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2/07 23:45:22瀏覽1054|回應1|推薦2 | |
很不幸,基辛格博士的书里根本没有写到和胡锦涛的谈话。我知道他们一定见过面,是什么原因导致基辛格没有写,我没有兴趣去了解,估计胡锦涛也没有说什么让基辛格感兴趣的话,或者在基辛格看来,胡锦涛太boring, 没有给他留下什么印象, 或者是因为胡锦涛时代是现在进行时,对于基辛格来讲太敏感,无论为什么,基辛格博士没有写。 我前面写了一些关于胡锦涛的文章: 谈谈这个呆板的胡锦涛(一,二,三)大家如果没有看过,我建议您看看。 胡锦涛是中国共产党建国以来,最低调的一个领导人,我们拿他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包括胡耀邦、赵紫阳)一比较就清楚。胡锦涛所期盼的外交也是低调的,这也是韬光养晦的一个原则,然而由于中国的快速崛起,中国已经给世界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特别是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位置相对加速提升,中国也被推到了世界的最前台。 特别是奥巴马在2008年底上台后,也快速宣布重返亚洲战略,不断在南海、东海和缅甸怂恿,中国的应对似乎有些被动。我想先谈谈基辛格博士的一些看法,然后再整理自己的思路。 基辛格博士对于胡锦涛时代的看法也很典型,是把胡锦涛时代放在中国崛起这个大的背景下。中国的崛起给世界带来了巨大冲击,这个事情我认为无论西方还是中国自己都没有准备好,基辛格博士自己也非常钦佩中国所取得的成功,在他看来,中国的成就是远远超出邓小平的最初规划的,基辛格认为中国已经达到了邓小平准备2050年实现的战略目标。这个看法恐怕不是基辛格一个人的看法,我也不评论,因为咬文嚼字没有意思。 在基辛格看来,胡锦涛时代最重要的一个事情,就是中国这个国家到底想要做什么。这个问题的提出,根本的原因就是中国现在已经相当强大了,西方必须要慎重面对。 基辛格非常关心胡锦涛时代(2003年后-现在)中国国内民间的一些看法,特别是对于美国的看法。 基辛格博士注意到了中国国内对于“大国崛起”这个命题的讨论,特别提到了《大国崛起》的纪录片,他也提到世界各个大国在崛起的时候也有类似的讨论,然而中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色,就是整个中国民间对此所投入的巨大热情,这让基辛格很吃惊。其实作为中国人的我们,都很理解为什么中国普通民众如此关心中国的国家大事,首先这是中国人的一个传统,再加上中国在近代所经历的各种磨难,西方人是很难理解的,基辛格博士也不例外。 基辛格博士也特别提到了中国的2个民间人士,一个是宋晓军,另外一个是中国军方的一个什么作家,姓刘(名字忘记了)。 宋先生的一段对于美国的描述,让基辛格博士印象深刻:“美国就是一条老黄瓜,不仅老而且黄,只是被人为地染绿了而已”。(翻译)很显然,基辛格博士把这种论调当作一种非常典型的中国国内的看法,认为很多中国人很轻视美国,基辛格没有提出自己的看法,我相信他是不认可的,我也不认可这样偏激的看法,美国对于中国的巨大优势,不仅仅是GDP, 还包括了文化、军事、科技、政治等许许多多,中国想超越美国,为时还早,而且就算中国在某些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也应该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不足,这样才能健康地进步。而且宋晓军的看法绝对不是中国民间的主流看法,宋晓军的很多提法都有哗众取宠的嫌疑。 而刘作家(军人)的书《中国梦》(翻译),也给基辛格博士留下了印象,特别是刘在书里所宣示的咄咄逼人的战略, 比如认为中国不要幻想和平崛起,认为由于西方列强的原因,中国的和平崛起是不可能的,从基辛格的英文书里揣摩,我估计刘先生也提到了用中国的所谓“王道”去取代西方的“霸道”。 