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左右看:廉價占領運動決定不了未來
2011/10/20 21:17:21瀏覽67|回應0|推薦3

台灣立報2011-10-20 21:06 作者:倪世傑/林水秀

左看:「不要」的政治到些為止

  此次經濟危機的焦點在金融業。以存貸為主要業務的商業銀行與創投為主的投資銀行兩者的合流、萬事萬物證券化的傾向強化了金融市場的高度複雜性以及不穩定性,最終形成了無法評量風險的不確定性,每個人都理性的將自己的資產部分投入以以上「三性」為特徵的金融市場求取更大的利潤,終究產生了最不理性的結果。這不是市場失靈,因為泡沫與投機是金融市場的根本邏輯,以數碼為基礎的市場,與亞當‧斯密當年設想的由小生產者組成的市場,兩者早已有本質上的變化。

  英國想要補救。自2007年起,英國政府花了8,500億鎊救援銀行業,今年9月由維克斯爵士(Sir John Vickers)領導的銀行問題獨立委員會發表的報告建議:「英國各銀行應在2019年前將核心業務與交易投資業務分離,以確保它們在不受納稅人救助的情況下度過今後的金融危機。」但報告對於金融自由化則未置一詞,畢竟這是一個金融業大國,有其結構上的限制。

  歐巴馬則更保守,其貌似要與99%的反華爾街民眾站在一起,但卻未提出重回格拉斯-史蒂格法的提議。美國抗議民眾究竟要什麼?民粹性格的運動即便能吸引政客目光,但政策上一籌莫展,船過水無痕自不待言。

倪世傑/研究人員

右看:新政策建設需要新政治力量

  網破了,就要補,不補,魚蝦海產全數漏光。這道理小學生都懂,但是政府不懂。

  其實不光政府不懂,占領華爾街的人潮也不懂。矛頭一直在華爾街,而不是華盛頓,要體面的工作,卻不提出美國資本主義的改革之道的階段性方案,甚至要如何處理1%資本家階級財產權的訴求都少得可憐,「99%的民主」徒具抗議形式,其力度不僅更弱於1968年的民權運動,至少那場運動還留下了非裔公民權以及女性主義的大覺醒。然而,運動的過程是反覆的,解放的時代很快在1980年代之後被新自由主義霸權襲奪,曾在1960年代氛圍下成長的柯林頓很快成為民主黨新政治的投射,但實情卻是「華盛頓共識」、「華爾街-IMF-財政部集團」最重要的掌門人。

  即便曾經波瀾壯闊,缺乏政治上的力量以及由此力量進行的監督終究會給反革命力量的成長提供無限的空間。近兩年來美國政治火熱的議題早就不是歐巴馬,而是保守派茶黨大行其道,被視為瓜分民主黨選票、「造成」高爾在佛州落後小度布希幾百票的泛左派耐德(R. Nader)甚至被譏評為民主黨的麻煩製造者。

  網是要補,但補過的網就不是原來那一張網了,新的網能夠捕捉到什麼樣的海產,需要制度建設,需要新政治力量。

林水秀/社會觀察人士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pa285&aid=576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