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2/04 00:24:20瀏覽451|回應0|推薦0 | |
郝德傑繼續前任港督貝璐的政策,著手將潔淨局改組為市政局。 有見於家居排污問題備受關注,立法局 1935 年 3 月通過《1935 年市政局條例》,決定成立市政局。 潔淨局是香港開埠以來第一個有民選議員參與決策的公共機構。金馬倫暫代港督,曾對它予以重組。局內有 4 名官守議員、6 名非官守議員。非官守議員中,2 名由陪審員名單上需繳交差餉者選出。首屆選舉於 1888 年 6 月 12 日舉行,選出堪富利士和法蘭些士為非官守議員。 1894 年鼠疫爆發,普樂爵士 (Sir H. E. Pollock) 防疫抗災有功,1903 年 3 月當選為潔淨局非官守議員。 1936 年 1 月 1 日,潔淨局正式改組,設 13 名議員。5 名官守議員,由衛生局長、醫務衛生總監 (負責提供專業指導,監督有關公共衛生法令和規例的執行)、工務司、華民政務司、警察總監擔任。8 名非官守議員,6 名由港督委任 (其中 3 名必須是華人),另外 2 名是民選議員 (合資格選民必須為認可陪審員,選民人數因此相當稀少,公眾普遍對市政局選舉反應冷淡)。 王賡武指出:「潔淨局 (市政局) 有兩大特點:非官守議席比官守多,與行政、立法兩局的組織迥異;而非官守議員中,華人佔相當議席,這是因為環境衛生與華人生活息息相關。而華人社會的領袖如何啟、黃勝、曹善允、羅文錦、李樹芬等皆由潔淨局晉身立法局,所以潔淨局也是培植華人翹楚分子的溫床。」 首任市政局主席是卡麗,第二任是杜德 (R. R. Todd)。 杜德 1924 年加入港府,出任市政局主席的同時,他身兼衛生局局長。 為改善環境衛生和減少小販數目,杜德藉著市政局擁有簽發小販牌照的權力,對小販行業進行規管,草擬了《杜德備忘錄》(Todd’s Memorandum),開宗明義以固定小販牌照作為《濟貧法》(Poor Law)、社會福利的一種。 僅少部份孤寡殘疾者符合資格領取牌照 (小販牌照當年又稱「恩恤牌」。申請者除了是等待救濟的貧苦大眾,還要把年齡、身體狀況、家庭經濟收入、子女年齡和人數等一一如實上報),莊玉惜說:「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社會形成一股奇異氣氛,誰與孤寡殘疾者爭一牌照,即是在『乞兒兜拿飯食』,在心理上把一般申領者嚇退。」莊氏認為,杜德是借發牌濟貧之名控制小販數目。 杜德又計劃調高小販牌照費用,以及加入嚴格衛生條款。可是,有關做法惹來不少批評,立法局華人非官守議員羅文錦更直指杜德強迫小販放棄本業,港府最後撤回有關政策。 張連興覺得「郝德傑任職的 1935 年至 1937 年,香港居民多災多難,既有天災也有人禍。一方面由於港府長期疏於市政管理,不關心居民的公共福利,所以房屋供不應求,居住十分擁擠,公共衛生條件極差,各種傳染病流行。1937 年 8 月,天氣酷熱,九龍城區首先發現霍亂,隨後蔓延到旺角、深水、油麻地等區,不少居民遷居香港避難,露宿街頭者甚多,疫症蔓延到港島區。當時封建迷信盛行,有人借機散佈謠言,弄得人心惶惶。直至秋天,才得以控制。市民死亡共達一千多人」。 不過,須知道日本加快侵華步伐,中國大陸不斷有難民因逃避紛亂局勢而湧入香港,衛生情況惡化,住房問題難以解決,無可厚非。況且,杜德汲汲於肅清小販,某程度上旨在根絕傳染病蔓延。「長期疏於市政管理,不關心居民的公共福利」,此一指控對港府是不公道的。 [主要參考資料] 1. 張連興,《香港二十八總督》。 2. 王賡武,《香港史新編 (增訂版)》。 3. 莊玉惜,《街邊有檔大牌檔》。 4. Russell Spurr,《Excellency: The Governors of Hong Kong》。 5. Geoffrey Cadzow Hamilton,《Government Departments in Hong Kong, 1841 – 1969》。 6. 西巽,<海外 – 大牌檔與香港熟食小販簡史>。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