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6/17 19:25:13瀏覽67|回應0|推薦0 | |
早於二十世紀初,日本已經展開對香港的情報工作,詳細研究香港的炮台、守軍、地形、政府、經濟、衛生等問題。 除了收買英國軍官,日本派出大量情報人員進入香港,且設有專攻香港本地情報的部門 -「香港機關」。刺探英國在港軍事機密、官員異動、艦隻轉移等,乃「香港機關」主要工作。 1926 年,日軍撰寫《香港兵要地誌》。八年後,丸山政男大佐編集《為攻略英領香港之兵要地誌並作戰資料》,對香港地形、內部情況、軍事設施等皆有一定了解。 1938 年,日軍參謀本部根據丸山政男大佐的成果,加上間諜偵察所得,更新《兵要地誌》。該書詳細掌握香港各方面,例如: (1)「醉酒灣」至沙田灣有 1 條以「混凝土製造的『特火點』(機槍堡)」組成的防線 (醉酒灣防線)。在城門水塘南面「有 4 個機槍堡」(城門碉堡),全部以人身高以上的交通壕連接,更有深 4 米的鐵絲網保護,雜草遮蓋,極難發現。陣地建於 1936 年 11 月。 (2) 將軍澳、魔鬼山、青衣島、赤柱、鶴咀、薄扶林、大潭山峽等地均有新炮台,錦田則有機場。 不過,《兵要地誌》也有若干不足: (i) 未能準確描繪醉酒灣防線各機槍堡的實際位置; (ii) 誤以為赤柱炮台自 1937 年已備有 18 吋 (460 毫米) 炮 3 門、高射炮 6 門; (iii) 誤以為英國準備在城門水塘建立水上飛機基地; (iv) 未能查探香港守軍的防衛計劃。 有一意大利駐港總領事米利托 (Gennaro Pagano di Melito,前意大利海軍中校),在港府內部擁有線人,為日軍提供「香港防禦設施、兵力等貴重的軍事資料,又以專門知識輔助說明」,並於 1939 年 4 月把情報送交日軍駐廣東的第 23軍司令部。日軍利用資料完成《香港防御施設圖》(1939 年 8 月完成,1:25,000),範圍包括中港邊境,以及荃灣至西貢一帶防禦工事,其中更標明了城門碉堡的弱點:欠缺掩護水塘正面的機槍堡,英國對防線機密遭洩露竟懵然不知。 意大利在港府內部的間謀還向日軍洩露重要會議的內容、英法不能防衛香港的共識。 由於英國不願給予日本開戰藉口,港府對其情報活動只能「小懲」,即實施小規模的遞解行動。「小懲」不但未能收阻嚇作用,反而令「香港機關」更加猖獗 (1940 年 1 月以後),開始收買幫會人士 (「香港機關長」岡田芳政安排坂田誠盛以「田盛」為化名,聯絡三合會頭目駱寶山,組織起「天組」、「佑組」兩股勢力,響應日軍入侵),在港九各地製造混亂,衝擊英國管治,策應日軍入侵。 1941 年 10 月,日本計劃進攻香港,「香港機關」接獲指示進行以下工作:阻止英軍破壞主要公路、設置道路標識、襲擊在港的中英要人及其家屬、破壞發電廠及電話機房、散發反英傳單、在戲院實施恐怖襲擊、給予幫會人士手槍和炸彈以助日軍拖英軍後腿等。 [主要參考資料] 1. 鄺智文、蔡耀倫,《孤獨前哨:太平洋戰爭中的香港戰役》。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