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白米木屐村
2015/04/08 08:58:01瀏覽4573|回應0|推薦5

一輛輛砂石車、油罐車從旁呼嘯而過,台泥工廠像一隻巨獸,不斷冒著白煙。即使腹地窄小,卻又塞進一座中油油庫,將從蘇澳港進口的石油分運至宜蘭各地。北迴鐵路再從山腰上劃過一道裂縫,白米地區的居民與家門口的山川從此隔絕。豐富的天然資源與地理位置,註定被開發利用,這是白米社區的宿命。

為了尋回社區的生機,透過居民訪談重新認識社區,從『木屐巢』之名和『白米甕、做材屐;偷挫材、山林捉』俚語,大家找到了往昔記憶中的社區之寶『木屐』。

透過永續就業工程到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的人力挹注,及文化部「地方文化館計畫」讓木屐有了一個家,啟動了白米社區文化產業的契機,也同時創造了婦女二度就的機會,讓社區生活文化與產業充分結合,建構白米自己的社區文化產業形式。

成立於一九九八年的木屐館,一樓是利用台肥舊員工宿舍改建而成,二○○四年加蓋了二、三樓,以容納與日俱增的遊客。「卡嗒,卡嗒……」一陣清脆的木屐聲,驚醒了這個沉睡的聚落。白米木屐館外頭,已聚集了一群遊客。人腳一雙木屐的工作人員,有的為他們導覽解說,有的示範傳統木屐的刨法,有的以彩繪、電燒、雕刻加上皮雕等方式,製作木屐鑰匙圈或吊飾等工藝品。

回顧社造之路,白米社區從曾經瀕臨廢村,到今日成為各界焦點,每年都仍會遇到不同挑戰。領悟到唯有靠時間,才能爭取更多空間,並化解歧見。二十年前,社區營造被提出,白米社區從環境和產業這兩項棘手的議題中,走出屬於自己的路,甚至成為許多社區的典範。二十年後,白米社區還在,但也面臨下一階段的挑戰。社區工作的宗旨,應是取得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如何不讓成就變成負擔,將是白米社區的新課題。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延伸日誌】:
2015綠博行
宜蘭趴趴走
龜島奇航
宜蘭綠色博覽會
烏石港舊址公園
蘭陽博物館
冬山河親水公園
冬山河

( 在地生活基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ueng8084&aid=22085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