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健康人生,從腳開始:眼鏡小醫的足踝外科診療室
2012/08/07 13:40:08瀏覽1519|回應0|推薦0

腳痛、腳麻、拇趾外翻……關於腳的問題,如果找錯專科醫師,也不一定能幫你正確治療!

  第一本由專業足踝外科醫師親自執筆,近百幅圖解,除了完整解釋腳的各種疑難雜症,更要破解你對於雙腳保健的錯誤刻板印象!

「我有拇指外翻,就再也不能穿高跟鞋了嗎?」
「我最近常常腳麻,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會不會是血路不通啊?」
「我腳痛一直好不了,我有照X光,也有找骨科醫師啊,但就是不知道為什麼痛?」

  氣墊鞋廣告告訴你:「只要穿我們的氣墊鞋,就……」,但是你知道氣墊鞋對某些人來說根本是有害的?

  無論是挑雙合腳舒適的鞋子、或是治好三不五時的扭傷,你第一個想要問的是誰?骨科醫生?還是推拿師父?

  在台灣,由於僅有少數的骨科醫生同時具備足踝醫學的專業,於是,當腳有了問題,我們往往在骨科、復健科、中醫、推拿之間流浪,換過一雙又一雙的鞋子,卻不一定可以無法解決你惱人的不適。

  腳,是人的第二顆心臟,人的老化就是從雙腳開始。我們的足踝腳掌,是機械無法模擬的傑作,包括26塊骨頭、56個關節與118根肌腱,而且在十平方公分大小的足踝關節面上,必須承受走路時兩倍、跑步時六倍的身體重量。事實上無論在生物力學還是治療技術上,腳都需要用有別於一般骨科醫學的思考,目前歐美、日本都已將足踝醫學視為專科,從鞋子、鞋墊、運動、復健到診療或手術,都是足踝專科醫師研究與服務的範圍。

  本書由台灣少數的足踝外科醫師、同時也是網路上的人氣眼鏡小醫--朱家宏醫師親筆撰文,從最基本腳的保健、最常見的拇趾外翻、腳踝扭傷、凍甲、腳麻、足底筋膜炎、糖尿病足等困擾,到複雜的腳部創傷或疾病診療分析,以圖文並茂、淺顯易懂的專業解說,詳細解答各種關於腳的問題,破除不正確治療腳病的迷思,協助讀者更了解腳的奧祕。

作者簡介

朱家宏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日本奈良醫學大學進修,現任彰化秀傳醫院足踝中心主任、骨科部主治醫師、足踝醫學會常務理事、東海大學講師,是台灣少數專精足踝外科的醫師之一。

  對森林懷抱夢想,卻踏進懸壺濟世的不歸路;醫院主任一句「你專攻足踝外科好不好?有沒有興趣?」,卻成為替台灣如一片荒漠般的足踝醫學,開疆拓土的一份子。

  看著許多病患湧進診間,看診時間卻有限,於是開了《眼鏡小醫的腳丫故事館》部落格,成為了網路上有名的「眼鏡小醫」,為更多的人解答各種腳的疑難雜症。

  《眼鏡小醫的腳丫故事館》至今近十萬人點閱,並獲得中時電子報2009推薦嚴選優格。

  部落格網址:blog.yam.com/chujohn

專家推薦

◆衛生署長楊志良

  文筆流暢,論述簡單淺顯,圖文並茂,易看能懂。憑其用心,將專業性的知識變得通俗,經其妙筆,把學術性的題材變得趣味,實在是一本好書。

◆高雄醫學大學骨科教授鄭裕民

  這本書在嚴謹的醫學中注入了趣味,是一本既適合專業參考的工具書,亦是適合大家休閒的健康書。

◆秀傳醫療體系總裁黃明和

  朱家宏醫師在足踝外科這條不熱門的路上,默默耕耘了許多年,他將行醫經驗化作文字,提醒大家好好寶貝雙腳,讓它能陪著自己走更遠的路。

◆彰化縣長卓伯源

◆台中市長胡志強

網友好評摘錄

  Vincylin:很感動台灣有足踝科!!!我右腳底中間的點痛,以為是穴道問題跑去中醫被推拿,後來腳背腳踝小腿腫腫的,突起處變紅紫,骨科、復健科都說是筋膜炎,等發現有「足踝科」時,當下我覺得遇到神了!這次一定可以找到病因^_^

  雲濤:老爸從心臟血管、頸椎動脈血管栓塞、糖尿病、支架心臟足部繞道手術均做過,腳丫由紫變黑到潰爛,不知要不要截肢……,看了你的文章讓我燃起對生命的企盼,感謝你這樣有醫德及客觀分析,讓我剛強壯膽,比禱告、拜拜都有用,希望有此困擾朋友也能受用!

