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8/13 04:34:08瀏覽9|回應0|推薦0 | |
馬祖行(2)---------馬祖藍眼淚 「藍眼淚」景觀是藻類經過海浪驚擾產生的現象,近兩年來藻類在馬祖海域大量繁殖,夜間發出螢光時,將沿岸海水染成藍色,當地人稱為「藍眼淚」,照片經網友分享流傳後,帶動馬祖的觀光人潮,過去馬祖一年平均遊客約8萬人次,去年增至13萬,其中不少「追淚人」,除了台灣本島,也有來自香港、馬來西亞等地遊客。
什麼是「藍眼淚」? 如何形成的? 其實它是一種夜光蟲(渦鞭毛藻),經過海浪及自然風的驚擾會發出淡藍色的螢光,而數量一多就會滿滿地在海上,馬祖舊時稱之為「丁香水」,相傳看到這種生物大量出現,以它為食物的丁香魚群就會過來。
藍眼淚主要出現在每年的3-9月,而4-6月又是最多的時候。要看藍眼淚,必須在無光害的環境,儘量避免農曆月圓前後,月光影響最鉅之時觀看。另外,經由波浪的擾動,夜光蟲才會出現光芒形成藍眼淚,所以還要算準在開始滿潮之間前往,於南竿北海坑道內觀看藍眼淚較不受以上因素影響。
對於許多初訪藍眼淚的人來說,由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主辦的「南竿|北海坑道夜間觀賞藍眼淚活動」是最佳的行程選擇。夜間在靜謐的北海坑道內,搭乘扁舟在黑暗中靜靜觀賞藍眼淚。如此近距離的觀賞藍眼淚,宛如置身電影般的夢幻美景中,十分有氣氛。
我們白天在北海坑道沿著「井字型」的坑道走了一圈,晚上再坐在搖櫓上,利用小槳撥動水流,在黑漆漆的坑洞內看見了「藍眼淚」,真的看見了很多藍眼淚,但不是藍色而是白色的。
帶動馬祖的觀光人潮,過去馬祖一年平均遊客約8萬人次,去年增至13萬,其中不少「追淚人」。(馬祖風管處資料) 馬祖各列島能拍到藍眼淚的地點。馬祖風管處資料。 這種藍眼淚的照片不是隨便可以拍到的,要有技巧的。(照片取自網路) 若藍眼淚屬於「依稀而見」,ISO至少都是1600起跳,光圈f/2.8~f/4在跑,曝光時間3分鐘~4分鐘,如相機可以自定色溫,色溫控制可以落在 2500K~3500K,會有更好的色彩表現。(照片取自網路) 根據史料記載,著作《裨海記遊》的清朝官員郁永河,曾提及他渡海來台灣,初到澎湖的精采際遇,某個夜晚,獨坐船舷間的郁永河,望著滿天星空享 受著這壯闊之景,剎那間烏雲籠罩,四周一片漆黑,這時他突然想起朋友曾告訴他,只要用手拍打海面,就會重現天日。郁永河依此操作,頓時間,昏 暗的海面,開始出現了淡淡的藍色光點,如夢似幻般在海面上盪漾著。(照片取自網路) 藍眼淚是由藻類跟蟲類所組成,渦鞭毛藻、介形蟲、夜光藻是目前較多研究出來的結果。 腳印藍眼淚就是介形蟲(星砂)所造成的。 海洋大學將在海大馬祖校區成立藍眼淚生態中心,進行藍眼淚研究、介紹與社會教育工作,同時也希望藉此提升馬祖北竿的旅遊吸引力。 花崗石地質的岬角處長期受到風力和海浪的侵蝕,形成各式各樣的形狀,岩石上的印地安人頭岩你看得出來嗎?(北海坑道前) 從海岸看海蝕、海積、海階地形,不得不由衷讚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力量,將馬祖列島雕琢成一幅幅美麗而多樣性的地景,套句在地導遊的順口溜- 「東引賞石頭,北竿看牆頭,南竿登山頭,東莒搶灘頭,西莒有看頭」,嶙峋奇巖和山海雕景,浮現於四鄉五島。 四個北海坑道中以南竿的這個坑道最大。 進入坑道內才能體會「洞裡擁乾坤」這句話。 不知有多少年青戰士的體力、時間甚至生命在這個坑道內消失了。 北海坑道位處鐵板海岸線,為一深入山腹,貫穿岩壁,呈「井」字形交錯的水道。 洞內展示開挖坑道辛苦的畫面,分三班輪流,24小時不歇工。 蛙人部隊可以進入坑道內再出海,整個坑道可停放120艘水鴨船(水陸兩棲搶灘艇)。 當年被視為高難度的工程,共出動2個師、3個步兵營、1個工兵營以及1個傾卸車連混合編為3組,不分晝夜輪流施工,歷經820個工作天才完成。 水道高18公尺,寬10公尺,長640公尺,漲潮時水位達8公尺,退潮時為4公尺,步道全長700公尺,走完一圈約需30分鐘。 在坑內可步行也可坐搖櫓。 當時由於施工設備簡陋,除了用炸藥爆破外,全靠人力一鑿一斧挖掘花崗岩壁而成,不少官兵因而犧牲,工程之艱鉅、氣勢之壯闊,堪稱鬼斧神工之作。 在過去戰雲密佈的年代,北海坑道曾經試圖要扮演著地下碼頭的運補功能;今日當人們走進深邃的坑道中,一幕幕雄偉壯闊的岩壁、幽暗浮動的倒影, 都讓遊客不自覺地發出陣陣讚嘆。 搭乘扁舟在黑暗中靜靜觀賞藍眼淚。如此近距離的觀賞藍眼淚,宛如置身電影般的夢幻美景中,十分有氣氛。票價:全票300元、半票150元。 北海坑道內看藍眼淚是要自已用槳撥動海水才能看得到,水撥到那裡藍眼淚就出現在那裡。(相機要運連續曝光才拍得出來。)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