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10/26 07:47:17瀏覽7|回應0|推薦0 | |
府城古井探查(2)-------- 東區古井
今日東區的大部分地區,在19世紀時,仍是臺南府城外東方與東南方人煙稀少的荒野,由於位在地勢較高的臺地、也無河川橫貫,境內又多為旱地沙埔,風一吹來就漫天飛沙。因此,清領末期基督教長老教會在臺南府城傳教,遇到當時居民排斥後,便轉往人煙稀少的城東建立據點,例如位於東區的臺南神學院(1882年建立)、長榮中學(1885年)、長榮女中(1887年)以及新樓醫院便由當時延續至今。
東區目前現有45個里,最早有9口井,我們在當地耆老陳先生的帶領下找到五口井的遺址,完整的只看見到兩口,其餘的都只知道大概位置而不見井貌,這五口水井,都集中在德高里,德高里原名竹篙厝,以地在崁頂山上,莿竹高聳,望之竹篙聳立而得名。最近因快速發展,道路拓寬,樓房興建,而不斷把古井填平,而使古井減少。
陳家有供奉井王爺的神壇,據他表示,祖先為了感念古井供給全家人生活所需的水源,依據竹篙厝玄天上帝的指示塑造金身,總共雕刻五尊井王爺,目前都供奉在陳家經營的『重諭實業公司』下的大廳中,每日上香祭拜,可能是全台唯一祭祀井神的地方。
另外還有一座廟以井為名,就是龍泉井廟,該座廟位於臺灣臺南市東區的陸橋下,原是主祀福德正神,現已改為供奉清水祖師。龍泉井廟在日治時期便同時供奉福德正神(福德爺)與清水祖師(祖師公),但以福德正神為主神。廟名來自廟旁曾有一口「龍泉井」而來,廟前街道也因此稱作「龍泉井街」。龍泉井街西接「祝三多街」,東接「聖公廟街」,現為東門路的一部分。後因道路拓寬,龍泉井被填平,已看不到原來井的位置了。
第一次看到這種古井,當然很好奇。 東區古井現況是五口井,我們依據資料去搜尋,只看到完整的兩口而已。 資料上德高街122號屋前蔡家古井是長成這樣子。 106.10.24我們看到的蔡家古井是這樣的。 原來蔡家是做木工裝潢的,古井在家門口不忍填平又怕妨礙視覺,於是在井上做了一張桌子,又實用又好看。 此井口徑92公分,是清領時期開鑿的。 劉家古井位在城東街85號。 古井大都位在古厝中,若沒人帶路,不易找尋。 此井口徑有115公分,是清領時開鑿的。
目前已乾涸無水源。 在當地耆老陳先生帶領下,找了好幾處的古井遺址。 陳家祭祀的五尊井爺。 與其他王爺的最大不同是井爺的臉上佈滿水珠。 陳家每日祭拜井爺,祈求家庭平安,生益興隆,事事順利。 龍泉井廟位在臺南市東區東門路1段泉南里114號。 據『臺灣地名辭書-臺南市』記載龍泉井祖師公廟創廟於乾隆年間或更早,奉祀清水祖師故又稱祖師公廟。 目前已呈現老舊,正準備重修。 龍泉井祖師公廟嘉慶丁丑年廟額。(因有龍泉井而建的廟,而今井已不見,而廟依舊。) 108.05.03南市鐵路東移,拆除新樓醫院前的民房,發現有一古井,是否是龍泉井,有待專家鑑定。 希望能有進一步的說明。 慶隆廟位於臺灣臺南市東區,主祀謝府元帥謝永常、左輔吉原小造、右輔趙勝將軍,廟後有墓安奉過去在臺南市立初級女子中學(今臺南市立中山國民中學)發現的大量骨骸,1972年建造。 廟的左後方有一水井。 水井的水是抽出來供造景水池用。 據廟方表示,此水井是建廟時開鑿的。 水井上方有鐵皮蓋。 井內已不出水了。 井口內徑有120公分。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