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12/31 00:02:11瀏覽200|回應0|推薦2 | |
1931 年,馬會首度發行馬票 (粵語讀音「馬標」,在此之前,九龍精武體育會已在 1927 年發行過馬票)。 魯言介紹馬票玩法:「每張馬票上印有一列號碼,公開發行,每張售價 2 元 (案:2 元在當時非常昂貴,所以不少市民會集資購買)。開彩的辦法是,到了截止日期,先由馬會用攪珠的方法,攪出數十個號碼。這數十個號碼稱為入圍號碼。然後再從這數十個入圍號碼中,繼續用攪珠的方法,攪出十多個號碼。每一個號碼配上一匹在馬票錦標賽一場中出賽的馬匹。然後在賽馬進行中,哪一匹馬跑第一,這匹馬所配的號碼,便算頭獎,跑第二名的馬匹,它所配的號碼就是二獎,跑第三名的馬匹所配的號碼是三獎。其餘的落第馬,以及那些沒有攪出配馬出賽的號碼,全部算是入圍獎 (獲得現金獎)。」 馬票分為小搖彩與大馬票兩種: (1) 小搖彩 – 平時賽馬日出售,每月開獎一次,彩金早期約 1 萬元,後期增加至接近 10 萬元; (2) 大馬票 – 1933 年之前,每年只舉辦一次,1933 年開始,改為舉辦兩次,翌年更增至四次 (一說三次),有秋季、春季及夏季大馬票。秋季大馬票以「廣東讓賽」作為開獎賽事,夏季大馬票則以「香港打吡大賽」的結果開獎。 大馬票之所以特別受注目,因當時頭獎獎金高達 10 萬港元,相等於工人一生所得工資數倍,足夠購買兩幢 4 層樓房有餘。 士多是馬票主要銷售點之一。另外,小販、酒樓食肆經常向食客兜售馬票。坊間流傳,有貪污警察會用較彩金高的價錢收購頭獎馬票,作為將黑錢轉上地面的手段。 馬票的出售,令馬會收入十分豐厚,它乘機把大部份盈餘用於慈善事業,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慈善捐助機構之一。「開心過中馬票」也變為香港人的口頭禪,用來形容運氣極佳。 隨著 1976 年 7 月舉辦六合彩,馬會 1977 年完全停辦馬票,馬票從此成為港人集體回憶。1999 年,為慶祝千禧年,馬會重新舉辦慈善大馬票,共分 20 款,每張售 $20。2009 年,為慶祝馬會成立 125 周年,復辦「125 周年紀念馬票」,頭獎是約值 1,250 萬元的足金。 順帶一提,二十年代中期,「省港大罷工」結束,馬會逐漸向華人開放 (港督金文泰授意)。馬場看台不時有華人身影,許多身家殷實的華人甚至獲吸納為馬主及馬會成員,如何甘棠、容顯龍、李蘭生 (原名李作芳,馬圈中人稱呼他為「蘭先生」Mr. Lan,香港業餘賽馬時代養馬最多的大馬主,曾創辦「九龍維記」)。 昔日英國權貴官紳的玩意,現在華人竟可以參與,反映隔閡慢慢消融,華洋彼此能夠和平共處。 1984 年中英雙方簽訂《聯合聲明》,年逾八旬的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時,多番強調:「讓那裏 (香港) 馬照跑、舞照跳」,把賽馬博彩看做普遍香港人獨有的生活方式。 英式文化被引入,再轉化成香港文化,賽馬博彩是一個成功的例子。 [主要參考資料] 1. 張連興,《香港二十八總督》。 2. 魯言,《香港賭博史》。 3. <舊時話:發達靠馬票>,《蘋果日報》(2009 年 11 月 13 日)。 4. <馬會慶祝 125 歲,復辦一次,馬票頭獎 1250 萬>,《蘋果日報》(2009 年 9 月 29 日)。 5. <馬票背景>,賽馬會網頁 http://special.hkjc.com/promo/ch/2009_125/event/sweepstakes_history.asp 6. <馬標的歷史>,http://www.hoideas.com/space.php?uid=55&do=thread&id=11812 7. <李蘭生>,http://racingmemories.hk/zh/hottopics/li-lan-sang/ 8. 《解密百年香港 – 馬會春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Rk9KgwItek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