園區)籌設計畫」已通過環評審查,預定106年完成園區公共工程,增加投資約1.2兆元,創造年營業額9,200億元,增加3萬個就業機會;推動中興新村高等園區計畫,將投入約139.87億元開發園區,再創中興新村發展新契機。此外,我們也持續推動「振興經濟擴大公共建設投資計畫」,今年度特別預算金額為1,589億元,截至4月底止,預算累計分配236.5億元,實際執行195.5億元,執行率達82.65%。 為營造優質投資環境,吸引民間投資及創造就業機會,行政院推動「促進投資創造就業—工業區土地市價化優惠規劃案」,針對彰濱工業區鹿港區等5處售價偏離一般市場行情的工業區土地,分期分區辦理公告標售;截至今年4月底止,共計標售115筆土地,投資金額952.46億元,創造就業9,054人;賡續推動「工業區土地租金優惠調整措施」(即006688措施),截至今年4月底止,總計951家廠商申租,增加投資金額4,468億元、產值6,518億元。 強化控管機制及品質查核,是加速公共建設執行效率,確保公共工程品質的不二法門。經強化各項控管及查核機制,中央99年度1億元以上公共建設計畫年度預算執行率達92.41%,創5年來新高;道路平整度施工查核不合格率由97年2月的87%降至今年4月的20.2%,大幅提升民眾使用安全與品質。未來政府將展現高度執行力,從與民生活切身相關的小工程,到國家總體建設的大工程,全面提升執行效率與施工品質,建設臺灣成為更適宜人居的幸福寶島。 五、永續環境─更美麗、幸福的家園 臺灣受地理位置因素影響,地震、颱風與水災等天災隨時可能侵襲,加上近年來全球氣候變遷,極端氣候現象加劇,未來將面臨更嚴峻的考驗。因此,政府不僅將加速完成莫拉克風災重建,強化災害防救體系,更要積極防制氣候變遷,落實節能減碳、防洪治水、國土空間再造及國土保育工作,為全體國人打造安全、幸福的美麗家園。 在莫拉克風災重建方面,經由政府與民間攜手合作,以高度執行力積極推動,目前在基礎建設部分,受損的鐵、公路系統、河川堤防及重大橋梁等均已提前完工;另截至今年5月8日止,河川及水庫疏濬量已達1億5,536萬立方公尺,仍朝無上限目標繼續疏濬,以提升疏洪能力,降低水患風險。家園重建部分,截至今年3月底止,已完成1,864間永久屋,安置6千多名受災民眾。產業重建部分,99年蝴蝶蘭、石斑魚出口值分別較97年成長58%及6倍;推動「一鄉一產業重建計畫」及「12處產業重建示範點計畫」,並辦理多場產業行銷活動,有效促進災區產業發展及民眾就業。 在強化災害防救體系方面,為提升救災量能,行政院已依「災害防救法」規定,調整中央災害防救組織,設立中央災害防救委員會及災害防救辦公室,執行統合跨部會災害防救業務的規劃、督導、協調及整合等任務。未來「內政部災害防救及消防署」成立後,將成為執行災防業務的專責機關,使中央災害防救體系更臻完備。目前各縣市政府已成立災害防救辦公室,中央將督導各縣市政府協力貫徹災害防救政策,以有效因應各類型災害。另為因應汛期可能造成的危害,已自今年3月起加強防汛演習,督導各縣市政府熟悉實務演練,積極強化防汛整備作為,避免水患災害發生。此外,經參考日本福島核電廠事故經驗,已將核子事故納入我國複合型災害防救體系,並檢討我國核子事故緊急應變計畫區範圍及救災能量的妥適性,增加對核子事故應變的安全縱深。 在節能減碳方面,政府已提出「國家節能減碳總計畫」,訂定國家節能減碳總目標,規劃十大標竿方案與35項標竿型計畫。今年將持續推動打造低碳社區與社會、營造低碳產業結構等重點方案,期使能源密集度及二氧化碳排放量逐步下降,並持續辦理「綠色能源產業旭升方案」,引領臺灣能源產業結構朝向低碳化及高值化發展。此外,也將逐步推動「溫室氣體減量法」及「能源稅法」完成立法,促進國內溫室氣體減量,並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提升國家競爭力。