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10/02 02:19:35瀏覽3|回應0|推薦0 | |
臺南孔子廟是臺灣第一座孔廟,建於明鄭永曆十九年(西元1665年),為臺灣最早的文廟。清領初期是全臺童生唯一入學之所,因此稱「全臺首學」。
大成殿內月樑上懸掛著清代以來自康熙至光緒皇帝與中華民國自蔣中正至現任總統所賜的牌匾。皇帝賜匾有康熙御筆之寶「萬世師表」、雍正御筆之寶「生民未有」、乾隆御筆之寶「與天地參」、嘉慶御筆之寶「聖集大成」、道光御筆之寶「聖協時中」、咸豐御筆之寶「德齊幬載」、同治御筆之寶「聖神天縱」及光緒御筆之寶「斯文在茲」等匾,總統贈匾有蔣中正「有教無類」、嚴家淦「萬世師表」、蔣經國「道貫古今」、李登輝「德配天地」、陳水扁「中和位育」、馬英九「聖德化育」及蔡英文「德侔道昌」等匾。這是台灣地區擁有歷代御匾最完整的孔子廟,地位崇高,唯宣統皇帝「中和位育」匾額因甲午戰爭後台灣改隸日本統治未能運送來臺,其餘御匾都受到妥善保存。
我們到孔廟參觀時對於歷代皇帝所賜之御匾,只能抬頭仰望之,不能近距離觀賞,而且很多御匾都有一半左右重疊,無法目睹其全貌。前年受到206美濃地震影響,孔廟建築結構部份受損,乃於今年啟動整修復建工程,市府配合將長年高懸於孔廟大成殿的8方清代御匾暫時卸下,並移至鄭成功文物館,一方面作較為科學的鑑定研究,一方面集中於館內展出一年(2018.09.29至2019.12.01)。
這次彙整8方清代御匾同時展出,是臺南孔廟御賜匾額334年以來的首次,堪稱是千載難逢,由於御匾的書法與工藝藝術性具佳,可讓市民及國人近距離仔細觀賞,一睹這些稀世珍寶的真面目,感受帝王賜書的獨特魅力。在近距離觀賞御匾之時,民眾更可發現原高掛樑上無法清楚端詳的皇帝印璽,從康熙漢滿文並列的廣運之寶,到雍、乾以降的御筆之寶,小篆雕刻都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機會難得不要錯過。
八方御匾中以「萬世師表」尺寸最大,長達478公分、寬173公分、厚12公分,最小的是「生民未有」,長265.8公分、寬91.3公分、厚5.5公分。
除了近距離觀賞匾額藝術之美外,本次特展的另一大特色,是參觀者可發現原高掛樑上無法清楚端詳的皇帝印璽:從康熙漢滿文並列的廣運之寶,到雍、乾以降的御筆之寶,小篆雕刻都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可以說,不管從書法、工藝、歷史等各面向切入,皆可窺見御匾深蘊的歷史文化價值,以及承載淵長的歷史發展背後的文化意義,彌足珍貴。這場三百多年僅見、別開生面的展覽,將自2018年9月29日起於鄭成功文物館進行為期一年的展出,歡迎市民及國人朋友踴躍蒞臨參觀,感受帝王賜書的獨特魅力。
您知道「萬世師表」這個稱號的由來嗎?這其實是來自康熙皇帝的御筆賜書。自康熙皇帝以來的歷代皇帝,為了要推崇孔子的文教貢獻,都會御賜匾額給各地重要的孔廟
臺南孔廟暫時卸下的清帝御匾,集中陳列於此展出,這是334年來的第一次,讓民眾可以近距離觀賞御匾兼具的書法與工藝之美,一生難得一遇 ,不可錯過良機。 臺南孔子廟是臺灣第一座孔廟,建於明鄭永曆十九年(西元1665年),為臺灣最早的文廟。至今已有350多年的歷史了。 大成殿內大樑上懸掛著清代以來自康熙至光緒皇帝與中華民國自蔣中正至現任總統所賜的牌匾。 這些御匾或牌匾,在參觀時只能抬頭仰望之,不能近距離觀賞,而且很多御匾都有一半左右重疊,無法目睹其全貌。 前年受到美濃地震影響,孔廟建築結構部份受損,乃於今年啟動整修復建工程,市府配合將長年高懸於孔廟大成殿的8方清代御匾暫時卸下, 並移至鄭成功文物館。 御匾卸下後一方面作較為科學的鑑定研究,一方面加以維修。 孔廟大成殿的8方清代御匾暫時卸下,並移至鄭成功文物館,,一方面集中於館內展出一年(2018.09.29至2019.12.01)。 這次彙整8塊清代御匾同時展出,是臺南孔廟御賜匾額334年以來的首次,堪稱是千載難逢,由於御匾的書法與工藝藝術性具佳,可讓 市民及國人近距離仔細觀賞,一睹這些稀世珍寶的真面目,感受帝王賜書的獨特魅力。 為何孔廟會有皇帝御賜匾額呢?文化局承辦人曾稚淵表示,清朝皇帝御賜孔廟匾額的由來,是開始於清康熙二十三年,當時康熙皇帝前往曲阜孔廟祭祀, 親筆寫下「萬世師表」匾額,並送往各地孔子廟,也因此開啟歷任皇帝頒御匾給孔廟的傳統文化。康熙御匾「萬世師表」,不僅年代最早、體積也最大, 長4.78公尺,高立1.73公尺。 參觀者可發現原高掛樑上無法清楚端詳的皇帝印璽:從康熙漢滿文並列的廣運之寶。 清朝在1683年收復台灣,次年康熙就贈賜御匾給孔廟。康熙自幼勤奮好學,文韜武略樣樣精通,清除螯拜,撤除三藩,統一台灣,平定準葛爾叛亂等一 系列軍事行動中或御駕親征,或決胜千裡,充分顯示了他的軍事才能。 