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逆時針:哈佛教授教你重返最佳狀態
2012/06/10 00:56:13瀏覽996|回應0|推薦0

《商業周刊》1175期「商周書摘」精選推薦

短短一星期,一群80歲老人就變年輕了,你我一定也做得到!
別再允許任何人,包括你自己,替你貼標籤。
不問「那怎麼可能」,要問「為什麼不能」,結果將超乎你的想像!

  蘭格博士的研究是心理學必讀課,啟發了整個世代的頂尖行為學家。

  這位哈佛教授的研究改變了心理學,現在,她要讓你也改變!

  獨創的「可能性心理學」,已經改變了全球許多人的思考與感覺模式!

  「我想我應該沒嫉妒過任何人,因為如果某人有某樣東西,我也可以擁有。」蘭格博士在演講中這樣說道。她之所以如此有信心,是因為三十多年來對「用心」的研究讓她知道,只要去注意生活中的細微變化,那麼原本認為不可能達成的事,最終都可能實現,即使是逆轉生理年齡。

  蘭格博士做過一項「逆時針」研究,讓一群老人回到年輕20歲的生活一星期,結果他們的聽力、記憶力、靈活度、胃口和整體健康情況都獲得驚人改善,連外貌看起來都變年輕了。

  她用許多原創性的實驗證明,恢復年輕、保持健康的祕訣在意識與用心,而用心就是「注意變異」。例如,氣喘之類的慢性病不可能每天的狀況都一樣,在老王家發作時不需要動用到吸入器,在小李家發作卻需要額外的藥量。只要用心注意到這些細微的變化,去思考原因,很多事情或許就能因而找到解決方法。

  另外,書中也提到人會受「標籤」影響。同樣是癌症病患,認為自己「已治癒」和認為自己「處於緩解期」的人比較起來,前者的生理機能較佳,精神較好,疼痛也較少。蘭格博士證實,只要改變心態、用心注意差異,那麼視力改善、外貌變年輕、減重及壽命增加都是可能的。

  這本《逆時針》提出了掌握希望與突破的關鍵,是一本新世紀不可不讀的經典之作!

*二○○七年《紐約時報雜誌》「年度創意」得主:
「用心」的運動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蘭格及克洛姆想知道「勞動等於運動」這樣的想法能否當作安慰劑,讓人獲得運動的好處,於是透過7家旅館召集了84位房務人員進行研究。他們將這些平常在旅館做清潔工作的房務人員分成兩組,然後告訴其中一組人,她們平常的工作已經提供足夠的運動量,就跟一般人上健身房的效果類似;另一組人則沒有獲知這樣的訊息。結果4週之後,認為自己平常的工作也是良好運動的那一組人,體重減輕、血壓下降,體脂肪率和腰臀比也有改善;整體來說,變得更健康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房務人員並沒有在工作之餘另外做運動,也就是說,她們的行為並沒有改變,改變的只有心態。蘭格博士說,這個研究凸顯了「用心」,也就是「注意新事物」的重要性。(詳情請見本書第六章)

作者簡介

艾倫.蘭格 Ellen J. Langer

  哈佛大學心理系教授,也是第一位獲得哈佛大學心理系終身職的女性,榮獲多種獎項,包括古根漢學術獎、二○○七年《紐約時報雜誌》「年度創意」、美國心理學會的「心理學公眾利益傑出貢獻獎」與「成人發展及老化出色研究成就獎」,以及美國應用暨預防心理協會的「運用基礎科學至應用心理學傑出貢獻獎」。

  發表超過兩百篇研究論文,著有十一本書,包括享譽國際的暢銷書《用心法則:改變你一生的關鍵》,該書已譯成十五種語言。蘭格博士現居美國麻省劍橋市,同時兼具畫家身分——事實上,她就是自己研究成果的活廣告,因為在決定拿起畫筆後,她用心追求這項藝術,現在她的畫作在知名藝廊展售,而且總能賣出好價錢。

譯者簡介

陳雅雲

  美國蒙特利學院翻譯暨口譯研究所碩士,目前在英國攻讀博士學位,為專業翻譯工作者。譯有《從零開始》《踏入宇宙的一小步》《夏日走過山間》《依然是我》《沼澤地夢遊者——烏龜生活記事》《哈囉!獸醫先生》《一動一靜都是策略》《休想困住我》等二十多本書。

洪蘭、許達夫、楊定一、鄭華娟、戴勝益、《EQ》作者丹尼爾.高曼、《奇蹟》作者吉兒.泰勒、心靈之王狄巴克.喬布拉 用心推薦!

