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美國生活經驗談
2015/01/15 00:08:09瀏覽654|回應1|推薦7

移民來美國,已近四十年。驀然回首,感觸良多,原來歲月真是不饒人。回想往事,不由漸漸溶入情景相生,意境相諧,形像生動,頗具詩歌藝術寫作技巧的王維「酬張少府」詩:「老來惟好靜,萬事不關心。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的境界。

每個人移民到美國,都是各有原因。但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以及帶給兒女良好的教育,應該是大部分人都可以接受的理由。剛來前要調適階段時真的辛苦,當年只能用「既來之則安之」安慰自己,畢竟人生在世,知足常樂,隨遇而安,不如此,又能如何?歲月匆匆,留不住時間、生命、青春,已經白了的少年頭,想再回頭已百年身,住在美國大半生,這也是故鄉呢!

心中雖想「知足常樂,隨遇而安」,無奈出生,成長在台灣,移民來美國的人,怎麼說都免不了「身在異鄉為異客」的感受。在風俗、習慣、語言、文字、哲理、觀念,諸多差異中,能夠生活得愜意、悠逸,談何容易!移民來美國的人,前五年是最辛苦的適應歲月,逐漸適應後就得打拼,至今馬齒徒增,除了時常參考各項資訊,也藉此機會談談美國開車及看醫生的經驗。

美國地廣人稀,馬路寬,房子闊,高速公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極目望去,車如流水,馬如龍。在美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食」為先首先被「行」為先取代,大道之行在美國全靠汽車,沒車或不會開車就不「行」;也許清晨、黃昏,可看到許多男女老幼在步道上急行慢跑,那是在運動,不是上班上街,在美國走路去上班上街,是僅有的少數。

美國住宅區和商業區分的十分明顯,要上超市、郵局、銀行,都得開車,沒車不「行」,什麼事都不能辦。「行」為先,當然就要開車。行既然那麼重要,移民來美國第一件要事就是考駕照,有駕照不僅在路上「行」得通,而且是「萬證之源」,銀行存提款、簽支票,辦手續,進關卡,上飛機,買賣不動產,全要請君出示駕照,記下號碼,幾乎相當於「身份證」。

談到考駕照,早年前參加筆試只有英文試卷而且規矩多,同考場有位老墨掏出字典查閱,立被監考官驅逐出場,好像還說了一句「等學好英文再來」什麼的。還好境隨時遷,後來隨著華人人口增加,筆試已有中文試卷,而且是對著電腦螢幕作答,通不通過,馬上分曉,這對沒有受過美國教育,移民來美國的同胞來講,真是件好事;至於路試,則和台灣完全不同,台灣重技術,美國重遵守交通規則,過不過關,拿不拿到駕照,全憑監考官評分,現在美國德州更是不用考,用台灣駕照即可換了。

我個人認為:美國路試並不難,監考官保命第一,路試絕不會上高速公路。所以路試均是在社區限速25哩的道路上進行,主要是考起步是否平穩,左右轉有否及時佔線,在沒有紅綠燈的路口轉彎,是否停車看了再看,然後才踩油門;考在「STOP」號誌前是否停得不動,即使前後左右沒車沒人,也絲毫不得虛應故事;在「Yield」號誌前是否減速慢行,「讓」這號誌在台灣也有,只是有等於無,據計程車司機解釋,「讓」者人家讓我,我不加速就對了,因此有人抱怨在台北開計程車好幾年,來美國考駕照居然考不上的笑話。

移民來美國,最好不要生病;美國醫療水準和醫院設備號稱世界第一,只是醫生收費和醫院帳單也可稱世界第一貴!在沒買保險或還沒有滿65歲聯邦()醫療照顧補助前,一旦生病,就會面臨進退兩難的困境,等到決定破財消災去看醫生,大概已離病入膏肓不遠。

就我所知,不少首次來美國的同胞朋友,大都深謀遠慮、未雨綢繆,以備不時之需,行李中都會帶著征露丸、強胃散、川貝枇杷膏、感冒靈、紅黴素...等等多種成藥;感覺上一有不適,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對症下藥,往往也能有病治病,無病強身,藥到病除。萬一這些丸散、丹藥吃下去,既不治病也沒強身,大概病情已然不輕,焦慮之情,可想而知。

在台灣看病無論醫院或診所,病人都在候診室,然後一個個被護士挨號叫進看診室給醫生看,三五分鐘出來,就到藥局取藥。美國診所比較重隱私,設有多間個別候診室,內有醫診台及各種儀器設備,病人登記後入內先由護士初診量身高體重、血壓脈博、體溫,接著就慢慢等候醫師移樽就教,光臨看診。

美國看醫生超貴是有道理的,因為要進醫學院的學生萬中選一,成績好天份高,學費又昂貴,讀醫本來就是一筆大投資;畢業還要考執照、入公會、買保險,才能懸壺濟世。在美國看醫生,應該說是被醫生看,初診嘛,免不了臨表涕泣,有關醫學名詞,一概不知所云。到醫院先看的是家庭醫生,台灣有的稱做「全科醫師」,處方吃藥後,如果病痛沒改善,家庭醫生就轉介給專科醫生,而專科種類之多,名稱之深奧,不是外行人所能知曉;既去看醫生,一切遵照醫囑為妙。

美國看醫生究竟多貴?只看醫生、吃藥,算是小破財。有位朋友來美國,有朝一日,身體微恙,沒打聽行情,冒然去醫生那裡就教,藥錢還沒算,光看病就花了現金一百五十元,合台幣四千五百元。感冒是治好了,心臟病差點發作,迄今,夫婦提起此事,仍耿耿於懷。若病情嚴重到住院動或手術,那就非大破財不可,住院一天至少一千多,加上手術費、檢驗費、斷層掃瞄、核磁共振什麼的,雜七雜八,三五天下來,費用當以萬計。有位朋友曾自費「開心」,花了五萬餘大洋,朋友看了帳單後說:「開心手術實在不開心」。

移民出國,好像是移植一棵連根拔起的樹;有人認為,就像一座「圍城」,在國外的人羨慕國內暴富的人,而國內的有錢人則想移居海外,享受居住高文明生活。我的經驗是移民初期必然經過一番掙扎,掙扎者,親情與鄉情的取捨;思鄉者,身在他鄉為異客。過著千篇一律的生活,歲月不饒人,現在久居他鄉也變成故鄉,事業有成,不愁吃穿,修車剪樹,含飴弄孫的日子都已是前塵往事,每天服務僑社,擔任僑務榮譽職義工,還算是晚景璀璨吧!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回應文章

Reed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光陰似箭
2015/04/11 04:40

再一個月,來美國就滿41年了!

21年來沒有醫藥保險,戰戰兢兢,直到加入歐巴馬醫保,

只是即將滿65歲了,感恩老天保佑,這期間沒進過醫院!


敬請人道支援 我卓越不群的母親

八旬阿嬤
【台灣司法◎人間煉獄】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