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4/05 01:16:34瀏覽250|回應0|推薦3 | |
前天同事轉寄一篇在網路上看到的文章 看了以後一直覺得作者寫得很棒 一直想把文章放上來和大家分享 但今天才有空,雖然已經是午夜了 但睡不著的我索性就現在把文章放上來吧… 有點長,有興趣就看完吧~~ (由於是mail轉載,不知道網址,只好直接放上文章囉)(●作者清影,屏東市人,屏東女中學生。簡介表示,她住在島嶼的最南端,是個單純學生,喜歡有話直說。本文為ETtoday.com網友投稿) 創造台灣人的自身品牌 先英美化,還是先了解自己? 真正開始思考這個問題,是從和馬來西亞的朋友們交流過之後。 其實,這並不是我第一次和國外的人接觸。我八歲時就去過加拿大,十歲時媽媽帶我去香港體驗過購物天堂的擁擠,十一歲的時候就自己一個人搭13個小時的飛機遠赴卡加利,在轉機的溫哥華機場面對金髮碧眼高大的外國人及先進貼心的機場設備,當時只會說“I don’t know”的小小女孩兒,心裡暗暗想著:「其實我才不是不知道。這裡的一切比台灣好太多了,中正機場和溫哥華機場比起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崇洋的心理從那時開始。後來國一暑假和高一暑假,我又各去了一次卡加利,這次是為了遊學,而當時我的英文已經進步到可以聽懂海關的問話及普通的應答了。當下心頭浮現一種感覺:「會說英文,真好。」 曾經,我也以為所謂「全球化」的首要和終級目標,就是要把英文學好。不但四項技巧都得爐火純青,甚至連英美文化和西方趨勢,都得十分了解才行。如此一來,我就可以理所當然地站上國際舞台,面對那些競爭者,我一點也不害怕。 一直到iEARN專案的開始製作及國際交流之後,我才有點體悟,似乎不是這樣子的。家鄉專案使我們更了解自己家鄉的歷史,了解1945年的屏東,了解1945年的台灣,了解曾經活在1945年的人們,對於這一段歷史和對現在的生活,抱持著如何不同的態度和想法。1945年的記憶本來不存在於我們這群七年級生的心中,但藉由一次又一次的尋訪和資料蒐集及阿公阿媽們的回憶播放,我們似乎對於這塊土地又更了解了一點點。我們踏著的每一分土,不只是讓我們居留或休息而已,它也吸收著從古至今的過往,像它吸取滲透的水入地下一樣。而我們必須先了解自己的歷史及定位,才有資格和不了解台灣或想了解台灣的人們談論這片土地,才能將我們的家鄉推薦給更多的人知道。透過這樣對本土文化的認識,我們開始了國際化的交流。 要「紮根本土」,還是「放眼國際」? 高二的一堂歷史課,老師和我們談到本土化和國際化的問題。事實上非關政治,我想我們學生和老師關心的不過是一樣的議題-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所謂「定位」,並不是我們在海峽兩岸上敏感的地位,我們不談這個。我們所談論的是文化的定位。老師說,她認為「本土化就是國際化」。我頗贊同這個觀點。我認為,我們必須先立足於自己的土地才能放眼國際。 仔細想想,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國際化」,事實上就是世界各國的「本土化」,而國際化並不代表「文化統一或單純化」,用更好的詞彙來說,應該被稱為「文化多元」-各地不同的風俗民情都應該被尊重。而在台灣高喊「邁向全球化」、「培養未來的國際化人才」的同時,我們有沒有回頭審視本土文化的固根性是否存在?我想到連雅堂先生撰寫《台灣通史》的動機-「汝為台灣人,不可不知台灣事」,今天生長在台灣這塊島上的每個人都是台灣人,但試問,有多少人了解台灣事? 歷史老師還問了我們一個問題。她說,「如果有一天,奧運決定在台灣舉行,那麼我們有什麼東西能秀出來,讓大家耳目一新呢?」沒錯,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原住民歌舞。但是,問題就在於沒有人去將其沈澱、昇華,並且精緻化。這是一種推銷台灣的行銷策略。原住民文化就像是一塊未經琢磨的璞玉,純真、浪漫而特別。它的確是份價值連城的寶物,但若遇不到像卞和如此慧眼,又怎能顯現出它的高貴無價呢?台灣文化的難得就在於它的多元性,各種不同的文化同時並存,我認為它們的發展是不可偏廢的。「本土化」並不能和「台語化」、「客家化」連上等號,畢竟還有其他文化也存在於台灣整體的核心之中。 同時,傳統藝術的保存,在今天來講,也變得愈來愈重要。這令我想到《黑面慶仔》中頭一篇小說〈散戲〉,就是在描述傳統歌仔戲和外來流行文化的衝突。其中有一段是寫歌仔劇團團長阿福伯心痛地命令穿著盔甲戲服的秀潔在台上扭腰擺臀地演唱流行歌曲,為的是要和對面華麗絢爛的、有著清涼美女的舞台較勁,為了吸引群眾的目光,阿福伯竟連對歌仔戲的堅持及尊嚴都捨棄了…。 