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5/06 08:50:13瀏覽65|回應0|推薦0 | |
我尋遍府城古井,東區的發展較慢,古井不多,僅發現五口,而且集中在德高里(竹篙厝),年代都是在清領時期開鑿的,後來在東門路橋下方找到一間叫「龍泉井」的廟,以為廟內或附近一定有井,但都找不到,查了曾國棟先生所作的「府城古井誌」才知道廟名的由來是:清領時期在台南府城東門街以北,有一口井,井水清澈,是當地居民的飲用水,里民稱為「龍泉井」,因水源充沛又好喝,不斷有人搬來附近定居,漸成市街,因有此口「龍泉井」故稱「龍泉井街」。龍泉井街即是今東門路祖師公廟(龍泉井廟)前,東西向長約50公尺的街道,根據日治初期的記錄,當地住有51戶,152人,西與祝三多街相鄰,東接聖公廟街,今已整併為東門路。
日治時期拓寬道路並取直東門路,道路向北移,所以水井變成在道路的南側。原有的舊路則由黃家向政府申購,並沿行人道竹圍牆,黃家將水井三分之一留在牆外供外人使用。據當地居民回憶,民國50年代自來水普及後,水井漸失功能,由於曾有小孩跌落井中,所以井口鋪蓋水泥板,以免再發生意外。此外在此地附近日據時代有個叫「固園」的地方,佔地四千多坪,園內還有一口井,井欄是塗混凝土結構,井水清涼無比,有了自來水後井水多半用來種菜澆水。民國67年固園拆除改建新社區,龍泉井及固園內的水井都廢除不存。
台南市因鐵路地下化,鐵道東移,必須拆除民房,在新樓醫院對面的民房內發現了一口古井,拆除隊馬上停工報請上級探勘,深怕拆除古蹟有違法的行為,見報後我趕往現場,據張姓屋主說,這棟建築雖已改建成鐵皮屋,卻是他在清朝曾考上秀才的曾祖父留下來的祖產,他也不知道有這口古井存在,我在現場測量了一下,井的外徑有120公分,但井口只有大約63公分,磚造井壁,井欄是斜口梯形弧形磚,與歸仁鄉歸仁村大仁街113巷18號前的那口清代井很相似。井的位置距離「祝三多廟」約80公尺,與「龍泉井廟」也僅有100多公尺,我在懷疑這口井是否傳說中的「龍泉井」,或者是「固園」園區內的那口井,當然這一假設也須要更強而有力的證據來証實,就是不過提供一條線索而已。
交通部鐵道局於108.05.03日強制拆除台南鐵路地下化工程東區沿線一棟鐵皮屋,因屋下疑似有座古井,目前拆除工作暫緩,等待台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鑑定 。 我尋遍過台南市的所有古井,不知道此地有此一古井,特地趕往調查。 很多人來探查此一古井。 量測古井的大小。 經過測量此一古井,外徑有120公分,口徑的63公分。上有水泥板蓋住。 有一半在鐵皮屋內,另一半在外,鐵皮內有磚頭牆。 古井旁有一古牆壁。 古井旁有一塊墓蜱。 古井旁的磚頭長24公分,寬18公分,厚5.5公分,與目前磚頭的尺寸不合。 牆壁是以石灰、粗糠等原料混成的三合土砌成。 磚造井壁,井欄是斜口梯形弧形磚,外塗水泥。 古井的上方是一座梯。怪不得連屋主也不知道有此一口古井存在。 此一古井與歸仁區歸仁里大仁街113巷18號古宅前的大小、格式皆很相似(井的口徑皆為65公分左右)。 清領時期在台南府城東門街以北,有一口井,井水清澈,是當地居民的飲用水,里民稱為「龍泉井」,因水源充沛又好喝,不斷有人搬來定居,漸成市街,因有「龍泉井」故稱「龍泉井街」。龍泉井街即是今東門路龍泉井廟前,東西向長約50公尺的街道,西與祝三多街相鄰,東接聖公廟街,今已整併為東門路。 臺南市東區東門路1段63號。廟宇本來在鐵道上,日治時代因興建鐵路移到此處。 祝三多廟之三多之意為「多福」、「多壽」、「多子孫」,創建於清康熙五十六年(公元一七一七年),由地方信徒集資創建 主祀福德正神,是臺灣府城聯境八協境的組成廟宇之一。 廟名的「祝三多」,指的是祈求「多福、多壽、多男子」。 位在東門路橋下。 龍泉井廟位在台南市東區東門路一段114號。 目前正在整修中。 龍泉井廟的創建年代,有一說是在乾隆年間或更早以前,一說是嘉慶廿二年(1817年)由董事林有華倡建。 廟內原本主祀福德正神,是府城聯境八協境的三大土地廟之一,目前祭祀清水祖師。 古井就位在早餐店旁的空地,距離祝三多廟僅有幾十公尺,而祝多廟以前就是龍泉井街,根據日治初期的記錄,當地住有51戶,152人,過去在南邊曾有「固園」,是臺南名人黃欣與黃溪泉的故居,園內也有一古井,所以我懷疑此一發現的古井可能是兩者之一,還請大家協助探討。 台南文史工作者探查該古井,雖然有數十年沒在用,但依然有井水,井水還很清澈而且不會臭。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