各界推薦

  蘭格博士證明人類擁有極大的彈性與無窮的潛能,而且可以運用心靈的心量來轉變健康與命運。——楊定一,長庚生物科技董事長

  這是一本好書,值得大家仔細一讀。作者以逆時針反向角度卻很科學的思維告訴我們,萬事皆有可能性!——許達夫,許醫師自然診所負責人、《感謝老天,我活下來了》作者

  我最喜歡蘭格博士在這本書裡所說的「一小步」概念。當人受到生理機能衰退的威脅,只要用心從一小步開始練習往前走,總有一天可以達到康復或保持好狀態的目標。——鄭華娟,作家暨音樂創作人

  艾倫.蘭格以卓越的見解指出,我們有可能因為一些細微的差異而無法充分享受生活,她同時對尋找多種可能性的方法提出建議。《逆時針》會改變我們觀察及思考事物的方式。——丹尼爾.高曼博士,《EQ》作者

  在《逆時針》中,艾倫.蘭格博士以深刻的洞察力探討身心關係,證明改變心理可以改變生理,使我們的健康和表現在年齡增長後仍能達到最佳狀態。——吉兒.泰勒博士,《奇蹟》作者

  《逆時針》從新的觀點省思老化與健康。這本重要著作的內容有助於改善生活品質,適合所有年齡層的人閱讀。——狄巴克.喬布拉醫學博士

  艾倫.蘭格運用廣泛的研究與學識撰寫本書,使之成為任何面對疾病或老化的人必讀的好書,適合所有人閱讀。蘭格證明許多看似無法避免的生理病痛,能夠透過刻意運用心理的力量來逆轉或改善。本書是克服絕望的指南,也是論述「可能性心理學」的重要著作,讓人能從不同的觀點探討人的許多本質。——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博士,《快樂,從心開始》作者

  《逆時針》是一本兼具實用與哲思的經典作品,讀後會對老化更加敏感,更知道如何做好面對年老的準備,同時對老化秉持比較正面的看法。艾倫.蘭格從創新的觀點探討疾病與健康,並以精湛的筆鋒與讀者分享所知。——蘇.海爾波恩,《記不得的記憶:記憶研究前線捷報》作者

  談到擁有智慧與創造力、能突破舊思維的社會學家,非艾倫.蘭格莫屬。蘭格是擅長說故事的高手,《逆時針》就像一個有趣的故事,點出身與心如何以超乎一般預期的方式互相連結。更重要的是,它指出了對身心關係愈了解,生活會愈好。——丹.艾瑞利博士,《誰說人是理性的》作者

  多年來,艾倫.蘭格的書一直是我靈感的來源。她最新出版的《逆時針》能改變讀者對健康的看法,讓人變得更健康……一本精采好書。——克莉絲汀.諾瑟普醫學博士,《更年期的智慧:熟齡女性風華再現》作者

  意識與用心是治療的第一步。在《逆時針》一書中,艾倫.蘭格博士以具有說服力的論述,點出對信念與預期多用心,就能大幅改善生活品質。一本思想創新、文筆流暢的好書。——狄恩.歐寧胥醫學博士,美國預防醫學研究中心創辦人暨總裁、舊金山加州大學臨床醫學教授、《光譜》作者

  《逆時針》以充分的論據說明預期與信念對身體功能、治療狀況,甚至老化的影響。艾倫.蘭格運用有趣的科學數據來支持她的看法,並以具有說服力的論述指出我們應該透過「用心」來增進對健康的控制。她的研究不僅創新,同時能賦予人更多能力。——安德魯.威爾醫學博士

媒體好評

  《逆時針》深具啟發性,告訴我們,改變對自己年齡和健康的看法,對心理有莫大好處。——《新聞週刊》(Newsweek)

  《逆時針》透過許多極度吸引人的研究,成功地告訴我們人類未開發的能力有多強大。——《科學人心智》雜誌(Scientific American MIND)

  《逆時針》是一本寫得很聰明的書。艾倫.蘭格巧妙地運用許多比喻,挑戰了我們對健康的眾多假設……制定政策的人和醫學教育者都需要接觸艾倫.蘭格提出的觀念。——Miller-McCune雜誌

