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影﹞《黛安娜》藏在王妃底下的女孩
2013/12/13 21:57:53瀏覽603|回應0|推薦4
黛安娜
劇名:Diana
台譯:黛安娜
年份:2013
國家:英國

導演:奧利弗西斯貝格
編劇:Stephen Jeffreys
演員:娜歐蜜華茲
        納文安德魯斯

巴黎隧道成為世界頭條的那年,我還處於沒能對新聞產生興趣的年紀,在我小小的又沒什麼先備知識的腦袋裡,黛安娜王妃是個積極於關心世界、樂於付出且非常勇敢的女性,一直到現在,我仍為世界失去了這麼一位女性感到惋惜。

黛妃其實不算長的一生充滿話題,一直到現在仍不時會有許多關於她的流言傳出,對於她的死因與婚姻內種種陰謀論更是從沒停過,撇開這些媒體津津樂道的話題外,她處於全世界數一數二保守的皇室中卻樂於表現自己,她關懷人民、她樂於慈善,她運用身為全世界最知名女性的影響力來為需要幫助的群眾謀取更大權益,而且她付出愛,並勇於追求所愛,各式更加值得被談論與被表揚的早已不被提起,她與王儲分居她離婚她與男朋友一同喪命則成為後世閒聊的話題。

這不太公平不是嗎?

於是這部電影主打表現出戴妃過世前兩年的生活,談到她勇敢追愛以及成就自我,我很好奇到底會用怎麼樣的手法來表現可能是她生命中最受爭議的一段。

過程中,我慢慢瞭解到這部電影與預想差別極大,誠如劇名《黛安娜》,她真的就是專注在黛安娜身上的故事。

在這部電影當中,我們看不到任何期待被看到的東西。我們看不到英國皇室的生活,看不到保守環境的衝突,看不到輿論的紛爭,看不到火辣的男女糾葛,看不到追逐與死亡,近兩個小時的故事裡,我們看到的只有在王妃身份底下,一位名為戴安娜的女性如何勇敢的付出愛,並勇敢追求愛的過程。

故事中提到黛安娜小時父母離異對她造成很深的影響,這讓她充滿不安全感又極度渴望能被關愛,但身份與所處的環境卻由不得她擁有這個平凡到過份的願望,尤其她身為全世界最知名的女性,一舉一動都被媒體與世人拿放大鏡評論,她努力的做自己,環境卻常常將她逼入絕境,這一切焦慮,只能化成夜晚襲擊她的惡夢,彷彿被人推了一把似的向下墜落,不知有誰會將她接住。直到她遇見了畢生所愛的巴基斯坦籍外科醫生可汗,這個男人待她同凡人,讓她見識到何謂平凡生活,然而就算再怎麼相愛,註定不凡的一方與渴望平凡的一方終究無法取得平衡,兩人分合多次又無法忘情於對方,慢慢將結局導向不可挽回的悲劇。

 其實這也可說是一齣愛情電影。絕大多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女孩面對愛情時的嬌羞、喜樂、不安、困惑,可汗表現出太過平凡的自由生活,僅管對我們而言都是如此正常不過,在黛安娜眼中卻是不凡;描寫貴族為愛進入平民生活的故事不少,但此時不同的是,戴安娜並無為此放棄她自身的影響力,她還是熱愛幫助任何需要關懷的族群,還是樂於運用自身影響力為群眾謀福利,因為她是人民的王妃,這是她的本該做的事。

於是她陷入自己的愛情與抱負間的拉扯,如此讓人心疼。她一方面心繫自己可以影響世界的行動,一方面被她所愛的一個平凡人為此承受極大本該不存在的壓力一再消磨著他,而當她正盡心於慈善之舉時,全世界盯著她的媒體又只在乎八卦緋聞與一切可炒作之事,歸根究底戴安娜只是個女孩,一個樂於付出的女孩,一個極度渴望的女孩,然而面對似乎全世界一起轉過身背對她的情況時,她只能表現的更加勇敢,更勇敢的做更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哪怕讓都會讓她滿身是傷。

終於,她發現長久以來的惡夢不是墜落,而是她終能飛翔,她再也不是被動一方等著被龐大輿論傷害,當她明白自己是可以做些什麼來反擊的時候,那些又全都是她所希望的嗎?

這是個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事件真實到幾乎每個觀眾都知道最後結局,所以該怎麼描寫那一段又不至於讓觀眾覺得無聊或老套,就是一種考驗。我認為這結局狗血灑的濃了點,就是擺明著來灑狗血,卻又灑的讓人不至於反感,有那麼一剎那,當黛安娜的一個回頭望,我真的感慨了,感慨她的一生貴為王妃卻活的像是籠中鳥,感慨世人冷眼看著她的笑話,也感慨媒體嗜血的將她吞噬,最後,當所有人再後悔再感慨,也挽不回一個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慈善家。

一直到現在,關於黛安娜的議題從來都沒有停過,尤其是關於她死因的爭論從沒停過。我對黛妃真實的過往並不熟悉,也不知電影內有多少虛構部分,只是對於這麼一個深愛世界的女性,實在不該只把焦點放在那些讓人嚼舌的部份。影片最後提到黛妃死後影響力仍存在,她仍然是為了世界付出的人,這一生就算在最後無法得到一個男人的電話,但至少的至少,她還是得到了世界人們的愛戴。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ushioK&aid=9906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