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注意使用安眠藥吃藥不難,停藥最難
2013/01/24 16:05:55瀏覽961|回應0|推薦0

江小姐是個很典型的失眠一族。 

她的工作能力很好,很受上司器重,她的事業心也很大,所以,可想而知,她的工作壓力一向都不小。白天要應付客戶,到處接洽;晚上還往往要加班,要不然事情就處理不完。 

等到一切事情都處理好,已經是晚上九點多的事情。等她開車回家,都已經快十一點。她所能做的事情,就是卸妝,洗個澡,去睡覺。 

很自然的,這是她滿腦袋想著都是公事,怎麼睡得著呢?所以她長期來,飽受失眠之苦,每一天晚上,她往往都得在床上翻來覆去,折騰個三個小時,才有辦法入睡。 

朋友介紹她使用一些中藥、花草茶,她都一依照辦了。結果半點效果也沒有。她閒來到書局買書,看看如何不靠藥物自然入睡的辦法,書中介紹了不少放鬆技巧訓練,她也照辦了,但是還是睡不著。 

最後,她不得已只好使用安眠藥。醫師開給她一種藥物使用。她用了效果不錯,於是就繼續使用。但朋友就開始警告她。吃這個藥物會成癮的,千萬要小心。她有些擔心,於是就停用了。 

但是藥物一停,失眠就更嚴重了,她不得已只好恢復吃半顆,但還是睡不好,反而是半夢半醒的,第二天更難過;最後,她只好恢復一天吃一顆。但糟糕的是,這次即使吃一顆,她還是睡不著了。 

醫師把藥量加到兩顆。她很擔心會不會太多?醫師只是要她繼續吃,沒多說什麼。沒奈何,為了睡眠,也為了第二天的工作表現,她開始每天改吃兩顆。 

五年下來,她不知不覺地,用量越來越大,加到了兩種藥物,一種各三顆才能入睡。她困擾極了。但醫師仍舊不說什麼,叫她繼續吃下去。 

後來,她一位大學的同學從國外拿到心理學博士學位回來,她如獲至寶,要他幫忙。這位好心的博士一看她的藥物,心中暗自說聲不妙。 

開的怎麼都是非常強烈的苯二酚類藥物呢? 

而且其中還有兩種是目前在國內第三類管制藥品管制的藥物呢!他建議立刻停藥,而且,據他所知道的精神醫學發展,使用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的效果,遠勝於使用抗焦慮劑,長期使用下來,可能連藥物也不必服用就能入睡。 

為了取信江小姐,這位朋友還把藥典翻出來給她看。江小姐一看,果真書中與這位朋友講的分文不差,嚇了一跳,趕緊把藥物全部扔進沖水馬桶。再也不敢吃了。 

這位朋友建議她使用一個風行全球、據稱有效的自然睡眠法,無需使用任何藥物。 

結果出乎所有人意料──五天後,江小姐突然暴斃了。死因是鎮定劑戒斷症候群。 

這是一個真實的悲劇,祇是經過改編而已。誰也沒料到的結果。那位心理學博士朋友更是難過自責。 

事後分析,這整個原因是這樣的:江小姐原有的醫師由於門診量太大,並沒有清楚的一個治療計畫,每次江小姐就診,就是開藥而已。當江小姐的失眠加重,這位醫師就跟著加重用藥。 

結果加到最後,就是一次使用一大堆的鎮定劑。關於這部分,自然是醫師的疏失。 

更糟糕的是江小姐因為工作應酬的問題,本來就要喝酒,她的酒量又好,睡覺睡不著時,她不想吃太多安眠藥,所以會多喝一盃白蘭地助眠。 

關於這點,她沒跟醫師或他的好朋友講過。 

所以呢!當她要把安眠藥扔掉之前,一天已經使用到九顆鎮定劑,外加一天一瓶的白蘭地。而奉行該自然睡眠方法的要件:就是停止所有的藥物與酒精等刺激品。 

但在醫療上面,鎮定劑的戒斷是最危險的,安非他命、海洛因、古柯鹼的戒斷都遠遠不及鎮定劑的戒斷。雖然說,醫師開給她的是安全性高的鎮定劑。 

但偏偏她喝酒,而醫師不知道。因為比鎮定劑戒斷更危險的,就是酒精戒斷。而最最危險的,自然是鎮定劑與酒精的合併戒斷。 

在那瞬間,全部藥物終止使用後,所以的鎮定作用消失了,以經典戒斷症狀為例:六個小時開始雙手顫抖、八個小時出現幻覺、十二個小時出現癲癇發作,三天內出現譠妄。然後就死亡了。 

這個悲劇的誕生,是醫師犯錯在先,未善盡告知之責,也未提出治療計畫,又未曾問出酒精是否使用? 

心理學博士朋友犯錯在後,他只唸了藥物學,深知藥物的作用,但卻不明醫理,不知道一個這麼溫和的藥物在突然減藥時,會變成如此嚴重的副作用。 

最後江小姐本身沒把飲酒事情誠實以告,這也是一個損失。

但願這樣的故事,不要再重演。 

選擇你的醫師,選擇後就信任,信任後就盡量發問,醫師若不回答,就開除他。這是保護自己最重要的關鍵之一。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vsl520&aid=7253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