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0/31 08:56:28瀏覽245|回應0|推薦0 | |
美聯儲應儘快擺脫格林斯潘模式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31日 06:55 全景網路-證券時報 劉濤 美聯儲在例行會議後宣佈將聯邦基金利率下調50個基點至1%,這與此前市場的多數預測完全一致,並未超出其預期。在當前情況下,美聯儲之所以沒有選擇75或100個基點,顯然與其心有餘而力不足有關。 2007年8月次貸危機持續升級後,美聯儲為提振市場信心,沿襲前主席格林斯潘的套路,通過連續大幅降息,從2007年9月的5.25%連續降至2008年5月的2.0%,其中2008年1月和3月更是各降75個基點,力道不可謂不猛,看上去也的確止住了危機的蔓延。美國財長保爾森一度還樂觀地宣佈,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然而,令世人沒有料想到的是,危機的複雜性和嚴重性遠遠超出預料。2008年7月,兩房爆出醜聞;9月,雷曼兄弟、美林、AIG相繼陷入麻煩,危機迅速超出美國國界,橫掃歐洲,進而席捲亞洲、拉美等新興市場國家。 此後,美聯儲陷入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隨著原油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扶搖直上和美國經濟的持續惡化,美國也面臨極其嚴重的通脹壓力:一方面,升息可能導致經濟繼續向下沉淪;另一方面,降息必定刺激通脹進一步升級。在這種情況下,特別是7月中旬油價沖高回落後,儘管美國國內呼籲升息的聲音一度高亢,美聯儲仍選擇了沒有辦法的辦法———耐心等待,靜觀其變,希望隨著油價的大幅下滑,通脹陰霾自動散去,以騰出手來全力對抗危機。事後證明,美聯儲幸運地押對了寶。 不過,根據一般經驗,危機之後還有一個蕭條階段,具體表現為物價降低、需求疲弱和失業率居高不下等特徵,實體經濟明顯受到影響。此階段長短不一,因而對危機趨勢的判斷也相應的有V、U、L三種形態。由於市場普遍認為此次危機較為嚴重,程度可能僅次於1930年代大蕭條,據此判斷,後兩種形態的可能性比較大。 當美聯儲、中國人民銀行、挪威央行週三降息之後,市場普遍預計日本央行本週五將追隨降息25個基點至0.25%;而歐洲央行、英格蘭銀行也很可能在下周調低利率。隨著蕭條階段的逼近,目前市場都在猜測美聯儲在12月的例會上會不會再降50個基點,如果成真,則將追平上世紀50年代艾森豪時代所創下的0.5%歷史最低記錄;再往後,從理論上講,零利率也並非絕對不可能的。但無論如何,這已經到了極限。 在這種情況下,筆者認為,美聯儲應對政策做出及時調整,儘快擺脫格林斯潘模式,放棄連續減息策略。當年格林斯潘玩弄利率於股掌間的做法曾被尊崇為一種藝術,但這場危機已使許多人———包括格林斯潘自己———學會了對這種神話進行反思。 首先,儘管美聯儲堅持認為,低利率減少了銀行資金的成本,但事實上並未有效地緩解信貸緊縮的局面,反而可能給下次危機埋下伏筆。宏觀經濟學理論指出,升息可以很好地抑制通脹,而降息對刺激經濟的作用卻不大。就像美國人經常說的,你可以把馬牽到水邊,但你不能強迫馬喝水。聯邦基金利率是1%還是0.5%,其實對於美國經濟基本面的影響並無顯著差別。體現美國政府救市決心、提振市場信心的方法有很多,似乎不必執著於此,而應更多地倚賴向企業注資和減稅政策等,在危機階段這類做法效果往往更為直接。 其次,最近一個月來,由美聯儲領銜、全球央行聯手降息的行為已被視為國際政策協調的經典範例。但當美、日最終喪失降息能力時,人們不禁要問,全球經濟將以何種方式體現政策協調意願?若找不到合適的表達途徑和紐帶,光靠空洞的口號和務虛的會議顯然無法維持這種協調;相反,原先掩蓋住的矛盾和利益盤算可能浮出水面。屆時,在“以鄰為壑”思想的指引下,爭奪國際貨幣體系霸權、貿易保護主義等都將公開化,各國和衷共濟、共渡難關的蜜月期或許就此結束。因此,依賴降息來體現國際政策協調既不現實,也無必要。 最後,當美元和日元接近零利率,而歐元和英鎊還保持較大降息空間時,國際主要貨幣匯率走勢可能發生嚴重動盪。由此產生的結果,或許並不符合美國自身的利益。 (作者單位:上海國際問題研究所) |
|
( 時事評論|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