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需要有國家能源政策,以及如何作為的細部規劃方案,還有定期監督管考修正的機制。
2016/08/25 18:55:41瀏覽291|回應0|推薦0
台灣需要有國家能源政策,以及如何作為的細部規劃方案,還有定期監督管考修正的機制。

Vincent Chen 實地測驗的結果,浮筒發電的效率低到只有3.69%!而且大洋環境是很惡劣的,浮筒與纜繩的抗颱設計不能少,不然就像這個一樣,颱風一吹就壞了了。

其實不只是海浪/洋流發電機組,離岸風機或水上太陽能板,也是一樣,其發電效率一般都不到所建置容量的一成,而且建置與維護費用都是很驚人的。


尤其這些離岸風機的設計者,只在地中海或北海沿岸有建設實績而已,設計廠家都沒有見識過太平洋颱風的威力。

Charlie Lee 
"一成" 實在低得驚人. 颱風威力誠然巨大, 連珊瑚礁在一次颱風中都要損失幾成. 此類設備不得不有躲避颱風的功能.

Vincent Chen 沒辦法,以風車發電來說,風太大不能發電,風太小也不能發電。以太陽能面板發電來說,太陽下山就不能發電,最多就只有半天的時間能發電,白天時是陰雨天或晨昏時刻的發電效率也非常可笑。平均一成左右的發電效率,是很正常的。

黃富源 台大有專利,轉換效率理想上可以到3成,不過能不能實作,不清楚。

Charlie Lee 
話說回來, 這些免費的再生能源(太陽,風,海洋等等), 即使只能運用其一成, 也是莫大的產能(含減碳效果). 不是嗎?

Vincent Chen 大家可能把發電效率(平均發電量/裝置最大發電量)與能源轉換效率(輸出能量/輸入能量)搞混了。單晶太陽能電池的能源轉換效率是可以接近三成。

還有製作太陽能電池是很耗能又不環保的。其實要減碳,就是少用電,也少用化石能源。
Minson Lee 坦白講,我覺得最後大家還是只好接受核電,不然你就點蠟燭
現在科技就是如此,選擇沒有那麼多
台灣現在的問題,沒有政客願意做那個接受現實的黑臉

這一陣子我經常逛的無神論社群也在討論核電,結果我發現西方人接受核電的比率其實還頗高,而跟我們這邊一樣,反核的其實搞不清楚自己在反什麼,說核廢料很可怕的不知道什麼是核廢料
現實就是
這些綠能效益很差做不起來,現階段綠能技術極度依賴環境,也跟當地的人口密度和產業結構息息相關,在台灣這種環境沒有搞頭,這就是現實,這不會因為一些人每天拼命在臉書上寫文章就有什麼改變
這些前瞻技術要發展是沒辦法在缺電或是產業成本很高的環境底下發展起來的,你如果真的希望有一天有乾淨能源,那現階段就必須要提供足夠的能源給產業發展,如果你又不想自殺,不願意用石化火力發電,那我看不出來還有核能以外的什麼選擇

Vincent Chen 使用可再生能源是對的,而現在是規模經濟的問題,國家電力政策要有序的有規劃的往這方向走。我不認為核廢料是可以解決的問題,而繼續使用核電,是飲鳩止渴的作法。

Minson Lee 以現在的技術來看,結果就是沒電啊,坦白講我覺得50年之後有沒有比較穩定和有效率的再生能源都是個問題
而且很多理想效率是沒有考慮輸配電的狀況進去的,我認為最理想的狀況是這些再生能源的源頭產生兩度電的能源,你用電端有一度就不錯了
現在的再生能源有幾個很大的特性,第一個是很依賴當地的天候條件,比方說日照要充足,不能有激烈的氣候型態

在台灣這個馬上把太陽能打死了,台灣是熱,但多雨,陰天比較多,熱不等於日照充足
第二個是對地形很依賴,很多設備需要大面積來建設或者只能蓋在特定的地方或地形,比方說有的只適合平地,有的必須在岸邊,我不覺得台灣有那些空間
第三個是目前這些東西服務的好的地方都是人口密度相對低或很低的地方,台灣的人口密度數一數二,用電的peak很高,綠能模範生德國人口密度沒那麼高,但電費是很貴的
第四個是現在做的起來的地方有一個特色,那就是夏天的均溫不高,對於空調的需求不大,德國和日本的北杜以及一個西班牙屬地的島都是這樣,台灣暖化明顯,我認為以後一年有六個月會是夏天,可能有四個月溫度會接近40度,這種能量的需求不是再生能源能負擔的
第五個是當地產業的結構,這些綠能應用成功的地方都沒有重工業,比方說日本的北杜只有觀光和農業,而且海拔高,本來就沒有什麼工廠,當地政府也不允許,連德國也不是每一個地方都有工廠的,其實德國大多數地區不是工業區而且保留很多林地,工業區和工廠大多自己另外蓋電廠給自己用
這些條件不只台灣,會打死一大堆地方,現階段的技術就是這樣,你不提供足夠的能源去給產業發展前瞻科技,就永遠是這樣,有那種潛能的能量來源就一個,我看不出其他的選擇