我认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是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世界的利益,中国必须要努力去做,而且我相信一定能够成功。我没有读刘先生的书,很难评判刘先生大作的动机和观点。而且所谓“王道”和“霸道”也是咬文嚼字的事情,没有什么意思,中国人自认的“王道”在外国人看来一定就是“霸道”,绝对没有例外。 基辛格注意到中国民间这种非常具有“攻击性”的论调,也注意到这种观点是和中国官方的观点有冲突的。他提到了胡锦涛在联合国所宣讲的“和谐”,也提到了戴秉国先生多次说过中国要和平崛起。我不认为胡锦涛或戴秉国是在忽悠外国人,相反我认为这样的战略是正确的,是符合各个国家利益的,也是中国所努力去做的。然而我不太喜欢“和谐”这个提法,有咬文嚼字的嫌疑,虽然这个提法非常好,我反对这样的提法,为什么? 国家对外战略的归纳一定要简明通俗,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是失败的舆论,因为我们的听众就是所有的外国人,特别是国外的老百姓。“和谐”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 解释起来很费力,既不简明也不通俗,英文就是 "harmonius", 本身也是文绉绉的词,这个不好。我觉得就使用最通俗的词“和平”,就非常恰当而且不用费心解释。 要让我选,我就选最俗的提法“和平崛起 (Peaceful rising)" 这个提法所有人都明白,而且好过“和平发展(很难翻译)”。我知道中国国内为了韬光养晦,避免使用“崛起”这个词而选“发展”,但是这个看法非常傻,因为崛起是事实,遮遮掩掩不明智,而且韬光养晦还要有所作为,使用 “和平崛起”最恰当,而且光明磊落、坦坦荡荡。这就是孟子所说的浩然正气!外国人明白的很。 下面我谈谈自己对于胡锦涛外交的看法。 奥巴马作为美国总统,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他返回亚洲是正确的,是符合美国利益的。因为亚洲有中国,而中国是最有潜力挑战美国地位的国家,这个是现实。对于中国人来讲,我们应该认为,奥巴马是中性的,既不是亲华的也不是反华的。自从尼克松访华以来,中国、美国的交往中,所有的美国总统都是中性的,也应该如此认为,因为人家都是美国人的总统。 中国、美国关系,经历了邓小平时代的“战略同盟”(正确)、江泽民时代的“战略伙伴”(骗人)、小布什时代的“战略竞争”(没错)和奥巴马时代的“利益攸关者”(忽悠)。其实这些关系都是为了一个目的:美国的国家利益。中国除了邓小平时代,其他时候都是在被动应付,因为美国远远强大过我们。然而我们关心政治的人,应该从奥巴马的“利益攸关者”(responsible stake holder) 提法中,看到美国的无奈和中国的主动,这很关键,因为中国、美国的国家力量对比开始有所逆转,这是中国崛起的前兆,我们要把握好机会,这就是战略机遇期。 在这样的关键点,邓公的“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没有过时,而且要好好用。我认为胡锦涛是这个政策的忠实执行者,值得夸奖。 奥巴马在上任第一年,就访问中国,不是因为他对中国好,不就是坐着飞机来了趟中国,谁不会。奥巴马如此做是聪明的,因为中国太重要,他需要尽快建立关系、进入状态。他的访问就是一个工作访问,连老婆都没有带,所以后来胡锦涛访问美国也没有带妻子,这样的交往合适正确,不是朋友也没有必要做敌人,至少台面上要如此唱戏。 后来第一次真正的交手是在哥本哈根的全球减排谈判,中国没有让步,这样做是正确的,美国绝对不会因为中国让步就放松对中国的围堵。接着美国对台军售,中国这边也是走了走过场,这样做也是正确的,中国没有必要因为一个台湾就改变国家的战略方向“和平崛起”。 有人骂中国在做鸵鸟,我不这么看,我认为中国是一个正在成长的狮子,现在还没有长大而已。将来长大了(很快),狮子绝对不会吃素。 奥巴马在中国南海、东海的怂恿,也是在美国看来非常好的劫子。中国有这样的被动劫子,美国不用一定是傻瓜。