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北區地勢平坦,氣候因地處北回歸線之南屬於熱帶性氣候,又受海洋及驟雨影響,年溫平均常在攝氏24度左右,頗為適宜舒服,惟多風,每逢颱風季節低窪地區易於積水。
北區現有43個里,原有清領時期多口古井,因區域開發,或闢道路或建大樓而填平,目前只剩下8口水井,分別是荷蘭時期的烏鬼井,鄭氏時期的鄭經井,清領時期的三山國王廟古井與西華堂古井,這四口古井的井壁、井欄皆為紅磚; 民國時期的古井有四口,寮內庄的兩口水井,其井壁與井欄皆以水泥涵管砌築而成,大統街與紅目寮的井壁與井欄皆為紅磚砌造而成。
文元里舊名紅目寮,祖先多來自北門區一帶,在文賢路1122巷113號前的水井開鑿於民國時期,口徑有122公分,井壁以紅磚堆砌外護水泥,目前已停用。
興北里古井:興北里早期是乞丐寮,居民生活貧困,所開鑿的井比較小型,目前尚有井水湧出,水質乾淨清涼,很多人取回煮飯泡茶,古井有60至70年的歷史。
元和宮古井,元和宮創建於清康熙35年(1696),宮旁的水井是近代開鑿的,井雖仍有水源,但已遭汙染無法使用,取出的井水混濁而有異味。
鄭經井位在開元里北園街89號開元寺內,現被圍在大士殿公德堂左側室內,目前沒有使用,寺方以鐵欄覆蓋井口。
西華堂古井,西華堂創建於清乾隆15年(1750),在右廂東側有一口水井,緊靠最外護龍的齋堂炊事、庫房、盥洗。早期在此處開鑿水井,即考慮取水之方便性,井欄兩側的轆轤裝置表示不久前還在使用,但目前因停用而以木質護罩鋪蓋井口。
台南三山國王廟(又稱潮汕會館) 建於西元1744年(乾隆九年),是一座典型潮州式廟宇,為台灣唯一純粹廣東式的建築,廟內主祀三山國王,左右殿分別奉祀天后聖母與韓文公,目前被列為二級古蹟。早期潮洲人在此建立潮汕會館,即開鑿水井以作為民生飲用的水源,目前古井已停已使用,並以圓形鐵柵覆蓋井口,但水源充沛,斑駁井壁內有些許的苔蘚類及蕨類。
烏鬼井在鎮北坊文化園區的自強街巷弄裡,在西元1653年開鑿後至今仍然有水,當時是來往船隻及當地人的飲用水。據說由前來的東印度公司中的荷蘭人帶著黑奴前來開挖,因當時台灣人並沒有看過皮膚黝黑的黑人,因此稱呼為烏鬼,也成為這口井的名稱由來。後來到了日治時期井水漸漸少人取用,加上常有人意外跌落,日人便將井口封住掩埋,直到西元1955年才在考古工作中挖掘修復。
台南市的很多古剎、名寺內都有兩、三百年歷史的古井,很值得探查。
此井建於民國時期,紅磚砌建外護水泥。(位在文賢路1122巷113號)
井的口徑有122公分。
文元里早期稱為紅目寮,此井位在民宅前。騎車找古井,健身又知性。
公園北路78巷54號前的水井材質是水泥涵管。
鑿於民國時期,井的口徑只有47公分。
井水清澈仍在使用中。
公園北路78巷58號屋前的水井,口徑62公分,建於民國時期。
井水清澈,仍在使用中。
興北里早期是乞丐寮,當時居民生活貧困,所開鑿的兩口水井比較迷你型
臺南元和宮,全稱臺南大銃街元和宮全臺白龍庵,位在臺灣臺南市北區,主祀保生大帝與五福大帝。
廟旁的水井是民國時代開鑿的,外表貼有瓷磚,口徑達75公分。
井雖仍有水源,但井水已遭汙染無法使用,取出的井水混濁而有異味。
開元寺創於大清國康熙年間,原稱海會寺,是臺灣著名的寺廟和最早創立的官方寺院,對近代臺灣佛教的發展關係頗深。
該寺亦是臺灣府城七寺八廟之一。
開元寺的前身是1680年(永曆三十四年),延平王鄭經為奉養其母董太妃而建的北園別館。
鄭經井位在大士殿公德堂左側室內。
因鄭經的生活起居用水來自此井,故名鄭經井,口徑有184公分,目前已封存不用。
銅像是日治時期末代市長羽鳥又男。
當年鑿井時挖出的白色海螺化石,成為鎮寺之寶。
北忠街92號是西華堂大門出入口,也可以從西華街的巷子進入西華堂。
西華堂創建於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位於台灣台南市北區,於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經核定為三級古蹟,屬齋教
之金幢派中翁永峰支派下之齋堂,也是該支派唯一的齋堂,主祀三寶佛。
西華堂的空間格局為二進三廂的傳統合院建築,由凹壽形的堂門、正殿與兩側的廂房所組成,堂前還有前埕與花園。其方位坐東朝西。
正殿八角窗。
古井在右廂東側,而右廂最外護龍為齋堂炊事、庫房、盥洗的空間,早期在此處開鑿水井,即考慮取水之方便性。
井欄兩側的轆轤裝置表示不久前還在使用,但目前因停用而以木質護罩鋪蓋井口。
台南三山國王廟(又稱潮汕會館) 建於西元1744年(乾隆九年),是一座典型潮州式廟宇,為台灣唯一純粹廣東式的建築,廟
內主祀三山國王,左右殿分別奉祀天后聖母與韓文公,目前被列為二級古蹟。
其建材均由潮州運來,並雇潮州匠師營建,故呈現與臺灣廟宇常見之閩南式建築不同的潮州式風格。
韓文公祠內古井。
井內還有泉水,井壁上長滿蕨類。
此井建於清領時期,口徑有66公分。
由井緣邊看到當年井繩與磚頭摩擦所留下的凹痕,就可知當年此井的熱門。
在鎮北坊文化園區的自強街巷弄裡,有著一口被稱為「烏鬼井」的古蹟。傳說此井水源旺盛、取用不竭,在17世紀開鑿後
至今仍然有水,當時是來往船隻及當地人的飲用水。
據說由前來的東印度公司中的荷蘭人帶著黑奴前來開挖,因當時台灣人並沒有看過皮膚黝黑的黑人,因此稱呼為烏鬼,也
成為這口井的名稱由來。後來到了日治時期井水漸漸少人取用,加上常有人意外跌落,日人便將井口封住掩埋,直到西元
1955年才在考古工作中挖掘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