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2/21 13:26:22瀏覽254|回應0|推薦0 | |
神學發展與教會成長 ◎撰文/呂日星 ◎期數:381期 ◎2009.06號 一.神學發展是教會成長的基礎建設 經驗告訴我們,各種領域的成長,取決於基礎建設的好壞。譬如,良好的交通網,是經濟成長必要的基礎建設。同理,神學發展是教會成長必要的基礎建設。 神學的完整定義如下:「透過人的努力,對《聖經》中神的啟示性真理,加以研究與解釋,整理成為一個完整信仰系統;並且在當代文化裡面,運用當代的語言與思考模式,把神啟示性的真理(得救的福音)表達出來。」。1 從這定義,我們看到兩個重要觀念。第一,完整信仰系統。本會於公元1975年,在台灣所召開第二屆國際聯合總會會議,訂定本會基本信仰(十大信條),就是嘗試建立本會完整信仰系統的經典決議。 這十大信條內含寶貴的五大教義,成為我們完整信仰系統的骨幹,若繼之以對《聖經》各領域真理更深入的詮釋,讓我們更清楚知道所信的是誰(提後一12),最終就是完整信仰系統建構的完成。 第二,透過當代的語言,把神的真理表達出來。真理的表達,必須先理解當代人的思考模式與集體心情,透過當代語言,把《聖經》的真理清晰的傳達出去。換言之,當講台與文宣品所傳達的信息,不能觸摸到當代人的心靈,神學只不過是真理的化石,神學的任務已經失敗。 二.幾個神學觀念的釐清 從:「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提後二15下)這句話,我們可以對神學作最簡單的定義:「對《聖經》的詮釋就是神學。」所以我們要有以下的認知:《聖經》是絕對的真理,神學卻不是絕對的真理,因為對《聖經》的詮釋可以再修正。 因此,好的神學或壞的神學,端看其表達《聖經》真理的準確度。當神學是按正意分解真理的道,它就是好的神學;當對《聖經》的詮釋已經偏離《聖經》作者的原意,它就是壞的神學。 而神學的發展,就是對《聖經》真理的詮釋,從不足到增添,從膚淺到深入,從模糊到釐清。而釋經學對神學的重要性,在此也不言而喻了。 有人說:「我是一般信徒,神學與我何干?」在此,我要借用心理學分析學派大師弗洛姆的話:「人人都是心理學家,只是有高明與不高明的分別。」他舉例說明:「當一個跌痛膝蓋的幼兒,被母親安撫之後,又快樂的回到同伴身旁玩耍,說明這位母親是高明的心理學家。」 同理,人人都是神學家,即使身為一位無神論者,當他開始思考:「為何我會出現在世界上?我將來要往哪裡去?生命的存在有何意義?」他就是在作神學思考。因此我要說,其實每位信徒都是神學家,只是有內行與外行的分別。 經云:「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做的盡都順利。」(詩一2-3),神的話好像溪水,信徒或神學就是溪水旁的那棵樹,我們對這棵樹的最終期待,是其甜美的果實。 五大教義或十大信條可說是本會神學的根與主幹,是信仰的基礎,我們期待對《聖經》真理不斷的詮釋,從主幹發枝長葉,進而開花結果。 神學的終點,不是深奧的高言大智,因為知識是叫人自高自大,惟有愛心能造就人。神學的終點,就是生命樹結滿聖靈的果實(啟二十二2;加五22-3)。正如「西一10」所提:「在一切善事上結果子,漸漸的多知道神」,靈命成長與神學發展是同步前進的。 三.本會神學發展的障礙與歧途 本會神學發展積弱不振,有其文化病根,這病根就是反智傳統──叫人不要多思考。譬如教會早期有人說:「耶穌快來了,不用念大學了。」以前也常聽有人說:「單純相信,不要問那麼多。」這都是典型的反智思維。 《聖經》的教導卻不是這樣的:「有人問你們心中盼望的緣由,就要常作準備,以溫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前三15),這「常作準備」就是對自己所信的,經過深思明辨。 信仰的虔誠,與對神話語的深入理解,本是相輔相成。深厚的神學素養,對外可以攻破人心堅固的營壘、防備異端的入侵,對內可使群羊得豐盛的生命。 反智傳統造成神學發展的嚴重遲延。譬如,釋經學是神學發展的重要工具,但是本會遲至二十一世紀才出版《實用釋經學》,面對神學生的需求,至少拖延了三十年。反智傳統產生的後遺症,就是對外無能向知識分子宣道,對內無能回應信徒時代性的新需求。 本會神學發展另一個障礙,就是缺乏跨學科資源的整合。在生理學與心理學的界線越來越模糊之際,還有信徒認為心理學只是世上的小學。心理學讓我們認識自己,神學讓我們奉獻自己。 