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林老師診療室/怎麼看自己的 肝臟抽血報告? 《HBsAg、HBeAg、HBV DNA篇》
2020/04/30 08:50:40瀏覽811|回應0|推薦6
資料來源與版權所有: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林老師診療室/怎麼看自己的 肝臟抽血報告? 《HBsAg、HBeAg、HBV DNA篇》

撰稿╱林姿伶(好心肝門診中心副院長、臺大醫院綜合診療部兼任主治醫師

上期專欄中我們介紹了B、C肝病友非常熟悉的GOT、GPT、AFP。這次我們要稍微進階一點,來看HBsAg、HBeAg以及HBV DNA這3個偶爾在報告上看得到,對B肝治療也很重要的指標。
要了解這三個指標,會建議先來看看左邊的B型肝炎病毒的結構圖。

 

從這個結構圖我們可以看到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B型肝炎病毒e抗原、B型肝炎病毒的DNA(病毒的遺傳物質),這些源自病毒身上的結構。如果把病毒的遺傳物質(DNA)當成太空人,那麼表面抗原就是病毒的太空船殼,e抗原就是太空船裡頭的那張椅子。

 

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

20世紀的時候,科學研究一日千里。在1963年,布隆伯格(Blumberg)的實驗室以抗體、抗原相互凝聚現象,來研究人體內、人種間生化性與免疫性的差異。

到了1965年,發現一位澳洲土著的血清中,有一種新抗原可與常接受輸血的患者的抗體作用,而命名為「澳洲抗原」。之後發現這類抗原出現在美國人口的比率很低,但在亞洲、非洲及大洋洲地區的比率較高(約5~10%)。因為常接受輸血的人,如血友病患者中比較常出現這種新抗原,所以先是誤認「澳洲抗原」和血友病有關。

那時候人們還不曉得B肝病毒是什麼,只曉得輸血後有些病人肝臟會發炎,所以那時候有個名詞叫做「血清性肝炎」。

把「血清性肝炎」跟病毒聯想在一起的緣由,是直到1968年,布隆伯格的實驗室在一個唐氏症病人的身上發現,他在輸血前其實並未具有澳洲抗原,但是輸血後血清中卻出現了澳洲抗原,同時發現這個病人的肝指數異常,罹患「血清性肝炎」,才提出澳洲抗原可能與「血清性肝炎」有關的假說。

之後與貝爾(Bayer)合作,利用電子顯微鏡觀察這些「澳洲抗原」。但是這些顆粒狀、直徑約22nm的抗原,經生化分析,無法偵測到核酸的存在。一直到1970年,英國的鄧恩(Dane)跟他的同事,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病人的血清標本,發現到42nm大小的鄧氏顆粒(Dane particle)。之後確認鄧氏顆粒含有核酸是有感染性的病毒顆粒。而之前22nm的澳洲抗原顆粒與鄧氏顆粒外層蛋白相同,所以把22nm的澳洲抗原顆粒命名為表面抗原蛋白。而這42nm的鄧氏顆粒若經過酵素處理將22nm的表面抗原蛋白移除,則會呈現一種27nm的顆粒。這個27nm的顆粒蛋白性質與表面抗原蛋白不同,那時候稱為核心蛋白。其後經過系列研究,證實鄧氏顆粒即是B型肝炎病毒的顆粒。

因為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檢測費用相對便宜,也方便檢測,所以目前常被用來篩檢病人體內是否潛藏B型肝炎病毒。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檢驗報告一般會有三種呈現模式:

1.定性法:
陽性 vs 陰性

2.半定量法:
具有數字的呈現,但是數字後頭的單位是S/CO

3.定量法:
具有數字的呈現,數字後頭的單位IU/mL

定性法跟半定量法是使用光密度的原理。

「S」代表檢體檢測出來的光密度值,「CO」代表臨界值(cutoff),若S/CO ≧1判斷為陽性,<1為陰性。

光密度表示「被檢測物吸收掉的光密度」,是檢測方法裡的專有名詞。當光通過被檢測物,前後的能量差異就是被檢測物吸收掉的能量,特定波長下,同一種被檢測物的濃度與被吸收的能量成定量關係。所以進一步表達檢體有多少「光密度」,就是所謂的「半定量法」,用S/CO為單位。倍數越大,表示檢體裡B肝病毒表面抗原量越高。但是因為定出的量並不精準,所以後來發展出了「定量法」。

定量檢測的方法是利用微顆粒化學發光法、免疫螢光法或電化學發光法(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 ECLIA),來進行微物質的分析,所以可以使用IU/mL作為單位。

