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讓我們照鑑歲月的歷史照片
2013/12/03 15:18:51瀏覽335|回應0|推薦7

外頭濕濕冷冷,待不住,逛逛美術館,是個不錯的選擇喔。

等到一頭栽入,不知不覺四、五個小時就過去了……

「迫聲音──音像裝置展」

今天,一樓展出北美館與法國里昂國立音樂創作中心合作的「迫聲音──音像裝置展」,以「墜落」及「橫越」兩個主軸為主。入口處的人像柱作品,左為穿著套裝的上班女郎,右為西裝畢挺的男士,他們各自在一個玻璃柱中,歷經站立、扭曲、跌倒、掙扎、爬起……似乎象徵著生活中所可能經歷到的種種狀況與應對情形,用如同門神的方式讓我們來觀看與思考。

 〈同舟共濟〉畫面中站著來自各行各業、不同種族的一群男女,輪流慢動作更換姿勢,有幾個人從畫面兩側進入,並不直線走而是從其他人中間穿來擠去,引來嫌惡或驚訝表情;過了一會兒,洪水從兩側大量灌入,首當其衝的幾人被沖倒,其他人也東倒西歪,隨著時間過去,各樣種族行業的界線變得模糊,願意試著只是單純從人的角度去關懷、攙扶其他人。

沒來由的種族歧視、行業歧視、性別歧視等等,是沒有意義的,當大難來時,我們都只是一個人而已,能夠互助互愛,才有未來可言啊。

 72變〉以六個大金屬框架裝置LED燈管製成,前後牆上各一片反光板,是一件結合燈光和聲音的互動裝置作品,無論是燈光隨著音樂節奏,還是音樂跟著燈光變換,形成一種獨一無二的聲光效果,非常炫麗!

 〈表演繪畫之二〉舞者以慢動作、甩動、彎腰、斜肩等等各種肢體動作,將流下的顏料以傑克遜‧帕洛克的「滴畫」技巧方式揮灑於牆面上,形成一幅不會再有相同畫面的抽象畫作。有人質疑:這樣刻意、甚至任意,而且稱不上技巧的方式所營造出的畫面,算是藝術嗎?這就見仁見智了吧。

歲月照堂──1959~2013影像展

直上三樓的「歲月照堂──1959~2013影像展」,一整層都是張照堂所拍的照片或影片,照片分為幾個主題「歲月容顏1962~2013」、「社會記憶 / 內心風景1970~2005」、「裝置 / 塗鴉 / 原作1966~1986」、「少年心影1959~1961」、「存在告白1962~1965」、「數位發聲2005~2013」以及數支珍貴影片。 

張照堂自高中時期拿起相機拍照,至今已超過半世紀,「他的影像平凡中有超脫、親切又疏離、荒謬中具詼諧的特質,體現了攝影家敏銳的觀察、誠摯的理解,以及濃厚的關懷與同理心。他的作品涵蓋攝影、電視片、紀錄片與劇情片等,不僅反映時代脈動,也是深遠的歷史見證。」畢竟持續超過五十年的攝影生涯,不是人人可得,也非人人都可堅持走下去的路。

「這次展覽是張照堂首次完整的回顧展,展出自1959年創作至今的400餘件攝影作品、8部紀錄片與電視影片、裝置作品、攝影原作、繪描、塗鴉、札記、拼貼等等以及主編的文稿、書籍與影像海報……完整呈現張照堂的影像美學與成就,與在台灣攝影與影像發展脈絡上,承先啟後的重要地位與貢獻。」想要徹底了解張照堂一路走來的攝影路,此次的展覽決不能錯過。

「歲月容顏1962~2013

這一部分大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人物肖像照,布袋戲大師李天祿、黃俊雄;素人藝術家洪通;舞蹈家林懷民;作家陳映真;前宜蘭縣長陳定南;民間文化工作者黃永松;目前病危的音樂家李泰祥……當我們努力辨識照片中年輕容顏與印象中的歲月面貌時,那一條條的刻痕,不只代表著歲月,還有智慧與磨難的積累。而且張照堂往往不只拍一張,而是不同時期的紀錄,正如他自己曾說:「青壯時期的坦率與不馴,老邁之後的滄桑與風采,都都反映了人的生活閱歷,也轉述了他們的歲月感觸與告白」。 

「少年心影1959~1961

「這期間張照堂就讀於成功中學,參加學校攝影社,指導老師正是台灣重要攝影家鄭桑溪。他當時使用大哥的『愛麗絲』(Aires Automat 120)雙眼相機,站著時觀景窗視線在腰際上下,蹲下來便接近地面了,所以這時有很多仰角照片,加上少年羞怯,特別喜歡孩童玩伴或從大人背後取景,這些影像時而簡白、純真,時而帶點孤單,透露出早熟又無邪的少年眼中世界」。

