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二十四、此消彼長:唐鄭對峙
2013/08/31 05:04:00瀏覽3|回應0|推薦0
唐高祖除了透過世民平定劉武周外,其自身亦頗重視政治制度之確立,包括中央及地方政制。

改納言為侍中,內史令為中書令,給事郎為給事中。(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置益州道行台,以益、利、會、鄜、涇、遂六總管隸焉。(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其又重用封德彝、楊士林等人。至於世民,更因其有才幹而屢被高祖委以重任。

甲戌,以內史侍郎封德彝為中書令。(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壬子,以顯州道行台楊士林為行台尚書令。(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甲寅,加秦王世民益州道行台尚書令。(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即使對於後來叛唐之劉季真,高祖初亦以他為石州總管,賜姓李氏,封彭山郡王。

西河公張綸、真鄉公李仲文引兵臨石州,劉季真懼而詐降。乙酉,以季真為石州總管,賜姓李氏,封彭山郡王。(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相比唐高祖之寬仁、有遠見,東都王世充卻極為殘暴不仁,臣民處東都,如居煉獄。

王世充將帥、州縣來降者,時月相繼。世充乃峻其法,一人亡叛,舉家無少長就戮,父子、兄弟、夫婦許相告而免之。又使五家為保,有舉家亡者,四鄰不覺,皆坐誅。殺人益多而亡者益甚,至於樵采之人,出入皆有限數;公私愁窘,人不聊生。又以宮城為大獄,意所忌者,並其家屬收系宮中;諸將出討,亦質其家屬於宮中,禁止者常不減萬口,餒死者日有數十。世充又以台省官為司、鄭、管、原、伊、殷、梁、湊、嵩、谷、懷、德等十二州營田使,丞、郎得為此行者,喜若登仙。(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在軍事上,世充亦未見有所作為,屢為羅士信所敗。

行軍總管羅士信帥勇士夜入洛陽外郭,縱火焚清化裡而還。壬戌,士信拔青城堡。王世充自將兵徇地至滑台,臨黎陽;尉氏城主時德睿、汴州刺史王要漢、亳州刺史丁叔則遣使降之。以德睿為尉州刺史。要漢,伯當之兄也。(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七)

羅士信圍慈澗,王世充使太子玄應救之,士信刺玄應墜馬,人救之,得免。(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黃君漢、史萬寶也曾大敗世充之子。

庚申,懷州總管黃君漢擊王世充太子玄應於西濟州,大破之;熊州行軍總管史萬寶邀之於九曲,又破之。(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雖然,世充也有取得勝利之時。

辛酉,王世充陷鄧州。(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其亦極力巴結突厥。

是月,突厥遣阿史那揭多獻馬千匹於王世充,且求婚;世充以宗女妻之,並與之互市。(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然而,捨卻待臣民以寬仁之心,而另求於軍事及外邦之協助,此終非得天下之正道。這一點,高祖似比世充認識得更清楚。

上聞并州平,大悅。壬戌,宴群臣,賜繒帛,使自入御府,盡力取之。復唐儉官爵,仍以為并州道安撫大使;所籍獨孤懷恩田宅資財,悉以賜之。(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高祖又按功行賞,且用人常不問出身。其以李仲文為并州總管、呂崇茂為夏州刺史即為一例。

世民留李仲文鎮并州,劉武周數遣兵入寇,仲文輒擊破之,下城堡百餘所。詔仲文檢校并州總管。(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初,尉遲敬德將兵助呂崇茂守夏縣,上潛遣使赦崇茂罪,拜夏州刺史,使圖敬德,事洩,敬德殺之。敬德去,崇茂餘黨復據夏縣拒守。秦王世民引軍自晉州還攻夏縣,壬午,屠之。(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後來世民本著父親之優點用人,終成就唐之盛世。此遠非世充用人時之狹隘胸襟可比。

