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7/24 06:47:41瀏覽176|回應0|推薦0 | |
你一定沒想到: .罐頭發明了57年之後,才發明開罐器 這些人的共同點是什麼? 他們都會做計畫,但他們的成功都靠「B計畫」——知道何時該轉彎、何時不堅持、計畫該如何變形。 大衛.墨瑞當過工程師、經理人,靠著自己構思獲利模式和修正別人的創意,開辦過幾家公司,經營幾年之後出售給大企業,致富之後以登山為樂,還成了專家。他用親身經歷和十多家典範企業成功的背後故事,告訴我們: 「如何做一份計畫,然後獲得極大商業成功。」 你可以用在目前任職的公司,更可以用在未來的生涯規劃。 B計畫,不是要你另外做計畫,而是在訂定「原計畫」時注意—— .原計畫是否成功,我只能看一個指標。 .先有答案再來想問題,也行(先擁有技術,再來看看這技術能解決什麼問題),像Skype的開發工程師一樣,你也能成功。 .清點你可用的資源。清點手上資源的好處是: .選在你佔優勢的地方,跟對手競爭。 計畫,一定要動手、寫下來。「寫」是強迫自己把思考組織起來的唯一方法。本書提供了一份好計畫的完整範本,可供你作為發想的參考。 一、你會知道:「預測是不可能準確的,尤其是專家預測」。那我該如何預測? 二、你就會知道:「該堅持的是決心,不是計畫或目標」。我何時該放棄? 三、你會知道:「證明你自己錯,比證明你對更重要」。我如何設定指標來驗證自己? 四、你會知道:「一份好計畫,得能夠策略變形,或是能夠戰術變形」。我該如何變形? 本書大規模的替讀者研究了成功與失敗的商業故事,實例遍及零售業、電子業、科技資訊、醫療、保險、稅務、電子商務、軍事、航太等領域,加上作者的親身經歷,告訴你:別以為B計畫必須做得很詳細、很先進——未必! 「具破壞性的技術(戰術)通常會出現在低階市場」 不信?看看個人電腦發展史、臉書、Skype、量販店、罐頭的發明過程就知道。你心中有一個問題想解決嗎? 就從那個單純問題開始,偉大的成就和商機在等著你。 作者簡介 大衛.墨瑞(David Murray) 用點子造就億萬身價的工程師、成功的創業家與顧問。 佛蒙特大學結構工程學士、佩柏戴恩大學企業管理碩士,曾在麥道航太公司(McDonnell Douglas Astronautics Company)擔任航太工程師,並花了一年待在華盛頓特區,擔任國防部、美國太空總署、國會和白宮的聯絡人。 後來他進入金融服務業,並創立了幾家公司,第一家公司就被《企業雜誌》(Inc.)評選為美國百大成長最快速公司之一。他並擔任過數家《財富》五百大企業的高階經理人,包括直覺軟體公司(Intuit)創意長,負責在公司教導和實施創意構想。著有《借用創意,你最快出人頭地》(大是文化出版)。 譯者簡介 丁惠民 中興大學企管系畢,曾任職於明□電腦、工商時報,現為專業文字工作者。譯有《成為好主管 抓緊關鍵90天》(大是文化出版)。 國家傑出經理獎得主、工研院奈米科技研發中心主任 陳聯泰 推薦 如何做出成功的策略規劃,讓你的計畫跟得上變化,是每位經理人最關心的事。《讓你成功的,永遠是B計畫》用了啟發性又有趣的方法,幫你整理出策略規劃的重要原則。——《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 墨瑞舉了許多生動的例子,來說明每家聰明公司都得學會的一堂課。——《風險管理雜誌》(Risk Management Magazine) 前言 會轉彎、懂放棄、能變形 第一章 你的「原計畫」能引出B計畫嗎? 第二章 想出一個問題,造就一個偉大事業 第三章 出手前,清點你的資源 第四章 從你佔優勢的小地方開始競爭 第五章 同步思考:只聚焦於跟目標有關的細節 第六章 你能只看一個指標就全盤掌握嗎? 第七章 「完美」的企畫,必須這麼寫 第八章 原計畫設想周詳,才會靠B計畫成功 第九章 學會轉彎、懂得放棄,才得以成功 第十章 用你訂的指標,幫你自己成功 第十一章 兩種變形,用B計畫幫你進化 第十二章 堅持,與放下自我的能力 結語 像水一樣吧,我的朋友 前言 會轉彎、懂放棄、能變形 幾年前,我為了宣傳《借用創意,你最快出人頭地》(Borrowing Brilliance,大是文化出版)而走訪全美各地。在巡迴宣傳的過程中,我拜訪了幾百位企業經理人,並受邀到Google、波音公司(Boeing)、美國清潔用品製造商高樂氏(Clorox)、奇異電器(General Electronics)、微軟(Microsoft),和位於美國加州的美國海軍研究院(U.S. Naval Postgraduate School)等公司參觀。