會想要這麼精準地測定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濃度,是因為近年的研究發現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濃度也與肝癌的發生率相關,費用相較檢測B型肝炎病毒量也更便宜。

一般的體檢跟篩檢其實使用定性法就已經足夠了。陽性就代表合理懷疑有B型肝炎病毒,陰性表示沒有反應。

 

B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

在還無法測定B型肝炎病毒量的時代,B型肝炎病毒e抗原是醫界用來評估病毒濃度以及傳染力的重要指標。即使是在今日,我們已經能直接測定B型肝炎病毒量,B型肝炎病毒e抗原依舊有很高的實用性。

在未使用抗B肝病毒藥物時,e抗原陽性的病人族群中,9成以上病毒量會超過2000 IU/mL。這項檢查又比直接測定B型肝炎病毒還要便宜跟迅速,能夠檢測的實驗室又多,所以醫師們很常用來評估病人體內B肝病毒的複製現況,以及追蹤治療的結果。呈現在報告上一般會有兩種呈現模式:

a.定性法:
陽性 vs 陰性

b.半定量法:
具有數字的呈現,但是數字後頭的單位是S/CO

e抗原的定量檢測目前還沒有發展出來,精準定量的臨床實用性也還在觀望當中。

一般的檢查其實使用定性法就已經足夠。陽性就代表合理懷疑有高病毒濃度以及高傳染力,陰性表示病毒目前沒有合成e抗原或少量到無法被偵測,推測為低病毒複製力(低病毒濃度)或病毒突變(高病毒濃度)。

B型肝炎病毒(量)(HBV DNA)

目前實驗室使用聚合酶連鎖反應(PCR)來為B型肝炎病毒的遺傳物質(去氧核醣核酸)做定量分析。

這個方法即使是在已經不表現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B肝病人身上,仍然可以偵測到病毒的存在。在接受病毒藥物治療的B肝病人中,血液裡病毒濃度快速而持續的下降可以直接反應治療效果以及預測預後、抗藥性的存在。

治療前病毒量的高低也用來推測病人之後罹患肝癌的風險。基準病毒量超過20000 IU/mL的病人們具有較高的肝癌風險,基準病毒量少於2000 IU/mL,則年肝癌發生率為0.1%,但不論如何皆應定期追蹤。

病毒定量的檢查因為檢驗方法的特性,醫界多以病毒量的log值來做參考。比如說,當病人的病毒量為10000 IU/mL,視為log值4。病人的病毒量為1000 IU/mL時,視為log值3。病人兩次病毒量的定量若分別為1500 IU/mL跟3000 IU/mL,雖然看起來絕對數值是倍增,但是醫界會覺得這兩次的病毒量數值其實沒有太大變化。

 

B肝核心抗原及核心相關抗原

這兩種抗原是臨床比較少用的病毒標記。

B肝病毒的「抗原們」除了表面抗原、e抗原,其實還有核心抗原(core antigen)。

核心抗原在血液中無法呈現,所以大家的抽血報告裡不會有這個項目,只有在肝臟切片標本中可以染色出來。過去為了診斷病人肝臟中B型肝炎病毒複製的現況,會需要這個檢查,但是目前多半已經被血液中病毒量檢查所取代。

但是病毒量的檢查耗時又貴,也不能直接代表肝臟裡病毒複製的情形,所以最近發展出新的血液檢查HBcrAg,則是利用變性的B型肝炎病毒e抗原、核心抗原和人工合成的核心相關蛋白(p22cr)產生的綜合抗原反應。

因為不是直接「偵測」核心抗原,而是利用核心抗原相關的產物,所以這項檢查被命名為「B型肝炎病毒核心相關抗原」(Hepatitis B core-related antigen)。目前有一些研究顯示可以比血液中的病毒量更為直接代表肝臟細胞中cccDNA的複製活性。而cccDNA是一種共價閉合環狀的DNA,在被B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肝細胞中會存在,是病毒複製的重要「中間結構」。

在臺大醫院的研究中發現,對於病毒量介於2000 IU/mL至20000 IU/mL之間的患者,HBcrAg是否超過10 KU/mL是個重要的指標。HBcrAg超過10 KU/mL時,肝癌的風險跟20000 IU/mL以上的高風險群相近;若HBcrAg少於10 KU/mL,則肝癌風險與病毒量不足2000 IU/mL的族群一樣低。

這個檢驗方法還沒有普及,雖然費用比B型肝炎病毒定量還低,但是可以檢查的實驗室不多,臨床上的實用性也還在研究當中,因而在近期檢驗報告上還不會看到。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vector&aid=133114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