六月,高祖又用楚王杜伏威為使持節、總管江淮以南諸軍事、揚州刺史、東南道行台尚書令、淮南道安撫使,進封吳王,賜姓李氏。以輔公祏為行台左僕射,封舒國公。

六月,壬辰,詔以和州總管、東南道行台尚書令楚王杜伏威為使持節、總管江淮以南諸軍事、揚州刺史、東南道行台尚書令、淮南道安撫使,進封吳王,賜姓李氏。以輔公祏為行台左僕射,封舒國公。丙午,立皇子元景為趙王,元昌為魯王,元亨為魯王。(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不過,高祖陣營中亦有心懷異志者。如楊士林。

顯州行台尚書令楚公楊士林,雖受唐官爵,而北結王世充,南通蕭銑;詔廬江王瑗與安撫使李弘敏討之。兵未行,長史田瓚為士林所忌,甲寅,瓚殺士林,降於世充,世充以瓚為顯州總管。(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大體唐室之背叛者多歸附世充,反之亦然。

由於世充勢力日強,威脅日大,高祖於是派世民、屈突通等人擊世充。

上議擊王世充,世充聞之,選諸州鎮驍勇皆集洛陽,置四鎮將軍,募人分守四城。秋,七月,壬戌,詔秦王世民督諸軍擊世充。陝東道行台屈突通二子在洛陽,上謂通曰:「今欲使卿東征,如卿二子何?」通曰:「臣昔為俘囚,分當就死,陛下釋縛,加以恩禮。當是之時,臣心口相誓,期以更生餘年為陛下盡節,但恐不獲死所耳。今得備先驅,二兒何足顧乎!」上歎曰:「徇義之士,一至此乎!」(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當時,突厥正有意協助世充,幸為潞州總管李襲譽所擊敗。

癸亥,突厥遣使潛詣王世充,潞州總管李襲譽邀擊,敗之,虜牛羊萬計。(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壬午,秦王世民至新安。王世充方面,其則安排諸王、諸將鎮守要地,嚴加備戰。

壬午,秦王世民至新安。王世充遣魏王弘烈鎮襄陽,荊王行本鎮虎牢,宋王泰鎮懷州,齊王世惲檢校南城,楚王世偉守寶城,太子玄應守東城,漢王玄恕守含嘉城,魯王道徇守曜儀城,世充自將戰兵,左輔大將軍楊公卿帥左龍驤二十八府騎兵,右游擊大將軍郭善才帥內軍二十八府步兵,左游擊大將軍跋野綱帥外軍二十八府步兵,總三萬人,以備唐。弘烈、行本,世偉之子;泰,世充之兄子也。(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羅士信率領前鋒部隊圍攻慈澗,王世充於是帶兵三萬救之。

羅士信將前鋒圍慈澗,王世充自將兵三萬救之。(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世民曾單獨率領少數部屬觀察世充動靜,驟然與世充相遇於道。由於寡不敵眾,路途險峻,世民只得狼狽回營,其「左右馳射,皆應弦而斃」。

己丑,秦王世民將輕騎前覘世充,猝與之遇,眾寡不敵,道路險扼,為世充所圍。世民左右馳射,皆應弦而斃,獲其左建威將軍燕琪,世充乃退。世民還營,埃塵覆面,軍不復識,欲拒之,世民免冑自言,乃得入。(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由於世民曾有狼狽逃走之經歷,其於是重新安排兵馬,加強對世充的軍事上的迫逼。世充陣營之張公謹、崔樞,皆以州城降唐。

旦日,帥步騎五萬進軍慈澗;世充拔慈澗之戍,歸於洛陽。世民遣行軍總管史萬寶自宜陽南據龍門,將軍劉德威自太行東圍河內,上谷公王君廓自洛口斷其餉道,懷州總管黃君漢自河陰攻回洛城;大軍屯於北邙,連營以逼之。世充洧州長史繁水張公謹與刺史崔樞以州城來降。(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最初,梁師都曾引突厥、稽胡兵入寇,為段德操所擊破。

梁師都引突厥、稽胡兵入寇,行軍總管段德操擊破之,斬首千餘級。(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師都雖未降唐,其部下卻先後歸附唐室,包括張舉、劉旻。

