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1/27 18:46:37瀏覽414|回應0|推薦0 | |
過去民進黨執政時,高中歷史教科書1912至1949年不見台灣,台灣消失了。學者表示,這次微調將那段「消失的台灣」補回來,但應再增加更多台灣的內容。 民進黨執政時,認為1911年武昌起義、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1937年蘆溝橋事變等,全都在中國發生,當時台灣仍在日本統治下,這些事件當然與台灣無關,只有從1949年日本戰敗撤退、中華民國軍隊來台後,才有關係。 民進黨時的歷史教科書,未將1912年到1949年中華民國納入台灣史中,這段期間,台灣幾乎從歷史課本消失。國民黨2008年執政後,原本訂好九八課綱,但爭議過大,因此不斷再討論,最後歷史課綱把「消失的台灣」找一些回來,但直到2012年(民國101年)才開始施行。 現在因應12年國教,高中歷史課綱又要微調。台北大學歷史學系暨研究所教授張勝彥表示,目前高中獨立一本台灣史,這次微調課綱幾乎把消失的台灣補上去了,不過他建議還可再增加1895到1945年日治時期、1945年戰後,有關民主、政治運動的發展,可以再多著墨。張勝彥指出,另外有關1912到1945年台灣人到中國去參與抗日運動,有些歷史學者認為也可以再增加,加強台灣史與中國史的連結。 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教授戴寶村指出,台灣歷史教科書最大問題,不在於台灣史、中國史的增減,而是政治教條太濃厚,歷史被政府高度政治性操作,「用字遣詞太過於政治」,他認為,歷史應該要回歸史實,跟學生真實生活做連結才對。 他表示,過去不民主時代,歷史被政治操作,如今台灣民主化這麼久,應該讓歷史教科書「忠於史實」,可是反觀現在參與歷史課綱審查的學者,都不是真正的歷史學者。 微調課綱小組召集人、世新大學中文系兼 蔣偉寧:未去台灣化 去日本化有一點 教育部今天召開課程審議會,決定高中國文科及社會科課綱怎麼調整。面對台獨人士質疑「去台灣化」,教育部長蔣偉寧說:「這次微調是讓教科書符合中華民國憲法精神,完全沒有去台灣化,去日本化倒是有一點。」 12年國教今年8月上路,但鑑於高中九九課綱實施後產生若干整合銜接的問題,教育部長蔣偉寧決定微調,去年已公布自然和數學領域課綱,今年要決定國文和社會課綱如何調整,但獨派及一些民進黨人士將前往抗議。 微調是為符合憲法精神 教育部主祕王作台說,這波課綱微調,主要是讓將教科書內容及用詞符合中華民國憲法的精神。以地理科來說,將原先教科書中提到關於「中國」的名詞,一律改為「中國大陸」。譬如原先課綱中提到「中國的人口及都市」,調整成「中國大陸的人口及都市」。 至於歷史科,王作台表示,現行高中教科書台灣史與中國史切割太清楚,造成不連貫,且許多台灣史內容偏離憲法稍微遠一點,這次決定調過來。 舉例而言,微調後的高中歷史課綱提到:「國共內戰、政府遷台後,我國的主權範圍仍及於全中國,惟治權不及於大陸地區。並說明:有關中華民國播遷來台後的歷史,已在台灣史中有所敘述,此不再重複。」 現行高中歷史教科書對於日本殖民統治台灣期間太過歌功頌德,好像現在台灣的建設,都是以前日本人打的基礎。微調後的歷史課綱,不美化日本殖民統治,而是強調台灣主體性。 不美化日本殖民統治 文化大學史學系兼 王仲孚又舉例,現在歷史教科書說日本人在台灣建設鐵路,成為之後台灣鐵路發展的基石。 事實上,在日本人之前,清朝劉銘傳就已在台灣建設鐵路。 國文科方面,範文增加了楚辭、荀子與史記的文章,期使文化經典教材的選材範圍能夠涵蓋傳統經史子集各部分,以更具代表性。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