當二十一世紀的黑死病──憂鬱症,鋪天蓋地而來,連信徒都難以倖免之際,神學與身心學的整合,已經迫在眉睫。今日本會講台內容,有實用性不足的通病,與現代信徒的需求,有嚴重落差。 神學院應當體會牧者與信徒的困境──信仰生活的新挑戰層出不窮,能把目前以詮釋經卷為主的課程,重新做開創性的規劃安排。在此,我肯定《聖靈》月刊開闢「陽光花園」專欄的苦心,期待透過身心醫學與神學的整合,使受苦的信徒得到有效的幫助。 本會神學發展的歧途就是律法主義。越虔誠的教派越容易掉進律法主義的陷阱。律法主義把神的律法轉化為嚴苛的教規,偏離律法原來的精神。主耶穌在安息日醫病,卻引來法利賽人的殺機,認為主干犯安息日,就是典型的律法主義。 本會成長過程當中,有向律法主義傾斜的危機。對某些罪行加重計分而產生嚴厲教規,在這種教規氛圍薰陶之下,稱義系統變成定罪系統,甚至斷絕某些跌倒信徒回頭的機會,等於又回到律法的咒詛之下(加三10、13),活在被神刑罰的懼怕之中。 這種律法主義就是壞的神學,因為偏離《羅馬書》與《加拉太書》因信稱義的真理,是恩典上的墮落(加五4),嚴重破壞救恩的自由與享受本質。幸而本會有忠於《聖經》的優良傳統,即使神學暫時的偏移,必能在聖靈的引導下,回歸《聖經》的真理。 四.神學發展從信徒個人讀經開始 本人駐牧嘉義地區期間,發現嘉義公園在早上有讀經團契的存在,看來似是聚會所的信徒所組成。相對之下,本會信徒讀經風氣有待提升。 也許是因為本會講道聚會的次數太多,長期以來,不少信徒習慣聽道,好像拿著大奶瓶的巨嬰,聚會時才翻閱《聖經》,卻不知:「凡只能吃奶的都不熟練仁義的道理,因為他是嬰孩;惟獨長大成人的才能吃乾糧;他們的心竅習練得通達,就能分辨好歹了。」(來五13-14) 正如主耶穌所應許的:「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太二十五29)。當信徒對《聖經》內容已經熟悉,新舊約的內容,自然會在心中產生的串珠對照。 閱讀各種刊物時,捕捉屬靈知識的能力變強,啟動信徒的終生學習與無限成長。分享是極佳的學習途徑,期待將來信徒聚會之後的團契時間,除了分享茶與咖啡,也能分享個人的讀經心得。針對信徒中的知識分子,讀書分享團契也是教會團契未來可行的趨勢。 五.本會神學發展的願景 一般教會神學院所謂的系統神學,其內容就是「四觀五論」──神觀、聖經觀、人觀、罪觀、基督論、救恩論、聖靈論、教會論、末世論。以本會的立場,應該加上聖禮論與安息日論。 因為聖禮論絕非福音派主流所謂的次要教義,本會三大聖禮正是與得救有密切關係。從教會歷史考證,守主日顯然是被更改過的教義,本會當據理力爭,領導各教派回歸《聖經》的真理。 個人以為,對內牧養與對外宣道,不是本會設立的目的,那只是達到本會目的的手段。本會設立的目的應當是:「以服務業的精神,使人從耶穌領受豐盛的生命。」2 因此,本會所有牧者的中心思維應當是「滿足信徒的需求」。因此,當我們建構本會的神學時,可嘗試脫離西方神學的傳統,改以人性論(人觀)為神學架構的主軸。3 所有領會者當有共同體認,有關經文的詮釋,信徒所期待的,是經文的當代意義。為了理解當代信徒,領會者本身也要進行跨領域學習。譬如,文學、大眾傳媒與流行音樂,常常表達當代人的集體心情與困境。在神學表達方面,我們不能忽略感性的需求。 正如同《詩篇》分為兩大類──對神歌功頌德(例:96篇)、呈現內心世界(例:51篇),而第二類讓我們印象比較深刻。在這感性的世代,神學的表達應該像一首交響詩:深入的真理詮釋,如同嚴謹的節拍;感性的表達,如同音量的收放。如果能效法主耶穌,講個精彩的故事,故事中內含深刻的真理,這也是理想的神學表達。 難忘多次親眼目睹的大自然奇觀:當整棵大榕樹的果實成熟時,引來成群白頭翁雀躍枝頭、集結啄食,此起彼落的鳥鳴聲,如同白頭翁的快樂頌大合唱。 這總使我聯想到本會神學發展成熟時的景況。那時,信徒享受自己聖靈之果(享受自己的生命)(賽三10),也分享別人聖靈之果(分享別人的生命)。任何形式的聚會必是歡樂的平安祭(祭肉分享)。那時候,宣道事工必然水到渠成,因為眾鳥都必期待來分享這棵生命樹的豐盛與喜樂。 註: 1.蕭保羅,《神學的視野》,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初版,2007,頁34。 2.目的與目標的意涵不同。目的的定義:說明這個組織存在的理由;目標的定義:這個組織在將來某個時間點,欲達到的成就。 3.《神學的視野》,頁378。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