  艾倫.蘭格挑戰了我們對於身體與心智關係的基本假設,甚至挑戰了我們對客觀事實本質的假設。——美國國家廣播電台(NPR)

  艾倫.蘭格提出的「用心」是非常積極主動、精力充沛、投入、樂觀、有建設性、不受限制的——縱然失敗。——正向健康線上雜誌(Positive Health Online)

推薦序 追求正向且有無限可能性的生活 楊定一
推薦序 心念一轉彎,生命無限好 許達夫
推薦序 可能就是這一帖:最佳回春妙方 鄭華娟
第一章 倒轉生理年齡的「逆時針」實驗
第二章 你有無限可能
第三章 生病是可以控制的嗎?
第四章 到底是誰為我們設了限?
第五章 重新設計規則之必要
第六章 語言就像安慰劑
第七章 貼了標籤,結果會自我應驗
第八章 你的問題,專家所知有限
第九章 用心地成長
第十章 控制自身,重返最佳狀態

推薦序
追求正向且有無限可能性的生活
長庚生物科技董事長 楊定一

  艾倫.蘭格博士以優美的筆觸引領讀者進入心理學領域,在《逆時針》這本書中運用生動且精采的文字帶來嶄新的觀念,除了提出對時間、身心關係、生命實相的看法,更深入具體地解析人們對實相的認知。蘭格博士身為知名且傑出的哈佛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多年來以專業的身分用心推廣非傳統的相關理念,其多年前的著作《用心法則》已被翻譯成許多不同的語言版本,在心理學界引起了廣泛的注意與迴響。

  蘭格博士在本書中分享了時間其實是相對而非絕對,我們常把時間視為固定且不可變動的生活元素,事實上,我們所有的理解都已經歷社會洗禮,不論是人生哲學、生命價值觀、健康管理方式,甚至對實相的認知,都符合社會上認為是「絕對」的概念。大多數人自出生便離不開社會所建立的常規,並在依循常規之中得到安全感。種種常規建立了生活秩序,雖然無形中影響了人們對事物的觀感,但我們往往不自覺。透過許多實驗,蘭格博士證明人類擁有極大的彈性與無窮的潛能,而且可以運用心靈的心量來轉變健康與命運。因此,我們應該追求的是正向且有無限可能性的生活,而非被動又無選擇性的生活。

  我個人相當認同蘭格博士的看法,多年來也持續地推廣相同的理念。在健康方面,我個人認為身心靈的健康應該主動去追求,而非被動地等待得到。我也常常與朋友分享,一個人只要存有慈悲的念頭,總是充滿希望、善意與活力,其實他早已踏出健康的第一步,而這也是身心靈療癒的開始,人生觀更會因而徹底轉變。

  相信讀完本書,您必然會完全認同蘭格博士的看法。在此要提醒讀者朋友,還是要以實際行動來落實本書所帶來的觀念。生活中的實踐是一門更大的學問,如何踏實地走出人生之路,才是值得我們每個人用心去參悟的一堂課。

推薦序
心念一轉彎,生命無限好
作家.許醫師自然診所負責人 許達夫

  這是一本好書,值得大家仔細一讀。作者以逆時針反向角度卻很科學的思維告訴我們,萬事皆有可能性!

  「習以為常」是人之常情,但「人云亦云」卻不見得正確!管理學告訴我們:「以同樣的思維,去做不同的事情,是最沒有效率的!」創業很辛苦,創新卻不簡單,成功的企業來自一個能創新的領導,而失敗的企業多導因於一個不知變通的經營。但是「改變」卻不容易,很多人怯於改變、墨守成規,對人對事永遠一套,結果終身一事無成。不過道理人人懂,卻少有人去嘗試或實踐,因此機會在面前而不知掌握,更嚴重的是,還常常「因無知而排斥!」

  台灣是個寶島,但缺乏真相。名嘴在電視上可以不負責任地大放厥詞;直銷業務員為了獎金,說話可以誇大不實;報紙可以不顧社會責任,引用錯誤數據或照片來誤導民眾。二十一世紀是資訊爆炸的時代,一上網可以隨心所欲,要什麼有什麼,但什麼是正確?什麼是錯誤?如何判斷?卻是一個大問題。

  大多數人只知道「是什麼」,卻不敢追問「為什麼」。不生病時,「習以為常」尚且可以,然而一旦生病,卻依然不知變通,病情一定惡化!我從小生性好奇,討厭被約束,遇事常追根究柢,「為什麼」是我最常向老師質問的話,有人因此認為我背有「反骨」,沒規矩!
我從小就是逆時針思維!

