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賽珍珠與林語堂
2013/08/06 23:36:25瀏覽590|回應0|推薦38

賽珍珠1892年出生在美國,三個月大時由傳教士父母帶回中國鎮江扶養,除了求學就讀返回美國外,其餘全部時間都在中國的土地上成長生活,同時也見證了當時的中國遭受內憂外患的悲慘歲月.1934年的中國,發生了許多事情,諸如偽滿州國宣佈實行帝制,英國唆使沙比提大毛拉在新疆西南部喀什及和闐組織東土耳其斯坦伊斯蘭教共和國,上海掀起反對南京政府提倡的文言復興運動,要求白話文更加接近口語文體的改革運動等,當日本佔領中國東北之後,建立了滿州國傀儡政權,並於3月1日正式扶植溥儀登基為滿州皇帝,將年號大同改為康德,所以他又被日本人稱為康德皇帝.國內第二次革命戰爭時期,抗日名將薛岳,不但以其聞名中外的天爐戰法對抗日本的侵略,同年10月湘江之役更迫使中國工農紅軍開始從長江流域南北一帶為時兩年的逃亡和流竄至陜北之地.此時賽珍珠22歲自美國南部梅伉女子學院畢業回到鎮江,一面照顧常年臥病的母親,一面在風車山女子中學教書,同時幫助父親料理一些教會業務.

賽珍珠她熱愛中國文化和中國這片土地,寫了八十多本書,其中百分之八十是以中國人為背景,為主角,她一生為推銷中國而奔走忙碌,賽珍珠是個身處亂世的耀眼多產作家,和中國結有不可分割的緣份.可嘆的是到頭來卻因種種因素,受到了來自四方八面各樣不同的誤解及壓力,至死未能再回到她所熱愛的中國故鄉,即使她的婚姻與愛情,也是充滿矛盾與悲劇性.在美國出生卻在中國長大的賽珍珠,一生與中國休戚相關,自幼受私塾先生教誨,遍讀中國典籍.榮獲1938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大地"一書,講述的就是中國農民王龍和妻子阿蘭的故事.他們憑藉著勤勞,堅韌,與天災人禍以及貧窮搏鬥,終於從赤貧轉為富裕,創造了一個四代同堂的家庭.小說裏的王龍代表了當年億萬中國農民的生活狀態,他們勤奮,樸實,節儉,無知,貪婪,卻永遠離不開大片土地.二十年後的這一年,林語堂在賽珍珠主編的亞洲雜誌上投稿,受到時年42歲的賽珍珠之青睞與欣賞,兩年後,更協助林語堂的"吾國吾民"這本著作,交由她第二任丈夫沃希的約翰戴出版社出版促銷,從此奠定了他們兩人長達二十年的友誼與交情.

最記得林語堂說過的一句話,"演說要像迷你裙,愈短愈好",(Copied From Winston Churchill:"A good speech should be like a woman's skirt: long enough to cover the subject and short enough to create interest").林語堂的"吾國吾民"裡頭有這麼一段也令人印象深刻,他說"我喜歡春天,但是它太年輕;我喜歡夏天,可是它太驕傲.所以我最喜歡的還是秋天,因為秋天樹葉剛呈嫩黃,色調比較柔和,色彩比較豐富,又染有一絲的憂愁和不祥之兆.它金黃的多彩所要說的不是春天的純真,也不是夏天的威猛,而是老成的持重和慈祥的智慧...".在賽珍珠的大力推薦下,素有出版界奇才之稱的沃希,看中了美國讀者對中國東方文化的好奇,乃從"吾國吾民"篇中抽出一章讓林語堂盡情發揮東方生活的寫作,於是乎完成了這本向西方讀者介紹中國古代的哲學和文學,以及把中國古代的人生哲學和現代文明融合起來,成為一種可以實現的人生哲學的厚厚的"生活的藝術"一書,自此在美國文壇奠定了暢銷作家的地位.林語堂能夠在小說中從從容容地談文化,與他特殊的創作環境有很大關係,自1936年離開多難的國土,他以一個東方智者的形象出現在大西洋彼岸,用嫻熟的英文透過論著,演講,或小說等形式,把深淵的中國文化通俗的介紹給世界,從而把自己的文化追求出發來觀照人生,表現人生.

如果說,林語堂是因為賽珍珠的扶持幫忙才得以成功成名,並不為過,當"吾國吾民"這本書出版後,緊接著,賽珍珠邀請林語堂全家到美國定居,那時中國的時局已相當混亂,日本對華的猙獰面目非常明顯,東北已成為滿州國,華北告急,張學良的西安事變也已發生,於是林語堂一家五口決定遠渡重洋,直奔賽珍珠在賓州的綠丘農莊落腳.在綠丘農莊住了一段時間,由於受不了小城裏的種族歧視而搬到了紐約市,期間更為了節省生活開支又搬到巴黎去住.林語堂從紐約舉家搬到巴黎居住的那段期間,於1939年8月完成的七十萬字的"京華煙雲"這本著作後,更是名利雙收,賽珍珠讚美此書是中國的"戰爭與和平",1895年出生的林語堂那時已經44歲,七七抗戰的烽火已在全中國蔓延,巴黎的天空也籠罩著戰火的愁雲慘霧,希特勒的狂妄野心震盪了整個歐洲,像隨時即將爆炸的火藥庫,於是林語堂在希特勒入侵波蘭前,回到紐約的曼哈頓定居,繼續在公寓裏居住,並埋首寫作,成為一個終身專業作家.為了報答賽珍珠的知遇之恩,林語堂在美國長時期所寫的英文書籍全由約翰戴出版社合作出版,如此和賽珍珠同時帶來了美滿的聲譽和穩定的收入,而兩家更是往還密切,連孩子們也成了極親密的朋友.

"我喜歡春天,但是它太年輕;我喜歡夏天,可是它太驕傲......它知道生命的有限所以知足,因它既知道生命的有限,又閱歷甚豐,從而繪成了無與倫比的繽紛."這就是林語堂,一位自稱是生於老舊世界,抱有老舊觀念的人,對中國承傳千年的賢妻良母型女子自然懷有好感,他最大的長處是對外國人講中國文化,而對中國人講外國文化.自從本世紀20年代林語堂投身文學活動以來,直至他的晚年,有關中西文化的思考可以說是貫穿始終的,如果說,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有的作家曾一度徘徊,掙扎于中西文化的夾縫之中,那麽,林語堂則自始至終在這夾縫中求生存."清晨的山風吹過,瑟縮的葉子愉快地飛舞到地面,你不知道落葉的歌是歡笑的歌唱,還是訣別的哀吟,因為這就是平靜,智慧與成熟的精神,能夠以微笑面對悲哀,能夠讚賞那使人清醒的冷風...."這就是林語堂的精神.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hornback&aid=8079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