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4/11 17:02:25瀏覽170|回應0|推薦0 | |
網路化 × 少子化 × 高齡化帶來好商機 這是個年輕人「想要」一個人生活、 中年人「愛上」一個人生活、 老年人「必須」一個人生活的時代。 21世紀的3大趨勢正結合成一個巨大的經濟體,高齡化、少子化和網路化連鎖效應地形成了產值驚人的「一個人經濟潮」,這股潮流正影響著每個人的生活,帶來無限的新商機。 一個人,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好生意。現在,不論是上學的、上班的、已婚的、單身的、有伴的,沒伴的,每個人、每天都會一個人坐公車、搭捷運、看電影、逛超商、吃晚餐、敗精品、上網路…,每個人都是「一個人的經濟」的使用者,也是貢獻者。所有人,不論是自願,還是非自願,都正在或預備過「一個人的生活」,誰掌握了這股商機,誰就能穩做時代贏家。 網路改變了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少子高齡化撼動了中老世代的人生觀。便利商店是一個人生活不可或缺的好夥伴,網路是社群意見和知識的主要來源。在所得不增,市場縮小的成熟社會裡,消費者可以平日吃超商的便當,假日住高檔的五星級飯店,一面追求精緻的享樂生活,一面精打細算地衡量物品的價值,解悶、獨樂、省時、療癒、限量成為熱賣的關鍵詞,形成貴的要獨特,便宜的要超值的消費觀。不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必須做好準備,迎接全新的「一個人的經濟」時代。 21世紀的3大趨勢正結合成一個巨大的經濟體,高齡化、少子化和網路化連鎖效應地形成了產值驚人的「一個人經濟潮」,這股潮流正影響著每個人的生活,帶來無限的新商機。 趨勢大師大前研一指出身在高齡少子、市場縮小的成熟社會,你必須比父母更努力、更有膽識,才能擁有更好的生活。在經濟高度成長的年代,升官加薪年年有,機會可遇也可求,但在成長減緩的成熟社會裡,裁員減薪是常態,機會得自己創造。業績其實和景氣無關,每個時代都有英雄,重點是你能否認清所處社會,知道現在的社會要什麼,找出新的成功模式,創造出無法複製、不受景氣左右的新商法。 在成長減緩的低薪時代裡,你不能只是坐以待斃地看著物價節節高漲、薪水原地不動,讓生活負擔拖垮你的人生,必須將眼光放在有更多機會的新興國家,放大競爭基點,找到你的下一個金礦。本書除了指出了企業或個人該如何迎戰及掌握一個人經濟時代的新商機,也分析全球前景看好、蓄勢待發的新興市場機會。內容包括: ●少子高齡化時代如何影響你的未來? 作者簡介 大前研一 國際知名趨勢大師。1943年出生於日本福岡縣。早稻田大學理工學部學士,東京工業大學原子核工學碩士,麻省理工學院(MIT)原子力工學博士。曾任日立製作所原子力開發部工程師,1972年進入麥肯錫顧問公司,歷任總公司資深董事、日本分公司社長、亞洲太平洋地區會長。離開麥肯錫之後,仍以全球觀點及大膽創見,為國際級企業及亞洲太平洋地區國家提出建言。 2005年設立日本第一所利用遠距教學的管理研究所「商業突破研究所大學」(Business Breakthrough School, BBT),並擔任校長,致力培養日本未來優秀人才。著作有《美國,再見?》《再起動:職場絕對生存手冊》、《專業:你唯一的生存之道》(以上均為天下文化出版)、《企業參謀》、《異端者的時代》、《看不見的新大陸》、《無國界的世界》、《新.資本論》、《思考的技術》、《M型社會》、《全球舞臺大未來》、《OFF學》、《後五十歲的選擇》、《即戰力》、《研磨商業力》、《質問力》等書。 譯者簡介 孫玉珍 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碩士,曾入圍第二十九屆金鼎獎最佳翻譯人獎,譯有《糧食爭奪戰》、《文人的飲食生活》等數十本作品。 