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陪女兒安度初潮(2008-04康健雜誌113期)
2012/02/20 13:54:04瀏覽87|回應0|推薦0

陪女兒安度初潮

月經使小女孩蛻變為少女,父母怎麼帶領她面對身體的變化?需要補身體嗎?

早上還肆無忌憚地遊戲追逐,放學途中只覺腿間汗濕一片,回家就見了血。記得我坐在冰涼的馬桶上,兩條小腿盪啊盪的,想起班上男生習於作弄取笑女孩的嘴臉;以前總覺自己是局外人,現在一下子都浮到了眼前。……客廳裡電視聲音嘈雜,至今我依然記得那天的頭條新聞,友邦南非與我方斷交。記者說:『很遺憾……』我眼眶就莫名酸澀,像是自己也和誰斷了交情。」

文壇新秀湯舒雯的作品《初經‧人事》,寫出少女面對月事初來,震驚、尷尬、慌亂、不捨的煩亂心情,。

面對女兒青春期的變化,家長同樣不安、焦慮。

「我不知道怎麼開口跟女兒談初經?該談到什麼程度?也擔心她月經來時會痛、受折磨,」陳小姐憂慮地說。

營養、漢方、溝通三管齊下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醫師張家蓓的門診,常有媽媽帶著女兒看病,劈頭就問:「怎麼補,可以幫她調理體質?」

到底家長該做哪些準備,陪女兒度過這段蛻變期?

●順利「轉大人」的飲食法

多數營養師認為,充足及均衡的營養是重要關鍵,包括鐵質、鈣質、蛋白質、維生素C、D、B群、鎂等。

女性體內儲存的鐵質,會因為每次經期而耗損,含鐵質豐富的深色食物如豬肝、紅肉、瘦肉、紫菜、綠花椰菜等,最好佔每天食物的一半,萬芳醫院營養師魏賓慧建議。

維生素C幫助鐵質的吸收,芭樂、奇異果、草莓、橘子、柳丁都是高C水果。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營養師鄭嵐卉提醒,正值發育期的少女,也要吃進足夠的鈣質和蛋白質,以供生長所需。

鈣質是製造骨骼的原料,可以促進生長並增加骨質密度。豆腐、牛奶、起司都是累積骨本的最佳來源。並且重視運動、適量的日曬,以順利讓體內維生素D活化,促進鈣質的平衡與吸收。

而蛋白質是構成及修補人體肌肉、及各部位組織的基本物質,缺乏蛋白質會導致生長發育遲緩,骨骼和肌肉也會萎縮。肉類、海鮮和牛奶等動物性食品是完整的蛋白質來源,植物性來源則可以從豆類、榖類及核果類中獲得。

這些食物同樣有豐富的維生素B群及礦物質鎂,幫助安定神經,減緩經期的不適。

至於需不需要補充保健食品,專家認為,孩子若會挑食,攝取的營養素不足,可以一天吃一顆綜合維他命保健。

但不鼓勵單獨吃鐵劑,因為大量鐵劑在體內容易造成便秘。

適量攝取熱量,維持健康的體重也很重要。

愈來愈多研究發現,肥胖與內分泌息息相關,體重較重的女生非但初經來得早,且月經不易正常。隨著飲食日漸西化,青少女提早發育情況愈來愈普遍,中醫師張家蓓發現,一些七、八歲就長胸部或來月經的小孩,通常體態肥胖,追溯他們飲食習慣,大多喜歡高熱量的油炸食品。

而瘦得像紙片人、體脂肪過少,會影響女性荷爾蒙的分泌,造成月經週期異常。

●擁有蘋果臉的漢方調理法

以中醫的觀點,若是女性經期前後臉色特別蒼白、手腳冰冷,或是飽受經痛折磨,可能是肝、腎、脾出了問題,造成氣血不足,經絡流動不通暢。張家蓓解釋,「肝藏血、腎藏筋、脾儲血」,人體的經絡就像公路,一個地方塞車,就會影響氣血流經其他臟器的順暢度。

張家蓓建議寒性體質(怕冷、臉色蒼白)的人在月經結束後服用補血的四物湯或中將湯,而熱性體質(體溫高、常感到口乾舌燥)的人,則建議排紅結束後吃六味地黃丸。

如果症狀改善,下一個經期最好停藥,因為「補久了會造成壅滯,」張家蓓舉例,四物湯補久了,身體漸漸偏向熱性體質,如果繼續進補,經血量會愈來愈少,「像火爐的水燒乾了。」