最小的御匾是雍正的「生民未有」,長265.8公分、寬91.3公分、厚5.5公分。 雍正是康熙的第4子在位從1722年到1735年共13年。他有步驟地進行了多項重大改革,高瞻遠矚,又惟日孜孜,勵精圖治,十三年中取得了卓有成效的 業績,為後代的乾隆打下了紮實雄厚的基礎,使“康乾盛世”在乾隆時期達到了頂峰。他的歷史地位,同乃父康熙和乃子乾隆相比,毫不遜色。 乾隆御匾長392.8x124x12cm是在乾隆4年(1739年)親詣釋奠所頒。乾隆即位之初,實行寬猛互濟的政策,務實足國,重視農桑,停止捐納,平定叛亂 等一系列活動中,充分體現了他的文治武功,他在位期間編纂的《四庫全書》共收書3503種,79337卷,36304冊,其卷數是《永樂大典》的三倍,成 為中國古代思想文化遺產的總匯。 乾隆在位60年(1735至1796年)政務之餘,雅好詩文,喜歡在歷代書畫作品上題詩、鈴印。但乾隆為人重奢靡,晚年時國庫財用耗竭,並重用貪官和紳,
以至農民起義在其晚年也已層出不窮,是清王朝從強盛走向衰敗的標誌。 嘉慶御匾尺寸是375x113.5x8公分,是在嘉慶3年(1798年)所賜。 嘉慶在位25年(1796至1820年),前4年並無實權,及至他老爸乾隆死後才獨掌大權。深惡貪污,懲治貪官和砷等人。嘉慶帝是一位勤政圖治的守成君主。 他親政後採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對於改變乾隆後期的種種弊政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沒有,也不可能從根本上扭轉清代中衰之勢。 道光皇帝的「聖協時中」尺寸是337.8x108x7公分是道光3年(1823年)所頒。 道光在位30年(1820至1850年),道光帝柄政30年。朝綱獨斷,事必躬親,但內政事物,如吏治,河工,漕運,禁煙等均無起色。勤政圖治而鮮有作為 ,正是他一生的悲劇所在。 咸豐皇帝的「德齊幬載」尺寸為467.2x154.2x7.2公分。外框有九條龍,裏面有五條龍,皇帝號稱「九五之尊」。 咸豐帝奕寧,道光十一年(1831年7月17日)生於北京圓明園。咸豐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病故。在位11年。咸豐即位時,以洪秀全為首的太平 天國起義在廣西紫荊山前金田村爆發。接踵而來的又有英法聯軍之役,迫使咸豐逃往熱河承德。咸豐在位11年,民怨沸騰,並不任戰,“大局糜爛,不可 收拾”,他往往中夜徬徨,一籌莫展。 同治帝載淳是咸豐與慈禧之子。生於咸豐六年(1856)。尺寸是380x27.5x10.2公分 同治皇帝在位時當時的統治者實際上是慈禧。載淳幼年是一個少不更事的頑童,親政以後,作為一個青年皇帝,確實是辜負了朝野上下對他的殷切期望。 親政兩年後,死於天花。 光緒帝載恬在位34年(1874至1908年),其父奕寰是道光帝的第七子,其母是慈禧的胞妹,這種特殊的家庭環境,使他在同治病故之後被指定為皇帝。 光緒帝19歲親政,他富有年輕人的進取精神,願意接受新思想,“不甘作亡國之君”,積極支持變法,一度成為維新派心中的“救世主”。但變法危及封建 守舊勢力的利益,遭到以慈禧為主的清室貴族的阻撓。戊戌變法的失敗,使清王朝改變舊章的一線生機被扼殺。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距離觀賞御匾之時,民眾更可發現原高掛樑上無法清楚端詳的皇帝印璽,從康熙漢滿文並列的廣運之寶,到雍、乾以降的御筆之寶, 小篆雕刻都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現場還有竹簡展出。簡牘是古代書寫有文字的竹片或木片。其中竹製的叫竹簡或簡稱簡,木製的叫木牘或簡稱牘,合稱簡牘。 簡牘是在紙普及之前用來記載的載體。現在發現的簡牘的年代主要是戰國、秦漢、三國,最晚至西晉。簡牘可以用線繩或牛皮繩編連起來成書。 八塊御匾中最具代表性、最有看頭的要屬康熙帝親筆書寫的「萬世師表」匾額,不僅是所有御匾中年代最早、面積也最為壯觀的一面,光長度就有將近 五公尺。康熙原稿則存於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 參觀完了御匾,不要忘了到販賣部買「成功啤酒」。台南市文化局再度請出鄭成功,以其「成功」之名蘊含的寓意,與原名「成功啤酒廠」的台酒善化啤 酒廠攜手推出「成功啤酒」,照舊主打「一定要成功」的正能量口號,為台南古蹟進行另類行銷。 臺南限定的「至聖點心麵」107.09.17起於臺南各古蹟販售部推出,結合孔子及國定古蹟「全臺首學」臺南孔廟圖像,讓孔子加持伴您讀書 「多用點心」,品嘗「致勝」好滋味!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