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6/19 13:47:56瀏覽2964|回應1|推薦4 | |
清朝統治台灣212年,發生了三大民變;分別是朱一貴事件(1721-1722), 林爽文事件(1786-1788),和戴潮春事件(1862-1865),民變的原因,除吏治敗壞外,還包括軍人紀律不佳等政治因素,俗諺云台灣是:「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即是形容臺灣民變之頻仍。在許多民變中,無家室、無恆產、無固定工作的羅漢腳(指遊民,清初臺灣之移民特有稱呼),因彼此同病相憐,逐漸發展出特殊感情,成為臺灣社會中一股力量,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是構成臺灣民變的主導力量。 今天談論的是朱一貴事件 :朱一貴(1690年-1722年)原名朱祖,中國清朝福建漳州人,1713年隨移民潮移居臺灣,年輕時曾任衙役,後為傭工、種田為生,在鴨母寮(今高雄縣內門鄉)以養鴨為業,為人豪爽好客,有「小孟嘗」、「鴨母王」之稱。1721年臺灣知府王珍作威作福,民不聊生,民怨沸騰,朱一貴與眾友人遂商議起事,眾人推朱一貴為盟主,並以已身朱姓及反清復明為號召,不久即以結盟拜把及豎旗招人的方式聚眾千餘人,由羅漢內門(今高雄縣內門鄉)開始,出襲岡山,不久又攻下台灣府城,起義成功後部眾擁立朱一貴為「中興王」,於今日的「台南天后宮」登基,他宣布人民必須承襲明朝的制度,設國號為「大明」,年號為「永和」,還頒佈了廢除滿族薙髮令,將旗裝脫下、長辮剪斷,恢復明朝時的服裝及傳統漢人的髮式,他是台灣史上「第一位皇帝。同一時間,下淡水的粵籍角頭領袖杜君英率人相應,攻下鳳山縣城,諸羅縣城亦由另股群眾攻下。 事件發生後,清政府以事態嚴重,除由閩浙總督覺羅保滿坐鎮廈門指揮外,還派南澳總兵藍廷珍,水師提督施世驃(施琅之子),率領戰船五百多艘,水師一萬七千多人來台平亂,加上閩粵內鬨分裂,杜君英等人率眾出走,向清軍投降。北部也發生了許多起閩粵的械鬥事件,使得客家義民紛紛加入清兵剿匪,不到二個月,剩下的義軍終於被內地前來支援的清軍所撲滅,清廷也藉此事徹底掃蕩殘餘的大明軍隊,直到雍正元年(1723年),台灣各地才恢復寧靜。 朱一貴雖然起義失敗200多年了,但他的義行仍深植人民心中,於是,鄉民在受到「天上聖母」的指示之下,於1977年以「天上聖母」的名義,在起義地的旁邊建造了一座“鴨母王祠”,取名「興安宮」,同時主祀媽祖與「鴨母王」朱一貴,寺廟旁尚存一口井,便是朱一貴起義軍隊居住飲水用的古井。朱一貴的起義地不僅是台灣歷史上的重要地點,它也反映出內門鄉較為慓悍的民風,是探索此地「宋江武陣」發展的參考地標。 朱一貴號稱「鴨母王」也是台灣史上「第一位皇帝」。 興安宮主祀天上聖母,右邊奉祀福德正神,左邊則奉祀鴨母王【朱一貴】。 1977年落成的興安宮與朱一貴園區,就位在內門光興里鴨母寮。 朱一貴事件在台灣歷史上,是最轟動規模最大的一次「反清復明」戰爭,歷經 276 年後文化園區才落成,用來紀念及彰顯朱一貴事件。 朱一貴(1689-1722),福建漳州長泰縣人,二十五歲來臺謀生,以養鴨為業,人稱「鴨母王」,結交三教九流,隱然為角頭領袖。 後人對朱一貴褒貶不 一, 但他卻是內門當地人心目中的英雄。 當年臺灣知府王珍作威作福,令次子代攝鳳山知縣。王珍次子巧立名目,橫徵暴歛,農人不從便加以拘捕囚禁,造成民怨,衍生朱一貴事件。清廷在平復朱一貴事件後,雖知府王珍已死,亦遭開棺戮屍示眾。 朱一貴(1690年-1722年)原名朱祖,中國清朝福建漳州人,1713年隨移民潮移民臺灣。 廟前有巨大的石磨。 朱一貴雖然只當了兩個月的皇帝,但他是漢人移民臺灣數百年來,唯一字稱孤道寡的皇帝,卻是不爭的事實,稱之為「臺灣皇帝」也不為過。 朱一貴稱義王,開府郡治(臺南市大天后宮),建國號大明,年號永和,是台灣史上「第一位皇帝」。 寺廟旁尚存一口井,便是朱一貴起義軍隊居住飲水用的古井。 廟方特別在「興安宮」對面挖了一個水塘,藉此重現當時朱一貴養鴨池的景像。目前中央立有一尊高達15.1台尺的朱一貴雕像,是 2010年 4月才安座的「新」雕像。 側邊則寫著內門區老人家口中流傳的一首打油詩:「頭戴明朝帽,身穿清朝衣;五月稱永和,六月還康熙」。 完美重現了傳說中朱一貴熟諳鴨性、以竹竿即可指揮若定的英姿。這座雕像與綠水池塘、養鴨寮、石雕群圍牆共同構成「朱一貴文化園區」。 朱一貴在二十歲來台後,先居住在屏東佳冬鄉一帶,後來才移居到內門區的鴨母寮,以養鴨為業。後方小山邱就是朱一貴的發源地。 廟的地名依舊是「鴨母寮」,既親切又很有歷史感。 |
|
( 在地生活|雲嘉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