  七年前,我罹患直腸癌第三期,經過放化療之後,腫瘤消失,然後醫院安排了手術,還有為期六個月的大化療。我認為既然腫瘤消失了,為什麼還要動手術?主治醫師警告說:「如果不動手術,你活不過三年。第一年僥倖逃過,第二年一定復發,第三年死亡!」儘管醫生們恐嚇我,我依然秉持逆時針思維,拒絕手術。

  如今七年過去,我不僅活了下來,而且比之前更健康、更快樂。逆向思維讓我開拓出一條生路。

  四年前,我在台中成立全台灣第一家綜合中西醫自然療法的診所,至少已診治過四千位癌症病人,療效差異甚多。凡個性內向、思維保守、情緒不穩、不知反省、道聽塗說、沒有抗壓性,整天生活在恐懼、煩惱、逃避之中的病人,加上手術及放化療的破壞,病情都是急速惡化,最後是身心受創而亡。相反地,個性開朗、思維活潑、情緒穩定、能改過自新、具有堅強生命力的病人,預後都非常好。

  醫生常引用一些數據來嚇唬病人:「如果不治療,活不過兩年!」「你是第四期,生命只剩下三個月!」病人常常被嚇到吃不下、睡不好,甚至真的三個月就去世。「千金難買早知道」,活多久誰能預測?我看過不少癌末病人,只要心念轉變,力行我的雞尾酒自然療法,都能活得長長久久。就拿我來說,不動手術而能活過七年,已經證實醫生的治療是錯誤的。但是,幾乎所有醫生都認為我是特例。

  正如本書作者所言,科學只能分析「族群」,而不能定論「個案」,事實上一個特例就足以推翻科學論述。作者引經據典,清楚地闡述一般人的盲點與盲從,而逆向思維不僅可以避免我們落入陷阱與俗套,更可以讓我們用更寬廣、更深入的態度了解事實的真相。我能活下來,就是從小逆向思考,不盲從、不武斷,腳踏實地徹底覺悟的結果。

  一個例子也許是「特例」,但是兩個、三個,甚至十幾個以上的「特例」就不是「特例」,而是活生生的實證。儘管有這麼多特例,醫生還是「因無知而排斥!」

  醫生在醫學院及醫院所學到的都是「病態醫學」,只知道病毒、細菌、癌症,如何殺砍、如何割毒。正統西醫從來沒有認真討論過什麼是健康、什麼是免疫力、什麼是營養,他們是不懂得健康的人,所提供的治療都是在破壞病人,完全不懂正常細胞需要什麼,更不知道如何保護病人,因此病人到醫院接受治療,要自求多福。

  「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不盲從、不武斷,永遠保持變通、靈巧,做一個有智慧的人,這樣即使罹患癌症,也能化危機為轉機。

  奉勸大家隨時逆時針思考!

推薦序
可能就是這一帖:最佳回春妙方
作家暨音樂創作人 鄭華娟

  或許,你有和我相同的朋友。

  我有兩位德國友人,她倆的個性大不同。

  一位朋友十分愛跟我說她最近得的病,像是醫生發現了她偏頭痛或肌肉痠麻的原因,而且確定這些毛病得用某種方法和藥方治療就會好轉云云。每回見面,這位朋友可以花好幾個鐘頭只講她最近又得了哪些病、服用了哪些藥,很少有其他有趣的話題。

  另一位朋友,十年前被診斷出脊椎方面的問題,她也確實莫名其妙地一夕間無法移動雙腿;好幾位醫生都確定她下半生必會不良於行,得靠輪椅代步。然而這位朋友卻不怎麼把醫生的診斷放在心上,她認為必定有方法能讓她再度可以行走,只要她不放棄練習站起來,就有機會鼓舞自己的身體做出良性的反應。每回看到她,都覺得她眼神散發著快樂且自信的萬丈光芒。

  隨著時間移轉,常常說自己得了新病的朋友每況愈下,身體愈來愈糟,連生活在她周遭的家人,也相繼有了健康方面的問題;反觀樂觀的輪椅小姐,在不斷練習之下,竟然可以再度行走自如,現在更可以騎單車去旅行!而她的家人也常常笑口常開,連她高齡的媽媽也是耳聰目明,不顯老態。

  對於這兩位朋友在健康上的境遇,我感到很驚異。難道心靈的力量,真的可以主宰我們對自己身體的看法?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朋友,讓你親眼見證他們很用心地改變了別人看來根本不可能改善的困境?這真是太讓人疑惑啦,難道除了醫療和藥物,心靈的能量也是健康的守護神?