前言 一個人就能翻弄經濟的年代 第一章 認識現狀:成熟社會的消費心理 005 第二章 眼前的金礦:一個人的好生意 111 第三章 外部金礦:勇闖另一個天下 111 第四章 潛在金礦:創意的技術 111 第五章 二十年後的競爭力:未來等待人才 111 結語 讓享受人生變成全民運動 111 中文版序 過去二十年多來,日本社會已經逐漸失去傳統家庭的束縛,過去典型的主流日本家庭,是四個人的小家庭,如果看電視,尤其是日本公共電視NHK的烹飪節目,就會發現每次的示範菜單都是四人份,但是根據調查,現在已有48%的人都是一個人收看這類節目,四人份的食譜其實已經對他們不適用。而且,當電視主持人說:「祝各位和家人有美好的一天」,其實陪伴這些人看電視的都是寵物,根據統計現在日本貓狗的數量已經超過新生幼兒,達到2,500萬隻。 買不起房子,愈來愈晚婚 加上適婚年齡一直往後延,過去二十五歲左右是適婚年齡,後來變成三十歲,現在甚至有35%的三十五歲男性還和父母同住,形成日本社會特有的「單身寄生族」,但如果從經濟負擔的角度來看,也就不覺得奇怪了。因為這些青壯男性收入太低,負擔不起東京的房貸,甚至房租,而父母也樂意和他們同住。這些人在遇到適婚對象,一定會被問到:「你有自己的房子嗎?」如果買不起房就無法結婚,實際結婚年齡也就愈拖愈晚,造成日本社會朝一個截然不同於的方向發展。 過去男性的適婚年齡是二十八歲,女性是二十五歲,現在一直要拖到快四十歲才能定下來,形成龐大的「單身族」,這使得過去為了一家四口,開著家庭號小型休旅車,一次到大賣場買一個月份量的採購行為,也跟著改變了,取而代之的是,愈來愈多的一個人生活者依靠便利商店渡日,便利商店漸漸成為單身族的冰箱,這就是為什麼近年來,日本都會區的連鎖家庭餐廳Danny’s 或是Skylark逐漸出現經營困難的現象。 單身是所有世代最大的一種族群 也就是說,日本過去二十年來的人口統計出現了結構性的劇烈變化,現在日本社會已經出現20歲單身,30歲單身,到了40歲還是單身的現象。因為很多女性不婚,至於那些結婚的,到了50歲,有不少人卻決定離婚,加入龐大的單身族,使得「一個人的經濟體」愈來愈大。到了60歲,很多已婚女性已經習慣工作狂的老公長年不在家,當老公突然對她說:「現在我可以陪你了。」60歲的太太卻說:「不用了,謝謝,我寧可一個人。我不是你的女傭,你要喝酒,自己去外面的酒館。」所以很多家庭,老公退休日,就是夫妻離婚時,這就是60歲、70歲單身族增加的原因。 70歲以後,配偶過世,又恢復單身,所以日本人口統計出,單身反而是20歲以上的世代最大的一種族群。有家庭的人,反而變成幸運的少數。這種「單身變成主流」改變了行銷的概念,而且進一步改變社會對儲蓄、生活型態念和人際關係的認知。 現在已經有日本企業看到一個人經濟的商機。許多企業不僅提供退休員工福利,也陸陸續續有公司成立所謂的「銀髮族事業群」。美國也有許多高齡族商機,許多在新英格蘭地區、五大湖區各州的居民,紛紛往「陽光帶」(Sun Belt)南移,佛羅里達州的奧蘭多市已經成為最多銀髮退休族,因為溫暖、不下雪,非常適合高齡者居住。日本雖然沒有佛羅里達這樣的地方,但我和一家日本企業打算在千葉縣(東京迪士尼樂園所在,捷運方便)的稻毛鎮合夥興建「老人養生村」,預備建立一個1500人的新社區。 根據統計,每個人一生平均要渡過8萬小時的全職工作時光,大概相當40年的職場生涯,但是60歲退休後,平均再活20年,60歲到80歲,一年365天,天天都是星期天,如果扣除睡覺、休息時間,每天還有12小時的休閒時光,換句話說,剩下20年的平均餘命也相當於上班40年,那麼要如何渡過8萬小時的日子?我在企業突破大學開了這麼一門課:「你所需要的20不同的消遣」。根據我的研究,在20年健康時光,每個人至少需要20種不同的嗜好,日子才會充實精采。20種嗜好之中最好是10種室內,10種戶外,而5種可以獨樂,5種與朋友共樂,這樣就能保有平衡人生,既有個人自由,又不離群索居。 有人告訴我:「我退休後要每天打高爾夫球過癮。」我反問他:「你能整天打高爾夫不膩嗎?」結果他連打三天就膩了,為什麼?找不到球伴。又有人告訴我:「我喜歡釣魚,退休後要回故鄉整天釣魚。」後來他每天帶釣魚戰果回家,老婆最後投降說:「拜託不要再帶魚回家了。」他想把魚賣掉,但故鄉是漁村,沒有顧客,一個月後,他認清原來退休這麼無聊,沮喪不已。我所認識的高階主管,沒有一個人樂在退休生活中,因為他們年輕時都沒培養嗜好、沒事先規畫,加上退休後沒資源、沒權勢,只能嘗盡人情冷暖。