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遍尋府城古井順訪古蹟
2024/10/03 09:23:47瀏覽744|回應0|推薦3

自古以來水井與人的生活息息息相關,隨著自來水普及,多數古井已不復可尋,能夠被保存下來的古井,通常是年代久遠具有歷史價值,或者附屬在古蹟內,才不致於被填平或破壞,否則在自來水普及的情況下,大部份的古井常常被視為無用之物,更以安全理由而拆除或填平。

      台南 府城建城400年,歷經荷治、鄭治、清朝、日治直到現在113年,台灣自來水公司從1972年成立後全台的用水才全面自來水化,根據曾國棟先生2017年所作的「府城古井誌」記載的府城古井數目:中西區有27口井,東區有5口井,南區有15井,北區有8口井,安平區有2口井,安南區有4口井,總共有79口,現存的這些古井多數仍有水源,唯因飲水衛生的考量,而封閉停用,如有尚未封閉而繼續使用者,井水大都用於清洗衣物或澆灌花木,僅少數古井仍為飲用,如南區鹽埕里大井,北區興北里楊宅古井仍為民生用水,安平窯尾古井用以泡茶,取水的方式很少用井繩吊水桶汲水,大都裝水管以馬達抽水,很多古井是平時封閉,端午節再開啓取午時水,以作為淨身、辟邪或治病等特殊用途。

          府城的79口井,荷蘭井有9口(2口在中西區,7口在安平區),可見當年荷蘭人大多生活在安平附近,鄭氏井7口(5口在中西區,1口在南區,1口在北區),可見鄭氏時代人口逐漸遷移到中西區了,清朝井有43口,清朝統治台灣212年,人口逐漸分散到府城各處,日治時期有13口井,日本統治台灣50年,統治初期仍然開挖井水,1911年後自來水才漸漸普及全島,民國後仍有少數地方因特殊需要開挖井水。

       要遍尋府城的79口井並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我與朋友共三人,騎著腳踏車遍尋有古井的地方,經過兩個月共8次的時間才找完,但不是每口井都找得到,因為有些井在民宅內,大門緊閉不得其門而入,有些是按照地址怎麼找都找不到,倒是古蹟、寺院內的古井都保存良好,見證古人用井水的年代。


府城民宅內的古井大部份都已廢棄不用,因害怕發生意外,都用水泥板蓋住。


這個古井很有特色,上面有一張桌子。


探訪民宅古井時有此居民並不歡迎,但有些居民很熱情。


騎著單車到處尋問古井的正確位置。

有些古井呈半圓形是兩家共用的井。


古井大都位在老屋附近,尋尋覓覓也是一種樂趣。

開山路122巷36弄舊稱「甕仔井巷」,巷名源自巷弄內有一口甕仔井。甕仔井位於曾宅內,約開鑿於日治時期,至今已有百年以上的歷史,民國50年代這座古井的水位仍舊很高,水源充沛,係甕仔井巷一帶的公用井


龍泉井廟位於臺灣臺南市東區廟名來自廟旁曾有的「龍泉井」,廟前街道也因此稱作「龍泉井街」。龍泉井街西接「祝三多街」,東接「聖公廟街」,現為東門路的一部分


龍泉井廟原是主祀福德正神,現已改為供奉清水祖師。


民權路的「大井頭」。大井頭的歷史與重要性,得追溯到15世紀,井開鑿的年份已不可考,15世紀來到台灣的船隻進到台江內海後,在此附近登陸,是當時陸地距離港口最近的一口淡水井,水源豐沛甘甜,當時就傳著一句話:「吃大井頭水,沒肥也媠」。


「烏鬼井」據說
由前來的東印度公司中的荷蘭人帶著黑奴前來開挖,因當時台灣人並沒有看過皮膚黝黑的黑人,因此稱呼為烏鬼,也成為這口井的名稱由來。


臺南三山國王廟是雍正七年(1729年)創建的,廟內主祀三山國王。


廟內有一口古井。


古井內仍然有水。


井邊的磚頭被取水用的繩子拉成深凹狀。


西華堂創建於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於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經核定為三級古蹟


西華堂古井的井水是早期提供齋堂炊事盥洗之用。


西華堂古井保存轆轤裝置,用途是方便取水。


兌悅門是清朝臺灣府城的設置14座城門之一,也是臺南市現存四座城門中唯一還具有通行功能者。兌悅門是於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時增建,於隔年完工。因建造基座使用之珊瑚礁又稱為硓𥑮石,所以又名硓𥑮石城。


