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桃園神社的自然信仰和農業文化
2009/01/07 23:37:24瀏覽2197|回應0|推薦1

東年 

    桃園神社占地5386,背負森林保育區,院地中植有多種花木,來往有各種鳥禽;神社建築中入口的鳥居、手水舍、唐獅子、中門圍籬和神殿,以及原來主要供奉的開天闢地三神、農神。這些,都是日本古代自然信仰的內容和對象。

桃園忠烈祠文化館停車場旁的樟、青楓和龍眼樹。社務所和手水社附近的竹柏、龍柏、山茶、月橘、七里香、亞歷山大椰。

中門前唐獅旁的含笑和厚皮香。 中門兩側的山櫻。

拜殿和神殿的桂花、肖楠和黑松。總計桃園縣忠烈祠神社庭園植有近40種花木。 

    自然信仰是日本民間神道的基礎;神道大致分為皇室神道、神社神道、教派神道和民間神道。皇室神道是日本天皇家中的神道。神社神道是同一祖神、地方神或特別神的地區居民,有組織的在城鎮神社中祭祀的神道。教派神道分十三支,各有創始者,遵照創始者體驗的神道而略有不同。

    民間神道包括民俗神道,是自古以來就在日本民間流傳的各種神道。日本神道教原來並無正式名稱;西元五世紀到八世紀佛教傳入日本,為與對抗和區別,才創造了神道這個名稱。一般認為《日本書紀》中寫的「天皇信佛法尊神道」,是最早出現神道這個名稱的記載;這卻也證明佛教傳入日本的盛況。西元672年,日本第三十八代天皇逝世,由於這位天智天皇沒有嫡出的子嗣,皇弟和庶子為爭奪皇位發生戰亂。後來取得政權的天武天皇,為宣示自己的皇統,下令編成《日本書紀》;這書原名《日本紀》,以漢字寫於西元720年。 

    《日本書紀》之前日本僅有口耳傳說,並無正式史書;《日本書記》共三十卷,由神代寫至持統天皇,記事詳密,所以被稱為是「邦家經緯王化鴻基」的日本史書。天武天皇下令編纂《日本書紀》,除了宣示自己的皇統,也在強調日本天皇王權的絕對性,要將地方上各氏族的勢力,統合於以天皇為中心的律令國家體制之下。神祇、祭祀和神社,是神道教的三要素,神社更是日本固有信仰的核心,精神文化的標誌。日本民間神道,原本沒有嚴密的組織;律令時代,地方政治滲入神社組織,還有一個原因是日本要結束漫長的漁獵文化,學習稻作和農業文化。

    日本神社周遭一定有樹林或森林,佛寺的週遭則不一定;伐木耕地,也是日本脫離漁獵文化後的常事,但,神社裡的樹林無論如何是不能砍伐。在日本人遠古的認知,從一粒數籽長成高大巨木,長存數百年、數千年,而且能夠提供食物、各種豐富的生活器具和用品;樹木因此是強大生命力的象徵和神秘,是神聖事物、神的附體。日本繩文時代的陶器,用樹皮纖維編織的繩子印上花紋,就是想把樹木的神靈化為己有 

   日本原住民族的漁獵生活。陶器上印繩紋,就是想把樹木的神靈化為己有。

    日本人自認是神國的子民,生為人死為神;通過柱子,現世和彼世的人來來往往、生生不息。大樹,特別是巨柱,因此是天地間的橋樑;《日本書紀》說神和人原來都是通過柱子往來,《古事記》也說,天和地的聯繫是天之浮橋,神靈在上面來往天地之間。日本人,把一位神祇說成一柱神,就是這樣的想像。日本能登半島上有一種環狀列木的繩文時代遺跡,由十根柱子為成環狀,每根柱子的直徑80100公分不等。這種環狀列木,當也是天地聯繫的宗教遺址。諏訪神社每7年舉行一次的禦柱大祭,在神社四邊各立四根柱子,也有環繞的意思。伊勢神宮每20年改建一次神殿,首先就是在正殿後面豎立心之御柱;這都是傳承遠古的宗教信息。 