讀完這段文字,眼淚竟奪眶而出。當時並不曉得是一股甚麼樣的衝動使我有這樣強烈的感觸及反應,直到老師點出那些話後,好像才知道那些眼淚是為了什麼而流的。我深深地覺得,我以前的想法完全錯了。我就像許多人一樣,貪婪而盲目地吸收著西方文化,卻不知自己的定位正逐漸地消失當中!以為自己正在步入國際化的我們,是不是漸漸迷失了自己呢? 我覺得,其實本土文化的保存和豐富的國際觀,對於一個現代地球村公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我想我們應該正視這個問題,並了解「偏食」任何一方都有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 語言學習嚴重偏食「全球化」≠「英美化」 我曾和一個去美國當交換學生的朋友聊過天,她說在她們學校,每一個交換學生至少都會說三種語言,「反觀我自己,只能講中文和英文,連日文都破破的,那些人很驚訝的是為什麼台灣和日本這麼接近,我卻沒有把握機會去學?」 聽完她的想法,我有些感觸。的確,台灣學生對於外語的吸收與學習實在太狹隘,而且並沒有確實地把握全球趨勢,還是有很多人覺得只要把英文學好就好了,其他的可以不要管。但是我相信,我同學口中的那些國際學生們,並沒有忘記自己的文化。美國歷史雖然短短兩百多年,但歷史課本卻是厚厚一本,為的就是不希望孩子忘記自己本身的文化,即使美國在世界舞台上極為耀眼。但我們的學生,華文程度卻不斷地退步,並且把「鄉土」一詞和「低俗不堪」劃上等號,並且將之視為惡搞的對象,這種不尊重本土文化的態度,令人搖頭。 洪蘭教授說她有一次參加一場喜宴,看到一個十三歲的國中女生在閱讀一本英文小說。同桌的人都覺得這位小妹妹很厲害,小小年紀竟看得懂原文小說。洪蘭教授問她:「那妳有沒有讀過什麼中文的散文集或小說呢?」那女孩露出鄙夷的眼神,不屑地說:「那種東西,一點都不值得閱讀,根本寫不出什麼好東西,不像英文小說,可讀性高多了!」教授聽了很傷心,我讀了之後,也感到驚訝。 或許,是偏頗的「全球化」口號,使得這代孩子們對於固有文化產生反感,認為只有西方的東西才是最好的。全球化並不代表全盤西化,也不代表英美化。在《孩子,我要你比我更國際》一書中就有指出丹麥和德國以互相交換學生的方式學習彼此文化;而日本的中小學也利用每週三小時的「總和學習時間」邀請不同國籍的老師或教授分享異國文化。而在台灣,其實也有類似的機構產生,如iEARN Taiwan(台灣國際資源網學會)及A捷網路教室,即提供台灣學生和國外學生交流與學習的機會,且交流國家並非限於歐美地區。我覺得這是相當不錯的開始,台灣應該多培養一些國際學生並策劃諸如此類的活動,使台灣學生們能從孤島的窗口望向更遼闊的世界。 創造屬於自己的品牌2005年7月,屏東縣文化中心舉辦「大武山文學營」,邀請許多創作大家來屏東演講。而我也參加了一部分的講座活動。我聆賞了小野先生和張大春先生舉辦的兩場講座,而其中,我在小野先生的講座中問了一個問題。去年年底聽了歷史老師的一番見解,我仍在煩惱台灣文化定位的問題,因此想聽聽看不同的看法。於是我問了小野先生:「請問,如果我們持續購買全世界的文化,那麼,台灣的定位將會在哪裡?」 他回答我:「我想,為什麼我們不能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品牌?」屬於我們自己的品牌。我想到歷史老師問的那個問題。「如果下屆奧運將在台灣舉行,台灣有什麼特殊的文化能拿出來讓大家賞玩?」重點又回到精緻化的問題了。但是,想要做這番功夫,該具備的又是什麼呢? 我想,是對本土文化的深層認識。如果我們請一位資淺散漫的畫家作畫,那麼畫出來的畫作肯定差強人意。但如果今天請到的是一位當代名畫家,那麼這幅畫作不但頗具特色,並且價值不菲。擺在教育的問題也是一樣。如果我們想要精緻台灣的本土文化,就必須多一點這樣的人文人才。這也將是我們的教育目標之一。台灣的文化不能只有傳統小吃、原住民歌舞和紙傘擂茶而已。就好像申請專利一樣,我們要讓這些璞玉成為台灣特有的寶藏,就要培養未來人才的創造力與思辯能力。而這些能力,必須從對本土文化的了解與認識開始。 現在的學習強調國際化,當然這是非常好的想法,但是近來已造成嚴重偏好英美文化的傾向。許多人開始崇洋媚外,這點從購買物品就可以看得出來。許多國人不愛用made in Taiwan的東西,覺得品質較差,而較願意花多點錢購買進口商品。或許是因為國民所得高、講究生活品質的關係,但其中也隱藏了國人對於自身文化缺乏自信的訊息。因此,鞏固本土文化應從建立國人對於自身文化的自信心開始做起,並培養其責任感及創造力。 「創造屬於自己的品牌」。你想要當花大錢買名牌的人,還是花巧思設計名牌的人?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