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食的安心,花生醬好吃?!沙門氏菌知多少?
2013/07/05 23:29:21瀏覽89|回應0|推薦0

食的安心,花生醬好吃?!沙門氏菌知多少?

 

 

塗有花生醬的三明治

(圖片來源:http://www.dbtechno.com/images/peanut_butter_recalled_deaths.jpg

 

1.花生醬潛什麼問題?

2.沙門氏菌是什麼?

3.消費者如何自保?

 

花生醬,我似乎不常吃吧!但仔細想想,餅乾、冰淇淋、蛋糕等食品都是日常生活常有機會吃到的哦。

 

1.花生醬潛什麼問題?

中央社記者蔡蕙如華盛頓於2009/1/17日的專電新聞指出「為了避免疑似因花生醬製品導致的沙門氏菌感染疫情持續擴大,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今天警告消費者,在沙門氏菌疫情的調查明朗前,避免食用含有花生醬的食品。

    這波疑似因為食用含有花生醬食品而導致的沙門氏菌感染,目前為止已在全美43個州傳出474人感染病例,因此住院的至少有90人,並造成至少6例死亡案例

食品及衛生管理局目前正在積極調查的,是美國花生公司(Peanut Corp. of America)在喬治亞洲的工廠所生產的花生醬與花生糊。這些產品非直接售予消費者,但分銷至食品公司做為產品成分,也銷至如養護中心、學校等的機關組織。

美國花生公司 (Peanut Corporation of America) 產品

(圖片來源:http://cdn.necn.com/files/ 2009/01/15 /vlcsnap-1605953.jpg

 

受到這波沙門氏菌疫情影響,包括知名的家樂氏公司(Kellogg Co.)也宣布回收16種產品。2009/01/14日(週三)要求美國全國商店撤下AustinKeebler品牌的花生醬餅乾,因其中的花生醬可能遭到沙門氏菌的感染。

 

2.沙門氏菌是什麼?

 

 

腸炎沙門氏菌的掃描電子顯微照片

(圖片來源:http://big5.cast.org.cn/gate/big5/image.cpst.net.cn/upload/2007-06/13/181719799.jpg

 

沙門氏菌可分兩大類:

1.      1類包括傷寒及副傷寒,皆屬法定傳染病,台灣今日雖較少見,但其病情嚴重,會造成持續高燒、腹痛及肝腫大等症狀。

2.      2類「非傷寒沙門氏菌」較常見,主要引起腸炎,通稱沙門氏菌腸炎,多半會解血絲便。是台灣細菌性腸炎的主因,多發生在抵抗力差的老人、5歲以下幼童。

(1)   夏天為其好發季節,一般在吃入汙染物後,648小時出現症狀,如: 腹部絞痛、發燒及腹瀉,且糞便為深綠色、帶黏液及血絲;發燒多在34天內消退,腹瀉則1週內可改善,但須注意脫水、休克、敗血症、腸出血、壞死性腸炎、 甚至腸穿孔等併發症。抵抗力弱的幼童,感染腸道的沙門氏菌易入侵血液,導致敗血症,甚至經血液感染其他器官,造成腦膜炎、肝膿瘍、骨髓炎等嚴重併發症。因此,若出現嚴重腹痛、血便,或發燒超過5天、腹瀉逾1星期,或有嗜睡、活動力減退、尿量減少等現象,都應盡速就醫

(2)   「非傷寒沙門氏菌」經糞口接觸傳染,多半是因飲用未煮熟或被汙染的食物、飲水而染病。這類病菌會常存在於人類以外的動物身上,包括家禽、家畜及爬蟲類,特別要注意雞蛋的外殼可能被雞糞汙染,如果買回的雞蛋未清洗就放入冰箱,可能汙染其他食品。所以,喜歡吃生蛋或半熟蛋的人,將是感染沙門氏菌的高危險群;而家中的寵物烏龜也是可能的感染源

 

3.消費者如何自保?

(1)拒買花生醬

(2)勿食用花生醬產品

(3)若必須使用花生醬,可將其再煮熟後再食用

 

    該微生物的感染是食入活的微生物,並且在腸胃道生長,進而引起腸道的腸胃炎;要能在人體內生存,避過人體的防禦系統,其數量要達到106個以上。因此,使用潔淨的食材及用具,減少攝入的病原菌數量,雖然有風險(如食物中毒)的存在,但在曝露量低(如病原菌的數量)的狀況下,我們仍可安心的享用美味的食物。在人體的胃酸,通常可殺死食品中大部份的微生物,但是,乾酪、薩拉米香腸(salami)及巧克力等「高脂」食品可保護微生物不受胃酸的影響;這種影響,可能導致「表觀感染劑量(apparent infective dose)」。所以避免食用受污染的花生醬及其產品是根本的預防方法。

 


http://blog.xuite.net/xi8qq7tcka3h77g/blog
http://blog.xuite.net/xjd93nmmwgwvivw/blog
http://blog.xuite.net/xlaojsleiss5xpi/blog
( 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mjxgxbo&aid=788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