癸卯,梁師都石堡留守張舉帥千餘人來降。(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九月,庚午,梁師都將劉旻以華池來降,以為林州總管。(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正當唐室基礎漸告穩固,王世充之勢力卻日漸衰弱。先有鄧州土豪之降唐。

鄧州土豪執王世充所署剌史來降。(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再有田瓚以所部二十五州來降,高祖以之為顯州總管,賜爵蔡國公。

癸酉,王世充顯州總管田瓚以所部二十五州來降;自是襄陽聲問與世充絕。(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丙戌,以田瓚為顯州總管,賜爵蔡國公。(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對於形勢之轉趨衰弱,世充非不知之,其於是曾向世民要求停止兵事,惜世民不允(世充此舉,和秦漢之際項羽之求和極為近似),堅持直取東都。

世充陳於青城宮,秦王世民亦置陳當之。世充隔水謂世民曰:「隋室傾覆,唐帝關中,鄭帝河南,世充未嘗西侵,王忽舉兵東來,何也?」世民使宇文士及應之曰:「四海咸仰皇風,唯公獨阻聲教,為此而來!」世充曰:「相與息兵講好,不亦善乎!」又應之曰:「奉詔取東都,不令講好也!」至暮,各引兵還。(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在對付王世充的戰役上,王君廓貢獻不少。丁丑,世民遣右武衛將軍王君廓攻陷轘轅。世充派遣其將魏隱等擊君廓,君廓故作逃走,暗中設下埋伏,大破魏隱的軍隊。王世充先前又曾命郭士衡、許羅漢侵掠唐境,亦為君廓所拒卻。

史萬寶進軍甘泉宮。丁丑,秦王世民遣右武衛將軍王君廓攻轘轅,拔之。王世充遣其將魏隱等擊君廓,君廓偽遁,設伏,大破之,遂東徇地,至管城而還。先是,王世充將郭士衡、許羅漢掠唐境,君廓以策擊卻之,詔勞之曰:「卿以十三人破賊一萬,自古以少制眾,未之有也。」(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除了軍事上之失利外,自世充之陣營歸唐者亦日多,河南州縣相繼來降。

世充尉州剌史時德睿帥所部杞、夏、陳、隨、許、穎、尉七州來降。秦王世民以便宜命州縣官並依世充所署,無所變易,改尉州為南汴州,於是河南州縣相繼來降。(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王世充又以邴元真為滑州行台僕射。然而,元真卻終為李密之故將杜才幹所斬。

初,王世充以邴元真為滑州行台僕射。濮州刺史杜才幹,李密故將也,恨元真叛密,詐以其眾降之。元真恃其官勢,自往招慰,才幹出迎,延入就坐,執而數之曰:「汝本庸才,魏化置汝元僚,不建毫髮之功,乃構滔天之禍,今來送死,是汝之分!」遂斬之,遣人繼其首至黎陽祭密墓。壬午,以濮州來降。(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大將軍張鎮周也來降。

冬,十月,甲午,王世充大將軍張鎮周來降。(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羅士信又夜遣百餘人抱嬰兒數十至千金堡下,使兒啼呼,詐云「從東都來歸羅總管」。千金堡眾人為其所誘,以為士信已去,來者只是洛陽亡人,出兵追之。不料士信於途中埋下伏兵,待得千金堡守卒開啟城門,士信之士兵突然闖入,眾人終被士信的兵士所屠殺。

甲辰,行軍總管羅士信襲王世充硤石堡,拔之。士信又圍千金堡,堡中人罵之。士信夜遣百餘人抱嬰兒數十至堡下,使兒啼呼,詐云「從東都來歸羅總管」。既而相謂曰:「此千金堡也,吾屬誤矣。」即去。堡中以為士信已去,來者洛陽亡人,出兵追之。士信伏兵於道,伺其門開,突入,屠之。(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經此一役,王世充之力量可謂大為削弱。

