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長日將盡(The Remains of the Day)
2010/08/20 19:43:19瀏覽752|回應0|推薦0

長日將盡 (The Remains of the Day) 1993


籠中鳥,身形無法自由飛翔;思緒仍得以解放!


"The Remains Of The Day"(長日將盡)是我在旅居柏林參加國際婦女讀書會
時讀的書. 回想當時我曾以"日裔作家企圖以英國姑息德國侵略波蘭為原罪,
來為祖國日本侵略中國作心靈的解脫"; "困在大廳裡的鴿子飛出窗外,
而管家史蒂芬依然留在窗內的那一幕, 我的詮釋是德國在戰後懺悔贖罪
得到解放, 日本不但不認侵略戰罪還把自己當戰爭的受害者(原子彈)就把自己禁錮在自設的"牢房" 我的讀書報告把在場的日本朋友"窘"的說不出話來.

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是著名的日裔英籍小說家,1954年
11月8日生於日本長崎,全家在1960年移民至英國.
1989年便以《長日將盡》(The Remains of the Day)一書榮獲
布克獎,也被英國皇室授勳為文學騎士.
因曾擔任社會公職,他擅長運用社會議題. 寫作風格沉穩冷靜創作
題材關注多元文化並存世界文化主题,尤其是东西方文化的異同
所相生的歷史宿命與人生抉擇, 由陌生與誤解走向宽容再到互相
認同的歷程. 沒有絕對的善與惡, 只有相對的罪與罰.

《長日將盡》主僕兩人都是這個英國騎士傳統觀念的犧牲者。
一個因為促成與納粹德國談和而在戰後身敗名裂,抑鬱以終;
另一個則是因為欽佩主人,對之盡忠職守而蹉跎掉近水樓台的
愛情與幸福。
所描述大英帝國貴族統治階級沒落的,也是管家如日本武士
"愚忠"的一首輓歌,在大時代裡沉淪而不知不覺。
石黑一雄巧妙地藉著英國貴族僕役長的回想,探討二次世界大戰
對英國的影響:貴族統治的沒落,新富階級的興起。
這是一段自我壓抑的愛情,為追求尊嚴和忠於職守而失去機會的愛情,
原本機會可以再得的, 但他卻'麻木太久'不知表達, 終就了然一生
空留回憶. 他一生身榮譽感、責任心因所服侍貴族的醜聞, 變成不可
為外人道爾的遺憾, 而毀去了自身的幸福又如何?
好一個長日將盡。

再談[The remains of the days]--後記
史蒂芬與女管家那種壓抑式的情感的確是牽動全片的靈魂.
在貴族勢微, 史蒂芬原先對新東家不過是個商人還覺得不夠稱頭.
但新東家的美式作風, 給史蒂芬更大的發揮空間.
史蒂芬確有'重新出發'的衝動.
他像籠中鳥般, 雀躍的踏上旅途去找女管家回來.
但在旅途中所見所聞是他在府邸所陌生的, 他間接因貴族親德
受到批判而生的羞辱, 以至在心態上又回到了鳥籠.

女管家期待的是一句"妳回來吧", 而不是"缺個女管家".
史蒂芬的壓抑的個性, 再一次讓幸福擦身而過.

史蒂芬讓我想到小時候家附近的眷村有很多老兵孤家寡人
終其一身服伺老長官的境遇. 人生應該不止於此吧!

再後記:
電影忠於原著都在突顯史帝芬和女管家是天作之合.
女管家不但能在工作的呈面配合史帝芬,在生活的情趣也能彌補史
帝芬的枯燥.史帝芬也知道找到了生命中的soulmate, 卻兩度失去.

石黑一雄要表達的是生命中有大大小小"能"與"不為"的謬誤,
所造成大大小小的缺憾, 小有如鴻毛的個人幸福, 大有如戰爭浩劫.
當年一場輝煌的晚宴成了貴族失節的諷刺, 連兒姪輩也犧牲戰場.

當世人咒罵希特勒之際, 卻放過了那些搖旗吶喊的狂熱份子,還有那些
可以阻擋卻不出聲的幫凶.
所謂"環境造成"是原罪還是藉口?
除非人的出生就是宿命,否則人生是無限大的選擇, 就從步出大門向左走
還是向右走都有不同的際遇.

再補記1: 去年(2011)看了石黑一雄另一本小說拍成的電影 "Never Let Me Go" ,  片中的影像, 配樂和女主角的旁白非常的揪心. 若有時間也要比較這兩本書的中心思維.

 

延伸閱讀:

http://app.atmovies.com.tw/movie/movie.cfm?action=filmdata&film_id=fRatm0824005

開眼電影: 長日將盡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vera101tw&aid=4339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