長野縣諏訪神社御柱大祭。

    樹木,特別是巨柱,在日本人的自然信仰中也是生殖崇拜的象徵。生殖崇拜是世界各民族都曾經擁有的原始信仰,這種共同性的由來,因為世界各地的人類都經歷過群婚、族外婚、對偶婚以及一夫一妻的階段。在群婚階段,男女混居,不知交媾和生殖有關;只知有母不知有父,女性是生活共同體生存和發展的中心。創造生命的女性,以及表現女性生理特徵的乳房、陰戶,因此被視為神靈之物,被崇拜。在對偶婚的階段,人類認識到只有女性無法生殖新生命,女性懷孕是因為和男性交媾後才會發生;因此,轉為崇拜象徵男性的柱狀陽具。

    日本最古老的神社,花窟神社。花神是中國商代的最高神,帝的甲骨文正是花蒂和女性生殖器的象形。

花窟神社祭大地之母和火神,也對大海祭花。

    花祭,這一詞的一般認識和用法,在日本有因應季節的櫻花祭、梅花祭、牡丹祭、菊花祭等等,近來台灣也學來稱蓮花祭、桐花祭等等。

   花祭,在日本做為消災祈福的宗教祭典,以及指定的國家重要無形文化財,叫做鎮花祭。這種每年在全國各大小神社或地方定期舉行的花祭,是以消除惡靈、和合神人、五穀豐收,以及人民健康等為目的。《日本神祇史料集成》神祇令,季春條,記有季春和鎮花祭:謂。大神狭井二祭也。在二春花飛散之時一。疫神分散而行レ癘。為二其鎮遏一。始有二此祭一。故曰二鎮花一。

  做為宗教祭典的日本花祭,分為立刀和神鳴兩部分。前段的立刀,是將刀立起來,請神靈降臨;以此相對,後段的神鳴,是準備好神靈降靈場所。立刀這祭場的程序為降神、獻舞;神鳴這祭場的程序為降神、獻舞、送神。花祭的祭典在神社或民家的院地上舉行。立刀的祭場,依儀式分為神屋、神座、舞庭三處;神鳴的祭場,只暫定出獻舞的場所和請神的位置。立刀的祭場,一邊唸著:這竹子生於高天原,是神使用的,今天立在這裡。一邊將請神附體物安放在神座正面,這附體物是用竹枝夾著白紙製的紙幡。然後供上酒、米和鹽。神鳴的祭場,一般是把白色紙幡做為神靈附體物,有些地方則是當天清晨到神社參拜,砍下一棵楊樹或桐樹做為神樹,加上面具做為神靈附體物。神鳴的祭場,在舞庭的天井正中會懸掛天蓋(白蓋),那是神靈降臨的地方;有些地方懸一蓋,有些地方按出資人數懸多蓋。這種天蓋,神座,不僅花祭使用,日本鄉間神樂系統的祭典中都廣泛使用。

  日本學者發現這種降神祭典,在日本、韓國、中國許多地方是類似的。

  韓國現在有些地方還盛行巫術,有行業組織的巫師男性約2萬人女性約8萬人,在日常生活也有影響力。這些巫師參與各鄉間每隔3年、5年或10年舉辦一次特殊的神祭,稱為別神祭;每祭約為310天。別神祭過去常在全國舉行,現在大抵只在臨日本海的東海岸、東南海岸以及島嶼地區的漁村流行。以農曆314慶尚北道江口面江口洞的別神祭為例,其過程如下:

  首日祭門儀式,在江口神堂記祀村神。別神祭第一天淨化之儀、堂迎之儀、和解之儀、世尊之儀,表演長篇敘事的巫歌、彈琴童女演戲民謠、短劇;阻上之儀,表演民謠;成造之儀,表演民謠;山神之儀,表演民謠。別神祭第二天有地神之儀、天王之儀、郡守大人之儀、祝願沈清之儀、將帥之儀、黃童水罐面具之儀,各種儀式之間表演游樂和民謠。別神祭第三天龍王之儀、願主呼名客人之儀、農事之儀、送神、大后錢之儀,各儀式之間有祝福、沉龍餅、唱花歌、唱船謠、歌舞等節目。