一、足踝醫師與你

被命運選定的足踝醫師
足踝外科是瞎米碗糕?
從腳看文明
天天運動腳趾,老化慢點來
腳痛常常是窮人的病

二、腳與鞋子、鞋墊的愛恨情仇

夾腳拖鞋的大學問
鞋子、鞋墊與腳的愛恨情仇
手術後能不能穿高跟鞋?
氣墊鞋的迷思

三、腳的常見困擾

健康步道不健康──足底筋膜炎
治療拇趾外翻──阿嬤可以跟團旅行了
凍甲(甲溝炎)──除了拔指甲,您還有別的選擇
動動腳趾頭,爪狀趾不要來
後跟痛──英雄阿基里斯的困擾
痛風性關節炎──骨頭裡的粉筆灰
小兒扁平足 治療的兩大關鍵期
後天性扁平足 肌腱退化,足弓也累了
孩子腳跟痛,是「轉大人」嗎?
糖尿病足是個難搞的問題嗎?
蹠痛、雞眼還是疣?

四、創傷與疾病

距骨骨折與脫位的治療 會不會跛腳的關鍵黑盒子
新型石膏健保開始給付 別再用搞笑電影裡的笨石膏 
腳踝扭傷 小毛病也有大學問
跟腱斷裂 週末運動員的大問題
腳踝骨折開刀的最佳時機
再見了,腳踝天天痛──談距骨軟骨剝離及自體馬賽克手術
被勞保局弄丟了一塊骨頭──從跟骨骨折談起
中足蹠關節的脫位異常──從王建民跑壘扭傷腳談起
骨頭也會累?足部疲勞性骨折

五、其他複雜考慮

小兒扁平足,該保守治療或手術治療?
腳麻成因複雜,不能用「血路不通」一語帶過
揭開足部腫瘤的X檔案
不痛也是問題──神經病性關節症
是多長了一塊骨頭嗎?附生骨症候群
踝關節退化的終極治療──融合固定術、人工踝關節置換
面對截肢的考量
醫生,請你幫我截肢!
跗骨竇症候群──X光照不出來的腳踝疼痛
骨頭同在一起的麻煩──足跟骨癒合症
再度踩地的喜悅──擺脫杵狀足、馬蹄足

第三種醫師

  幾年前研究所畢業口試時,我的碩士論文是「影響自費醫療項目願付程度之因素」這種看起來好像很功利的題目。我記得有位口試委員以一種很不屑的口吻惡狠狠的問我「我知道的醫生只有三種,一種是只追求自身利益的,一種是除了自己的利益還只講究自己病人的利益,第三種則是除了自己和病人的利益,會顧及整個社會利益的。你是哪一種?」我還在猜他是不是覺得全部或者大多數醫師都是混蛋,而不知道如何回答的時候,我的指導教授大概深怕我會被當掉還要繼續指導我,趕快出聲「我知道朱家宏一定是第三種,你放心好了。」我心想「除了自己的碩士論文以外,每次都和教授囉哩囉唆閒扯一些利國民生、醫療改革的事情,這時總算發揮效果了。」後來那天的口試還算是順利,總算委員們在輪番炮轟後放我一馬,讓我拿到了學位。當年我是有點納悶,這位醫療經濟學的教授為什麼會問我這個問題,但幾年後我逐漸明白了。

  不可諱言,如今的健保制度提供了一個極端便利及自由的醫療環境,和先進國家比起來,我們可以最快看門診,最快排檢查,最快看專科醫師,最快安排住院手術,也最便宜,但也可能最快被診間請出來,在你都不知道為什麼要手術的時候,你已經被決定下週二開刀,甚至於就是明天。在現有的健保制度下,外科醫師傾向趕快手術,才能趕快「感覺到自己在治療病人」並拿到酬勞,也就是第一種醫師。另外有些醫師則會考慮一下,雖然與自身利益衝突,但會建議患者也可考慮保守治療的可能性及手術的可能併發症及後遺症,但只要健保有給付的檢查及治療,就會儘量給患者用,只要我的病人高興就好了,這是第二種醫師。第三種醫師就是除了會和患者解釋手術的風險及所有治療的可能性以外,還會阻止患者去做一些沒有明顯效益的檢查及治療,有時候會為了不開檢查單而和患者爭的臉紅脖子粗,長篇大論的和患者解釋健保費率及檢查治療的昂貴及其適應症的狹窄。這些顧及整個社會醫療資源的成本卻自我毀滅的行為(沒手術沒檢查沒有錢)花費了醫師診間寶貴的時間,但有時候就只換來患者的不諒解,拋下一句「我也是有交健保費的!」(你廢話那麼多幹嘛)