至於節能減碳成果方面,以「電費折扣獎勵節能措施」為例,截至今年4月底止,總節電度數達112億度,相當於臺北市全部住宅用戶全年用電量的1.53倍,節省電費192億元,減少排放CO2約707萬公噸。 防洪治水方面,行政院已成立專案小組推動流域綜合治理,將優先辦理高屏溪、東港溪、大甲溪等洪災風險較高河川的防災、減災工程,並針對淡水河、大甲溪、濁水溪、曾文溪、高屏溪等五大流域進行整體規劃;同時,也成立河川污染整治推動小組,加強污染源稽查管制,有效改善河川水質。另為穩定南部地區供水,加強水庫及上游集水區保育,配合「曾文南化烏山頭水庫治理及穩定南部地區供水特別條例」公布施行,將於6年內編列540億元,辦理南部地區相關水源設施的清淤、整建與新(擴)建工程。此外,為有效因應當前缺水問題,已提出調度農業用水移作民生用水,夜間減壓、減供,以及推動現有節水措施等方案。政府業將抗旱視為國家安全問題,除積極解決國內短期缺水問題外,也將針對旱澇同時出現的情況一併提出完整的長期戰略。為此,行政院將成立專案小組,專責處理水資源議題,提出短、中、長期規劃,早期宣導,逐步推動,未雨綢繆做好臺灣水資源保育工作。 在國土空間再造及國土保育方面,「地質法」已於99年12月8日制定公布,經濟部將依法進行全國地質調查,並公告地質敏感區,有效保障民眾安全;另「國土計畫法」草案已函請立法院審議,期能儘速完成立法,以創新思維推動國土空間改造策略。為促進區域適性發展,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未來國土空間結構區分為四大階層,其中地方階層將區分為7個區域生活圈,各生活圈將建立區域合作平臺,依發展需求研提建設計畫。我們將積極推動「國土保安及復育計畫」,以國土整體規劃觀點,辦理潛在災害防治與保安、受損害國土復育及環境資源維護等國土保育工作,以減少天然災害致災風險,確保水土資源的永續利用。 六、促進和平─更和平的兩岸與外交 發展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是政府拓展外交關係的重要基礎。政府秉持「不統、不獨、不武」及「對等、尊嚴、互惠」等原則,依循「以臺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政策主軸,積極推動兩岸協商,全力維持臺海和平與穩定,迄今已舉行6次的江陳會談,完成簽署大陸居民來臺旅遊、包機、空運直航、海運直航、郵政合作、食品安全、定期航班、金融合作、共同打擊犯罪與司法互助、農產品檢疫合作、標準計量檢驗認證合作、漁船船員勞務合作、兩岸經濟合作架構、智慧財產權保護合作及醫藥衛生合作等15項協議,並就陸資來臺事宜達成共識,為兩岸關係寫下和平互利的歷史新頁。 政府全面開放大陸人民來臺觀光,來臺大陸旅客人數由97年的每日平均300人,增加至今年4月底的3,479人,使觀光相關產業受惠。98年、99年國際觀光客來臺分別成長4.7%及14.7%,99年來臺旅客更突破556萬,達556萬7,277人。今年截至3月底止,國際觀光客來臺人數成長15.8%,其中日本、韓國、新加坡及馬來西亞的觀光客分別成長24.3%、41.7%、33.6%及26%,顯見大陸旅客不僅未排擠國際旅客來臺,且因兩岸氣氛改善與臺灣整體觀光水準提高,世界各地觀光客來臺人數與日俱增。今年1月放寬大陸人民每日平均來臺人數至4千人及預定今年6月開放自由行後,將可進一步促進觀光客人數成長,達成今年來臺觀光人數逾650萬人的目標。 面對全球及東亞區域經濟整合新情勢,為因應東協與中國及韓國自由貿易協定開始實施大部分貨品免關稅之衝擊,並促進兩岸經貿正常化、臺灣經濟國際化,避免臺灣經濟邊緣化,政府已與中國大陸完成簽署ECFA,並於99年9月12日生效實施。目前「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已於今年1月6日組成,並成立貨品貿易等6個工作小組,後續將由此平臺繼續推動相關溝通與協商工作。