胡锦涛的应对很恰当,中国官方该去的船都去了,可以得到的东西也基本得到了(南海事实占领黄岩礁,东海事实巡航),而且也没有和相关国家完全闹翻,这是符合“和平崛起”战略的。 中国对于阿拉伯的茉莉花革命,应对的也很恰当:该软的软(利比亚),该硬的硬(叙利亚),该看的看(埃及),这也是符合中国的国力和“和平崛起”战略的。 我认为中国在缅甸做的也很对,非常漂亮。 看起来似乎美国气势汹汹,和昂山素姬为首的反对派热情拥抱,而且缅甸官方也取消了中国筹建的大坝,中国有很大的经济损失,中国似乎非常被动。我不这么看,我认为现在中国在缅甸所需要的就是耐心。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这个话非常对。缅甸对于中国的战略意义就是因为缅甸有通向印度洋的出海口,可是我看来,中国至少暂时没有必要和可能去取得这个出海口,原因非常简单,缅甸对中国是始终防范的,这个很正常,换了您坐缅甸人那个位置,您也一样。 中国过去非常吃亏,无论如何帮助缅甸,都落不到好的评价。所以现在美国和西方帮了中国大忙,因为缅甸官方和民间都对于美国抱有很大的期望,特别是民间的热情非常高涨。来得非常快,去的也一定非常急,我们就走着看。 一旦美国让缅甸的期盼落空,美国就等于做了好牌给中国,难道不是?而且这个牌是中国自己没有办法打出来的。到时候,中国的选择就多了,也就掌握了战略的先手。 美国下注缅甸,看起来很有攻击性,其实非常愚蠢。缅甸和中国是有接壤的国家,中国的陆军是有绝对优势的,美国没有可能从军事上威胁中国,相反美国军事力量一旦上陆就成了中国的瓮中之鳖。如果美国只是派海军建军港于缅甸,对中国也没有任何威胁,原因一样,中国的陆军可以势如破竹,而且缅甸有很多的地方可以让中国的空军进驻,美国的军舰要敢进港,就非常可能成为靶子。更何况缅甸本身就非常不稳定,有很多少数民族,包括很多的中国人。美国没有地利、天时,只有所谓的“人和”,而且非常不稳定的 “人和”。 胡锦涛选择耐心等待,根本不回手应对,非常正确。 我所期望的是美国下大本钱在缅甸,重兵驻扎缅甸,去围堵中国,让缅甸成为轧干美国的机器,我估计奥巴马没有这么愚蠢,而且美国也的确力不从心。 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蒙古,所有类似的美国介入,都是在给中国做牌,中国应该求之不得,耐心应对。 奥巴马在亚洲大张旗鼓,是为了美国的安全,也是为了美国的利益。这样的利益归根结底就是钱,美国人缺钱,中国人有。美国人最终的目的一定是寻求和中国的战略妥协,让中国支持美国人做老大,而美国也少量分权给中国。 中国根本没有必要答应,因为中国可以耐心等,而美国等不起。所以中国必须大力加大军事投入,必须要和美国做军事竞赛,只要中国别穷兵黩武,最后先拖垮的一定是美国。中国没有必要如美国,寻求绝对安全,可以适当发展防卫武器,但中国的真正杀手应该是进攻性的,比如战略导弹、空军和海军,因为中国的目的是威慑,而不是战争。 基辛格博士在他书的最后一章,也对中国、美国的战略发展做了分析。基辛格所使用的例子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统一后的德国(普鲁士)和英国的关系。这种分析我看了很多,其实都是在说明一个问题:到底有没有和平崛起的先例? 答案是没有。在当时的英国(现在的美国)看来,无论德国做出什么样的和平动作,即使德国的企图也是为了和平,最后两个国家一定要走向战争,因为强大的德国绝对不可能被英国接受。这个论点是老掉牙的论点,但是中国人了解这个论点非常重要,以做完全之备。 基辛格的看法是中国、美国为了人类的前途和各自利益,必须要找出一个和平共处的办法,万万不要重蹈德国和 英国的前车之鉴,我认可基辛格的期盼也欣赏他为此而做的努力。 接下来的十年,一定是中国崛起接近完成的十年,中国要用最强大的武装力量为中国的崛起保驾护航,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未完待续 (下节谈谈对习进平的一些看法和期待)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