●和孩子自在談月經

許多母親不知道如何和女兒談初經,其實,坦然地把月經看作健康而且正常的過程,用自在輕鬆的態度和孩子討論,就不會覺得尷尬。

而且,最好在女兒月經還沒來之前就討論。

可言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王瑞琪在女兒國小四年級時,就買相關書籍和女兒一起閱讀、溝通,對女兒的發問及好奇知無不言,也教她如何使用衛生棉,並且分享自己的成長經驗,「孩子自然用正面的態度看月經。」

王瑞琪不斷告訴女兒,月經來代表女孩轉變為女人,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承諾請她吃大餐,「她因此期待初經的到來。」

「後來女兒的初經來了,表現得相當鎮定,」王瑞琪回憶,她女兒不疾不徐地向她借了衛生棉,5分鐘後從廁所出來,笑咪咪地說:「我月經來了,什麼時候請我吃大餐?」

王瑞琪說,因為女兒有經痛現象,她還幫女兒找資料,尋找減緩經痛的伸展運動,「藉著教孩子認識月經,讓彼此更親密。」

她甚至認為,父親也應大方地和女兒談月經,因為當父親能和青春期女兒以尊重和直接的方式討論月經時,也幫助女兒以健康的態度,面對自己的身體以及與男人的關係。

月經清楚畫出了青春期與童年的界線,好好帶領、陪伴女兒度過青春期,灌輸她們健康、正面的觀念,教她們懂得疼惜自己,當自己身體的主人。

審稿專家: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醫師張家蓓、國泰醫院婦產科醫師周鏡玉、萬芳醫院營養師魏賓慧

哪種月經狀況該看婦產科?

1.經血量過多或過少。

國泰醫院婦產科醫師周靜玉常遇到小病人月經來太久,造成嚴重貧血,周醫師建議,只要月經來超過一週、且排血量未減緩,就要趕緊就醫控制,並且找出原因、及早治療。

2.嚴重的經痛,影響到孩子的正常作息。

除了原發性經痛,也可能是卵巢囊腫、卵巢破裂或扭轉,須釐清原因。

3.孩子初經太早來或太晚來。

一項針對台北市國小三年級~高中一年級少女的最新調查,少女平均初經發生年齡為12.11歲。如果女孩8歲以前初經來潮叫做性早熟,由於提早發育,體內女性荷爾蒙大量分泌會抑制骨板生長,孩子因此長不高,此時最好趕緊就醫,婦產科會會同小兒內分泌科,評估是否使用生長激素延緩性早熟。

若是16歲之後初經還沒來,可能是生殖器官構造異常,必須到婦產科檢查,釐清是否子宮未發育、或卵巢發育異常。

緩減經痛的解方

1.吃止痛藥:

一般常見的止痛藥劇,含抑制前列腺素生成的成分,能立即有效的怯除疼痛。但醫生建議會經痛的人,最好在痛之前或一開始痛就服用,先抑制前列腺素分泌,總比「痛」之後慌亂服藥好。

2.飲食方面:

‧多攝取高碳水化合物,如全麥麵包、水果、蔬菜、馬鈴薯等,能維持血糖的穩定,緩和情緒。

‧巧克力能誘發大腦分泌使人快樂的「腦內啡」,且所含的鎂能幫助穩定情緒,減少不適感。但也別過量,避免發胖。

‧少吃油脂多、含糖、咖啡因、酒精、人工糖精等刺激性食品,防止症狀加劇。

‧別碰冰的食物及飲料,避免腹腔血管收縮,疼痛加重。

3.熱敷腹部:

用熱敷墊、熱水袋或電毯敷在小腹上,能使肌肉放鬆,舒緩不適。

4.精油按摩:

國外已有研究,以精油按摩67名飽受經痛之苦的女性腹部15分鐘,隔天,超過三分之一的受試者疼痛感明顯減輕。

使用方式:以6滴薰衣草+3滴玫瑰及鼠尾草+4茶匙甜杏仁油調和合成的精油,輕輕地推揉腹部,時間約10~15分鐘。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