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狂琴難了(Gloomy Sunday)
2010/08/20 19:50:36瀏覽536|回應0|推薦1

狂琴難了(Gloomy Sunday)
Ein Lied von Liebe und Tod (1999).


我又把這部片當成女性電影了.


遇到位電影同好者,免不了又對這部片了有些討論.
回家crazy的上網找資料(亂討厭自己這種行為,失去純欣賞的美感)
作曲家Rezso Seress在1930年譜成的曲子,時間在大蕭條期間,自殺的真的很多,電影"天涯何處無芳草","奔騰年代"都有這種敘述. Rezso也在 1968年自殺身亡.

所以歌曲是真的,二次世界大戰是真的,納粹屠殺猶太人是真的,剩下來都是虛構的. 所謂虛構也不見得是無的放矢,必有時代的背景,或許才是導演真正想表達的故事.

伊洛娜的感情世界和兩男的曖昧行為都難容於現今社會. 但她的樂天知命,勇往直前, 為愛勇敢付出, 最後嘗到復仇的滋味, 而讓觀眾留下的大問號,兒子是誰的? 有可能是子弒父的逆倫行為嗎 ?

我又把這部片當成女性電影了!

當Hans倒地時, 他抓斷了他太太的珠鍊, 他太太居然是先用手去撿掉落的珠子, 而非丈夫. 這個鏡頭是我看到時不敢置信,直到片子的尾聲才恍然大悟, 這鏡頭是可對照"子弒父"的因果論.

Hans成功的追求名利, 卻身邊連一個愛他的人都沒有, 到死都自以為是看到伊人照片心臟病發, 而不知自己是被下毒死的.


責難一首曲子是自殺的誘因, 進而苛責它的演奏者, 而忽視每個自殺者的獨立性.

一場對族群的大屠殺又在當時有何道德阻力? (*長日將盡-我有相同感受)

這種反差是我在看電影是盤旋不去的激盪.

延伸閱讀:

http://blog.sina.com.tw/hero_movie/article.php?pbgid=2803&entryid=594850

中正紀念堂藝術電影賞析獎座--狂琴難了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vera101tw&aid=4339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