由於年代久遠,更可以看到當時台灣純樸的風貌,是非常有價值的歷史照片。還有一小間展覽室,展出他曾用過的相機及攝影機等工具,也很有意思。

「存在告白1962~1965

「保送台大土木系後,張照堂發現藝術創作比理工學科更迷人,便努力吸收西方現代主義思潮以及文學、繪畫、劇場和音樂。他發覺相機是直接而準確的工具,能藉由影像宣洩當時精神上的苦悶及壓抑,叫喊出一種叛逆的能量。所以失焦、失首、失能的意向隨即醞釀而生,不是在朋友臉上塗白就是罩上塑膠袋,或搖晃或失焦,以營造一種詭譎、荒謬、淒迷的悲劇感。這時期的創作,奠定了張照堂的影像美學風格」。

常在雜誌封面或內頁出現的幾張照片,例如:無首背影、龐大的豬隻背影等等,都是此時期的作品,充滿詭異氣氛,令人印象深刻。

 「裝置 / 塗鴉 / 原作1966~1986

「大學畢業後,適逢台灣現代藝術進入跨界聯手的年代。當時,他積極參與一些深具實驗性質的藝術表演,例如:19663月參加幼獅文藝主辦的『現代詩展』,選擇洛夫詩作〈石室之死亡〉第一節,利用重覆曝光,將一雙瞪大的眼睛重疊放置在一個錯綜複雜交織的電杆網下,呈現出荒誕、奇異而困惑的情境」。

此部分除了展出一些昔日攝影原作、繪描、塗鴉、札記、拼貼等等作品,有時張照堂會在照片上寫下當時想法,或者做一些筆記,「圖文並置的面貌中,不僅是攝影者的心境與告白,也成為另類讀本」。

 「社會記憶 / 內心風景1970~2005

1970年代回歸鄉土的大時代環境下,張照堂進入電視台工作,展開長達13年的攝影報導生涯。隨著社會閱歷遞增,他的攝影從『自我內心』思索走入對『外在世界』的觀照,以相機捕捉庶民階層的生活與矛盾以及台灣式的景觀與姿勢等等。80年代中期之後,由『社會記憶』轉向『內心風景』,透過擬人化的情境凝視世界,如夢境般,它們在虛擬或想像中似乎死而復生。90年代後,逐漸遠離人群與喧囂,嘗試追尋一種更安靜、寬廣的地平線視野,畫面常常有如介於現實與非現實中的『謎』,任觀者自由的想像、玩味」。

所以有各式各樣的算命攤、慶典民俗、地景與人物等等,主角不再是自己或名人,一般社會大眾與生活上的各種樣貌大量不斷重複出現……

《王船祭典》、《再見洪通》、《紀念陳達》等影片,有的配樂,有的現場收音,一一再現當年的一顰一笑與完整紀錄,都讓人回味再三。

不是我厲害,而是他的簡介DM非常豐富,所以一面參考著,一面回想自己的觀影想法。這麼完整的展覽,一定要親自來觀賞,才能真正的領會與感受。

「斜面連結──典藏展實驗計劃」

下到二樓「斜面連結──典藏展實驗計劃」,此展是想要打破依時間或空間爬梳脈絡的策展模式,因而邀請年輕策展人分別就個人關注重點提出對北美館典藏品的重新詮釋與對展場的奇趣想像。 

有些展覽室大膽用玫紅當作牆面塗料,上面展示大大小小典藏作品,有畫作有攝影,好不熱鬧,但可能因為太多又太密,甚至相互干擾,很難讓人好好專注去個別觀賞。

其中對於我在中山劉公館的印象最深。策展人秦雅君將展場拉到家屋中,一所位於美術館裡的家屋,「這將是一個在藝術家劉榮祿所創造的空間中山劉公館』裡才得以生成的展覽──〈我在中山劉公館〉。

從大門口的視窗看到「劉」字,就像我們到別人家門前的模樣;一進入面對一道玄關牆,逼迫你左轉進入起居間,滿目植栽的落地玻璃窗先映入眼簾,左側為流理台,右側為大大的沙發,其中一個居然是碎木片灌膠而成的單人沙發,起居室後方則為兩間臥室,只用大大的斜牆作隔間,沒有門,還有一個衛浴設備齊全的玻璃浴室呢。各牆面散置藝術品與畫作,讓藝術品與家屋融匯在一起了。

「位於美術館的家屋」或讓家變成一座美術館,都是一個讓人興奮的點子,難怪特別令人印象深刻。

( 休閒生活藝文活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oppy101&aid=9736826
 引用者清單(1)  
2014/09/27 17:36 【udn】 這有相關商品!主義 著名 就讀 擬人化比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