  不只你我有同樣的疑惑,哈佛大學心理系教授艾倫.蘭格對於這個疑惑正正經經地展開了研究。她慎重其事地把這些怪異又好玩的想法和觀察當作靈感,放進了她所做的學術研究中,幫助心理學探討的知識更向前邁進一步。看完這本書,我相信人的生活態度可能真的會影響身體健康;醫生或許也只能治療病症,卻無法控制病因的來源。

  我最喜歡她在這本書裡所說的「一小步」概念。當人受到生理機能衰退的威脅,只要用心從一小步開始練習往前走,總有一天可以達到康復或保持好狀態的目標。另外,這位教授作者最厲害的一項研究,也就是貫穿整本書的老年人「回春」可能性研究,說明了老這件事是可以延緩的,只要方法正確,由心到外表再度年輕個二十歲絕不是問題。

  至於回春的妙法就在這本書裡,讓我們一同翻開書頁,好好學習。

§內文1

第一章 倒轉生理年齡的「逆時針」實驗

一九七九年,我和學生設計了一項研究(後來稱為「逆時針研究」),想知道如果在心理上將時間倒轉,對人的生理狀態有什麼影響。我們會重新創造出一九五九年的世界,讓參與實驗的人當作在過二十年前的生活,看看如果心理上的時間倒轉二十年,身體會不會也跟著改變?

起初這個構想跟其他許多構想一樣,聽起來很極端,但是愈思考,愈覺得它可行,最後我們決定這個構想值得投入精力。剛開始我的學生不像我那麼有信心,因為這跟一般的研究不同,但是沒多久,他們就變得和我一樣興奮。

首先,我們去請教老年醫學專家,想知道有哪些決定性的生理年齡指標,可以用來測量實驗結果,結果卻驚訝地得知這種指標並不存在(至今依然如此)。如果不知道年齡的測定方法,科學就無法明確指出一個人究竟有多老。但是為了進行研究,我們還是必須設法測量受試者在實驗前後的年紀,於是我們開始尋找最適合測量心理與生理年齡的方法。除了體重、靈活度和柔軟度以外,我們還打算測量戴眼鏡和不戴眼鏡的視力,不僅測單眼,也測雙眼。此外,也要測量味覺的敏銳度。我們會讓有可能參加實驗的人做智力測驗,評估他們寫完一系列試題的速度和正確度,還會測量視覺記憶,並替他們拍照,以便日後評估外表的變化。最後,每個人都要做心理自我評量,而我們就根據這些評量結果來挑選受試者;實驗結束後,再用它們來衡量可能的改善之處。

我們利用地方報紙和傳單打廣告,把這個研究的主題描述成「回憶」,並將受試者的年齡限定在八十歲上下,他們必須到鄉下地方的幽靜莊園住一星期、聊聊過去。而為了不讓研究變得太複雜,我們決定只針對單一性別,這樣在分配房間和其他物資時比較方便。最後我們選擇男性進行研究,希望招募身體健康、可以參與我們所安排的活動和討論會的老年人。消息傳出後,許多年輕人表示想進一步了解這個研究,以及它能為他們年邁的父母帶來什麼好處。我們透過電話訪談挑選受試者,然後請他們到辦公室來進行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基線測驗。

這些訪談令人難忘。和一位亞諾老先生第一次碰面時,我請他談談自己,尤其是他對自己的健康和身體狀況的看法。在這過程中,亞諾的女兒一直坐在旁邊,沒有打斷他的話,跟其他那些帶父母進來的成年子女很不一樣。亞諾談到他的生活,談到以前喜歡做的各種體能與智力活動,但現在的他已經失去活力,幾乎什麼都做不了。他不再閱讀,因為就算戴著眼鏡,他也幾乎看不到書上的字;他不再打高爾夫球,因為光是想到自己在球場上老態龍鍾的模樣,就覺得氣餒;無論寒暑、無論穿多少衣服,他只要出門就會感冒。另外他也說,他已經嘗不出食物的美味。可以想見,他的生活淒涼到極點。