Vincent Chen 你上面講的都對,但這仍然不是接受核能的理由。

台灣四面環海,所以應該要做的是發展海洋能源,波浪發電、潮汐發電與洋流發電。離岸風力發電與太陽能發電,也可以考慮。

Minson Lee 我覺得問題是現在沒有那種技術,環境也不適合,我總不能一邊蓋一邊發展不存在的東西吧

Vincent Chen 其實技術都有,只是除了離岸風機外,大部分還未能量產。因為未達規模經濟,所以成本也比較高。所以要逐步引進。

Minson Lee 以我在工作上看到和看過的狀況,目前是可以說技術都有沒錯,但實際應用的效益,系統整合,穩定性其實通通都是問題
就好像我也可以說現在製造剛彈的技術是有的,但沒有人會去作剛彈來當武器,現在的技術差不多是那樣的,而且有很多誇大的地方
最根本的原因是現有的再生能源技術本來就是效率很差的能量取得方式,再加上環境不適合,即使硬幹我認為在台灣也不會有好結果

Vincent Chen 不開始逐步做去,永遠只是空談,而且別的國家都在做了,也做了至少二十餘年(從上次石油危機後),如果不馬上開始做,我們會落後其他國家更多。

我有參與核廢料最終處理的機會,我跟你說,這個沒有解法,以後絕對是個災難。

Minson Lee 其實這些本來選擇就都不多,而且都有後遺症
再生能源結果就是缺電
石化燃料結果就是暖化和空污

核能就是你要去處理那些廢料
我不是反對再生能源發展,而是我覺得大家要務實一點看待
因為現階段講發展綠能,很多人以為是政府要趕快這裡蓋那裡蓋,其實不是,是要投資科研,因為那些東西都還在實驗室裡,都還在很前瞻的階段,沒有效益的,所以不是趕快多蓋,因為你也沒東西可以蓋
而實驗室裡給你有希望的數據,出去實測有一半就很好了,而國外那些成功的都有實際條件配合,比方說他有大沙漠或很大的空地可以超極大的太陽能電廠,台灣沒有這種環境
但要是缺電或是電力很貴,這些技術也不會有好的發展
我覺得能源方式的取得是一個過程,遠古的人鑽木取火,後來燒鯨魚油和木炭,接著用石油,然後有核能,現在我們希望有比較乾淨的核融合或是綠能,但問題是如果沒有足夠的和有經濟效益的能量來源支撐,你走不到下一階段

Vincent Chen 所以我一直都認為要有國家能源政策,以及如何作為的細部規劃方案,也需要督考與定期檢討修正。我贊成非核化,但我也反對口號式的一刀切2025年非核家園政策。

有序的轉移發電與配電容量與配置,並扶植綠能產業的發展,是政府的責任。歷任舊政府都沒做,該打屁股,新政府也不做,就一樣的是混蛋。

Minson Lee 台灣的政府本來就對科研興趣不大,我昨天看到有一篇文青的狗屎文說理工頭腦害死台灣產業要更多文科的進去產業才有救
其實現在台灣在做決策的通通都不是理工背景的,還要搞更多文史(聞屎)的來把產業文青化,我認為除了增加失業率之外沒有什麼績效可言

Vincent Chen 唉,在台灣,有能力的人是不願意進政府去給人糟蹋。沒有能力的人士擠破頭也要佔據高位,平常裝死不做事,逮到機會就大撈特撈,不管子孫死活。

---

要做差別電價制度,給予再生能源不同的收購電價,首先就要能辨識與認證電力的來源確實是可再生能源。

「德國不僅從輸配電網採購固定價格收購制度(FIT)以外的電力,而且從市場上購買綠色電力證書(電力生產來源證明),通過這些方式來提供無CO2排放電力銷售商品。

如果使用P2G作為再生能源的能量儲存制度,因為不適用FIT,所以能夠創造出無CO2排放的環境價值。供應時,與利用自己鋪設的電線及電力轉運方式相比,將環境價值分離出來進行交易的做法,更有可能在總體上降低成本。

日本開始執行FIT制度以後,綠色電力證書的交易逐漸減少。工作組此次提出了刺激這種交易的措施,除了減稅及退稅等金錢方面的支援之外,還包括提高證書本身的認知度及品牌影響力等。」

日本經濟產業省資源能源廳2016年8月9日召開了無二氧化碳排放制氫工作組的第三次會議,強調了進一步激活“綠色電力證書”交易的重要性。該工作組瞄準太陽能發電及風力發電的大...
BIG5.NIKKEIBP.COM.CN
( 時事評論財經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vchen123&aid=71864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