  別神祭是為村莊消災辟邪及祈禱漁業豐收舉行,祭典兩階段使用神堂和臨時祭場,祭司、巫女、巫師手持神竿請神;這些形式、結構和日本的花祭如出一轍。

    在中國華南地區浙江、福建、廣東等地,由宗族宗族、家族、親族所形成的血緣族團或由市場、村落聯誼、村落共同體形成的組織,所舉辦神靈附體的祭典儀式和結構,包括祭祀儀式中的演劇;日本學者自己研究,以為是類似的。台灣漢人,只要看過鄉間廟堂的醮祭(作醮),同樣有豎旗竿、布幡或紙幡、降神附體、神樂、演劇、請神送神,以及前後階段的不同祭場等等,就明白這些祭典儀式的類似中藏存某種一致性。

  日本花祭在祭祖結束時舉行育花儀式。神職人員,手持裝飾在神座天井的24串神花,一邊唸祭文一邊來回將花插在地上,然後將花分發大家帶回家,供奉在神龕上,或地上跳神作法。韓國別神祭結束時,演唱花謠;巫師雙手拿著彩紙製作的假花,一邊唱誦花的來歷與中國歷史人物的關係,一邊旋轉起舞,最後將這些些紙花分送大家,作為護身安宅的神符。中國或台灣的祭典,結束時分送護身安宅的神符,讓大家天在自己的家門。

  日本本州中部的長野縣,是全國第四大縣,也是周圍比鄰最多他縣的縣,奈良時代起到明治時代稱為信濃國,位於中央高地上,縣內多海拔2000公尺以上的高山,因此有日本屋脊之稱;因為高山與盆地的地形影響,氣溫落差大,也是降雪較早、較多的縣份,僅次於北海道。長野縣境內有天龍川和由它經年侵蝕橫貫伊那山地岩石形成的天龍峽谷,谷中可船遊,是勝景。

  花祭傳入日本天龍川沿岸村莊的切年代已不可考,但是有一種流傳的神歌的唱本,註有永享11年(1439);據此推算,在室町時代中期,這一帶就有花祭的舉行。一般以為是開始於鎌倉時代(1185-1333)末期到室町時代(1338-1573),由熊野地區的山野修行僧和加賀白山的高僧推動,在天龍水系地區流行。實際上當更久,有些地方宣稱這種祭典已經實行一千三百多年。

  日本、韓國祭祀和藝能中的許多元件,像神居、面具、巫師、神樂、神劇以及鬼神扮相,都能在中國古代有所本;這也是有日本學者的看法。

    日本神話中,開天闢地之祖是伊弉諾尊,他的妻子伊弉冊尊生下火神軻遇突智尊的時候,陰部燒焚致死;葬在紀伊國熊野的有馬村。那附近的人會在季節花開時,採以供奉。傳說伊弉冊尊葬身的地方,就是現今的三重縣熊野市有馬町上地;這裡有主祭伊弉冊尊和軻遇突智尊的花窟神社(花の窟神社)。據《日本書紀》所載,花窟神社是日本最古老神社,也是從古至今的信仰聖地。花窟神社所在地的熊野地區山間,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幽靈地界,因為將死者葬於大海或海岸上的洞窟是紀伊半島一帶的古俗,而花窟也是死者從海的彼方回來的地方。因此,花窟神社例行的大祭中對大地母神祭花,其實更遠古及樸素的思想在以花祭祀亡靈,希望帶有神靈的花使沉睡的亡靈復活,或阻絕惡靈和人間來往。花是神聖物或神靈附身,因為花是樹木結實繁殖的根源;女性的陰部在人類只知有母不知有父的古代,是人類繁殖的母體,和花具有類似的形狀和神秘。所以,花也是生殖神的自然信仰。  