位在牆邊的古井。


吳園是清道光八年或九年(1828年或1829年)時,經營鹽業致富的吳尚新買下其宅地北邊荷蘭時期的通事何斌庭園整建而成,當時又稱「樓仔內」。裏面有三口古井。


第一口井在主建築的右側。


第二口井在展覽室內呈半圓形。


第三口井在花園內,偽裝得很不容易看得出來,走近一點看。


從空隙中可看到井欄。


赤崁樓或紅毛樓是荷蘭在1655年興建完工的,荷蘭文獻記載的名稱是「普羅民遮」城。


位於赤嵌樓內,所以稱為「赤嵌樓井」,在海神廟與文昌閣中間。 古井深不可測,滿壁青苔,每引發人們的奇思妙想,出現許多井能通河,井能通海的傳說,使古井染上一層神秘的色彩。


延平郡王祠建於清同治年間,位於臺南市開山路,奉祀臺灣開山始祖鄭成功及其部將,為臺灣的重要古蹟。 佔地9,400餘坪,庭園修築風格莊嚴典雅,是臺灣少見的「福州式」廟宇建築。


在延平郡王祠左側廊下有一口古井,水質乾淨;近年整修時,磚造井欄表面護以水泥,井口安置一片圓形木製井蓋,井蓋中間留有方形孔,井欄上架設轆轤,可讓遊客垂吊水桶取水,體驗汲水的樂趣。


忠義國小內的武德殿。


禮堂外一座「成功泉」,據說是當初給參拜神社的人們洗手的泉水,目前已經填住了


臺南八協境東嶽殿,俗稱嶽帝廟,主祀東嶽仁聖大帝,創建於明鄭時期,由鄭經於明鄭永曆二十七年(1673年)正式建造


神座底下有一口古井,無法看到。


法華寺前身原為明鄭時期隨鄭經來臺逸士李茂春的住所,因其無心名位,遂於此栽梅種竹,建園修行念佛,人稱李菩薩。李茂春與明鄭參軍陳永華為好友,兩人時常在此園交遊,陳永華並為此園題名,贈「夢蝶園碑」給李茂春。


法華寺內的古井,井底頗深,以紅磚砌成圓形井壁。


祀典武廟,又稱臺南大關帝廟主要奉祀關聖帝君。其為臺灣早期建造的關帝廟,該廟宇為17世紀中葉,永曆十九年鄭成功子鄭經於承天府建文、武、真武、城隍諸廟。


祀典武廟內的古井。


施姓大宗祠的庭院中有一口古井,為兩百年前施姓族人渡臺聚居時的日常水源,施姓族人以聚族而居,同鄉共井的血緣氏族關係為紐帶,凝聚族親向心力,團結一起,可說是「美不美,鄉中水,親不親,故鄉人」的寫照。


井內仍有活水。


看西街教會興建於1955年


教會旁的古井呈半圓形。


這口井原是日本人佐佐木本店的古井,探一下還有水源。


海安宮位是一座主祀媽祖的廟宇。其由來一說是府城三郊於乾隆元年(1736年)從興化府莆田縣湄洲島迎奉媽祖香火而建,廟的兩旁各有一口井,取名日月雙井


日井的水較清澈,端午節時很多人來取午時水。


月井的水較混濁抽水澆花用。


六合境清水寺創建於清康熙23~61年之間(1684~1722),主祀觀世音菩薩清水祖師


寺前榕樹下還有一口古井,據說某年府城鬧瘟疫,信眾湧入清水寺跪求清水祖師顯靈救助,清水祖師指示「汲井水可解」,許多人因此獲救而免除疫病之苦,所以此井有「平安井」之稱。


「廣慈院」創建於康熙三十一年,昔日為府城四大尼庵之一


內有兩口井。


井內仍有活水。


鄭成功祖廟為奉祀鄭成功的鄭氏家廟,為東寧王國永曆十七年(1663年)鄭經所建之專祠,奉祀其父鄭成功。


在鄭氏家廟頭屋前庭右前方鑿有水井一口,係建廟時所開鑿的水井,井的口徑有138公分,井深約360公分。,日治時期家廟前庭空地被鄭姓族人起造樓房,水井遂被湮滅。 民國72年(1983)臺南市政府拓寬忠義路,拆除祠前樓房為騎樓用地,古井得以重現。