當時有一楊慶,於王世充稱帝時,被世充任為管州總管,妻以兄女。世民進逼洛陽,慶有意歸降,其妻卻礙於自身之身份,終未有跟隨楊慶歸唐而選擇自盡一途。

李密之敗也,楊慶歸洛陽,復姓楊氏。及王世充稱帝,慶復姓郭氏,世充以為管州總管,妻以兄女。秦王世民逼洛陽,慶潛遣人請降,世民遣總管李世勣將兵往據其城。慶欲與其妻偕來,妻曰:「主上使妾侍巾櫛者,欲結君之心也。今君既辜付託,徇利求全,妾將如君何!若至長安,則君家一婢耳,君何用為!願送至洛陽,君之惠也。」慶不許。慶出,妻謂侍者曰:「若唐遂勝鄭,則吾家必滅;鄭若勝唐,則吾夫必死。人生至此,何用生為!」遂自殺。庚戌,慶來降,復姓楊氏,拜上柱國、郇國公。(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按照世民之性格,即使楊慶歸降,其妻亦未必一定遭難。不過,由楊慶之妻選擇自盡以助夫君無後顧之憂,此亦見中國古代女性之凡事為夫君著想,不求個人一己之自存的特色。

隨著時日推移,世充失去之下屬、土地日多。

戊子,安撫大使李大亮取王世充沮、華二州。(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十二月,辛卯,王世充許、亳等十一州皆請降。(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辛丑,王世充隨州總管徐毅舉州降。(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案:事在武德四年)王世充梁州總管程嘉會以所部來降。(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案:事在武德四年)乙卯,王世充懷州刺史陸善宗以城降。(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世充太子玄應意圖取管城,為李世勣所拒。不久,榮州刺史魏陸舉州來降,陽城令王雄亦率領諸堡來降。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勢。自此以後,叛離世充之人越來越多。

時世充太子玄應鎮虎牢,軍於宋、汴之間,聞之,引兵趣管城,李世勣擊卻之。使郭孝恪為書說榮州刺史魏陸,陸密請降。玄應遣大將軍張志就陸徵兵,丙辰,陸擒志等四將,舉州來降。陽城令王雄帥諸堡來降,秦王世民使李世勣引兵應之,以雄為嵩州刺史,嵩南之路始通。魏陸使張志詐為玄應書,停其東道之兵,令其將張慈寶且還汴州,又密告汴州刺史王要漢使圖慈寶,要漢斬慈寶以降。玄應聞諸州皆叛,大懼,奔還洛陽。詔以要漢為汴州總管,賜爵郳國公。(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世充初與建德交惡,侵犯黎陽。及至唐兵逼洛陽,世充只好求救於建德。在中書侍郎劉彬說服下,建德終同意派兵赴援。

王世充遣其兄子代王琬、長孫安世詣竇建德報聘,且乞師。

初,王世充侵建德黎陽,建德襲破殷州以報之。自是二國交惡,信使不通。及唐兵逼洛陽,世充遣使求救於建德。建德中書侍郎劉彬說建德曰;「天下大亂,唐得關西,鄭得河南,夏得河北,共成鼎足之勢。今唐舉兵臨鄭,自秋涉冬,唐兵日增,鄭地日蹙,唐強鄭弱,勢必不支。鄭亡,則夏不能獨立矣。不如解仇除忿,發兵救之,夏擊其外,鄭攻其內,破唐必矣。唐師既退,徐觀其變,若鄭可取則取之,並二國之兵,乘唐師之老,天下可取也。」建德從之,遣使詣世充,許以赴援。又遣其禮部侍郎李大師等詣唐,請罷洛陽之兵,秦王世民留之,不答。(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武德四年(辛巳,公元六二一年),秦王李世民挑選精銳千餘騎,身穿玄甲,由秦叔寶、程知節、尉遲敬德、翟長孫分別率領。每次戰事,世民皆身先士卒,穿上玄甲以作前鋒,「乘機進擊,所向無不摧破」,敵人因此極為畏怕。世充遇上世民如此精銳的部隊,大敗而回,其騎將葛彥璋與部下六千餘人,全被世民俘斬。