另針對ECFA生效後可能受影響的產業與勞工,已自99年起實施「因應貿易自由化產業調整支援方案」,將於10年內投入950億元,積極加強輔導並提供損害救濟,以減輕對弱勢產業及勞工的衝擊;同時,政府亦與新加坡就簽定「經濟夥伴協議」進行洽商,目前進度甚為順利。 政府的外交政策,在終結過去虛耗的「烽火外交」,而採取尊嚴、務實、靈活的「活路外交」,為中華民國在國際間找到一條新的出路,營造一個安全繁榮、永續發展的對外關係。今年3月,法國同意給予國人赴該國11個海外屬地免簽證待遇,加上英國、愛爾蘭、紐西蘭、斐濟、加拿大、克羅埃西亞、歐盟、蒙特內哥羅及馬來西亞等國,總計已達113個國家或地區給予我國人落地簽證或免簽證待遇,達成「建國百年,百國免簽」的目標。另在臺美關係方面,雙方已同意重啟「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諮商會談,並將持續推動臺美洽簽自由貿易協定及我加入美國「免簽證計畫」(VWP),以期建構更穩定的實質關係,維護我國家利益及人民福祉。至與歐盟國家關係方面,歐洲議會今年5月11日無異議通過決議案,強烈支持臺歐盟洽簽經濟合作協議,並重申支持我以觀察員身分參與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世界衛生組織(WHO)及國際民航組織(ICAO)等相關國際組織與活動,充分顯示歐洲議會長期以來對我國的肯定與友好支持。 至於國際組織參與方面,我國於98年5月18日獲邀以觀察員身分出席在日內瓦召開的第62屆世界衛生大會(WHA),該邀請函以「中華臺北」稱呼,這是我國睽違38年後首次重返聯合國體系,深具意義,而99年及今年亦持續獲邀,未來更將積極爭取參與WHO相關專業會議,維護我國人健康。此外,我國已於99年8月、11月正式成為「美洲熱帶鮪魚委員會」(IATTC)及「國際政府資訊科技理事會」(ICA)的會員,後續更將以「捕魚實體」身分及「中華臺北」名稱加入「南太平洋區域漁業管理組織」(SPRFMO)及「北太平洋漁業委員會」(NPFC)成為會員,為臺灣發聲。 臺灣要安全、要繁榮、更要尊嚴,唯有臺灣在國際社會不被繼續孤立,兩岸關係才能穩定發展。針對日前爆發WHO內部文件要求所屬機構稱呼中華民國為「中國臺灣省」,明顯矮化我國國格,是國際間對臺灣無理的打壓,政府已向WHO及大陸當局表達嚴正抗議。政府絕對強力捍衛中華民國主權及人民尊嚴,保障臺灣安全,未來將繼續秉持專業參與、維護國家主權尊嚴的原則,組團參加WHA及爭取加入其他國際組織,維護國人權益。 結語 樂天達觀、勤奮包容,是臺灣人共同的核心價值;平安和諧、生活康足,是臺灣人共同的生活期待。過去3年,政府全力打造廉能政治、公義社會、活力經濟、宏觀建設、促進和平及永續環境,促使經濟成長、國家進步、兩岸和平、社會安定,帶給人民幸福、快樂的生活,也逐步找回臺灣以往善良、純樸、誠實、勤奮的美德與價值。臺灣人民是高素質的現代國民與世界公民,近來臺灣人民的強盛活力與良善美德,已逐步在世界發光、發熱,充分展現臺灣雄厚的軟實力,而這是我國邁向未來的最大動力,也是鞭策政府不斷進步、超越的最大力量。 今年是中華民國建國100年,也是臺灣為下一階段的百年盛世奠基的關鍵時刻。臺灣就像高飛的蒼鷹,風越大飛得越高,也勇於接受更高的挑戰。我們向人民許諾,一定謙卑傾聽民意,追求更好的施政成果並讓全民共享,行政團隊有充分的信心,規劃出更好的施政願景並貫徹執行,帶領臺灣邁向下一個高峰,打造未來關鍵的黃金十年為和平的十年、建設的十年、幸福的十年,讓我國成為和平的締造者、人道援助的提供者、文化交流的推動者、新科技與商機的創造者及中華文化的領航者,在國際上成為受人尊敬、讓人感動的國家。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