    在日本人的生活中,花還是一種美的信仰。日本能樂的鼻祖世阿彌,在《風姿花傳》中談日本的花,說花的處境不同、型態各異,各有活潑的生命,無論興衰也各有其美。美是花的神性,也是日本人的精神底色;這是審美意識和宗教情感的綜合。日本人的生活樣態,很多以花來想像和命名。例如人生的花道,是指人的力量處於巔峰時展現的自由;這具有神性。從那裡登場、退場就是花道;人生經由花道走向神道。穿花,是說用自然的花料染織衣裳;日本人曾經被稱為穿花的民族。戰國時代的武士在頭盔上插飾菖蒲以感受花的靈力也是穿花;穿花被表現在武家的紋飾和家徽上,正因為花被認為具有神性。

  

    日本神社是遠離日常生活場所祭祀神靈的神聖空間,有明顯的標記區別。神社最外圍牌坊狀的入口叫鳥居;鳥居的形式和意義,有許多說法,但,鳥神無論如何也是日本古代的自然信仰。在福井縣井向遺址出土的銅鐸,上面可見竪立的長竿,頂端裝有木鳥,或臥或立或展翅;這種鳥杆,意指鳥是天神的使者。在東亞,崇拜鳥的文化圈從中國長江下游、東南沿海、渤海灣沿岸為中心,南至雲南、兩廣和越南北部,北至台灣、朝鮮半島、日本列島以及俄羅斯遠東沿岸和島嶼。日本多種古代的風土誌中,都有白鳥化身仙女的傳說故事,這反映了古代日本人對鳥的崇拜和響往美女所在的仙境。《日本書記》說陰陽兩神見鶺鴒交媾才知道如何和合;鳥除了是神,還是愛和情的象徵。公元五世紀初的仁德天皇名叫大鷦鹩,因為生日時有貓頭鷹飛入產房;這個故事也說明日本人相信鳥是生育之神。

福井縣井向遺址出土銅鐸,上有鳥和鳥杆紋飾。

     日本艾奴人有一種祭典叫伊啊曼特(iyomante),這個祭典是把死熊的靈魂送回天上。在天上的熊,和人一樣有家族而且像人一樣生活,牠們來到現世才化成熊的樣子;是帶著美味的肉體和美麗的皮毛,為人獻身,來到現世的客人。所以,全村的人領受了熊肉和毛皮之後,要把熊頭化妝一番,供在棚子裡祭祀。祭典在夜裡舉行,因為現世的夜間是彼世的白天,而且為熊魂準備豐盛的禮物作為歸天的盤纏,像是鮭魚、酒、米糰子等等,讓牠帶回去宴請親朋好友,以彰顯到人間獻身是值得的。祭典的祝詞總會有一定要再來一次這樣的話語;因此,送熊的祭典也有祈求來年豐收的意義。這種祭熊的祭典中,有以紙或布纏在木杆上的御帛,紙巾飄動的樣子象徵鳥的翅膀;御帛,有眼睛、有嘴、有翅膀,就是鳥。牠在棚子裡聽人祈願,把熊的靈魂載回天上。艾奴人還有一種伊查伊禾的祭典;艾奴語中,查伊是鳥群,伊查伊禾是鳥群的孩子們。這種祭典以3040歲生過孩子的已婚婦女為主角,祭典第一天婦女們走過放置在現場的七座橋,意味走過七橋進入祖靈們所居的彼世七屋,讓祖先的靈魂附體。儀式中,婦女們頭上戴著象徵鳥翅膀的樹葉,表示她們帶了女性祖先的靈魂變成鳥,越過大海飛回來,而女性祖先的靈魂在島上森林中變成鳥,擔當守護神。 

    古代日本人想像大自然中有神靈,山林這樣特定的場所就是神靈居住的地方;後來又想像神靈當是有特殊的形象,例如特定的樹或岩石。這種磐境和盤座的祭場,許多地方都留有考古遺跡。以後,這種祭場中又發展出祭壇的觀念,並且在祭祀的場合以繩索當做神籬加以圈圍。這種神籬的想像,後來發展出實際建築物和神殿的建造。神社神殿開始發展的時代,剛好是佛寺建築的全盛時代;但是這種影響由於祭拜的對象不同,所以並沒被全部接受;神社裡的神殿,不設立靈牌和神像。 