聽亞諾說話時,我在心裡默默讚賞他女兒,因為她讓父親暢談自己的生活。但後來她卻突然開口,用輕蔑的語氣說亞諾「講話老是這麼誇張」。

可悲的是,亞諾並沒有反駁女兒的嘲弄。
我告訴亞諾,我不知道這個研究能不能造成任何改變,但是在那一個星期,他說不定會過得很快樂,於是他同意參加。

在進行更多訪談、聽了更多受試者對自身健康和生理限制的抱怨後,我心裡愈來愈懷疑。我們會獲得正面的結果嗎?投入大量精力來籌備和執行這個研究,值得嗎?我和四名研究生都很清楚這是一項大工程,但既然已經做了不少工作,乾脆就進行到底。最後我們選了十六個人,平均分成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然後開始為實驗做準備。

Copyrightc 2011 book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永誠 中醫輔導
秉承「永續經營,誠以待人」之經營理念,永誠諮詢發展至今,從中國國家級職業資格證照輔導考取、國際碩博士進修規劃,到兩岸商務考察交流安排等服務,為囊括教育、商貿、文化等多面向發展之兩岸教育暨商務發展機構。十多年來輔導上萬名學員以在職進修方向成功登陸,帶領兩岸各界人士參與交流學習近千場活動,奠定了兩岸最大商務平台之品牌地位

 
永誠致力推廣兩岸中醫進修,與台灣中醫醫學會、臺北醫學大學進修推廣部、大陸知名中醫醫藥大學、教育學院等權威級專業醫療、學術單位交流合作;特聘兩岸知名中醫師資群聯合教學、進行專業實習跟診、考察交流等活動,專業輔導規劃,培育全方位中醫專業人才!


 

 永誠高效、優質、熱忱的工作態度以及一流的專業服務,受到中央電視臺、臺灣東森電視台、年代電視台、TVBS電視台、中廣廣播網、中國時報、香港明報等眾多媒體的爭相報導,更深受官方與民間機構的支持與青睞。

 

 多年來每一步的足跡,印證了永誠諮詢每一刻的成長,為了替廣大學員以及各行各界人士、教育機構、大專院校服務,永誠積極與各大公會、協會、學術團體、教育機構、知名學府展開合作,順應兩岸全球化、國際化趨勢,全力開拓新加坡、印尼甚至日韓市場,提供更加專業細緻的服務,以及廣闊深遠的職場發展契機!


(右)中國政法大學宣增益院長



(中)林顯宗大師

(左)廣州中醫藥大學王省良校長
(右)廣州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

(右)廣州中醫藥大學
國際學院王鴻琦院長

特色

目前政府將於民國100年廢止中醫特考,一般人少了一個取得中醫執照的途徑,必須透過正規科班教育畢業後,才能參加中醫特  ,對於沒有受過中醫學系正規教育,但有心取得中醫師資格的社會人士將是一大阻礙,紛紛轉往其他亞洲國家學中醫,其中又以中國為學中醫的首選國家
全球華人人口超過15億,分佈五大洲,受眾多華人仰賴的中醫學, 時代進步及生活水準普遍提高情況下,中醫應用已不像過去僅止於輔助治療,而是以傳統內科、針灸、推拿發展到更多元的層面,伴隨人們對健康意識愈來愈重視及養生觀念崛起,消費者回歸自然需求,醫成為21世紀最為搶手的熱門行業。 

世界各國主流醫學之所以不敢否定中醫存在,其原因在於人體在於調養體質、疾病斷根、減輕疼痛等,主流醫學無法打包票一定有效,反倒是中醫藥、針灸有其對人體治療的效果,無法默視。意味著在全球吹起養生風的同時,中醫師及中醫相關行業將會受越來越人依賴。
中醫藥的合法地位已得到確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條例》中也明確指出國家保護、扶持、發展中醫藥事
業,實行中西醫並重的方針,鼓勵中西醫相互學習、相互補充、共同提高,推動中醫、西醫兩種醫學體系的有機結合,全面發展中國中醫藥事業。中醫藥學是中國醫學科學的特色,也是中國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為中華文明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世界文明的進步產生了積極影響。  
特別是中國已加入WTO,中醫藥走向世界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條件,中醫藥走向世界是必然的,也只有走向世界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發展。中醫藥必將走向世界,成為與西醫藥平起平坐、相互補充而又不能相互取代的人類另一醫療體系。

中醫專業系列課程特色系統式教學!

開放免費講座讓民眾體驗中醫奧妙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upow2002&aid=653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