井內仍有活水,目前以抽水機取水,澆花、洗滌用。


井旁的說明。


安平古堡始建於1624年,很多人不道裏面有五口古井。


台灣城西井已被泥土填塞而乾涸。


台灣城南井在安平古堡內老榕樹下。


台灣城北井,井口外圍環繞鐵柵,荷蘭人和鄭成功都曾喝過這口井的水。


台灣城北側磚砌盆栽原是古井。另一個在草地上的古井已不見蹤跡。


平公從高空看此處,地形像一支覆蓋的湯匙,故俗稱「湯匙山」。


湯匙山上日本人也設置測量用的三角點。


窯尾古井位於湯匙山東南方山腳下,在荷蘭時期就是烏特勒支堡駐軍的水源。湯匙山緊鄰海邊,鄭成功來臺後,部份軍民落籍在湯匙山之南,即今灰窯尾社部落。


延平街古井是被當地居民拿來打孵豆芽用的水。由於用該井之水孵育的豆芽菜味道鮮美,故前來購買者甚多,古井附近遂被稱為「豆菜寮」,而井也被稱為「豆菜芽仔井」。


海山館內的古井昔日是福建來台駐軍的飲用水。


盧經堂古厝內的方形古井已改為蓮花池。


竹溪寺的創建年代是明永曆十八、十九年(1664年、1665年)時所建,當時稱為「小西天寺」,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


竹溪寺的井是八卦井,相傳建寺時亦建井,已有三百多年了。


開元寺內的古井即鄭經井,在大士殿公德堂左側室內,井中仍有水源,寺方以鐵欄覆蓋井口。


井旁邊的銅像是羽鳥又男(1892-1975)日治時期臺南市末代市長,任內尊重臺灣文化,對保存臺灣歷史古蹟與文物有卓越的貢獻.日治時期昭和17年(1942)4月任臺南市市長.任內正逢二次世界大戰日軍由盛轉趨惡化之際,惟羽鳥又男在財政困窘下仍不顧軍方反對,陸續修護孔廟(全臺首學)及赤嵌樓,並保護開元寺古鐘不被日軍沒收,移做製造兵器用之金屬材料.對臺南市之古蹟保存留下令人印象深刻的一頁
祀典大天后宮,舊稱東寧天妃宮,為主祀媽祖的廟宇,也是國定古蹟。該廟宇原址本為南明寧靖王朱術桂所居住的寧靖王府邸,後來在寧靖王捨宅之後轉變成媽祖廟。


大天后宮觀音殿後花園內的龍目井。


全台開基四鯤鯓龍山寺,俗稱全台開基四鯤鯓祖師公廟,位於臺南市南區次分區四鯤鯓,為全臺灣首座最早主奉清水祖師的廟宇。


四鯤鯓龍目井的「虎井」,位在寺廟的南方。


四鯤鯓龍目井的「龍井」,位在寺廟的北方, 這兩口井在1968年前自來水尚未普及時,居民都取水作為日常生活用水,水質甘甜,泉源湧出,終年不涸,是兩口好井。


喜樹大井位在喜樹萬皇宮後方,口徑達到187公分,是日治時期開鑿的。


鹽埕大井口徑240公分,深約7至8公尺開鑿於清領時期,乃鹽埕庄的「龍喉」,井水終年湧泉不歇,水源豐富,水質甘甜,自古是當地居民的主要水源。


元和宮位在大銃街上,創建於清康熙35年(1696年),里人鳩資興建,主祀保生大帝。


元和宮旁的水井,為民國時期開鑿的水井,水井內仍有水源,但取出的水極為混濁且有異味。


六興境新街開基開山宮位於臺灣臺南市中西區,主祀保生大帝,還供奉隋煬帝派去琉球的虎賁中郎將陳稜建立於明鄭永曆年間(1661年~1683年)之間。。


此井又名帆寮街井口徑58公分,開鑿於鄭氏時期,是昔日台江岸邊重要水源之一,至今泉水長流。

把台南府城內尚存的古井找一遍,彷彿進入了時光隧道機,荷蘭時期、鄭成功時期、清領時期、日治時期、民國年代的古井和建物古蹟都可看得到,尋找古蹟兼騎車健身,知性加運動兩全其美。

( 在地生活雲嘉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nwinsto&aid=181128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