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雍熙北伐
2018/01/21 17:53:59瀏覽115|回應0|推薦1

太平興國七年 (公元 982 年),遼景宗去世,耶律隆緒繼位,是為聖宗。

雍熙三年 (公元 986 年) 正月,知雄州開封賀令圖與其父岳州刺史賀懷浦,聯同文思使薛繼昭相繼上書:「契丹主年幼,國事決於其母 (即蕭太后),韓德讓寵倖用事,國人疾之,請乘其釁 (爭端) 以取幽薊。」宋太宗同意,「始有意北伐」。

太宗「以曹彬爲幽州道行營都部署,崔彥進副之,米信爲西北道都部署,杜彥圭副之,出雄州 (東路軍)。田重進爲定州路都部署,出飛狐 (中路軍)。潘美爲雲、應、朔等州都部署,楊業副之,出雁門 (西路軍)」。遼國方面,耶律休哥奉命抵擋曹彬部隊,耶律斜軫奉命迎擊潘美等,勤德則領兵守平州海岸,隨時預備支援。

三月,曹彬破契丹兵,取固安、新城二縣,旋即攻克涿州,殺遼守將賀斯。米信以麾下三百人跟遼兵交戰,遭重重包圍,幸好他驍勇善戰,手持大刀,大呼突圍而出。適逢曹彬率兵前來會合,東路軍遂敗契丹兵於新城東北。

中路軍田重進於飛狐城北擊敗遼軍,遼冀州防禦使大鵬翼、康州刺史馬贇、馬軍指揮使何萬通率眾來援,不敵 (「重進陣於東,命部將荊嗣出其西,乘暮薄崖,以短兵接戰,契丹兵投崖而下,殺獲甚眾」),正想撤退,被重進率軍生擒。不久,飛狐、靈丘皆降。

西路軍潘美自西陘入,與遼兵交戰,乘勝追至寰州,大破之,刺史趙彥章舉城投降。潘美又進圍朔州,節度副使趙希贊舉城投降。西路軍轉攻應、雲州,皆獲捷報。

表面看來進展順利,背後卻暗藏隱憂,這從趙普的奏疏裡可以窺見一二:

「伏覩今春出師,將以收復幽、薊,屢聞克捷,深快輿情。然晦朔薦更,已及初夏,尚稽克復,屬在炎蒸,飛輓甚煩,戰鬬未息,王師漸老,吾民亦疲,夙夜思之,頗增疑慮。戰者危事,難保其萬全;兵者兇器,深戒於不戢。前書有『兵久生變』之言,此可以深慮也。苟更圖淹緩,轉失機宜,旬朔之間,便涉秋序。臣又慮內地先困,邊境漸涼,虜則弓勁馬肥,我則人疲師老,恐於此際,或誤指蹤。伏望速詔班師,無容玩寇。」

簡單講,季節轉變 (春至夏而入秋),將有利擅長騎射、在馬背上生活的契丹騎兵,對扎根農耕的宋軍反構成障礙。奈何此疏未被答覆。

宋太宗在北伐開始前再三叮囑曹彬:「潘美之師,但令先趨雲、應,卿等以十餘萬眾聲言取幽州,且持重緩行,毋貪小利以要敵。敵聞大兵至,必萃勁兵於幽州,兵既聚,則不暇為援於山後矣。」勿盲目冒進,必須等待中路、西路大軍趕到,才直取幽州,以防被遼軍斷絕糧道。

偏偏曹彬連收新城、固安,攻克涿州,快速得令太宗驚訝。而潘美取寰、朔、雲、應等州,田重進取飛狐、靈丘、蔚州,竟盡得「山後要害之地」。果然,「彬至涿州,遼南京留守耶律休哥以兵少不出戰 (兵力太少拒不出戰),夜則令輕騎掠單弱以脅餘眾 (晚上用小量兵力反覆騷擾),晝則以精銳張其勢,設伏林莽,絕我糧道 (白天用精銳部隊虛張聲勢,並派兵埋伏樹林,斷曹彬糧道)。彬留十餘日,食盡,乃退師雄州以援供饋」,太宗惡夢成真!

太宗聞曹彬被斷糧道,大駭,曰:「豈有敵人在前,而卻軍以援芻粟乎?何失策之甚也!」下令:「(曹彬) 勿復前,引師緣白溝河與米信軍接,按兵蓄銳以張西師之勢。待美等盡略山後之地,會重進東下趨幽州,與彬、信合,以全師制敵,必勝之道也。」

曹彬手下諸將聞西路、中路軍每戰必勝,急於建立戰功,曹彬無法制止,只好令部隊帶上五十天糧食,再度對涿州發動進攻。是時,遼聖宗親自督戰,派耶律休哥和耶律蒲寧 (蒲領) 率兵予以突襲。宋軍抵受不住炎暑,加上士卒疲乏,糧食不繼,終於被迫撤退,「無復行伍」(隊形散亂)。耶律休哥乘機追擊,在岐溝關大敗宋軍 (史稱「岐溝關之戰」)。宋軍渡巨馬河 (拒馬河),「人畜相蹂踐而死者無算」,「餘眾奔高陽,為遼師衝擊死者數萬人,沙河為之不流,棄戈甲若丘陵」,戰況慘烈。

岐溝關慘敗,使先前西路、中路軍所有進展化為烏有。尤其甚者,宋軍精銳被重挫,士氣極度低落,用武力收復燕雲十六州的希望幻滅,太宗唯有「偃武修文」了。

[主要參考資料]

1. 畢沅,《續資治通鑑》。

2. 陳邦瞻,《宋史紀事本末》。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s88lai&aid=109959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