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田黃石簡易鑑真
2025/03/11 18:06:41瀏覽32|回應0|推薦0

壽山獨石 (類田黃)包括田黃石的簡易鑑真

獨石鑑真 先看石形 

凡天然獨石 必有皮 格 絲之二次生成特徵

只要是天然獨石  不會再畫蛇添足製作一層人工假皮 

人工仿造的假獨石 因批量生產 

其外形 通常過度規則  圓滑 不自然 

很容易分辨出來

有人工假皮 其石形必然是人工製作 分辨也不會太難

壽山獨石 (類田黃)包括田黃石 

外行看色(色相)   內行看質  

外行看絲(內部紋理)   內行看皮(二次生成特徵) 

1.外行看色(色相)   內行看質  

我曾經在論壇中見到有人以顏色斷論田石真假 覺得很不可思議

先不論照片與實物的色差 又或電腦螢幕顯示之顏色差異

從白 灰到黑 從淺黃 金黃 濃黃 到橘紅 深紅 

任何顏色的獨石 皆有可能是田黃石

唯一不變的是石質 

獨石萬千 但能達田黃等級的 可就百中無一矣

所以 獨石之石質 越接近田黃的 價值越高

2.外行看絲(內部紋理)   內行看皮(二次生成特徵) 

只要是真皮 皮上必有無法造假的自然特徵

例如:

由細如針尖的點構成細絲  細絲疏密隨機分佈

成片構成色斑 或成束組合出各種蘿蔔絲型態 

又如皮上隨機分佈的細小水紋痕 皮上殘留的細小褐鐵礦 細如血縷之紅筋......

再如一道貫穿石身內部直通皮上的紅格......

皮若是真皮 必定或多或少有皮下組織 

即使是超薄皮 表面也會有些許因長期沁色而形成的色絲 色斑或紅筋

雕件上如果找不到皮  也有可能是皮太薄或少 

不適合作留皮薄意雕而剔除 或早期去皮雕刻的老雕件

但即使是去皮的老雕件上 還是會殘留去皮後的二次生成特徵

蘿蔔絲是大部分壽山石常見的內部紋理

除增加美觀外 不具鑑真參考依據

所謂田黃都有蘿蔔絲 

只不過是田黃石其內部紋理 在漫長的二次生成期間 

因長期沁色而形成的色絲顯像之特徵

結論

1.只要是天然獨石 不會再畫蛇添足製作一層假皮 人工假皮 其石形必然是人工製作 分辨不會太難

2.基於成本考量 人工製造的假皮或染色的石頭 

必然要具備量化生產的快速流程

從石型 石皮到雕工 必然要精減快速 批量生產

所以 薄意雕則雕工草率 四面印章屬最常見 

3.部份早期以掘性高山 溪蛋等其他天然獨石雕刻的商品 若雕工精美 價格有便宜可撿 則可以安心購買

因為 在外省石甚至於國外進口石當道的現今市場 

這種老料子 已經非常稀少

或許不用多久 即使您想買也碰不到了

4.沉香 田黃 天珠 犀角 這4項收藏 我個人下過真功夫

鑑真經驗是從實物一點一滴累積而來 不是看了幾篇所謂的專家所發表或轉貼的廣為流傳 真假難辨的文章 而人云亦云支流

切記 別人文章闡述的經驗(包括本文)只能參考 不能盡信

最後 再提醒您 如果您早期有幸收藏類似照片中的獨石 千萬別再賤賣

與寶物錯身是而過 乃收藏家引以為憾的事

比與寶物錯身是而過更大遺憾的事 是把手上的寶物賤價售出 空留悔恨 黯然神傷


( 興趣嗜好收藏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ruelove2013&aid=181967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