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8/11/03 11:36:56瀏覽8|回應0|推薦0 | |
長坪溝,曾經是個古戰場,四姑娘山三溝之一,全長29公里,面積約為100平方公里,峽谷長平緩,四姑娘山就坐落在溝內16公里處。溝內只有部份路段可以通車,其餘大部份路段只能步行或騎馬。經過長坪溝可直通四姑娘山的山腳下,還可繞過四姑娘山經畢棚溝穿越到理縣。
清代乾隆年間,清朝廷兩次征戰金川曾在此廝殺,昔日古戰場遺跡難覓,但仍可想像當年的劍影與炮聲。溝內有藏族村寨星羅棋布,溝底有藏民每年祭祀四姑娘神山的鍋莊台,以及喇嘛寺。景區內有古柏幽道、喇嘛寺、乾海子及高數十米的飛瀑,並有奇石之景。春天,山花與油菜花齊開;秋日,赤樺與紅楓競艷。歷經滄桑的 長坪溝景區介紹圖片 翠柏青松鬱鬱蔥蔥,飛瀑流泉在密林中嘩嘩作響,古代驛路在茫茫林海裡穿梭延伸。
長坪溝主要景點有枯樹攤、木騾子大草甸、高山湖泊等。期間,雪山晶瑩剔透,松柏古老蒼勁,沙棘蔥蘢挺拔,峽谷幽靜深遠,小路迂迴盤旋,是自然觀光的最佳場所。旅遊全天的路徑是:喇嘛寺→(支線可去蟲蟲腳瀑布)→主線前往枯樹灘→沙棘林→下干海子→上干海子→紅石陣→木騾子→水打垻。我們因時間不夠只能從斯古拉寺走到枯樹灘再折回來
下午遊玩「甲居藏寨」它位於四川甘孜州丹巴縣境內,距縣城約8公里,是丹巴最具特色的旅遊景區。 2016年9月,正式獲批成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甲居”,藏語是百戶人家之意。藏寨從大金河谷層層向上興建,一直伸延到卡帕瑪群峰腳下,整個山寨依著起伏的山勢迤邐連綿,在相對高差近千米的山坡上,一幢幢藏式樓房灑落在綠樹叢中。或星羅棋布,或稠密集中,或在高山懸崖上,或在河壩綠茵間,不時炊煙裊裊、煙雲繚繞,與充滿靈氣的山谷、清澈的溪流、皚皚的雪峰一起,將田園牧歌式的畫卷展示在人們眼前,以一種藝術品的形態存在。 2005年由《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組織的選美中國活動中,以甲居藏寨為代表的“丹巴藏寨”被評為“中國最美的六大鄉村古鎮”之首。
![]() 全體隊員集合,準備出發了,秋娟領隊幫我們拍照。 ![]() 長坪溝路線圖。 ![]() 體力差的可以騎馬上去。 ![]() ![]() 雪山四周環繞。 ![]() 鄉村野菜休息站。 ![]() 斯古拉寺。 ![]() ![]() 斯古拉寺坐落在四姑娘山景區內,距今約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該寺廟初期為苯波教小廟,因處在小金川長坪溝古道線上,所以苯,佛二教共同尊崇的藏族 大譯師毘盧遮那時期最初選定七覺士之一,後成為西藏早期三大譯師之一。 ![]() 步道入口就位在斯古拉寺前面不遠處,沿著木棧道前進。 ![]() 四姑娘山伴我行。 ![]() ![]() 溫度低但並不會感覺冷。 ![]() ![]() 涼亭休息站。 ![]() ![]() 自我抖挑戰。 ![]() 樹上掛滿松蘿。 ![]() 木棧道上尚有殘雪小心行走。 ![]() ![]() ![]() 路旁的小瀑布。 ![]() 拍什麼? ![]() ![]() 戀人樹 ![]() 溪流潺潺聲伴我行。 ![]() ![]() ![]() ![]() 整條瀑布自上而下分成許多小支,很像毛毛蟲的細細的小腳,所以當地百姓叫它蟲蟲腳瀑布。 ![]() 棧道旁的針葉樹蒼松有勁。 ![]() 過了橋就到達枯樹灘。 ![]() ![]() 相傳枯樹灘是阿巴朗依與墨爾多家族交戰的遺跡,墨爾多用法術招來洪水,洪水淹死了阿巴朗依的軍隊,死去的士兵們化成了高大的樹幹,後來洪水退去, 而樹幹依然屹立在這裡。 ![]() 枯死的沙棘、雜木留下一片枯樁置於河灘,故稱“枯樹灘”。 沙棘樹是胡禿子科沙棘屬的一個亞種,是古老河岸的落葉樹種。 ![]() 該樹種本來是灌木,但在四姑娘山,由於受到景區內特殊生態環境的影響,他們長成了高大的喬木,最高的可達二、三十米,景區內擁有最大直徑為193公分 的大樹,最高樹齡達2000年,是溝內的“樹王”。 ![]() ![]() 如此大面積分佈的巨大沙棘樹群落,在全世界都是罕見的。沙棘樹互生或輪生,雌雄異株。 ![]() 如此美景看得捨不得離開。 四姑娘山影音。 ![]() 下午參觀甲基藏寨。 ![]() ![]() 甲居藏寨位於丹八縣城西北,距縣城8公里,面積20平方公里,海拔在1800–2300之間。 ![]() ![]() 這裡居住著數百戶嘉絨藏族,寨名亦由此而來(甲居藏語為百戶人家之意)。 ![]() 甲居藏寨或星羅棋布或稠密集中在依山起伏的緩坡和高山懸崖上,當煙雲繚繞時,時而遮蔽了大半村落,時而露出了部分檐角,景色刻刻變化,如真似幻。 ![]() ![]() 甲居藏寨是別具一格的藏式樓房建築,一戶人家住一幢寨樓,一般都修建在向陽的山坡較平坦的地方,有的三五成群相偎依,有的遠離群樓獨立。 ![]() ![]() 雖然經過千百年的世事變遷,嘉絨藏族大多仍過著傳統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樸實生活。 ![]() ![]() 每家的建築是以角樓(家碉)為脊,修築成3-5層的碉樓式,房體的外牆多以白色、褐色與黑色圈塗成條紋,並繪以日月星辰和宗教圖案。 ![]() 民居的木質構架部分和屋簷則為紅色,這樣的造型獨特,色彩明快鮮豔,點綴在藍天白雲、青山綠樹間,顯得格外和諧。 ![]() ![]() 碉樓是這裏的特色。 ![]() 藏族婦人的扮裝。 ![]() 這家以牛糞上粘上石頭做為標誌。 ![]() ![]() ![]() ![]() 大部分寨樓占地約200平方米,高15多米,是木石結構。 ![]() ![]() ![]() 這裏很多人經營民宿,讓外地人體驗藏族人的生活。 ![]() 因為缺水所以廁所仍保留原來傳統的出糞式,團員很多人感覺不舒服,我卻覺得很親切,因小時侯住在農村就是使用這種廁所,只是裝了門而已。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