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有鳥居的土地公廟
2024/06/05 10:08:40瀏覽1084|回應0|推薦3

  神社是日本以神道教為信仰的祭祀設施,而鳥居是神社與俗世的區隔,世人通過鳥居表示進入神界才能與神溝通。而土地廟,又稱土地公廟、福德廟或伯公廟,為台灣民間供奉土地神的廟宇,多由民間自發建立的小型建築,是分佈最廣的祭祀的廟宇,鄉村各地均有分佈。

      鳥居是日本神社的建物,土地公廟是台灣最普遍的廟宇,這二者為何會融合在一起呢?高雄仁武區有一個舊名叫「前埔厝」的聚落,在小土丘上有一間土地公廟,據說日據時代曾是一間神社,目前還殘留有大殿、鳥居、參道、疑似石燈籠基座一對,我感覺很好奇想去看看。

      113.06.04早上我與朋友從台南坐區間車南下,到楠梓站下車後換騎腳踏車,騎了10公里左右就到達目的地,來到土地公廟的所在地,走上一條疑似參道的小階梯,左右兩旁擺著應該是由神社石燈籠改造而成的燈柱,再往上走時,動線變成往左右兩側轉而非繼續直行,應該是因為改建導致的吧,參道進入大殿的轉彎處是一面雕刻龍的牆壁,兩旁還有一對石獅子,仔細看看並推測這些應該都是戰後新增的,與原本的神社無關。

       從參道上來後是一個小平台,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台式的小土地公廟,建築本體與香爐間有著一座鳥居,雖然鳥居的柱上被刻上了字,但是樣式沒有被更改,鳥居漆上的紅色油漆看起來是新漆上去的,無法判定它最早就是紅色,還是本來是其他顏色,戰後才改漆紅色。

     繞到建築本體後方,神社原始的大殿原來就藏在這裡,不走上來真的完全看不到,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設計,據聞是因為戰後日本與中華民國斷交後,政府下令拆除全台各地神社等日本文化「遺毒」,而當地居民為了使神社不被破壞,便在神社前建起土地公廟,使神社巧妙的隱藏在廟宇的外型下,又因「前埔厝」地處偏遠,此神社才就此逃過一劫。

     雖然不知道大殿的原始配色是不是現在的樣貌,不過廟方看起來應該是有在維護的,整體雖然略為老舊,但保存狀況不至於太差,還算是不錯。


小土地公廟位在小土坡上,廟前下方有一棵大榕樹。


疑似參道的小階梯。


左右兩旁擺著應該是由神社石燈籠改造而成的燈柱。


再往上走時,動線變成往左右兩側轉而非繼續直行。


參道進入大殿的轉彎處是一面龍的雕刻牆。


這對石獅子應該都是戰後新增的,與原本的神社無關。


紅色的鳥居看起來是新漆上的,應該不是本來的顏色,有可能是後來才改漆紅色的。從鳥居的外型來看,原本應該是一座台輪鳥居,而台輪鳥居常見於稻荷系的神社,所以這座神社原本或許是座稻荷神社
拉開鋁門後所看見的土地公廟。


廟前的木構造鳥居。


廟內的神相。


本殿內部,桌子下方的石頭很可能是神社御神體安置的原始基座。


廟的左右各有一座涼亭,微風徐徐吹來,頗為涼爽。


 繞到建築本體後方,神社原始的大殿原來就藏在這裡,不走上來真的完全看不到。


之所以會有這樣到設計,據聞是因為戰後日本與中華民國斷交後,政府下令拆除全台各地神社等日本文化「遺毒」,而當地居民為了使神社不被破壞,便在神社前建起土地公廟,使神社巧妙的隱藏在廟宇的外型下,又因前埔厝地處偏遠,此神社才就此逃過一劫。


由上往下看的石獅子和參拜道。


依照題字紀錄,神社在戰後有大修一次成為土地公廟,本殿前方加上了廟宇的祭祀空間與門神,讓和式社殿與漢人寺廟融合一體。台灣大部分的神社殘跡,幾乎都是本殿拆除改建,相當可惜。這間小小的神社土地公廟,可是難能可貴的文化交融與歷史見證!


這棵大榕樹真的很壯觀。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nwinsto&aid=180685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