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6/24 03:48:41瀏覽9|回應0|推薦0 | |
參加「扛茨走溪流」體驗先民艱辛的歲月 在台江地區民間盛傳一個水患傳說:自清末開始,先民以蛇形容溪流,戲稱曾文溪是青暝蛇,曾文溪與鹽水溪為一公蛇一母蛇,兩蛇欲交會時就會導致河道改道、洪氾不斷,也呈現人民面對溪流氾濫的不安心理。位曾文溪下游沿岸村庄,水患頻繁,因此發展出因應水患的生活與信仰,台南市安南區溪南寮與新吉庄原屬同一庄頭,1928年因曾文溪氾濫沖毀家園,居民合力扛起竹籠茨走避水患,分別遷往今天的溪南寮與新吉庄。
這次的「百人扛茨走溪流」活動,其目的是在追憶1928年台江溪南寮庄民因家園遭曾文溪水患沖毀,眾人合力扛起竹籠茨遷徙的艱辛歲月,重現這段水患歷史記憶。
「竹籠茨」上午由一百人從新吉庄扛到昔日的溪南寮聚落後,下午再由另一百人扛回新吉庄李養家旁邊的空地上,第一次體驗的民眾都能深刻感受先人的辛勞,是一項很有意義的活動。「我們重現歷史,也寫下新的歷史」。 全體參與人員大合照。 「竹籠茨」(臺羅拼音:Tik-long2-a2-tshu3)是臺灣西南沿海常見的傳統民居。這次活動要扛的竹籠茨地基有26坪,重量約2500公斤,100多人一起扛。 這次的「扛茨走溪流」活動是由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與安南區興安宮共同舉辦的。 竹籠茨匠師李養(中間)展現臺南台江地區的傳統民居「竹籠茨」工藝。 台江傳統匠師-李養,稱該屋為「竹籠茨」,其工法以竹柱鑿孔互穿,組立拼裝成屋。李養匠師師承其父李布,遵循古法,尺寸分明,工法細膩,是 「竹籠茨」建築知識和精神的傳承者。 各界來賓致詞。 全體參與人員。 整隊分配位置。 一百多人各就各位。 我分配的位置在中間。 由李養的家出發,移動約900公尺到南興國心小附近為終點。 先移到馬陸邊。 眾人力量大。 喊出聲音。 在「茨」內移動。 喊出聲音。 「竹籠茨」,其工法以竹柱鑿孔互穿,組立拼裝成屋,沒有用到一條鐵絲或一根釘子。 移到目的地,解說員開始要帶大家到1928年發生大水患的現場---曾文溪。 1928年是沒有這堤坊的,日本人在大水災後才開始修築河堤,最先是土堤,蘇南成市長時期才改為混凝土河堤。 當時的村莊就在河堤內,堤岸內尾端的白點附近。 日據時代的曾文溪圖。溪南寮比較近,新吉庄比較遠,要搬「茨」前要先將四面牆壁的泥灰清除掉,以減輕重量,全村人同心協力,你幫我搬,我幫你搬, 農業時代的合作精神,表現得很實在。 曾文溪被先民謔稱為「青瞑蛇」, 遙望昔日先民居住的地方,不禁令人感嘆不已。 溪南寮目前只剩一間從曾文溪畔移過來的「竹籠茨」。找找看在那裏。 經解說員指示才知道隱藏在磚頭屋內。 標準的「竹籠茨」,已經有90多年的歷史了。 牆壁的泥土已脫落。 木製窗戶仍然好好的。 神明廳內過世親人的遺照還有三張。 很多柱子已經被蟲柱空了,這間老的「竹籠茨」見證了當年先民艱苦的扛茨時光。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