秦王世民選精銳千餘騎,皆皁衣玄甲,分為左右隊,使秦叔寶、程知節、尉遲敬德、翟長孫分將之。每戰,世民親被玄甲帥之為前鋒,乘機進擊,所向無不摧破,敵人畏之。行台僕射屈突通、贊皇公竇軌將兵按行營屯,猝與王世充遇,戰不利。秦王世民帥玄甲救之,世充大敗,獲其騎將葛彥璋,俘斬六千餘人,世充遁歸。(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杜伏威又派遣其將陳正通、徐紹宗率領精兵二千人,來協助秦王世民擊王世充。

杜伏威遣其將陳正通、徐紹宗帥精兵二千,來會秦王世民擊王世充,甲申,攻梁,克之。(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世充命太子玄應自虎牢運糧入洛陽,為李君羨所破。

王世充太子玄應將兵數千人,自虎牢運糧入洛陽,秦王世民遣將軍李君羨邀擊,大破之,玄應僅以身免。(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世充之東都政權不如李唐,更重要的原因是李唐具有一大公無私、為民為天下的光明精神。

世民使宇文士及奏請進圍東都,上謂士及曰:「歸語爾王:今取洛陽,止欲息兵。克城之日,乘輿法物,圖籍器械,非私家所須者,委汝收之。其餘子女玉帛,並以分賜將士。」(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辛丑,世民移軍青城宮。是時,其尚未整肅軍隊之陣容。然而,世充方面,其所派遣的二萬人,看見世民之士兵,卻早已心生畏懼。

辛丑,世民移軍青城宮,壁壘未立,王世充帥眾二萬自方諸門出,憑故馬坊垣塹,臨谷水以拒唐兵,諸將皆懼。(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世民乘對方勢窘,決定予以一次性的痛擊。其先派屈突通領步卒五千渡水擊之,再而世民自身引騎南下,身先士卒,與通合力戰鬥。

世民以精騎陳於北邙,登魏宣武陵以望之,謂左右曰:「賊勢窘矣,悉眾而出,徼幸一戰,今日破之,後不敢復出矣!」命屈突通帥步卒五千渡水擊之,戒通曰:「兵交則縱煙。」煙作,世民引騎南下,身先士卒,與通合勢力戰。(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世民又率領精騎數十衝入世充陣地,以探其虛實,所向披靡。唯限於長堤,世民和自己所統領之騎兵失散了,致令世充有可乘之機。不過,在將軍丘行恭的保護下,世民終無性命危險。

世民欲知世充陳厚薄,與精騎數十沖之,直出其背,眾皆披靡,殺傷甚眾。既而限以長堤,與諸騎相失,將軍丘行恭獨從世民,世充數騎追及之,世民馬中流矢而斃。行恭回騎射追者,發無不中,追者不敢前。乃下馬以授世民,行恭於馬前步執長刀,距躍大呼,斬數人,突陳而出,得入大軍。世充亦帥眾殊死戰,散而復合者數四,自辰至午,世充兵始退。(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世民趁世充退兵,縱兵直抵城下,俘斬七千人,進圍世充。驃騎將軍段志玄與世充之士兵力戰,馬倒,為世充兵所擒,後世充兵夾持志玄渡洛水,志玄使夾持自己之二人墮馬,自己則乘隙逃脫。結果,志玄重歸李唐,世充方面,則無人敢出兵追逼志玄。

世民縱兵乘之,直抵城下,俘斬七千人,遂圍之。驃騎將軍段志玄與世充兵力戰,深入,馬倒,為世充兵所擒,兩騎夾持其髻,將渡洛水,志玄踴身而奮,二人俱墜馬。志玄馳歸,追者數百騎,不敢逼。(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當時又有一驃騎將軍王懷文,原臣屬唐室,後為世充所獲,加以重用,引置左右。壬寅,當世充出右掖門,臨洛水佈陣時,懷文突然引槊刺世充,惜乎能成功。