  套一句新聞人物的話「台灣真是一個理盲又濫情的社會。」我期待在我小小的專業範疇內能夠扭轉此一趨勢,在個人的部落格裡為文推廣醫療保健知識並且不斷的解釋現代醫療的局限性及成本效益的觀念。這些文章集結起來,經過編輯及圖文潤飾就是本書,希望當年的教授也能真的覺得我就是第三種醫師,可以顧及患者及整個社會的需要。

  個人從事足踝外科醫療工作歷經十餘載,深深覺得疾病的診斷及治療都沒有那麼困難,畢竟累積多年的經驗及學識都可派上用場,但難的是和患者解釋醫療的不確定性及要求病人理解及合作,可謂是老話中所說的「做事容易做人難。」常常患者要的是仙丹,但我只能給的是合理的解釋、合理的治療及合理的後果推斷,複雜的腳痛從來都沒有容易的答案。在本書中除了足踝的醫療保健知識之外,我也夾帶敘述醫療問題後面的社會經濟背景,期待讀者多一點興趣而不只把本書當做腳踝疾病的工具書而已。

  健康人生,從腳開始,期待本書也能增進醫病溝通並促進大眾預防足踝疾病,最後希望大家都能有無病無痛快樂的雙腳。

眼鏡小醫的由來:

  某位實習醫師到醫學中心實習的第一個月,為一位榮民杯杯(伯伯)打留置性點滴,由於杯杯的靜脈很脆很難打,技術又不熟練,在打了五次沒上之後,杯杯終於按了叫人鈴,對著麥克風向護理站大叫「救命啊!救命啊!有人要害我啊!」這個實習醫師只好趕快飛也似的逃離病房,拜託謢理站的護士大姐來救命。幾天後,這個小醫師收到一紙院方處理病人抱怨的公文,附帶一張杯杯字體工整的信「數日前遭貴院不合理對待,某眼鏡小醫……等等。」對了,我就是「某眼鏡小醫」,為了紀念我第一次理解醫療的不確定性及尊敬那位被我練習了五次的杯杯,多年後我的部落格就叫做「眼鏡小醫的腳丫故事館」,小醫如我也會永遠記得在醫療這條路上永遠都要謙卑和努力。

推薦序1

腳是第二心臟

楊志良(衛生署長)

  「腳是人的第二心臟」,這是當年美國總統艾森豪的心臟外科醫師保羅.懷特留下來的名言,這句話道出由26塊骨頭、56個關節、118根肌腱組成的腳,有多麼重要。

  足踝外科,在台灣是一門不被重視的次專科,但「腳」在一個人的健康生活中,卻又佔有舉足輕重地位。一旦腳生病了,必定會影響到正常生活作息,降低活動力,如果沒有好好治療或休養,最終可能導致更可怕的健康問題!

  為讓社會大眾深切地體認到腳的重要,並期待大家對極冷僻的足踝外科有所認識,我之前任教於亞洲大學健康管理學院的碩士班學生──朱家宏醫師,特別將其所學足踝外科專業知能,結合十數年來寶貴臨床經驗,寫成專書,公開出版,書名叫作《健康人生,從腳開始》。

  書中作者告訴大家,「腳的問題從來就沒有簡單的答案」,從凍甲的處理、到跟腱斷裂、常見的扁平足、雞眼以及蹠跗關節脫位等等症狀,都不是簡單的方法即可解決,處理這些問題,有些可簡單到換一雙鞋子穿就完全沒事了,有些則非得要進行極精密的軟骨移植手術才行,全書文筆流暢,論述簡單淺顯,圖文並茂,易看能懂。憑其用心,將專業性的知識變得通俗,經其妙筆,把學術性的題材變得趣味,實在是一本好書,很值得大家閱讀。

  欣見書成,感佩用心,爰誌數語,以之為序。

推薦序2

善待雙腳 走更遠的路

黃明和(秀傳醫療體系總裁)

  足踝外科在國內是一冷門的科系,主因在於民眾對足踝的功能、保健認知不足,朱家宏醫師在足踝這條不熱門的路上,默默耕耘了許多年,歲月沒有抹消他對工作的熱忱,反而增長了他的醫術和對病人的柔軟心,進而督促他將行醫經驗、和病人的互動心得、預防足踝疾病方法化作文字,集結成書,語重心長地提醒大家好好寶貝自己的足踝,讓它能陪著自己更愉快走更遠的路。