    桃園神社,原來供奉的自然神有造化天地三神和豐授大神;豐授大神是天照大御神的廚師,是農神。日本有些地方的豐授大神,也是醫神;這大神的來源,和中國傳說故事七仙女中最幼小的那位雷同。

    天照大禦神,就是天照大神,是日本神活中的太陽神,也是神活系統中的最高神;不僅統治高天原也是八百方神的象徵,也被視為日本皇室的御祖神和日本民族的大御祖。但是,日本最初的天皇,只是傳達神意的巫師;伊勢神宮稱為天之火明命的大神,是天照大神的原型,意指太陽神的巫師。在天照大神被確定為最高神之前,日本的民族神話中也看不到絕對神的信仰。   

岩壁、陶器和銅鏡上的紋飾,說明太陽有神是遠古人類廣泛的的自然信仰。

   

日本的天照大神就是太陽神。

    15萬至4萬年前,從歐亞大陸渡來的東日流阿蘇邊族,信仰自然中有一神,這神化有萬千的靈,司掌萬物生死和輪迴;神的眼睛改變明暗,神的氣息化為空氣和風,神的忿怒行成雷電,神的處罰就是地震、海嘯、洪水等等自然災變;神的起居活動以冷暖和噴火表現。阿蘇邊族還崇拜日月星火水木土雨獸鳥魚菌等等百多種神。阿蘇邊族之後,渡來日本的津保化族也是信仰多神教。天上的一切是石化神、地上的一切是保野利神、水中的一切是我古神的顯現;這三種神生出了世界萬物。約48004600年前,耶靡堆族建成耶馬台國,荒霸吐神是全能的國神。這神創生世間萬物;以天、地、水建構自然界,以生、育、死表現人類的生存現象。自然巨石是神的棲居地;從北海道到本洲,到處留下以石為神的遺跡。直到九代開化天皇(約西元前158年在位)禁止荒霸吐神這祖傳神信仰,獨尊太陽神。

 

自然的神力令人敬畏。巨石信仰也包括升殖崇拜的意義。


    太陽神如何在日本從一般的地方信仰,演變成國家獨尊的信仰,甚至於是天皇家族的祖神,此外,日本的太陽神性別還有陰陽轉化的過程;這些問題,眾說紛紜。

   

    日本女性自古以來就和咒術密切相關,在生產和祭祀中占重要地位;繩文時代咒物土偶和土版多是女性,就是證明。彌生時代,巫女還充當靈媒傳遞神諭。

女性容易被想像和巫術關聯,因為生殖力的神秘,也因為容易歇斯底里的心理特質。另一種說法認為人類在古代以來就存有一種二元觀,以為生的世界和死的世界、人的世界和神的世界,是同時存在人的日常生活中。女性因為經歷分娩的過程,被認為比男性更接近死的世界;死的世界和神的世界重疊,因此女性和神的世界也比較接近。彌生時代後期到古墳時代的日本的社會是巫女王支配的社會。《萬集》等奈良時代的文獻中,可以看到這種巫女連結天皇和神的信仰。神代以來的氏神祭祀,將新穀奉神時須先齋戒,再獻歌舞或為神織衣,甚至於由皇后親自採集網柏製作新嚐祭酒宴的酒杯;可見神道祭祀中女性的重要角色。在《古事記》和《日本書紀》裡,能看到天照大神在新嚐祭中是負責祭祀的神,不是被祭祀的這負責祭祀的神,名為日孁貴(ヒルメマチ);貴是尊稱,孁是巫女;因此,日孁就也有太陽女神的說法。天照大神實際對照的人物,或許就是《魏志》中所寫邪馬台國的卑彌呼卑彌呼就是日巫女,是天照大神的原形。天照大神和卑彌呼有如下的共同點:都是女性、倭女王、有宗教威權的巫女、有弟弟、未婚、太陽女神。卑彌呼在西元247248年過世,這兩年在日本都發生過日全蝕;天岩戶神話中說天照大神因事鬧脾氣躲進岩戶致天地一片昏暗,或就是將卑彌呼女王的死神話化。 