初,驃騎將軍王懷文為唐軍斥候,為世充所獲,世充欲慰悅之,引置左右。壬寅,世充出右掖門,臨洛水為陳,懷文忽引槊刺世充,世充衷甲,槊折不能入,左右猝出不意,皆愕眙不知所為。懷文走趣唐軍,至寫口,追獲,殺之。世充歸,解去衷甲,袒示群臣曰:「懷文以槊刺我,卒不能傷,豈非天所命乎!」(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懷文後來被唐高祖詔贈為上柱國、朔州刺史。

詔贈王懷文上柱國、朔州刺史。(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懷文終為唐盡忠,不肯臣服於世充,箇中關節,本為世充應該細思的問題。然而,世充卻說「懷文以槊刺我,卒不能傷,豈非天所命乎!」,完全以自負的心態遮掩應該細思的問題,世充之敗,事亦宜矣!

除了王懷文外,還有鄭頲,亦不願仕世充。世充終斬頲於市。

先是,御史大夫鄭頲不樂仕世充,多稱疾不預事,至是謂世充曰:「臣聞佛有金剛不壞身,陛下真是也!臣實多幸,得生佛世,願棄官削髮為沙門,服勤精進,以資陛下之神武。」世充曰:「國之大臣,聲望素重,一旦入道,將駭物聽。俟兵革休息,當從公志。」頲固請,不許。退謂其妻曰:「吾束髮從官,志慕名節,不幸遭遇亂世,流離至此,側身猜忌之朝,累足危亡之地,智力淺薄,無以自全。人生會當有死,早晚何殊?姑從吾所好,死亦無憾!」遂削髮被僧服。世充聞之,大怒曰:「爾以我為必敗,欲苟免邪?不誅之,何以制眾!」遂斬頲於市。頲言笑自若,觀者壯之。(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由鄭頲言「側身猜忌之朝」,可見世充失敗之關鍵在「猜忌」,惜乎世充並未自省及此。

回到唐、鄭戰事上的狀況。庚戌,單雄信、裴孝達與王君廓相持於洛口,世民領步騎五千支援。至轘轅,雄信等遁去,君廓追之,將其擊敗。

庚戌,王泰棄河陽走......別將單雄信、裴孝達與總管王君廓相持於洛口,秦王世民帥步騎五千援之,至轘轅,雄信等遁去,君廓追敗之。(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世民加緊對世充的攻勢,意圖直破東都洛陽。劉弘基等要求班師,為世民拒絕。

秦王世民圍洛陽宮城,城中守禦甚嚴,大砲飛石重五十斤,擲二百步,八弓弩箭如車輻,鏃如巨斧,射五百步。世民四面攻之,晝夜不息,旬餘不克。城中欲翻城者凡十三輩,皆不果發而死。唐將士皆疲弊思歸,總管劉弘基等請班師。世民曰:「今大舉而來,當一勞永逸。東方諸州已望風款服,唯洛陽孤城,勢不能久,功在垂成,奈何棄之而去!」乃下令軍中曰:「洛陽未破,師必不還,敢言班師者斬!」眾乃不敢復言。(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勇往直前、不肯放棄任何取得勝利的重要戰機,此是世民得以成功的地方。即使是其父親唐高祖李淵,有時亦顯得畏首畏尾,有所不及。

上聞之,亦密敕世民使還,世民表稱洛陽必可克,又遣參謀軍事封德彝入朝面論形勢。德彝言於上曰:「世充得地雖多,率皆羈屬,號令所行,唯洛陽一城而已,智盡力窮,克在朝夕。今若旋師,賊勢復振,更相連接,後必難圖!」上乃從之。世民遣世充書,諭以禍福;世充不報。(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我們或可說,高祖之優點在能聽人言,世民之優點則除了能聽人言外,尚可有主見、有膽識。唐能由此父子二人先後經營,怎能不勢盛?

隋著王世充陣營中復有大量人才投降唐室,世充之政權其實已是到了末日餘暉了。

戊午,王世充鄭州司兵沈悅遣使詣左武候大將軍李世勣請降。左衛將軍王群廓夜引兵襲虎牢,悅為內應,遂拔之,獲其荊王行本及長史戴冑。悅,君理之孫也。(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八十八)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s88lai&aid=88030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