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人浪漫祖國幻想..........228事件與耕者有其田....讓領導非武力抗日的林獻堂......晚年卻得歸隱日本
2009/01/22 10:44:31瀏覽864|回應0|推薦3
霧峰林家由墾首豪強轉變為科舉士紳..........可視為台灣由移墾社會轉型為定居社會之縮影......霧峰林家與板橋林家對不同政權之調適方式有別......亦有深入探討之價值.........


邱坤良:有錢人的風骨


























邱坤良

 


灣社會恆常處於動盪不安之中,卻也產生不少富可敵國的豪族,其中辛勞開墾、經商致富者有之,依附權勢、巧取豪奪者亦有之。台灣人常說錢四腳人兩腳,人追不
上錢,這是就一般人而言,富豪總有辦法讓錢跟著自己跑。最近媒體頻頻出現豪族搞錢新聞,讓人眼界大開。電視機前的小老百姓,每天沉浸在動輒數億、數十億金
錢記「億」中,胃口都被養大了。乍聽幾百萬、幾千萬的案子,可能還覺得不過癮呢,忘了自己在現實中可能連幾十萬都很難一口氣湊足。


霧峰林家故事 宛如楊家將


台灣近代史有所謂「五大家族」,各有發跡過程與生財之道,其中兩家前清即已致富,另三家是日治之後才開始發達。從日治、戰後到民國時代,五大家族際遇大不相同。


霧峰林家從清代中葉開始在中部開墾,卻不免受政治與社會環境的制約,曾因族人的叛亂受到株連,家產遭受沒收。再傳三代,到定邦、奠國兄弟時才又逐漸累積財
富,卻因與其他地方勢力結怨,定邦慘死,長子文察手刃仇人,投入軍旅,在閩浙戰場追剿太平軍,因功官拜陸路提督,並回台弭平戴潮春民變,成為當時軍功最高
的台灣人,依然難逃被時代擺布的命運。最後奠國死於獄中,文察敗亡,最慘的是文察之弟文明被控結黨謀反,演出一段民間所謂的「壽至公堂」,在彰化縣衙當庭
被誅。


一部霧峰林家史宛如北宋楊家將故事,男人多半早逝,不少人甚至死於非命。林家女人也如楊門女將堅忍勇敢,文察兄弟之母戴氏就像佘太君,多次上京告御狀,朝
棟之妻楊氏宛如穆桂英,一身素衣親率鄉勇與法軍廝殺。林朝棟在清法戰爭建立奇功,取得中部樟腦開採權。然而,他的兒子祖密在民國初年隨孫中山革命,死於福
建軍閥之手。祖密子正亨又因「匪諜」的嫌疑,慘遭國民黨槍決,整個林家,尤其是下厝,已非一句「慘烈」所能形容。


林獻堂有骨氣 扮社會良心


霧峰林家在清代的興衰起落是封建時代地方豪族的宿命,林家的歷史雖也曾有一晝夜霸佔十三座竹圍之類的鴨霸傳說,但這個家族的滄桑也不是一般平民百姓所曾經
歷。雖然如此,日治時期頂厝林獻堂義無反顧扮演台灣社會的良心,則出於讀書人「有所為有所不為」的骨氣。這位「三少爺」終身拒絕學習日文,與下厝的林痴
仙、林幼春(林文明之子與孫)俱以詩文聞名於世。他以林家資產為後盾,採取穩健路線,帶領台灣人對抗日本殖民統治。當多數豪族成為御用的「有力者」之際,
同屬地主階層的霧峰林家,所主導的台中中學籌建工作、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台灣文化協會、台灣民報(新民報)以及台灣地方自治聯盟,對凝聚台灣人共識與推展
新文化貢獻至鉅。


「三少爺」在日本投降,台灣回歸中國之際,迫不及待地學習中文。然而,國民政府對這位素孚眾望的台灣人領袖深具疑慮,於是,「三少爺」黯然遠走日本,自我流放。霧峰林家從此不但政治影響力銳減,財力也每下愈況。


從林獻堂客死異鄉(一九五六)迄今五十餘年,江山代有豪族出,有錢有勢的台灣新舊豪族,讓人羨慕與畏懼者有之,但能贏得尊敬者不多。相對其他豪族,林獻堂及其族人所展現的台灣鄉紳風骨,在令人目不暇給的金權政治社會中,格外讓人懷念。


(本文作者為台北藝術大學教授)


【2009/01/22 聯合報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l2366&aid=2585221