天岩戶神話中說天照大神因事鬧脾氣躲進岩戶致天地一片昏暗,諸神設法誘祂出洞。

    天岩戶神話也可以說是冬至日太陽再生儀式的神話化;冬至日太陽光最弱,古代日本人理解為太陽的死,也意味著農耕停止,所以在每年冬至日把當年收穫穀物貢奉天照大神和天神地祇;新嚐祭時,天皇自己也食新穀。從冬至日的新嚐祭儀式中,也可以看出農耕和天照大神的密切關係。 

    由於宮廷和地方政治、宗教信仰的關聯,彌生時代以來,本來在民間祭祀的太陽神信仰,因此被宮廷祭祀的太陽神吸收,被稱為天照大神,成為皇室祖神、國家神。 

    在農耕民族中信仰太陽神是很常見的,因為陽光和農作物生長關係密切:日本的農耕時代卻起步很晚。日本的農耕比美索不達米亞晚八千年,比中國晚四千年;中國五千年前開始的城市文明,要到公元七、八世紀才傳到日本。日本不能早早建立城市,或因為每一代天皇死去就要新建一次宮殿,都城不能固定。以至於日本的農耕和城市文明的發展落後世界,但是,在狩獵採集文明這部份有很高的發展,因為在東日本能結橡子的橡樹很多,也適宜打獵;每年還有逆流上游的大量鮭魚和鱒魚,很容易捕捉,晒乾或燻製可以保存過冬。在東日本,這樣的生活和文化延續有萬年之久。日本實施律令政治往前,依序是古墳時代(公元300-710)、彌生時代(公元前3世紀-公元3世紀,)、繩文時代(1萬年前-公元前3世紀)、舊石器時代(1萬年以前)。   

 

    繩文時代,日本列島上的原著民族將狩獵採集文化高度發展,留下日本人至今還特有的生魚片、鍋燒菜這樣的日常食法。其後,約2300年前,擁有稻作文化的大陸人來到日本九州、近畿地方建立日本國,展開農耕的彌生時代。若以極端的劃分,日本人種有繩文人和彌生人兩種類型的分別。繩文人近於艾奴人和沖繩人,分布在以東北為中心的日本北方地區;北陸、山陰、近畿地方的熊野地區和四國的太平洋濱面;九州南部和冲繩的地區。彌生人近於朝鮮人和中國人,分布在三重、滋賀、都、阪、庫、良、歌山等地方的近畿地區。日本列島上東邊和西邊的方言種音相似,僅中部的近畿地方不同;關西方言在重音有點與眾不同,當是文化以及人種的差別所致。   

在出雲系神話和高天原系神話中,可見古代日本民族的征戰和統一。約在公元3世紀,在奈良興起了大和國,高天原神話中的天孫降臨,就是後來的民族征服了先來或原住民族的歷史和故事。

島兒神社、宇良神社等等許多神社祭祀浦島太郎,這個海峽的彼方有不死神的神仙故事,源自中國南方。

奈具神社和乙女神社等等許多神社祭祀天女,《丹後國風土記》說曾有八位仙女降臨峰山町丹波奈井洗浴,其中一位因為衣物被無子嗣的老夫婦隱藏無法歸天而留居人間,這仙女能製造醫藥百病的藥酒,當地人把她當作豐受大神祭祀;這神司掌天照大神的膳食,也是衣食住的守護神。

新井神社祭祀徐福。丹後半島有古代海人族後裔海部氏,藏有兩面銅鏡,此部族自稱祖先從中國渡海來日。龍神社的拜殿,這神社藏有〈海部氏系圖〉(家譜)和日本最古老的的銅鏡;都是日本指定的國寶。古代日本丹後王國為中國人移民及帶來道教和銅鏡之處,現在還有浦島傳說及羽衣傳說的道教思想。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yhistory&aid=2545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