我和很多有趣的人談過有意思的話。 在這些談話中,我不斷重複聽到:「我們有許多很好的創意,卻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執行。」我的直覺告訴我,這就是我下一本書的題材。我必須找出原因。我的演說事業帶來了顧問業務,在執行顧問服務的過程中,我意識到大部分企業的策略規劃流程出了一些嚴重的問題,而且顯然在很多不同的地方都是如此。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我研究策略性思考。我讀了《孫子兵法》和普魯士將軍克勞塞維茨(Carl von Clausewitz)的《戰爭論》(On War)。我拜訪了美國軍事指揮學院(U.S. Army Command and General Staff College)。在五角大廈裡,我和幾位軍事理論家交談,進而了解他們對策略與戰術的想法。另外,我還讀了哈佛大學教授波特(Michael Porter)的管理學巨作《競爭優勢》(Competitive Advantage)。我訪談了數十位《財富》五百大企業的經理人與數十位創業家。我持續觀察祖克柏,並看著臉書如何發展並成為一種全球現象。 同時,我也回頭看歷史書籍並檢視阿波羅太空計畫的非凡成果,這個計畫的初衷是讓人類初次踏上月球,我思考美國太空總署如何打造這個當時被許多人視為策略性失敗的太空載人計畫。到底是出了什麼問題呢?我曾經是一位太空科學家,並在國際太空站工作過。當然,我也回想到自己那段不怎麼戲劇性的創業成敗歷程,還有近年來我熱愛的攀岩與登山活動,這些都為我提供了極具參考價值的思考觀點。 透過這些研究,我找出了目前被廣泛採用的策略規劃方法,為什麼會出現瑕疵?有兩個主要原因。第一,領導者與企業會採用由上往下的方法來制定與執行策略;而且,他們很少會考慮到戰術面的問題。因此,企業計畫通常都敗在戰術層次上。第二個原因是:他們沒有提出一個在實際執行時可因應調整的機制。取而代之的是,各部門經理會盲目、嚴格地遵守企業指派給他們的計畫,即便在實際執行戰術出現問題時也不例外。為什麼會這樣呢?我不禁深思。後來我發現答案就在策略規劃的歷史與窠臼中。 策略發展的概念,最早是於一九六○年代由錢德勒(Alfred Chandler)在《策略與結構》(Strategy and Structure)一書中提出。錢德勒將策略定義為一系列的長短期目標、達成這些目標必須採取的行動方案,以及執行此方案所需的資源。在錢德勒的基礎上,其他人開始建立相關理論,最引人注意的就是管理學大師杜拉克(Peter Drucker)提出的目標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這個觀念在一九七○與八○年代被廣為認同,直到今天仍廣為採用。到一九八○年代後期及一九九○年代時,波特以其著作成為引領思潮的管理學家。他提出驅動策略的五種力量,並提出整體策略的概念,進一步擴大了由上往下的管理思維。 這些都是好東西,而且直到這個世界的變動腳步沒那麼快之前,它們都能運作得很好。當事物的節奏緩慢時,由上往下的管理流程是可行的,因為領導者可以對計畫進行年度調整;但是,當變動的腳步加快時,這種模式就行不通了。在這種情況下,企業不是沒有做出調整,就是即便做出調整,也沒有思考該如何和公司的策略相配合。因此,由上而下制定策略的企業最終只會出現一個過時無用的、或是缺乏一致性的營運模式。臉書的發展之所以如此成功,大部分要歸功於祖克柏本身既是執行長,也是採取戰術調整的人。賈伯斯之於蘋果電腦也是如此、比爾.蓋茲在微軟裡也扮演這樣的角色。 因此,這個問題的解決之道就是採用一種新的企業管理模式,我稱為「應變管理」。有些企業領導者,包括祖克柏與賈伯斯等,已經採取這種新的管理模式。我建議所有經理人都應該開始導入新的管理原則,並發展出可讓企業具備應變能力的流程。如果當今企業所面對的問題是改變,那麼應變就是解答。這也是本書探討的主題,教你如何從A計畫進展到B計畫。 不過我先要強調,具備應變性,不是說有一個架構良好的原始計畫不重要。有一個對的A計畫仍至關重要,因為適當的A計畫,能成為後續演進成長的種子。 §內文1第九章 學會轉彎、懂得放棄,才得以成功 Copyrightc 2011 book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
|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