  本人行醫40餘載,民眾要能有更好的醫療效果和品質,醫療一定要次專科化,我們的腳每天要承受約一百萬磅的壓力(100磅×10000步),如果給予不合適的鞋子、不當的運動磨耗及找錯醫生看錯病等不合理對待,它受的傷害何其大;次專科化的確實診斷與治療可以給患者更專業、更好的醫療結果。

  九年前我在彰化秀傳紀念醫院成立「足踝中心」,將足踝外科成為獨立分科,這也是台灣第一個足踝中心。為了實踐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陸續成立許多個次專科中心,包括傷口照護中心、婦女健康中心、人工關節照護中心等,次專科化對病人的服務更為專精,提供最好的醫療品質。

  朱家宏醫師在骨科領域行醫近二十載,10年前獲藤澤獎學金,到日本奈良醫大進修足踝專科,跟隨奈良醫大的足踝專科名醫高倉義典教授精進醫術,從此更堅定足踝專科是他信守不移的不歸路,回國後即擔任秀傳醫院足踝中心主任至今,3年前他成立自己的部落格,除認真地PO文作足踝保健的衛教,也回覆來自四面八方的疑難雜症問題,其中他心驚的是太多人對足踝的重要性和保健常識嚴重不足,於是決定將文章集結出書。

  人的老化是由雙腿開始,鍛練雙腿可以預防衰老,我就鼓勵員工上樓多走樓梯,並在樓梯間營造燈光氣氛、蟲鳴鳥叫氛圍,讓員工走樓梯時心情愉悅,無形中也訓練了腳力;腳是用來走的,走路是人類最自然的運動,健康人生從腳開始,要好好善待自己的腳,至於要如何善待,減少它無言的抗議,朱家宏醫師在書裡有詳細的闡述,這也是大中華地區第一本以足踝為主的醫學書,期許大眾都因與此書結緣而受益良多。

§內文1

腳與鞋子、鞋墊的愛恨情仇

廣告很可怕,商家花個幾百萬做廣告,就能將似是而非的概念輸入到消費者腦袋;當你腳痛時,就會去他的鞋店說︰「我要買有那種鞋墊的鞋子,」以為穿上就腳不痛了,但其實這其中還有許多學問。

在足踝外科的治療中,腳痛常要做的第一件事叫shoes modification,也就是換鞋子。換鞋子是治療的第一步,對一些輕微的腳痛或變形,這也沒錯。不過接下來,要換比較軟,或是比較硬?比較寬、比較窄?或是比較高跟、比較平底的鞋子?需要弄個鞋墊嗎?還是換成拖鞋或是涼鞋? 

腳痛沒有簡單的答案
我要提醒大家,鞋子只是一個工具,不要奢想它會矯正你的腳,從此變為正常,頂多它可以改善或減輕疼痛,幫助走路而已。

然而當你覺得有莫名其妙的腳痛時,應該小心,因為它可能是某種異常。自己去買雙鞋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可能還會延誤治療。

可是商業廣告把它太簡單化、傳奇化,非黑即白地誘導大眾。例如有氣墊鞋廣告說:「只要穿我們的氣墊鞋,就..」其實氣墊鞋對有些人是有害的;或是「只要穿我們的足弓墊,就..」足弓墊對有些人也是有害的。根據我多年的經驗,有關腳的問題從來就沒有簡單的答案。 

曾有家長問我:「這小孩的腳會這樣,是不是因為他走路姿勢不正確?」我心想:哪有什麼正確的姿勢呢?這孩子是為了適應他的筋很緊、或是骨頭排列問題,而產生出怪異的姿勢讓他可以走路,而所謂的正確姿勢,反而不會走路了;所以我們要做的是,幫他找出真正的原因。

每個人步態都不同,沒有正常模式
我在日本研究時,看到教授們在做步態足底壓力的檢查,我問教授:「你做這麼多的步態檢查,臨床上的效用上怎麼樣?」他說:「沒有什麼效用。」我追問:「為什麼還要做?」他說:「雖然臨床上沒有什麼效用,不過可以用於研究上。」

這件事情告訴我們,每個人的步態都不一樣,而且這種差異大到找不到一個完全正常的模式。所以如何正確選鞋、穿鞋,都是一門學問。多年前一個由美國專業單位發表「選鞋10大注意事項」可供參考,說的是一般通則。(見63頁)

現在先從足踝專科角度,釐清痛腳與鞋子的諸多迷思,再幫忙大家建立正確的觀念。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upow2002&aid=6696408
 引用者清單(1)  
2014/10/02 13:22 【udn】 這有其他商品!居家 方法 毒害 健康比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