這就是人生的真相,所以我主張退休前至少要養成20個嗜好,才能打發退休後「天天都是星期天」的人生。 高齡化 × 少子化 × 網路化加深宅經濟 至於高齡化、少子化、網路化三大趨勢會連鎖效應造成什麼樣的影響?我認為會加深「宅經濟」。也就是生活會變的愈來愈不需出門,每樣東西都可以宅配到家,房間就是一個人全部的生活空間,社交生活愈來愈少。為了避免這種問題,現在有許多年輕人喜歡5、6人一起分租公寓,共用客廳和廚房,但有自己獨自的房間,既可和室友同樂,也能享有完整的隱私權,完全不同於傳統的日本居住型態,日本有營建業者已經嗅到這股商機,開始推出這種新型態的住宅。 其實這種共享公寓也很符合日本單身女性與日俱增的趨勢。幾年前,日本有一本暢銷書《敗犬的遠吠》(酒井順子著),作者以不同於日本傳統社會的觀點指出,就是因為「敗犬」,才有許多其他族群沒有的樂趣。如果已婚,生活都是責任,例如為了養家,已婚男性能自由支配的零用錢一個月不過2萬5,000元日圓左右,這些人還是大學生、未婚上班族的時代,還有5萬日圓零用錢可花,雖然不多,但總不像已婚養家男人那樣微薄。日本薪水階級現在過的就是這樣拮据的生活,所以日本社會正在發展的銀髮商機,我認為至少有20個商機,但是都是與傳統家庭所需的產品截然不同。 雖然已經有日本企業注意到,但反應還是太慢,不知道家庭餐廳的業績為何一直走下坡,也不清楚超市業態的通路為何每況愈下。現在超市包裝都對一個人生活者太大、太多,如果要抓住這波洶湧而來的新顧客,一定要改成小包裝,並且用全新的行銷策略,為單身族量身打造新商品。 我衷心建議台灣的服務業,尤其是零售業,一定要好好準備應戰,因為未來會來得又快、又猛,如果沒有不斷觀察人口統計的變化,等到發現業態衰退,就太慢了,家戶人口變化絕對是值得注意的焦點。 推薦序 經濟的轉型源自生活型態的變動 家戶人口統計的變遷趨勢,是驅動經濟與產業走向的無聲而影響鉅大的力量。「一個人生活」的社會,自然就會帶來「一個人的經濟」。 以日本社會為例,年輕人「想要」一個人生活(越來越晚婚),中年人「愛上」一個人生活,老年人「必須」一個人生活(50歲以上的人越來越多離婚)。這些「單身族」不喜歡到超市或大賣場購買大包裝分量的食材,而以小包裝為主的便利商店成為他們的新歡。便利商店漸漸成為單身族的另一個大冰箱。 而在2008年,日本便利超商的年度營業額首度超越了百貨公司。這就是生活力變遷驅動經濟力變遷,「一個人生活」的社會帶動「一個人經濟」的顯例。 一般想像中的「家庭」圖像,總是認為是由一對夫妻和一或兩個小孩組成的「核心家庭」。其實日本在2005年時,「一個人的家戶」數已到達1,333萬戶,與約有1,464萬戶的「夫妻和小孩組成的家戶」並駕齊驅。2010年則估計已達1,500萬戶,超越所謂的「核心家庭」,佔日本總戶數的三成以上。而如果再加上約占總家戶數兩成多的1000萬戶「兩夫妻家庭(無小孩)」,這總數超過日本家戶數五成以上的「一個人生活者」和「兩人家庭」,對多數綜合超市(含百貨公司地下樓層)所提供的四人份食材包裝會感覺很不方便,難怪提供單人消費份量包裝的便利超商總營業額會超過百貨公司。 「一個人生活」的社會,不只出現在20─24歲年齡層。事實上自1985年起直到現在,因為未婚、晚婚、熟齡離婚和夫妻死別的人數增加等等原因,30歲單身,40歲單身,50歲單身,以至於60歲單身,70歲單身,各年齡層的「一個人家戶」也日益增多。現在日本橫跨所有年齡層的「典型標準家戶」,其實已經是「一個人的家戶」。 台灣近年社會發展的趨勢與日本相距不遠。 超市如果因為業績下降,而採取降價的措施,試圖以低價吸引顧客,這是一個錯誤的決策。問題在產品包裝份量,不在價格。事實上,「一個人家戶」與「兩人夫妻家庭」更可能為追求生活的質感。而採行value up而非cost down的消費決策。以調降價格促銷來因應「一個人家戶」興起的新經濟變局,根本是牛頭不對馬嘴。 Copyrightc 2011 book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
|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